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行为符合该理念的是
A.塑料制品很便宜,用完就扔B.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
C.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D.尽量乘公共交通或骑自行车出行
2.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高粱酿造食醋B.焚烧垃圾发电C.铁矿石炼铁D.汽油挥发
3.下列说法能体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氮气用于生产氮肥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C.天然气用作燃料D.氧气用于气割气焊
4.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碳酸氢铵B.新鲜空气C.冰水共存物D.液态氮
5.下列实验操作和数据合理的是
A.熄灭酒精灯可用嘴吹灭
B.用托盘天平称取15.62g食盐固体
C.滴瓶上滴管洗净后放回原瓶
D.用10mL量筒量取6.6mL某溶液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有变色或生成沉淀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固态物质受热后变成气态物质一定属于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物理变化中没有能量的变化
7.下列仪器中属于玻璃仪器且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量筒B.蒸发皿C.试管D.烧杯
8.某同学用10mL量筒量取8.2mL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量水的实际体积
A.小于8.2mLB.大于8.2mLC.等于8.2mLD.不能确定
9.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
A.现象明显B.反应中火星四射C.有黑色固体生成D.放出大量的热
10.下列有关玻璃导气管的使用图示正确的是(省略夹持和加热装置)
A.
排水法集气B.
向上排空气法集气C.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D.
检验二氧化碳
1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
B.大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12.托盘天平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
用托盘天平称量15g粗盐,天平调零后,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右偏移,此时的操作应是
A.增加砝码B.添加粗盐C.减少粗盐D.调节平衡螺母
13.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的量不足,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B.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燃烧匙中的红磷可换成石蜡
D.由此实验可推测氮气难溶于水
14.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无色的液体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1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B.加入二氧化锰能使双氧水分解产生的氧气的质量增加
C.要使双氧水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反应不能发生
D.加入二氧化锰,能加快双氧水的分解速率
16.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氯化氢和氨气两瓶无色气体混合,产生白烟
B.碘化钾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17.下列操作中,一次性鉴别空气、氧气、氮气3瓶气体最合理的方法是
A.观察气体颜色B.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D.插入燃着的木条
1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验满氧气B.
倾倒液体C.
读取液体体积D.
点燃酒精灯
19.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主要实验步骤有:
(1)装药品;
(2)检查装置气密性;(3)加热;(4)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5)熄灭酒精灯;(6)收集气体;(7)将导管移出水槽。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
(1)
(2)(3)(4)(5)(6)(7)B.
(2)
(1)(4)(3)(6)(5)(7)
C.
(2)
(1)(4)(3)(6)(7)(5)D.
(1)
(2)(4)(3)(6)(5)(7)
20.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A.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的双氧水
B.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盖上玻璃片
C.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D.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一接触产生的气泡即刻收集
2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煤油燃烧产生火焰和黑烟,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光能
B.干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C.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D.给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22.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注射器内有液体
D.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23.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有机肥的腐熟B.植物的呼吸作用C.金属的锈蚀D.光合作用
24.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一组是
选项
鉴别的物质
所加物质或方法
A
O2与CO2
澄清石灰水
B
水与白醋
闻气味
C
金刚石和石墨
比较硬度
D
木炭与二氧化锰粉末
观察颜色
A.AB.BC.CD.D
2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的是
A.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
B.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
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
26.用相应化学符号填空:
(1)金刚石______
(2)水_______(3)氮气____(4)五氧化二磷____(5)碳酸_______
27.实验操作都应该注意先后顺序,请在每小题的横线上填“先”或“后”。
(1)使用胶头滴管时,_______用手指捏紧橡胶乳头,_______把胶头滴管伸入试剂瓶中。
(2)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药品时,______将药品放在左盘,___在右盘放置砝码并移动游码
(3)组装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时,________固定好试管,______放置酒精灯
(4)检查装置气密性时,______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_______用双手捂住容器。
(5)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要______稍稍用力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_____把要插入胶皮管的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
28.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及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1)面粉、蔗糖灼烧后都变成炭黑,说明这些物质中都含有____。
(填名称)
(2)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引发___________。
(3)干冰可以制造舞台云雾,因为干冰________是一个吸热过程,会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成雾状;
(4)很多膨化食品包装袋内充了氮气,因为氮气不活泼,不易与食品反应,也为了避免食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反应而变质。
(5)配制食盐水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29.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回答相关问题:
(1)加热碳酸氢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军事上用作_________。
(3)加热铜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
(4)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________热量(填“吸收”或“释放”)。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要放少量水或细沙,目的是______。
四、实验题
30.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填编号),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用此方法来制取和收集相对纯净的氧气可用装置____(填编号)。
实验过程中发现水槽中的水红了,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除上述制氧气的方法外,工业上获得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制取氧气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作如下回收处理(提示:
锰酸钾能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
①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回收二氧化锰。
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
A烘干B溶解C过滤D洗涤
②过滤时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_________、烧杯、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③过滤时需将圆形滤纸折叠。
下列滤纸折叠过程图示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
(5)加热碳酸氢铵可得到二氧化碳,能否用加热碳酸氢铵的方法来制备二氧化碳?
