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7867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钢结构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钢结构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钢结构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钢结构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结构行业分析报告.docx

《钢结构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行业分析报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结构行业分析报告.docx

钢结构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钢结构行业

分析报告

 

2017年7月出版

文本目录

图表目录

1、钢结构行业概述

1.1、钢结构行业介绍

钢结构是主要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

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

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

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

钢结构在我国应用已超过30年,特别是在近10余年期间发展迅速,根据年报,已成为全球钢结构用量最大、制造施工能力最强、产业规模第一、企业规模第一的钢结构大国,钢结构技术也已是当今建筑业十大建筑技术优势之一。

根据钢结构上市公司公布的2016年营业收入分布统计,我国钢结构上市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华东区域,占比高达50%,其次是华北、华南分别占比15%,12%。

东北占比最低,仅占2%。

图表1:

2016年钢结构上市公司业务分布情况

 

1.2、钢结构应用情况

我国钢结构主要应用于4大领域,分别为:

房屋建筑钢结构、桥梁钢结构、非标

 

钢结构、塔桅钢结构。

根据中国钢结构协会统计,房屋建筑钢结构应用最广泛,占比

60%,房屋钢结构包括轻钢结构、多高层钢结构、空间钢结构。

轻钢结构多用于厂房、仓库等,欧美国家的别墅、低层住宅也多用轻钢结构建造。

多高层钢结构一般指100米以上的建筑,多用于办公楼、商场、高层住宅。

空间钢结构,主要属于大跨度钢结构,包括博物馆、体院馆、站台等。

桥梁钢结构应用占比12%,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和钢结构桥梁焊接、振动及桥梁上下结构的设计、制造、施工等方面技术的日益成熟,钢结构已经广泛应用于铁路桥梁、公路桥梁、人行道天桥。

非标钢结构占比16%,很多钢结构部件由于特殊用途需要制作与标准不符的部件,生产较为灵活,统称为非标钢结构,如煤输管道的中心桶、非标零件等。

塔桅钢结构又称为高耸钢结构,占比9%,主要应用于搭建塔式结构,如输电线路塔、石油钻井塔等。

图表2:

钢结构应用分布图

 

1.3、浪沙淘尽,龙头企业占比提高

2013年以来钢结构产业进入低迷期,行业产能及盈利能力双降,行业内企业经历大洗牌。

中国建筑金属协会钢结构分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5年,钢结构行业产量增速为20.69%、17.14%、12.2%、8.7%,呈快速放缓态势;同时,行业产值增速急剧回落,2012-2015产值增速分别为20.69%、17.14%、13.08%、-3.8%,2015年增速跌至冰点以下,伴随行业整体状况低迷的是,行业内企业市场竞争激烈,盈利每况愈下,2013-2015年利润总额分别为135亿、146亿、154.8亿,增幅分别为20%、

 

8.2%、6%,2015年行业利润率仅为3.15%,行业亏损率达11.3%,迫使钢结构企业

进入全面洗牌,中小企业被大批淘汰,市场逐步向龙头集中。

图表3:

2011-2015钢结构产值情况

 

图表4:

2011-2015钢结构产量情况

 

图表5:

2011-2015钢结构行业利润情况

 

图表6:

2011-2015钢结构用钢量占建筑用钢量的比重

 

行业洗牌过程中中小企业被淘汰,市场集中度提升,龙头受益。

中小企业由于机器设备落后、产品简单结构单一,价格低廉,利润率低,加上行业利润率持续走低,原有价格优势不再明显,业务量大幅缩水,据中国钢结构协会统计,2015年中小企业承接业务量下降达15%—35%,叁级资质企业2015年人均净利润仅为1.1万元,生产举步维艰,企业开工率不足,只能被市场淘汰。

于此相比,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凭借技术、设计、资金等优势,产品附加值高,且资源配置健全,具有一定规模效益,企业利润较高,2015年特级企业人均净利润达4.1万,且历经行业内激烈厮杀,营运能力和专业技术都得到提高,实力不断增强,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经过激烈的市场角逐,部分中小企业的被淘汰,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得到提升。

1.4.钢结构政策东风至,行业复苏在即

 

国内十三五规划对钢结构市场发展目标明确,钢结构产量年均增速需达20%以上

方能达到既定目标。

我国十三五规划对钢结构发展提出明确发展目标,要求到2020年钢结构用钢量占建筑用钢量比例达到25%以上,产量力争达到1亿吨。

2015年我国钢结构产量只有5000吨左右,钢结构用钢量占比只有13.8%,与目标相比2017-2020年钢结构市场产能与市场需求均有翻倍的扩容空间,年均增速在20%以上方能达到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

从国内建筑钢结构应用与国际市场简单比较,钢结构协会数据表明,2015年美国、日本及德国等发达国家建筑钢结构应用占比分别为45%、28%和

22%,而我们国家2014年该比例仅为5%,在我国钢结构的推广应用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钢结构的推广有效带动钢铁去产能,并且符合环保、提效的需求,符合市场发展趋势。

2、钢结构行业发展要素分析

2.1、装配式建筑

2.1.1、装配式建筑优势多样,获政府大力推广

装配式建筑在环保、经济效益、建筑效果等方面优势明显。

装配式建筑以建筑部件预制化为核心,指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建造住宅,是将住宅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建筑。

(1)从环保角度分析,装配式建筑能够显著节水、节能、减少垃圾排放,提高资源使用率。

钢结构建筑能耗从19.11千克标准煤/平方米降低至15千克标准煤/平方米,水耗从1.43立方米/平方米降低至0.53立方米/平方米,垃圾排放从0.022立方米/平方米降低至0.002立方米/平方米,降幅达到91%;资源利用方面,钢结构主体结构材料回收率达90%,同时大量减少砂石的使用,不破坏山川河流生态。

