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招生《语文》普通类考试大纲及样卷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787316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独招生《语文》普通类考试大纲及样卷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单独招生《语文》普通类考试大纲及样卷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单独招生《语文》普通类考试大纲及样卷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单独招生《语文》普通类考试大纲及样卷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单独招生《语文》普通类考试大纲及样卷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独招生《语文》普通类考试大纲及样卷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单独招生《语文》普通类考试大纲及样卷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独招生《语文》普通类考试大纲及样卷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独招生《语文》普通类考试大纲及样卷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阅读理解题

3

40

名篇名句默写

写作

2

60

第三部分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

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

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

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

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

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四)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运用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注:

每一个错别字扣1字,重复的不计)

2.发展等级

(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第四部分《语文》考试样卷

一、选择题。

(共20分,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

A.闹别(bié

)扭雾霾(má

i)瞋(chēng)目潜(qiá

n)移默化

B.氛(fēn)围吝啬(sè

)熹(xī)微束(shù

)之高阁

C.发酵(xià

o)徘徊(huá

i)滂(pāng)沱叱咤(chà

)风云

D.模(mó

)板怯(qiè

)懦签(qiān)署断壁颓垣(huá

n)

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C)

A.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B.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人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

C.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排上独出心裁,创造性地采取走进社区、现场体验等方式,以突出全民互动的特点。

D.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C)

A.河南省气象台昨日16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从昨日晚上开始,全省将有6到7级的阵风,降温最大幅度为10℃。

B.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艰苦发展历程,我省的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终于形成了教有特色,学有定法,评有成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

C.动用了“超过一个国家的战力”的美韩黄海联合军演刚于12月1日结束,紧接着规模“超过美韩演习6倍”的美日联合军演又开始登场,这进一步加剧了东亚的紧张局势。

D.在中国,慈善往往被赋予道德的光环,但把慈善提到过高的道德水平,不是慈善文化的先进和成熟,而是幼稚和滞后。

以平常心看慈善,是重建中国慈善文化的正确心态。

4.下面选项中"

津"

字的意思与其它几个不同类的是(D)

A.风烟望五津B.后遂无问津者C.天津D.津津有味

5.下面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C)

A.《左传》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的;

《战国策》是东汉末年的刘向写的;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三国时期的史学家。

B.余光中是中国香港诗人;

雨果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C.《荷塘月色》是一篇散文,文章把复杂的心绪寄寓于荷塘与月色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

D.伏尔泰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

苏霍姆林斯基是德国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6.下面人物与故事搭配的一项是(B)

A.关羽---三打白骨精B.林黛玉---荷锄葬花

C.宋江---误入白虎堂D.张飞---七擒孟获

7.下列语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的是(B)

A.苏比站定了不动,两手插在口袋里,对着铜纽扣直笑。

B.那夹江两岸连绵起伏的高山,有的像虎豹迎面扑来,肆意躲闪不及。

C.增之一分由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D.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还有不好走的路呢?

8.关于“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

A.用来警戒自己的文字叫“铭”。

B.“铭”原来是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比较自由,一般不用韵。

C.古代刻在器皿上用来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D.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9.阅读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该诗是描写西湖美景的诗歌,对其分析鉴赏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A.首句描写晴日照耀下的湖波,次句描写雨幕笼罩下的山影。

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湖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

B.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语,不仅可以想像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以想像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以及其洒脱的性格.开朗的胸怀。

C.下半首诗,诗人以貌取神,只用了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

这是“以晴天的西湖状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

D.这首诗特点之一是概括性特别强。

它是对西湖的全面写照和全面评价,因而它就具有超越时间的艺术生命,也使湖山因之生色。

10.下列语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的是(C)

A.他站定了不动,两手插在口袋里,对着铜纽扣直笑。

D.几片法国梧桐树叶,借风的一臂之力,不知从哪闯进桥洞来,停在我们身旁。

二、判断题。

(共10分,每题1分)

1.主题是演讲的灵魂,一篇演讲稿只能安排一个主题,不能搞多个中心。

(√)

2.《雷雨》是戏剧,是我国著名戏剧家老舍写的作品,《威尼斯商人》是戏剧,是英国著名戏剧家莫泊桑的作品。

《警察和赞美诗》的作者是英国著名文学家契科夫。

(×

3.古文中常用“吾、令、余、予”作第二人称代词。

4.《出师表》中的“表”是一种文体。

(√)

5、《拍案惊奇》、《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四部优秀古典小说,合称我国四大古著。

6.《拿来主义》论述了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深刻阐释了如何拿来。

7.请示的标题一般包括发文机关、公文事由和公文文种三部分。

8.抒情的方式大致有两类:

