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一着惊海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06599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一着惊海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一着惊海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一着惊海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一着惊海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一着惊海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一着惊海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一着惊海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一着惊海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一着惊海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同学们,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我们首先欣赏《大国强军梦》的视频剪辑。

然后谈谈你的感想。

是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个伟大的梦想就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通讯《一着惊海天》,领略我国强军梦中的一件大事。

欣赏视频,谈谈感受。

由国家军事力量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学习通讯的兴趣。

讲授新课

一、出示学习目标

请大家齐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带着学习目标进行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二、展示自学成果

同学们,课前你自主学会了哪些知识?

还有哪些疑问呢?

现在,请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你们的自主学习成果吧!

一个小组展示一个知识点,其他小组根据展示情况进行补充或纠正。

教师点拨下面重点知识:

1、写作背景

2012年11月23日,我军飞行员驾驶国产歼-15舰载机首次成功降落航空母舰辽宁舰,一举突破了滑跃起飞、阻拦着舰等飞行关键技术,受到世界空前关注。

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难题,一向被喻为“刀尖上的舞蹈”。

国产歼-15舰载机总设计师孙聪说:

战机以几百公里的时速,必须精确落在甲板上4根阻拦索之间,每根阻拦索间隔10余米,有效着陆区域只有几十米。

这一时刻,距离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只有2个月。

2、辽宁舰名片

辽宁号航空母舰,简称“辽宁舰”,舷号16,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

2013年11月,辽宁舰从青岛赴中国南海展开为期47天的海上综合演练,期间中国海军以辽宁号航空母舰为主编组了大型远洋航空母舰战斗群,战斗群编列近20艘各类舰艇。

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除美国海军外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单国海上兵力集结演练,亦标志着辽宁号航空母舰开始具备海上编队战斗群能力。

3、我国航母战斗机成功着舰第一人——戴明盟

重庆江津人,海军大校军衔,海军特级飞行员,航母着舰指挥员(LSO)。

2012年11月23日,他第一个驾驶歼-15舰载机在辽宁舰上成功实施阻拦着舰和滑跃起飞,实现了舰载战斗机从“岸基”到“舰基”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舰载战斗机海上阻拦着舰和滑跃起飞的核心关键技术,为加快歼-15舰载机研制定型和我国航母战斗力建设做出了特殊贡献。

2014年被中央军委授予“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荣誉称号。

4、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通讯特征概括如下:

报道详细深入,注重思想意义,强调形象说话,突出评论性。

5、掌握字音

6、理解词义

浩瀚:

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一丝不苟:

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咆哮:

(如猛兽、海浪、人等)发出洪亮有力的回荡的声音。

白手起家:

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镌刻:

雕刻。

娴熟:

熟练。

惊心动魄: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8、质疑问难

说说你有什么疑问?

其他小组的同学或者进行回答,或者补充答案、修改答案。

不能解决的问题,努力在后面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哟!

三、欣赏一着惊海天

同学们,在强国梦的过程中,“一着惊海天”向我们报道了怎样的消息呢?

请大家有感情大声朗读课文,整体理解这篇通讯的主要内容。

思考下面的问题:

1、这篇通讯的标题和副标题分别有什么作用?

点拨:

这篇通讯的标题中“一着”和“惊”两个动作,“海天”一个景象,强烈的画面感跃然纸上,生动地写出了此举的影响之大,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吸引着继续往下读。

副标题“──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概括说明通讯的主要内容,解释说明标题含义。

2、你能找出这则新闻的六要素吗?

3、围绕歼-15舰载机首次成功着舰,本文依次记叙了什么内容?

作者重点描写了什么内容?

甲板工作人员就位,安全观察员检查阻拦索,舰载机着舰的难度,舰载机飞来,着舰指挥员引导,舰载机成功着舰过程,人们的激动心情。

重点描写了舰载机成功着舰过程。

4、请你根据文章内容,梳理出写作思路。

这篇通讯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第1—4自然段)交代着舰的时间、环境、准备情况及其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

(第5—19自然段)详细叙述了舰载机成功着舰过程。

第三部分:

(第20—25自然段)着舰成功的重大意义及人们的激动心情。

小结:

本文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四、品味刀尖上舞蹈

同学们,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难题,一向被喻为“刀尖上的舞蹈”。

现在我们反复朗读第一二部分,品味这“刀尖上的舞蹈”,然后思考下面的问题:

1、第1自然段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作者对海浪、海风、海面的描写,使辽宁舰与海洋、风浪交织成一幅壮美的图画,为下文详写舰载机在困难重重之下成功着舰作铺垫。

2、第3、4自然段属于新闻中的什么结构?

在文中有何作用?

属于新闻中的背景。

①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强军的梦想,交代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的难题。

②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3、“‘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这句话中“刀尖上的舞蹈”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说?

“刀尖上的舞蹈”指的是舰载机着舰。

这句话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说明舰载战斗机着舰的高风险性,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突出了我国军事力量的强大。

4、“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这句话是什么描写?

表现出什么?

这句话是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

表现出歼—15舰载机飞来时,辽宁舰全体官兵紧张、认真的情形,同时告诉我们他们为了这一天兢兢业业、沥尽心血。

5、这篇通讯把飞行员与着舰指挥员的对话一一做了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可以让读者仿佛就置身于塔台内,聆听着两人之间的对话一般。

同时表现出舰、机配合得惊人的默契。

6、“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这句话将舰载机比作凌波海燕有什么作用?