_____(填“能”或“否”),原因是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31.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过程:
(假设)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同质量、同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MnO2和水泥块,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所需的时间。
(进行实验)下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气体发生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
(1)_________,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
(2)_________。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1
2
反应物
5%H2O2
5%H2O2
催化剂
1g水泥块
1gMnO2
时间
165s
46s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3)_____________。
(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或水泥块后反应明显加快。
若要证明MnO2和水泥块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4)______和(5)______是否改变。
(实验拓展)H2O2生成O2的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
探究实验一: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取一支试管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等量的二氧化锰。
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
(6)___________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等量的二氧化锰。
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
请你设计:
实验用品:
试管、烧杯、热水、冷水、5%过氧化氢溶液、15%过氧化氢溶液
探究实验二: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取一支试管加入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试管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
(9)______
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大
取一支试管加入5mL(7)___的过氧化氢溶液,把试管放入盛有(8)___的烧杯中
(10)_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塑料制品任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故A不合题意;B、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有害气体、烟尘,还会产生噪声污染,故B不合题意;C、实验后的废液中含有有害物质,直接倒入水池中会污染水资源,需要处理后才能排放,故C不合题意;D、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少开私家车多步行,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D
【详解】
A、高粱生产食醋过程中有新物质醋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焚烧垃圾发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铁矿石炼铁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汽油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D。
3.B
【详解】
A、氮气用于生产氮肥,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是因为石墨刻划时容易留下痕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C、天然气用作燃料,是因为甲烷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D、氧气用于气割气焊,是因为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具有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
B。
4.B
【分析】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
【详解】
A、碳酸氢铵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B、新鲜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C、冰是固态的水,冰水共存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D、液态氮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5.D
【详解】
A、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B、托盘天平的精确度是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15.62g食盐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滴瓶上的滴管用完后不用清洗,故选项说法错误。
D、量筒能准确到0.1mL,可用10mL量筒量取6.6mL某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6.C
【解析】
【分析】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伴随着发光、发热等现象,但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没有明显的现象的变化,也不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详解】
A、有变色或生成沉淀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氧气变为液氧时有颜色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固体受热变成气体不一定是物理变化,如碳酸氢铵受热变成气体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C、化学变化中一般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C正确;D、物理变化中也有能量的变化,例如水受热蒸发,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有新物质生成。
7.C
【解析】
A、量筒不能加热,故错误;B、蒸发皿可直接加热,但它不是玻璃仪器,故错误;C、试管能直接加热并属于玻璃仪器,故正确;D、烧杯能加热,但必须垫石棉网,错误;故选C。
点睛:
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
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
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
漏斗、量筒、集气瓶等。
8.B
【分析】
根据用量筒量取液体的正确方法分析,应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详解】
某同学俯视读数为8.2mL,由于在仰视读数时,读数偏低,实际数偏高,则实际液体的体积大于8.2mL,因此B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量筒的使用方法,在读数时经常出现的两种错误是仰视读数和俯视读数。
仰视读数时,视线向上,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液面下,读数小于实际数;在俯视读数时,视线斜向下,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液面上,读数大于实际数。
9.C
【分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有:
发光、发热、颜色的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详解】
A、有燃烧现象属于现象,不是根本的依据,故选项错误;
B、反应中火星四射属于化学变化的现象,故选项错误;
C、有黑色固体生成是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故选项正确;
D、放出大量热也属于化学变化的现象,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10.D
【详解】
试题分析:
A.导气管伸入集气瓶中太长,选项错误;B.导气管没有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部,选项错误;C.导气管伸入试管中太长,应刚露出橡皮塞即可;D.将导气管插入液面以下,使二氧化碳与液体成分接触,选项正确;故选D
考点:
化学实验中的导气管的使用
11.D
【详解】
A、空气的成分不是固定不变的,故A错误;
B、空气有自净能力有限,不能净化空气中的大量有害气体,故B错误;
C、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多少是按体积计算的,不是按质量计算的,故C错误;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惰性气体”,故D正确;
