施工组织设计1Word文档格式.docx
《施工组织设计1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1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时在施工过程积极推进新技术的应用,争创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
二、主要的施工工艺
2.混凝土垫层施工工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面的混凝土垫层的施工操作。
2.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
宜用325号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
2.1.2
砂:
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
卵石或碎石,粒径为0.5~3.2mm,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混凝土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尖铁锹、平铁锹、平板振捣器、串桶或溜管、刮杠、木抹子、胶皮水管、铁錾子、钢丝刷。
2.2
作业条件:
2.2.1
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已办完验收手续,门框安装完,墙四周已弹好+50cm水平标高线。
2.2.2
穿过楼板的暖、卫管线已安装完,管洞已浇筑细石混凝土,并已填塞密实。
2.2.3
铺设在垫层中的水平电管已做完,并办完隐检手续。
2.2.4
在首层地面浇筑混凝土垫层前,穿过室内的暖气沟及沟内暖气管已做完,排水管道作完并办完验收手续,室内回填土已进行分项质量检验评定。
3.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找标高、弹水平控制线→混凝土搅拌→铺设混凝土→振捣→
找平→养护
3.1.1
基层处理:
把粘结在混凝土基层上的浮浆、松动混凝土、砂浆等用錾子剔掉,用钢丝刷刷掉水泥浆皮,然后用扫帚扫净。
3.1.2
找标高弹水平控制线:
根据墙上的+50cm水平标高线,往下量测出垫层标高,有条件时可弹在四周墙上。
3.1.3
混凝土搅拌
3.1.3.1
根据配合比(其强度等级不直低于C10),核对后台原材料,检查磅秤的精确性,作好搅拌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后台操作人员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水。
应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要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90s。
3.1.3.2
按《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制作试块。
试块组数,按每一楼层建筑地面工程不应少于一组。
当每层建筑地面工程面积超过1000m2时,每增加1000m2各增做一组试块,不足1000m2按1000m2计算。
3.1.4
铺设混凝土:
混凝土垫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
为了控制垫层的平整度,首层地面可在填土中打入小木桩(30mm
×
30mm×
200mm),拉水平标高线在木桩上做垫层上平的标记(间距2m左右)。
在楼层混凝土基层上可抹100mm×
100mm,找平墩(用细石混凝土),墩上平为垫层的上标高。
大面积地面垫层应分区段进行浇筑。
分区段应结合变形缝位置、不同材料的地面面层的连接处和设备基础位置等进行划分。
铺设混凝土前先在基层上洒水湿润,刷一层素水泥浆(水次比为0.4~0.5),然后从一端开始铺设,由室内向外退着操作。
3.1.5
振捣:
用铁锹铺混凝土,厚度略高于找平堆,随即用平板振捣器振捣。
厚度超过20cm时,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其移动距离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做到不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
3.1.6
找平: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以墙上水平标高线及找平堆为准检查平整度,高的铲掉,凹处补平。
用水平木刮杠刮平,表面再用木抹子搓平。
有坡度要求的地面,应按设计要求的坡度做。
