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1).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8205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80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1).doc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1).doc(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1).doc

29

知识点1:

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3x2+5x-2=0的常数项是-2.

2.一元二次方程3x2+4x-2=0的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是-2.

3.一元二次方程3x2-5x-7=0的二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是-7.

4.把方程3x(x-1)-2=-4x化为一般式为3x2-x-2=0.

知识点2:

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

1.直角坐标系中,点A(3,0)在y轴上。

2.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0.

3.直角坐标系中,点A(1,1)在第一象限.

4.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在第四象限.

5.直角坐标系中,点A(-2,1)在第二象限.

知识点3:

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

1.当x=2时,函数y=的值为1.

2.当x=3时,函数y=的值为1.

3.当x=-1时,函数y=的值为1.

知识点4:

基本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1.函数y=-8x是一次函数.

2.函数y=4x+1是正比例函数.

3.函数是反比例函数.

4.抛物线y=-3(x-2)2-5的开口向下.

5.抛物线y=4(x-3)2-10的对称轴是x=3.

6.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1,2).

7.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知识点5:

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1.数据13,10,12,8,7的平均数是10.

2.数据3,4,2,4,4的众数是4.

3.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3.

知识点6:

特殊三角函数值

1.cos30°=.

2.sin260°+cos260°=1.

3.2sin30°+tan45°=2.

4.tan45°=1.

5.cos60°+sin30°=1.

知识点7:

圆的基本性质

1.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2.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

3.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4.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5.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6.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7.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一个圆.

8.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9.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10.经过圆心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知识点8: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切.

2.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3.弦切角等于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心角.

4.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5.垂直于半径的直线必为圆的切线.

6.过半径的外端点并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7.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8.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知识点9: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两个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时,叫做这两个圆外切.

2.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

3.两个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这两个圆相交.

4.两个圆内切时,这两个圆的公切线只有一条.

5.相切两圆的连心线必过切点.

知识点10:

正多边形基本性质

1.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60°.

2.矩形是正多边形.

3.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4.正多边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

知识点11: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1.方程的根为.

A.x=2B.x=-2C.x1=2,x2=-2D.x=4

2.方程x2-1=0的两根为.

A.x=1B.x=-1C.x1=1,x2=-1D.x=2

3.方程(x-3)(x+4)=0的两根为.

A.x1=-3,x2=4B.x1=-3,x2=-4C.x1=3,x2=4D.x1=3,x2=-4

4.方程x(x-2)=0的两根为.

A.x1=0,x2=2B.x1=1,x2=2C.x1=0,x2=-2D.x1=1,x2=-2

5.方程x2-9=0的两根为.

A.x=3B.x=-3C.x1=3,x2=-3D.x1=+,x2=-

知识点12:

方程解的情况及换元法

1.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

2.不解方程,判别方程3x2-5x+3=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

3.不解方程,判别方程3x2+4x+2=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

4.不解方程,判别方程4x2+4x-1=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

5.不解方程,判别方程5x2-7x+5=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

6.不解方程,判别方程5x2+7x=-5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

7.不解方程,判别方程x2+4x+2=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

8.不解方程,判断方程5y+1=2y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

9.用换元法解方程时,令=y,于是原方程变为.

A.y-5y+4=0B.y-5y-4=0C.y-4y-5=0D.y+4y-5=0

10.用换元法解方程时,令=y,于是原方程变为.

A.5y-4y+1=0B.5y-4y-1=0C.-5y-4y-1=0D.-5y-4y-1=0

11.用换元法解方程()2-5()+6=0时,设=y,则原方程化为关于y的方程是.

A.y2+5y+6=0B.y2-5y+6=0C.y2+5y-6=0D.y2-5y-6=0

知识点13: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2B.x≤-2C.x≥-2D.x≠-2

2.函数y=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A.x>3B.x≥3C.x≠3D.x为任意实数

3.函数y=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A.x≥-1B.x>-1C.x≠1D.x≠-1

4.函数y=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A.x≥1B.x≤1C.x≠1D.x为任意实数

5.函数y=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A.x>5B.x≥5C.x≠5D.x为任意实数

知识点14:

基本函数的概念

1.下列函数中,正比例函数是.

A.y=-8xB.y=-8x+1C.y=8x2+1D.y=

2.下列函数中,反比例函数是.

A.y=8x2B.y=8x+1C.y=-8xD.y=-

3.下列函数:

①y=8x2;②y=8x+1;③y=-8x;④y=-.其中,一次函数有个.

A.1个B.2个C.3个D.4个

知识点15:

圆的基本性质

1.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已知∠C=80°,则∠A的度数是.

A.50°B.80°

C.90°D.100°

2.已知:

如图,⊙O中,圆周角∠BAD=50°,则圆周角∠BCD的度数是.

A.100°B.130°C.80°D.50°

3.已知:

如图,⊙O中,圆心角∠BOD=100°,则圆周角∠BCD的度数是.

A.100°B.130°C.80°D.50°

4.已知:

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C=180°B.∠A+∠C=90°

C.∠A+∠B=180°D.∠A+∠B=90

5.半径为5cm的圆中,有一条长为6cm的弦,则圆心到此弦的距离为.

A.3cmB.4cmC.5cmD.6cm

6.已知:

如图,圆周角∠BAD=50°,则圆心角∠BOD的度数是.

A.100°B.130°C.80°D.50

7.已知:

如图,⊙O中,弧AB的度数为100°,则圆周角∠ACB的度数是.

A.100°B.130°C.200°D.50

8.已知:

如图,⊙O中,圆周角∠BCD=130°,则圆心角∠BOD的度数是.

A.100°B.130°C.80°D.50°

9.在⊙O中,弦AB的长为8cm,圆心O到AB的距离为3cm,则⊙O的半径为cm.

A.3B.4C.5D.10

10.已知:

如图,⊙O中,弧AB的度数为100°,则圆周角∠ACB的度数是.

A.100°B.130°C.200°D.50°

12.在半径为5cm的圆中,有一条弦长为6cm,则圆心到此弦的距离为.

A.3cmB.4cmC.5cmD.6cm

知识点16:

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1.已知⊙O的半径为10㎝,如果一条直线和圆心O的距离为10㎝,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圆的位置关系为.

A.相离B.相切C.相交D.相交或相离

2.已知圆的半径为6.5cm,直线l和圆心的距离为7cm,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A.相切B.相离C.相交D.相离或相交

3.已知圆O的半径为6.5cm,PO=6cm,那么点P和这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A.点在圆上B.点在圆内C.点在圆外D.不能确定

4.已知圆的半径为6.5cm,直线l和圆心的距离为4.5cm,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圆的公共点的个数是.

A.0个B.1个C.2个D.不能确定

5.一个圆的周长为acm,面积为acm2,如果一条直线到圆心的距离为πcm,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A.相切B.相离C.相交D.不能确定

6.已知圆的半径为6.5cm,直线l和圆心的距离为6cm,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A.相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