一类是直抒胸臆,如舒婷的《致橡树》,另一类是含而不露。

如郭沫若的《太阳礼赞》。

9.行政公文的基本部分文头、主体、文尾三部分。

10.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用反复描写了托尔斯泰墓的“逼人的朴素”抒发了对托尔斯泰的强烈的敬仰之情。

(√)

三、阅读理解题。

(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鲁迅说过: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

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

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

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

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

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

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B)(3分)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人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3分)

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

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B.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

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说明人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

D.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4.构成悲剧的三要素分别是(B)(3分)

A.抗争、行为、毁灭B.抗争、行动、毁灭

C.斗争、行动、毁灭D.抗争、行动、破坏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5--8题。

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②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③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④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⑤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5.下列选项中对本段文字中心句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④句D.第⑤句

6.下列选项中对第②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借喻、反语B.借喻、夸张

C.借代、引用D.借代、借喻

7.下列选项中对“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中的“捧”字,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A)(3分)

A.诚惶诚恐的神态,表现“大师”们媚外的奴顔。

B.庄重虔诚的神态,表现“大师”们的骄傲和自豪。

C.小心翼翼的神态,表现“大师”们对国画的珍惜。

D.郑重恭敬的神态,表现“大师”们良好的修养。

8.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语的一项是(A)(3分)

A.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C.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D.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9--13题。

①浔阳张君来仪,以“静者居”名其所寓之室,尝属子记之,久辞而未获□。

②一日,与客往候之,入其室,竹树翳深,庭户虚寂,落然无嚣声。

客顾而叹曰:

“美哉居乎!

使张君不勤动于外、有以自乐而成夫静者,非是居乎?

③予谓客曰:

“子何言之戾耶?

今有人焉,处空谷之中,栖长林之下,干戈之声不闻,车马之迹不至,其居静矣。

而利禄之念不忘于心,穷约之忧每拂乎虑,虽夷然而行,块然而坐,颠倒攫攘,无异奔骛于埃壒者,子谓其果静乎?

又有人焉,游于邑都,宅于市里,邻有歌呼之喧,门有造请之杂,心倦乎应答,身劳于将迎,其居非静失。

而抱廉退之节,慎出处之谊,虽逐逐焉群于众人,而进不躁忽,视世之挥霍变态倏往而倏来者,若云烟之过目,漠然不足以动之,子谓其果非静者乎?

盖静也系于人,不系于居。

人能静则无适而不静,是居之静无与于人,人之静亦无待于居也。

虽然,亦有待其居而静者矣,然非此之谓也。

《传》曰:

‘居天下之广居。

’广居,仁也。

自克己以复之,主敬以守之,至于安重而不迁,渊靓而莫测,则其体静矣,故曰‘仁者静’。

张君之志,盖在于是,而假以名其室,子岂未之思乎?

④客未有以应。

张君起而谢曰:

“_________若居仁而静者,虽非愚所及,则愿学之焉。

子之言备矣,岂不足记吾居哉?

请书之。

⑤顾予欲静而未能者,姑书以识之,俟他日从君而从事焉。

9.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D)。

(3分)

A.矣B.乎C.耶D.也

10.下列词语中哪一个是通假字。

(B)(3分)

A.候B.属C.栖D.名

11.第③段文字中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是(B)(3分)

A.自己想求静却不能

B.人能够静心则到处都安静

C.人应该依靠居所而使内心安静

D.安静是和居所环境有很大关系

12.对第⑤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欲静而未能”点明作者久未写记的原因。

B.作者通过写这篇记加深了对“静”的认识。

C.作者通过写这篇记同时勉励张君和自己。

D.作者觉得要随张君学习才能成为“静者”。

1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④段画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D)(4分)

①吾知其所勉②居不静而静者③居静而非静者④吾知其所警

A.③,①;

②,④。

B.②,④;

③,①。

C.②,①;

③,④。

D.③,④;

②,①。

四、名篇名句默写(共20分,每小题2分)

1.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五、写作(60分)

1.应用文写作(10分)

周丽是北京外事职高旅游专业的学生,今年三年级了。

她在校期间学习刻苦自觉,社会实践能力强,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很强;

实习期将她以流利的英语,广博的知识,对祖国传统文化胜地的深刻理解以及周到热情的服务赢得外宾的一致好评。

今年7月她就要毕业了,她的班主任决定推荐她到国际旅行总社去工作。

请你代她班主任写一封推荐信。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50分)

《现代汉语辞典》:

[留心]:

注意。

有人曾经说过:

处处留心即学问。

鲁迅先生在谈到创作时说过这样的意思:

要留心身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竺可桢《唐宋诗中的物候》:

唐宋诗人热爱大自然,善于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他们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是杜鹃、布谷……  

以“学会留心”为主题,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作文。

体裁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