3.1.7
养护:
已浇筑完的混土垫层,应在12h左右覆盖和浇水,一般养护不得少于7d。
3.1.8
冬期施工操作时,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如在负温下施工时,所掺防冻剂必须经试验室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3%。
小于、等于C10的混凝土,在受冻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5.0N/mm2。
4.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的规定。
4.1.2
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1.3
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
7)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其强度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2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7-2。
地面垫层混凝土允许偏差
表7-2
序号
项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表面平整度
10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
标
高
±
用水平仪检查
3
坡
度
不大于房间相对尺寸的2/1000,且不大于30
用坡度尺检查
4
厚
在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10
尺量检查
5.成品保护
5.1
在已浇筑的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才可允许人员在其上走动和进行其它工序。
5.2
在施工操作过程中,注意运混凝土小车不要碰动门框(应预先有保护措施),并在铺设混凝土时要保护好电气等设备暗管。
5.3
混凝土垫层浇筑完满足养护时间后,可继续进行面层施工,如继续施工时,应对垫层加以覆盖保护,并避免在垫层上搅拌砂浆。
存放油漆桶等物以免污染垫层,影响面层与垫层的粘结力,而造成面层空鼓。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混凝土不密实:
主要由于漏振和振捣不密实,或配合比不准及操作不当而造成。
基底末洒水太干燥和垫层过薄,也会造成不密实。
6.2
表面不平、标高不准:
操作时未认真找平。
铺混凝土时必须根据所拉水平线掌握混凝土的铺设厚度,振捣后再次拉水平线检查平整度,去高填平后,用木刮杠以水平堆(或小木桩)为标准进行刮平。
6.3
不规则裂缝:
垫层面积过大、未分段分仓进行浇筑、首层暖沟盖板上未浇混凝土、首层地面回填土不均匀下沉或管线太多垫层厚度不足60mm等因素,都能导致裂缝产生。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水泥出厂合格证。
7.2
混凝土试块强度试验记录及混凝土质量评定表。
7.3
有防水要求的地面,防水材料出厂合格证及试验记录、隐检记录。
7.4
垫层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2.2、防水工程(聚氨酯)施工工艺
1.适用范围
各种设有防护层的屋面防水工程,卫生间、地下建筑防水工程等。
2.施工准备
2.1主体材料:
甲组份(预聚体)
乙组份(固化体)
2.2施工工具:
名称
用途
名称
用途
电动搅拌机
混合甲、乙料用
油漆刷
刷底胶用
拌料桶
滚动刷
小型油漆桶
装混合料用
小抹子
修补基层用
塑料刮板
涂刮混合料用
油工铲刀
清理基层用
铁皮小刮板
在复杂部位涂刮混合料
墩布
橡胶刮板
50kg磅秤
配料称量用
3.工艺流程:
基层表面处理→涂聚氨酯底涂料→局部增强→涂刮聚氨酯涂料一、二、三遍→表面保护或修饰
4.基层要求及处理
4.1防水基层应按设计要求用1∶3的水泥砂浆抹成1/50的泛水坡度,其表面要抹平压光,不允许有凹凸不平、松动和起砂掉灰等缺陷存在。
排水口或地漏部位应低于整个防水层,以便排除积水。
有套管的管道部位应高出基层表面20mm以上。
阴阳角部位应做成半径10mm的小圆角,以便涂料施工。
4.2所有管件、卫生设备、地漏或排水口等必须安装牢固,接缝严密,收头圆滑,不得有任何松动现象。
4.3施工时,防水基层应基本呈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9%为宜,其简单测定方法是将面积为1㎡、厚度为1.5~2.0mm的橡胶板覆盖在基层面上,放置2~3小时,如覆盖的基层表面无水印,紧贴基层一侧的橡胶板又无凝结水印,根据经验说明其含水率已小于9%,符合施工要求。