(2)从经济角度分析,钢结构建筑具有建设工期短,得房率高的优点。

钢构件在工厂加工,施工现场工作量大幅度减少,楼板采用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实现立体交叉作业,主体工期缩短一半左右;钢结构建筑得房率高,钢结构承重墙力学性能优异,较薄的墙体就能达到承重要求,非承重墙采用预制轻质墙体,使用面积比传统住宅增加5%-8%。

(3)从建筑效果分析,钢结构建筑具有抗震性好、工程质量优、布局灵活的优点。

钢结构住宅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在地震冲击作用下能吸收较多的地震能量,抗震性能卓越,根据

1999年台湾921地震结构破坏率统计,钢结构破坏率仅0.6%,较混凝土破坏率52.5%

 

下降了51.9个百分点;工程质量方面,钢结构由现代化设备生产,产品精度高,在施

工过程中,钢构件外露,隐蔽工程少,易于质量控制,也能更好的保护工人的人身安全;房屋布局上,钢结构住宅结构墙体少,室内非承重轻质墙可随意改变,空间通透,布局灵活。

表格1:

装配式房屋的优点

 

表格2:

1999年台湾921地震建筑结构破坏率统计

 

发改委指导,住建部牵头,三大主线推广装配式建筑。

(1)生态文明+绿色建筑。

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从“十二五”到“十三五”期间,国家一直倡导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作为绿色建筑典型代表,获重点推广。

国家发展改革委及住建部提出到2020年绿色建筑推广比例达到50%,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

(2)产业转型+工程总承包。

在去产能背景下,建筑产业结构需要大幅调整,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全新的建筑方式,将带动个产业转型,且装配式建筑大多采用总承包形式,能够提高企业总承包能力与水平。

(3)区域重点推进+政府工程优先适用,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建筑,同时,棚户区改造、危房改造、抗震安居工程、保障房项目,大幅提高钢结构应用比例,起到示范项目作用。

 

表格3:

国家层面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汇总

 

地方政府目标明确,多渠道加码装配式建筑。

各省地方政府在中央领导下,都制定了明确的政府目标,以华东六省为例,到2020年,上海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60%以上,浙江30%以上,安徽15%以上,福建20%以上,到2025年,江苏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50%以上,山东达到40%以上。

(1)农村+城市,农村地区,结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结合装配式建筑,提高农村住宅品质和建筑节能水平,城市地区,结合城镇化、新型城市建设,优先使用绿色建筑,推广装配式建筑。

(2)资金补贴+项目补贴,在资金上,对于装配式建筑提供多样化补贴,包括容积率补贴、专项资金补贴等,在项目上,政府公租房、保障房、危房改造等项目优先使用装配式建筑。

(3)供地约束,部分地方政府在拍卖土地时,事先制定未来建筑的装配率,将装配率作为土地招标的条件之一。

 

表格4:

部分地区政府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

 

表格5:

华东各省装配式建筑目标及增速

 

2.1.2、装配式建筑市场空间大,龙头企业收益明显

装配式建筑发展快速,市场渗透率提升,商业边界拓展,空间增量明显。

(1)市

场渗透率:

住建部发文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5%以上,行业年均复合增速达到37%以上才能达到目标,根据我们测算,“十三五”期间装配式建筑空间增量达到2万亿,以钢结构装配式占总装配式建筑15%测算,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空间增量3000亿元,钢结构需求快速上升;

(2)商业边界快速拓展,传统钢结构有60%应用于房屋建筑,主要集中公建和厂房建设,装配式建筑推动了钢结构在住宅建筑方面的应用,商业边界拓展,市场空间增量提升。

商业模式优化,延伸产业链,营收利润双增。

装配式建筑是天然的总包商工程,能够推进钢结构企业从加工商转型成总包商,行业经验数据表明,钢结构加工:

工程总包=1:

5,成功转型后,商业模式优化,角色转换,营业收入迅速上升。

此外,转型后,企业产业周期延长,从产业下游转向产业上游,传统钢结构代加工利润较低,转型后可以享受设计端的高利润,企业盈利水平上升。

龙头企业起步较早,实力雄厚,较易转型总承包,有望率先受益。

(1)设计能力:

龙头企业拥有自己的设计团队,行业认可度较高,转型总承包,高利润的设计端业务可以自己负责,打通产业链。

(2)资金实力:

转型EPC总包,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一般中小企业难以负担,龙头企业凭借上市平台,融资能力较强。

我们认为钢结构龙头企业能够优化商业模式,转型EPC总包,率先受益。

2.1.3、政府企业积极性高,装配式建筑发展动力足

钢结构建筑符合产业发展,政府推广动力充足。

(1)钢结构发展能够助力钢铁去

产能。

当下钢铁去产能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考核目标,钢结构的推广能够有效利用钢铁产能,符合政府政策目标;

(2)钢结构作为绿色建筑的典型代表,大大减少了砂、石、灰的用量,所用的材料主要是绿色,可回收或降解的材料,在建筑物拆除时,大部分材料可以再生或降解,能够有效减少建筑垃圾。

(3)钢结构易采用工厂化生产,有利于提高农民工工作舒适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对工作氛围要求不断提升,农

 

民工越来越少,钢结构易于采用工业化生产,大部分构件在工厂生产,可以农民工转

型成产业工人,能够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度。

(4)钢结构建筑的推广有助于拉动配套产业转型,拉动经济增长。

建筑配套产业众多,钢厂、螺丝、机械等配套产业随着钢结构建筑的应用都将更新换代,有助于当地企业转型。

(5)钢结构建筑作为绿色建筑的典型代表,与政府绩效密不可分。

《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指出,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