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1框我与社会教学设计教案.doc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1框我与社会教学设计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1框我与社会教学设计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与社会
课题
1.1我与社会
单元
第一单元
主备人
时间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性。
能力目标
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关注社会、国家的变化和发展,并以己之力献计献策。
知识目标
知道复杂社会关系的形成以及人的身份的确定。
重点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难点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
教法
情境教学法、讲授法
课前
准备
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通读本课教材内容,想想自己参与过哪些社会生活。
2、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与活动,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个案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鲁滨逊漂流记》和印度狼孩的故事吗?
(2)鲁滨逊在孤岛生活的28年有没有完全脱离人类社会?
(3)狼孩与我们常人有什么区别?
2.师导入:
这二个特殊的故事,都告诉我们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今天让我们来一起学习《我与社会》,感受社会生活,分析自己的身份与社会关系。
(板书课题)
二、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本P2-P5的内容,初步了解一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并且通过自学,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通过哪些方式感受社会生活?
2.感受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
3.社会是怎样形成的?
4.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5.人的身份是怎样确定的?
6.主要的社会关系有哪几种?
三、学习新课(师生研讨案例,互动学习)
(一)感受社会生活
1.有一个词叫“自给自足”,请思考:
(1)在现代社会,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吗?
(2)我们的生活有哪些方面和社会相关?
(3)说说我们每天在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和社会各行业有什么样的联系?
2.阅读第2页四个情境,回答:
(1)你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
到农村、社区、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阅读报纸、收看电视;上网查询;等等。
(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感受到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感受到国家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感受到自己能够学到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感受到自己需要提高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等等。
3.图片欣赏:
这几幅图片分别是什么内容?
给你什么感受?
(内容见幻灯片8—13)
得出结论:
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生活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4.阅读教材第3页探究与分享:
你有类似的经历吗?
暑假里,哪些事给你的印象深刻,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同学们分享。
说一说:
从小到大,你参与的社会生活有没有变化?
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5.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
2017年6月5日开始,我市各中小学来到巴音花,实地参观,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也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讨论:
你认为研学旅行对中学生有什么意义呢?
(即走进社会,感受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
)
6.欣赏几张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些社会关系?
这些社会关系是怎样形成的?
结论:
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二)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1、理解第4页亚里士多德和马克思的名言,得出结论: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出示几张图片,猜猜他们是什么关系?
你对这样的社会关系网是如何理解的?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3.阅读分析第5页探究与分享:
(1)你现在的身份有哪些?
请你写出至少四个身份。
(2)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3)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如未曾谋面的亲戚、爸爸的同事、同学的父母、学校的校工,你分别应该怎样介绍?
(4)同学之间分组、分角色扮演不同的身份分别作自我介绍,感受一下不同身份的不同社会关系!
得出结论: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4.知识总结: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怎样?
5.理解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1)自己阅读教材5页相关链接理解
(2)练一练:
判断下列社会关系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知识延伸:
讨论:
关注社区治理,关心国家发展,为此我们中学生需要做些什么?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我懂得了。
布置
作业
必做题
选做题
板书设
计
教学反思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