4.4施工前,先以铲刀和扫帚将基层表面的突起物、砂浆疙瘩等异物铲除,并将尘土杂物彻底清扫干净。
对阴阳角、管道根部、地漏和排水沟口等部位更应认真清理,如发现有油污、铁锈等,要用钢丝刷、砂纸和有机溶剂等将其彻底清除干净。
5.施工要求
5.1涂布底胶:
此工序相当于传统沥青防水施工涂刷冷底子油,其目的是隔断基层潮气,防止防水涂膜起鼓脱落;
加固基层,提高涂膜与基层的粘结强度,防止涂层出现针气孔等缺陷。
聚氨酯底胶的配制:
将聚氨酯甲料、乙料按比例1:
2~3(重量比)配合(其它涂层按产品规格规定比例配合)。
当乙料较稠时,可用专用稀释剂稀释,切不可用含酸性或含油性稀释剂稀释,以免影响原产品质量。
在配制时,应先把乙料稀释搅拌2-3分钟,如不需稀释,可直接用甲乙组分配和搅拌5-10分钟,把搅拌器提起,可见到均匀液体慢慢滑自容器为佳,同时应注意,打开料应立刻盖严,以免凝固报废,混合料应根据实际用量,即配即用。
(注意:
991型施工混合时应将甲料倒入乙料中进行搅拌,与911型、851型相反)
5.2局部增强:
对伸缩缝、控制缝、阴阳角、管道缝等处,可由一层加筋布增强,固化后再进行整体防水施工。
5.3第一遍涂层施工:
在底胶基本干燥固化后,用塑料或橡胶刮板均匀涂刮一层涂料,涂刮时要求均匀一致,不可过厚或过薄,涂刮厚度一般为0.8mm左右为宜。
开始涂刮时,应根据施工面积大小、形状和用料,统一考虑施工退路和涂刮顺序。
5.4第二遍涂层施工:
在第一遍涂层基本固化后,再在其表面刮涂第二遍涂层,涂刮方法同第一遍涂层。
为了确保防水工程质量,涂刮的方向必须与第一层的涂刮方向垂直。
重涂时间的间隔,由施工时的温度和涂膜固化的程度(以手触不粘)来确定。
5.5在第二遍涂膜固化后,再按上述方法涂刮第三遍涂膜。
5.6铺贴保护层或饰面材:
在第三遍涂膜施工完毕又未完全固化时,可在其表面稀撒上少量干净的砂粒(直径不大于2mm),以增加涂膜层与将要覆盖的水泥砂浆之间的粘结能力。
当涂膜固化完全和检查验收合格后,即可抹水泥砂浆保护层或粘贴面砖,马赛克等饰面层。
6.施工注意事项
6.1当涂料粘度过大,不便进行刮涂施工时,可加入少量的专用稀释剂进行稀释,以降低粘度,加入量不得大于乙料的10%。
(注:
用户若需稀释聚氨酯,必须使用本公司配套的稀释剂。
若购买市场二甲苯、汽油等其它稀释剂,造成的质量问题,本公司概不负责。
)
6.2气孔、气泡:
材料搅拌方式及搅拌时间未使材料拌合均匀;
施工时应采用功率、转速不过高的搅拌器。
另一个原因是基层处理不洁净,做涂膜前应仔细清理基层,不得有浮砂和灰尘,基层上更不应有孔隙,涂膜各层出现的气孔应按工艺要求处理,防止涂膜破坏造成渗漏。
6.3起鼓:
基层有起皮、起砂、开裂、不干燥,使涂膜粘结不良;
基层施工应认真操作、养护,待基层干燥后,先涂底层涂料,固化后,再按防水层施工工艺逐层涂刷。
6.4涂膜翘边:
防水层的边沿、分项刷的搭接处,出现同基层剥离翘边现象。
主要原因是基层不洁净或不干燥,收头操作不细致,密封不好,底层涂料粘结力不强等造成翘边。
故基层要保证洁净、干燥,操作要细致。
6.5破损:
涂膜防水层分层施工过程中或全部涂膜施工完,未等涂膜固化就上人操作活动,或放置工具材料等,将涂膜碰坏。
划伤。
施工中应保护涂膜的完整。
6.6施工时应注意防火,施工人员应采取防护措施,施工现场要求通风良好,以防溶剂中毒。
6.7如发现工料有沉淀现象,应搅拌均匀后再使用,以免影响质量
6.8甲、乙两种材料均为铁桶包装,易燃、有毒,贮存时应密封,放在阴凉、干燥、无强日光直晒的场地。
6.9施工温度宜在5℃以上。
2.3、轻钢龙骨水泥板隔断墙施工工艺
2.4、木门制作安装工艺
1.施工准备:
1.1
材料:
1.1.1
面层料:
进场应检查饰面板厚度不小于3mm,颜色、花纹尽量相似,木纹流畅,薄厚——致。
木饰线,实木收口规格、颜色、花纹尽量相似,不得有腐朽、疤节、劈裂、扭曲等缺陷,应符合设计要求。
1.1.2
基层料:
应检查木龙骨(30*25木方)含水率不大于12%,薄夹板(5mm以下),厚夹板(9mm以上),不得有扭曲、裂缝、变色、脱胶(层),潮湿、表面凹凸等缺陷。
应表面平整,薄厚一致,应符合材质要求。
1.1.3
辅料:
铁钉、枪钉、码钉、蚊钉、合页、门锁、乳胶应满足使用及材质要求。
1.2
机具:
气泵、气带、T50枪、电园锯、曲线锯、压刨、角度锯、螺机(木
工手用工具齐备)
1.3
施工条件:
1.3.1
土建施工完毕并清理现场卫生。
1.3.2
施工现场水、电源齐备。
1.3.3
已弹好500mm线(或墙裙上部100mm处水平控制线)。
1.3.4
装饰木门没计(或样板)经认可同意施工。
1.3.5
必须经熟悉图纸,现场勘察、技术交底,材料及人员计划等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均已完成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施工材料及机具齐备。
2.
