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建立永续台湾评量指标系统实际应用之研究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7930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壹建立永续台湾评量指标系统实际应用之研究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壹建立永续台湾评量指标系统实际应用之研究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壹建立永续台湾评量指标系统实际应用之研究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壹建立永续台湾评量指标系统实际应用之研究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壹建立永续台湾评量指标系统实际应用之研究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壹建立永续台湾评量指标系统实际应用之研究精.docx

《壹建立永续台湾评量指标系统实际应用之研究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壹建立永续台湾评量指标系统实际应用之研究精.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壹建立永续台湾评量指标系统实际应用之研究精.docx

壹建立永续台湾评量指标系统实际应用之研究精

壹、建立永續臺灣評量指標系統實際應用之研究

(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系黃書禮教授、台灣大學經濟系劉錦添教授、環境工程研究所駱尚廉、生命科學系李玲玲副教授、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王俊秀、國立師範大學環境研究所蔡慧敏助理教授、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施文真助理教授)

一、前言

在全球或國家層次,「永續發展」已成為眾人耳熟能詳的觀念,聯合國與許多國家也都陸續成立了推動永續發展的組織,我國行政院下也成立了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扮演推動永續發展工作的重要角色。

從中央到地方,各機關單位都逐漸把推動永續發展視為重要的施政。

有鑑於推動永續發展的實際需求,發展國家永續指標評量系統為檢核國家永續發展的機制,實為重要而迫切的工作。

歷經四年的努力,永續評量指標系統的研究已逐漸成熟,但成果缺乏實際應用,未脫學術研究的範疇。

觀諸先進國家政府逐步將永續性評量工作作為政府施政的工作要項,國內政府機關卻遲遲未能建立永續指標統計、發佈、檢討的相關機制。

因此,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引進本研究團隊建立精簡而實際可行的41個指標項目的「精簡永續台灣評量系統」,它不同於國科會「永續台灣評量系統」的112個指標。

因前者較符合作為國家永續發展指標之核心架構、推動國家永續發展評量工作需求,以作為經建會推動國家永續指標系統之建置基礎。

「永續台灣的評量系統」以PSR架構作為指標設計的系統架構,其中環境生態資源面的「現狀(State)」呈現出環境惡化或改善程度;經濟與社會面的「壓力(Pressure)」掌握造成壓力的機制,呈現對於環境施壓的社會結構與經濟活動;政策與制度面的「因應(Response)」,則是追求永續發展過程可透過制度作為回應環境生態現況與社經壓力的情形。

本研究工作承續行政院國科會的研究成果,移轉指標系統架構作為國家永續發展指標的基礎,與經建會所召集的專案小組進行多次會議溝通與討論逐步選定指標的項目,並確認計算方法與資料來源,共同完成建構國家永續發展指標系統的階段性任務。

二、計畫目標、內容與執行流程

(一)目標

1.移轉包括永續指標內涵、指標系統建構、指標資料蒐集程序、分析方法、計算方式等學術已建立的研究成果。

2.藉定期會議評估各項永續指標選擇之適宜性,建議國家永續指標評量機制。

3.協助永續指標項目選定、資料取得評估、指標數據試算,以提供經建會對永續指標評量系統發佈工作的相關建議。

(二)內容

本研究內容包括

(1)利用國科會計畫「永續台灣的評量系統」既有成果為基礎,進行與政府各機關召開研討會及相關會議,確立永續發展目標及核心指標框架;

(2)進行永續指標資料蒐集及指標計算分析等工作,藉由顧問團隊之協助由各機關人員完成試算工作,並研商數據資料之可行性與指標代表性;及(3)進行指標詮釋,協助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進行永續指標數據統合機制與發佈平台之規劃。

經建會委託台灣永續精簡指標規劃過程,如圖1所示。

(三)流程

與政府各機關協調國內外文獻實例

及本土化環境探討

移轉學術成果至經建會等政府機關治機建立主動學習的熱誠與直覺力

 