故选:
D。
12.B
【详解】
称量15 g粗盐,首先调节天平平衡,接着在天平两边各放一张相同的称量纸,在天平右盘添加15 g的砝码,再用药匙向左盘添加药品至天平平衡,若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右偏,说明药品的量少,则应添加粗盐。
故选B。
13.D
【分析】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实验原理是在密闭容器内消耗氧气,测量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确定氧气的含量。
因此在选择消耗氧气的药品时,应考虑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生成物不能为气体;还应注意装置不漏气,药品的量要足,读数时温度要回到原来的温度等。
【详解】
A、红磷的量不足不能将集气瓶内的氧气完全耗尽,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1/5,测定结果偏小,故A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B错误;C、燃烧匙中的红磷换成石蜡,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瓶内的压强不能明显减小,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C错误;D、红磷燃烧把氧气耗尽,实验中当装置内进入水以后,剩余的成分主要是氮气,该实验现象同时能说明氮气难溶解于水,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B
【解析】
【详解】
A、氧气有助燃作用,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A正确;B、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蓝色的液体,故B错误;C、氧气不易溶于水,水中溶有少量氧气,(在室温下,1L水中约能溶解30mL氧气)使水中的生物能够生存,故C正确;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15.D
【详解】
A、二氧化锰不一定是催化剂,其它物质也可以作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B、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双氧水在常温下就能分解生成氧气,只是反应速率较慢,故选项说法错误。
D、加入二氧化锰,能加快双氧水的分解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6.A
【详解】
A、氯化氢和氨气两瓶无色气体混合,生成氯化铵白色固体,会观察到产生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B、碘化钾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碘化银沉淀,产生黄色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17.D
【解析】
【详解】
A、三种气体都是无色的气体,不能鉴别,故A错误;B、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木条复燃可鉴别出氧气,但伸入空气、氮气中观察不到明显不同,因此该方法不是鉴别空气、氧气、氮气3瓶气体最合理的方法,故B错误;C、空气、氧气、氮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能鉴别,故C错误;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三个集气瓶中,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氮气,无变化的是空气,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在鉴别物质时,要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18.B
【解析】
A、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是伸入内部,故A错误;
B、倾倒液体时,瓶口与试管口紧挨,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故B正确;
C、读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存水平,故C错误;
D、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为防止失火,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故D错误.
故选B
19.C
【详解】
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口诀:
“查装定点收移熄”,可知正确的顺序应是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装药品;(4)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3)加热;(6)收集气体;(7)将导管移出水槽;(5)熄灭酒精灯。
故选:
C。
20.A
【详解】
A、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双氧水,故A正确;
B、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前盖上玻璃片,故B错误;
C、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正放在桌面上,故C错误;
D、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一接触产生了气泡,此时不能立刻收集,此时排出的是装置内的空气,故D错误。
故选:
A。
21.D
【详解】
A、煤油燃烧产生火焰和黑烟,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光能,故A正确;B、干电池放电时,电池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流,化学能转变成电能,故B正确;C、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能量,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故C正确;D、给电池充电时,在电流的作用下,电池中发生化学反应,电能转变成化学能,故D错误。
故选D。
22.D
【详解】
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变小,若气密性良好则可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故选D。
23.D
【分析】
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比较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样的氧化反应称为缓慢氧化。
【详解】
A、有机肥的腐熟进行的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行的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不符合题意;
C、金属的锈蚀进行的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不符合题意;
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的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故符合题意;
故选:
D。
24.D
【分析】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差异,结合物质之间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
A、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B、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白醋具有刺激性气味,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白醋,无刺激性气味的是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C、金刚石的硬度大,石墨很软,可以比较硬度鉴别,故C正确;D、木炭与二氧化锰粉末都是黑色,观察颜色不能鉴别,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在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然后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鉴别。
25.B
【详解】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故正确;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试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有可能是氮气,故错误。
故选:
B。
26.CH2ON2P2O5H2CO3
【详解】
(1)金刚石是碳的单质,其化学式为:
C;
(2)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化学式表示为H2O,故填:
H2O;
(3)1个氮分子含有2个氮原子,因此氮气的化学式表示为N2.故填:
N2;
(4)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
P2O5;故填:
P2O5;
(5)碳酸的化学式为H2CO3,故填:
H2CO3。
27.先后后先后先先后后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