操作工艺:
施工顺序:
现场复尺——选料配料——制作——安装
工艺要求:
现场复尺:
根据图纸尺寸对现场门套尺寸进行认真核对复尺,检查门套尺寸是否正确,作好的门套,平整、垂直和制作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检查后确定各种门扇制作尺寸并编号,将所需门扇根据编号按规格数量分项(全部)列出,填写分项材料加工明细表,及时上报于工程部。
施工时如有变动,及时与营业部和设计部沟通作出确定,并及时填写《工程洽商记录》,以确保工程造价,设计要求,施工进度,材料供应正常运行。
选料、配料:
a.选料:
应符合1.1要求。
b.配料:
配料前应认真看懂图纸,领会工艺结构、规格、数量等技术要求,应先配长料、宽料,后配短料、窄料,禁止长料短用,好料乱用等浪费现象。
首先对饰面板进行严格挑选,先将颜色、纹理相同(或近似)的面板分别码放,为保护面板不受污染,划伤等,应立即刷封固底漆两遍。
待底漆干燥后,可进行划线裁料,划线时注意木纹方向,划出的线条必须清楚,划完后应进行校对,检查划线规格尺寸,数量是否准确,如有差别应立即纠正,并确认无误后可进行裁料。
基层料可直接进行划线裁料,裁料后必须按分项材料加工明细表的名称部位、规格尺寸分别写在各自面板背面并编号,以便贴面时对号入位。
制作:
a.装饰门结构:
(1)木龙骨或厚夹板龙骨基层外贴五合板面层(混油门)。
(2)木龙骨或厚夹板龙骨三合板基层外贴饰面板(清漆门)。
(3)厚夹板(9mm以上)造型基层外贴饰面板和木饰线(清漆门)。
b.材料核对: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及分项材料加工明细表,对进场材料进行认真核对(对号入位),经核对无误后可进行基层制作。
c.基层制作:
(1)木龙骨或厚夹板龙骨基层:
①刨料:
为保证龙骨架制作质量,应用压刨将挑选好的30*25木方或厚夹板条刨料,刨料时应顺纹刨削,不要戗槎,刨削尺寸应满足制作要求,不要刨过量。
②下料:
下料工作技术性强,要精心操作,不能疏忽,否则会造成损失。
根据复尺确定好的门扇制作尺寸(一般门扇龙骨架竖向为三根龙骨,间距均分,横向间距不大于300mm)减去四周收口木方厚度lOmm,为骨架(高*宽)下料净尺寸。
下竖向三根长料时,两边为
高的净尺寸,中间一根为高的净尺寸减去上千两个龙骨厚度50mm。
下横向短料时宽的尺寸减去两边龙骨厚度50mm(厚夹板龙骨按实际尺寸计算)。
③开咬扣槽和变形缝:
下料后将龙骨按尺寸分别整齐排放在平整的地面上,根据骨架尺寸,划出咬扣开槽位置中心线(也就是骨架交岔中心线),以中心线为准向两边均分量25mm划出开槽位置线,15mm深,用小电园锯将咬扣凹槽开出,并用偏铲修整。
开出的咬扣凹槽应尺寸正确,深浅一致,平直方正,表面平整(骨架四边龙骨不用开槽)。
为预防骨架变形(厚夹板龙骨除外),必须将龙骨双面错位锯15mm深的变形缝(俗称:
断木筋,其中包括凹槽),其间距150mmm左右。
所有横向龙骨应打①8-10孔2-3个,均在竖向龙骨之间,并错开吱扣及变形缝,门上、下边打①8—10孔3-4个,以便空气疏散流通,减少门变形。
④拼装:
开槽和变形缝完成后,即可进行骨架拼装,将凹槽龙骨互相咬合,并用1寸园钉或F30枪钉固定,再将四周龙骨用2寸园钉或T50枪钉固定(固定处应刷胶)。
夹板龙骨四周辅加一层龙骨。
拼装完成后应检查,规格尺寸是否正确,是否方正,表面是否平整,如有偏差及时修整。
最后将龙骨中线全部引划在龙骨外面,以便封面板使用,并在安锁位置加钉300mm长90mm宽锁木,以便安锁时开锁孔。
(2)木龙骨或夹板龙骨三合板基层:
①龙骨刨料、下料、开凹槽和变形缝,拼装工艺与(木龙骨或夹板龙骨基层)相关内容相同。
②三合板基层:
根据骨架制作尺寸,进行基层三合板下料,先划出外廓尺寸线,并加2-3mm的加工量以便修边之用。
用靠尺或夹板原边与外廓线对齐平放,并左手压紧,右手握紧壁纸刀顺靠尺或夹板原边均速裁割。
裁好后将龙骨架及三合板表面的灰尘、胶迹、颗粒等全部清理干净。
清理后在龙骨架面上均匀刷胶,用J413码钉固定于龙骨架上,其钉距80—100mm(固定时先把龙骨中线引至
板面上,以便准确钉在龙骨上)。
为保证面板及收口木方施工质量,对基层三夹板进行修边。
修时将多余部分用锋利的刨子修好,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每次刨削要小,直到与龙骨架修合适为止,修好的边角应光滑顺直(最好用小螺机修边)。
(3)厚夹板造型基层:
说明:
厚夹板造型基层结构一般分三层组装,其制作分选料、配料、修边、基层组装四道工序,选料、配料参照2.2.2条内容,修边参照(木龙骨或夹板龙骨三夹板基层)中②三合板基层修边内容。
(4)基层组装:
为预防基层变形,应将基板中间一层两面错位双向锯板厚1/2深的变形缝,其间距200mm左右(如两面造型面积较大时,三层基板均作变形缝处理),变形缝完成后将表面灰尘和颗粒等全部清理干净。
然后按图纸尺寸进行组装,组装时将造型基板均匀刷白乳胶,用板厚2倍以上的枪钉固定,组装完成后应检查规格尺寸是否正确,是否方正,表面是否平整,如有偏差及时修正。
d.