確立永續發展核心指標

由黃等(2003)組成顧問團隊,協助各機關人員完成試算及研商數據資料與代表性指標

協助完成指標數據統合機制與發佈平台規劃

多位老師與學生共聚課堂討論

圖1、經建會委託規劃永續臺灣評量精簡指標規劃過程

三、工作團隊成員

本計畫工作由國科會計畫「永續台灣的願景與策略總計畫」下「永續台灣的評量系統」的工作團隊所組成,以期能順利運用學術研究成果,作為國家可行的永續發展評量工具。

計畫由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系黃書禮教授擔任主持人,各組負責人及計畫助理人員如下所述:

生態資源組:

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李玲玲副教授,及助理江淑婷。

環境污染組:

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駱尚廉教授,及助理林玉韻。

經濟壓力組:

台灣大學經濟系劉錦添教授,及助理王淑範。

社會壓力祖: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王俊秀教授,及助理張淨茵。

制度回應祖:

國立師範大學環境研究所蔡慧敏助理教授、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施文真助理教授,及助理高英勛、趙玲君、孫繼智。

都市發展組:

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系黃書禮教授,及助理吳振發、葉佳宗。

網路發佈平台建置:

助理李俊霖、鄭毓齡。

四、指標評量系統建立過程

(一)組成跨部會工作團隊

台灣永續指標評量系統的建立,需要來各方的專業知識、基本資訊調查以及許多政府機關與民間團體的資料來源。

經建會於九十一年五月二十二日舉行跨部會會議,邀請與永續發展指標建置工作關係密切的機關,參與計畫之建置會議的交流,包括行政院主計處、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行政院農委會、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行政院環保署、行政院衛生署、內政部、經濟部、交通部、教育部、財政部等單位皆派員與會共同研商,會中決議以跨部會工作小組模式,進行建立我國永續發展指標系統工作。

為提升各部會機關人員的共同參與合作,本計畫於九十一年七月二十二日下午,協助經建會召開台灣永續指標評量系統建構的起始會議(參表1),組成跨部會的工作團隊,由經建會張副主委景森親自主持,統合各方的意見,確立未來的工作方向,並且分配工作團隊的執掌與任務。

(二)提出41個精選指標系統

本研究工作團隊經過多次的分組討論會議與各部會的工作小組成員,共同討論指標的項目、內容、定義、計算方式、資料來源、意義、負責的部會機關等議題,經顧問團隊內部會議討論,逐步確定行政院經建會擬構建的「台灣永續發展指標系統」之內容。

根據上述過程,本計畫提出台灣永續發展指標系統分為

IslandTaiwan與UrbanTaiwan兩個範疇,共計

41個指標項目(其中IslandTaiwan計33個指標;UrbanTaiwan計8個指標)。

相較於國科會「永續台灣評量系統」的112個指標,在數量上為求簡化而經挑細選,內容上也有經過許多修正,使指標系統符合作為國家永續發展指標之核心架構以推動國家永續發展評量工作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指標的選擇與修正過程都經歷過各部會相關人員持續的參與,充分考量實務的可行性與政策的反應性,未來經建會於彙整資料與發佈過程,將可得到各部會人員充分的支持。

有關於行政院經建會台灣永續發展指標系統的架構請參見圖2,選定指標的指標名稱、計算方式、資料來源與負責單位等資訊則分別就IslandTaiwan與UrbanTaiwan彙整於表2與表3。

表1、台灣永續指標評量系統起始會議議程

工作內容

主持人(負責單位)

1.長官致詞

張副主委景森

2.顧問團隊示範與說明

表1(續)

(1)永續發展與永續發展指標內涵

(2)國外發展經驗

(3)國內發展現況與指標系統架構

(4)指標資料統計與計算方法

(5)永續指標案例說明

委託研究案工作團隊

黃書禮教授

駱尚廉教授

劉錦添教授

王俊秀教授

李玲玲教授

蔡惠敏教授

施文眞教授

3.問題與討論

夏處長正鐘

4.結論與後續工作規劃

張副主委景森

參考文獻

 

