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地球的卫星--月球》说课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7754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地球的卫星--月球》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地球的卫星--月球》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地球的卫星--月球》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地球的卫星--月球》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地球的卫星--月球》说课稿.docx

《六年级《地球的卫星--月球》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地球的卫星--月球》说课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地球的卫星--月球》说课稿.docx

六年级《地球的卫星--月球》说课稿

提要:

本课是六年级宇宙单元的起始课,自然要了解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月球了,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资料来自

六年级《地球的卫星--月球》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在茫茫宇宙的无数天体中,月球只是一个小天体。

但是,由于月球距地球最近,对于地球来说,除了太阳之外,天空中没有任何天体比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更加显著。

因此,月球同人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教材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几组图片反映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认识过程。

第二部分:

我的“月球卡”:

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并记录在“月球卡”上,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

这是一个信息交流的活动,也是一个知识不断扩展、形成“头脑风暴”的过程。

本课是六年级宇宙单元的起始课,自然要了解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月球了,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关于月球的探究相当一部分功夫是在课前了,要让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并在课中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这是教学的重难点。

使学生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同时明白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2、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科学词汇:

卫星、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种渠道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2.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科学方法:

收集信息、整理分析信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深度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

2.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核心价值观:

天文探索兴趣。

3、重点和难点:

重点: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难点:

学生对信息的整理和交流表达。

二、教学媒体的运用

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源。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从有关月亮的古诗词引入,通过提问学生对课题名称的理解使学生明确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设计说明:

“伙伴”——同属地月系;月球围绕地球公转——月相变化、潮汐现象都与这种运动有关。

所以要点一下课题。

2、月球概况

(1)月球表面的自然环境:

①情境创设:

观看月球视频介绍。

②学生自主发现月球与地球在自然环境方面的主要差异。

讨论思考:

月球表面的自然环境与地球相比有哪些主要的差异,为什么会这样呢?

解释:

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重力加速度小、昼夜温差大、白天能看见天空中的星星、表面布满环形山等的原因。

造成这一切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没有发现的教师提示。

③合作探究讨论,教师适时进行引导。

设计说明:

1、通过看、听和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

“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是突显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方面,在我们的教学中常被忽略,所以尤显珍贵;

2、对于高二学生而言,难度并不大,所以可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3、可达到引发竞争、激发兴趣的目的。

(2)月球的同步自转和公转:

①情境创设:

看月球照片。

你看见的月亮是哪一张?

②教师提出问题:

为什么月球始终是同一面朝向我们地球呢?

③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在学生讨论后,请一位学生上台扮演月球,围绕教师(扮演地球)进行绕转演示并说明道理(同步自、公转),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纠正。

对最容易产生错觉的月球有公转而没自转情况可再演示一次,防止错误理解。

设计说明:

1、情境激趣设疑,也可以激发学生以后去观察;

2、问题难度适宜,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

3、分析表述不易:

“公转、自转同向且同步”。

所以需增加讨论和演示启发。

3、月相

(1)创设情境:

通过看不同的月相照片和古诗“月有阴晴圆缺”导入。

(2)提出问题:

月相为什么会有变化?

让学生猜测月相变化的原因。

设计说明:

学生知道月相有变化,但对成因普遍缺乏深入了解,让他们猜测可激趣激欲。

(3)情境演示,任务驱动:

让全体学生团坐于教室中央,一名学生手持涂黑半边的排球围绕着大家作自西向东的绕转(注意白色一边始终朝向假设的太阳方向)。

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白色部分,即“月相”的变化。

设计说明:

1、观测者能对月相变化实现身临其境的仿真观察,体验习得过程,flash只能做到旁观;

2、月相变化是三维空间变化,实物演示能让学生“直接看见”月相及其变化过程,而flash是两维的,只能让学生“想象”出对应的月相。

所以创设类似的实物情境比两维的flash演示具有更强的直观性,更有利于学生在大脑中建构“月相图式”,也更容易理解月相的成因。

(4)探究月相变化的规律及原因:

①学生依据对上述演示的观察,在Flash上正确拖放不同月相的位置。

设计说明:

1、立体——平面:

将三维立体转换成平面图形;

2、动态——静态:

强化日、地、月位置和月相的关系,利于学生对月相成因的分析;

3、有利于识记月相;

4、纠正观察者位置偏差而造成的误差。

②看Flash演示月相成因,设计说明:

支持学生思维。

教师启发学生讨论分析月相变化的成因。

设计说明:

培养学生从“表象”提取“本质”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然后教师归纳,让学生建构正确的月相变化成因的概念。

设计说明:

使学生获得正确严密的概念。

③看Flash“认识月相”部分,识记主要月相和名称及相对应的农历日期,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设计说明:

强化学生对月相图象系统

六年级《地球的卫星--月球》说课稿提要:

本课是六年级宇宙单元的起始课,自然要了解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月球了,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资料来自

的掌握。

4、迁移拓展:

(1)探究“新月——满月”为西侧亮;“满月——新月”为东侧亮:

设计说明:

深化学生对月相图象系统的理解。

①情境激趣设疑。

上、下两幅图中哪幅表示农历的前半个月;哪幅表示农历的后半个月?

为什么?

②学生讨论回答。

③探究演示:

学生应用排球情境演示和观看Flash获得正确的结论。

设计说明:

1、因为地球自转还没有学习,学生的空间方向感较差,通过排球情境演示可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

2、Flash的动态翻转有利于学生将实物场景思维转化为图象场景思维;

3、Flash的动态翻转统一了方位参照系,有利于学生理解;

4、两种不同的方式有利于不同基础学生的理解,体现分层指导。

(2)探究月相的实际简单观察问题(并简单介绍日食和月食,课程标准的要求)。

设计说明: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①情境激趣设疑。

②学生合作探究尝试回答。

③Flash演示。

启发学生根据日、地、月三者的角度关系(按月球公转方向度量,即新月为0度、上弦月为90度…)及太阳方位显示的大致时间进行判定。

教师可在上以满月为例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分析其它月相的简单观察问题。

设计说明:

制作体现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经验的原则,极有利于学生理解。

四、板书设计

专题六

地球的伙伴——月球

一、月球概况

1、月球表面的自然环境

2、月球的同向同步自转、公转现象

二、月相

1、月相变化的成因:

由于日、地、月三者之间位置不断变化而造成。

2、月相变化的规律:

(1)规律:

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

(2)周期:

朔望月

(3)月相与农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