面层镶贴制作:
(1)基层面清理:
先将基层表面灰尘、胶迹、钉头和颗粒等全部清理干净,同时将饰面板背面的灰尘、颗粒等杂物清理干净。
若留有灰尘、颗粘(较大)会出现粘贴不牢,大颗粒会把面板顶起,而产生鼓包等现象,会严重影响饰面效果,因此一定要认真清理干净基层表面及面板背面。
(2)刨掩:
贴面板应将面板放在基层面上用铅笔准确划出两端短边外廓线,用刨子将多余部分刨削好,经对基层和面板清理干净后,将面板钉于基面上(其方法见(3)镶贴),用小螺机顺基层边角将多余部分进行修整,门套下部小螺机不到之处用扁铲(或刨刃),小心细致将肥边修好。
若工地没有螺机可按下列方法进行修边,将面板放在基层面上用铅笔准确划出外廓线,用刨子将多余部分进行修边,修边的刨刃要锋利,用力要均匀,每次刨削量要小。
修边时要非常严格细致,先两立面,后顶面,先短边,后长边,(预防缺口,毛刺,刨皮等现象),应随刨随与基层面比较,直到与基层板修合适为止,最后用砂纸和木方做成磨石形状的砂刨,轻轻刨磨两遍,修好的边角应光滑顺直。
(3)镶贴:
粘贴前经对基层及面板的清理检查后,用刷子或滚筒将胶均匀涂刷在基面被粘处或饰面板背丽,用F15蚊钉由中间向两边固定,钉距不大于30mm,固定时用手在饰面板上压按,使面板紧紧地粘贴在基面上,对变形较大的面板采用压条固定,粘贴后马上用干净棉丝或布将挤出胶液擦干净。
(4)木饰收口:
木饰收口施工前,应对木线和收口实木条进行挑选,应注意木线色泽一致,薄厚均匀,光滑无坑,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对疤裂,腐朽,扭曲部分应剔除。
同时检查收口部位基面是否牢固,边角处是否光滑顺直,并检查其原因进行加固修正,需对接时,对口位置要避开人的视平线或置于室内不明显位置对接。
安装时饰线背面和基面要均匀刷白乳胶,用直钉顺木纹方向固定,钉距80-100mm,木楔处每处1-2直钉。
固定饰线应注意装修效果,水平位置高度小于1.6m时,钉钉位置应在饰线偏下部,高度大于1.7m时钉位应在饰线偏上部(并钉在园弧1/4处),钉位尽量避开视线。
饰线拼接应割成45°
角,不准错位和离缝,拼口处光滑顺直。
圆弧收口时,背面开出一定间隔深度的槽,其槽深和间隔随园弧半径变化而确定,槽深间隔必须均匀,槽深不应大于木线厚度的2/5,间距不小于5mm。
收口时应随时清理胶液,不得留胶渍,做好的收口线应保证连贯、规整、协调。
(5)加压:
门扇经检查方正、平整后,平放在平台上,摆放整齐,然后压上重物夏季3-4天,冬季4-6天。
门扇安装
a.先确定安装门扇所用五金件型号和安装位置。
对开门的裁口方向一般应以开启方向的左扇为盖口扇。
检查门套各部位尺寸是否与门扇尺寸吻合。
b.将门扇靠在门套上划出相应尺寸线,若门扇较大,则应根据门套尺寸
将其部分刨去,第一次修刨后的门扇应以能塞入口内为宜,塞好后用木楔顶住临时固定,按门扇与留缝的宽度合适后,划第二次修刨线,进行第二次修刨,缝隙尺寸合格后,标出合页槽的位置(在距门扇上下两端让开门扇高度尺寸的1/10处,往里量出合页长度),同时应注意门套与门扇安装平整。
c.剔开合页槽,首先应注意门及门套都要剔合页槽,决不能单开槽,以槽的深度来调整门扇安装后与门套的平整,剔开合页槽时应留线,不应开的过大,用事先作好的安装合页模卡,固定在合页的位置上,用小螺机开槽,开好的槽应边角顺直方正,槽底平整合适。
安装合页应先拧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