7、“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表现了什么?

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舰载机的声音、气势分别比喻成许多马疾跑、万山来,增强了文章的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

8、结合语句说一说舰载机着舰时如何“惊心动魄”?

“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和威力,“眨眼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词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震撼人心的速度;

“牢牢地”、“稳稳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的安全和平衡。

前后对比中突出了我国军事技术的强大。

五、感受成功的欢乐

同学们,这次舰载机着舰,我们攻克了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难题,然而这一时刻,距离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只有2个月。

这时候,人们是怎样的心情呢?

让我们大声朗读第三部分,思考下面的问题:

1、从最后一部分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们怎样的心情?

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们高兴、快乐,激动、兴奋的心情。

2、着舰成功了,大家都欢呼,但是为什么许多人落泪了!

他们说:

“太让人激动了!

”?

因为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是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

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

“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

为了这一天,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

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

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让我们感受到我国科技人员、海军、飞行员的辛苦付出。

3、作者为什么要描写飞行员的话“一切正常,感觉好极了!

一方面突出我国着舰技术的成熟,另一方面从飞行员的角度表现人们欢乐的心情。

4、读了这篇通讯,你有什么感受?

读了这则消息,我感受到祖国的强大。

读了这则消息,我感受到飞行员的精湛飞行技术。

读了这则消息,我感受到我国科技人员的拼搏。

读了这则消息,我为祖国而骄傲、自豪。

……

六、探究通讯特点

同学们,这篇通讯和上一课的新闻特写都属于新闻,但是它们的写法也有很大的不同,让我们将这篇通讯与新闻特写《“飞天”凌空》进行对比阅读,探究通讯有什么特点吧!

请根据你的探究填写下面表格:

对比

“飞天”凌空

共同点

使用多种文学手法,如比喻、对比、衬托、抒情等,描写的事件生动形象。

内容

着重描写十米高台跳水的精彩瞬间。

比较完整地描写舰载机着舰的全部过程。

写法

有较强烈的文学色彩,形象化地刻画吕伟跳水时优雅的形象,强调现场感。

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表现祖国的军事强大。

时效性

1982年12月24日的事件,发表于12月25日的《光明日报》,时效性更强。

2012年12月23日的事件,发表于12月25日的《人民海军报》。

时效性要求较宽松。

重视运用形象思维,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通讯的共同点所在。

它们的差异在于,在报道同一新闻事实时,通讯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

新闻特写则是集中笔力,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并且比通讯更强调时效性和现场感。

齐读学习目标。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果。

理解通讯的特点。

读一读字音和字义。

提出课前自学时的问题,集体尽量合作解决。

大声朗读课文。

分析标题。

结合文章回答问题。

自主探究问题。

结合新闻的结构分析。

分析语句。

结合相关语句回答问题。

赏析语句。

找出相关语句。

思考语句的含义。

大胆谈谈感受。

结合内容对比,填写表格。

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生听课的目的性,提高课堂效率。

展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可以督促学生加强课前自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课堂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学习通讯是本节课的重点。

掌握重点字音字义。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从标题角度分析新闻。

从新闻的主要内容、六要素、写作思路等角度理解新闻内容。

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理解这篇通讯中背景的作用。

指导学生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着舰的难度。

培养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结合语句感受通讯的文学性手法。

指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态度。

理解科技人员、海军、飞行员的辛苦付出,激发为国争光的信念。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学会对比通讯和新闻特写的区别。

课堂练习

1、选词填空。

(1)希望期盼盼望

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了半个多世纪。

(2)娴熟熟练熟悉

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1)期盼

(2)娴熟

2、仿写句子。

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3、“歼-15舰载机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发挥想象说一说人们还会怎样地高兴快乐?

有的人高兴地在舰载机前跳起舞蹈,有的人郑重地向飞行员和科技人员们隆重敬礼,有的人禁不住放声高歌……

4、在这篇通讯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态度与倾向吗?

第1段对辽宁舰、军旗的描写表现出无比自豪之情。

第3段的抒情,充满对国家、民族的热爱。

第4段的说明与后面的成功形成对比,表达了自豪之情。

着舰过程中对舰载机的形象描写,充满赞誉之情。

将某大国一名上将的话和我国科技人员、飞行员的努力做对比,表现了对我国科技人员、飞行员的赞誉之情。

学生进行抢答赛。

发挥想象,说一说。

找出语句谈谈自己的理解。

及时巩固课堂所学,加深记忆。

培养想象力,体会人们的心情。

学会在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态度、情感倾向,注重思想意义的特点。

课堂小结

为了这一着,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

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现在我们之所以能生活得安定幸福,就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强大,因为我们背后有无数英雄在默默地拼搏努力。

希望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努力学习,将来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伟大。

认真思考,总结课堂笔记。

梳理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激发热爱祖国的信念。

板书设计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检查、准备

舰载机飞来

通讯指挥员引导刀尖上的舞蹈

成功着舰

激动心情欢乐自豪

记录在笔记本上。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系统梳理课堂知识点,有利于掌握课文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