2

表2、建立台灣永續發展指標—IslandTaiwan指標

負責機關

環保署空保處

環保署監資處

環保署

環保署

環保署

原能會放射性物料管理局

內政部、經濟部、

各縣市政府

內政部營建署、

經濟部水利署

農委會林務局、

各縣市政府

農委會

農委會漁業署

內政部營建署、

農委會、

經濟部水利署、

各縣市政府

資料來源

工研院能資所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環境保護統計年報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環境保護統計年報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環境保護統計年報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環境保護統計年報

原委會放射性物料管理

內政統計年報

內政統計年報/水利統計資訊服務網http:

//sta.wra.gov.tw/

林業統計年報

農業統計年報

漁業統計年報

水利統計資訊服務網http:

//sta.wra.gov.tw/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自然保育網:

www.coa.gov.tw/external/preserve/preserve/habitat

農業統計年報

計算方式

CO2總排放量/年中人口數

PSI全年監測平均值

(未受污染河川長度+受輕度污染河川長度)/河川總監測長度

(卡爾森優養指數不大於50的水庫座數/總主要水庫檢測數目)*100%

(堆肥量+資源回收量)/(垃圾清運量+資源回收量)

(近三年平均年產量–前三年平均年產量)/前三年平均年產量

(都市發展地區面積+非都市土地中之非資源生產用地面積)/台灣土地總面積

(海岸線全長–人工設施長度)/海岸線全長

(林地總面積–受火災盜墾濫伐損失之森林面積)/台灣土地總面積

(耕地總面積–受災害農作物損失面積)/台灣土地總面積

沿近海主要漁業總生產量/沿近海主要漁業五十噸以下漁船總噸數

「天然河岸比例」及「各類保護區面積」皆以民國77年為100%,標準化之後的增減比例再相加,計算其後增加或減少的比例

指標名稱

二氧化碳排放量

PSI平均值

受輕度以下汙染河川比率

水庫品質

廢棄物資源回收率

低放射性固化廢棄物成長率

非資源生產地面積比

天然海岸比例

未受損失森林面積比

實際耕地面積比

單位努力漁獲量

生態敏感地

 

 

(續表2)

負責機關

經濟部水資源局

經濟部

主計處

農委會

經濟部

經濟部

主計處

經濟部

(能源會)

環保署廢管處

農委會企劃處農地利用科

資料來源

台灣地區蓄水設施水量營運統計報告(經濟部水資源局)

工業生產統計月報

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報告

台灣農業年報

經濟統計年報

(經濟部水利署)

工業生產統計月報

(經濟部統計處)

工業生產統計月報

(經濟部統計處)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薪資與生產力統計月報(行政院主計處)

能源指標季報

(經濟部能源委員會)

行政院主計處

環境保護統計指標

行政院農委會農業年報

計算方式

水庫總有效容量/水庫數量

國產水泥銷售數量/全國人口總數(公噸/人)

(擁有家用電腦戶數100)/家庭收支調查住宅戶數(%)

每年農藥使用量/農產產值

(公斤/新台幣千元)

工業用水量/工業產值

(立方公尺/新台幣億元)

六項污染性產業產值佔製造業產值之比率(%)

(製造業實質國內生產毛額指數×100)/製造業勞動工時指數

實值GDP/能源總消費量

(新台幣元/公升油當量)

年度垃圾總清運量/年度清運區人口數/年度日數

全國檳榔種植面積總和

指標名稱

有效水資源

每人國產水泥生產量

每戶家庭擁有電腦的比率

農藥消費量佔農產產值比率

工業用水量佔工業產值比率

污染性產業產值佔製造業產

業產值比率

製造業勞動生產力指數

能源使用效率

平均每人每日垃圾量

檳榔種植面積

組別

 

 

(續表2)

負責機關

環保署管考處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行政院主計處

環保署空保處(主辦)、農委會、國貿局、工業局、能源會(協辦)

環保署

內政部

(營建署)

環保署

環保署

環保署

資料來源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管考處

環境保護統計年報

中華民國公共衛生學會癌症登記小組

行政院主計處

另行調查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環境保護統計年報

內政部營建署

中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