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实验.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7742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实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实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实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实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实验.doc

《六年级下册实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实验.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实验.doc

六年级下册第一课《细胞》

实验名称: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材料:

显微镜、洋葱、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碘酒。

方法:

1.准备好显微镜。

2.将洋葱切开,掰下一块嫩的鳞叶;用刀片在鳞叶表面轻轻划一个“井”字,用镊子在“井”字中间轻轻撕下一块洋葱鳞叶的表皮。

3.在载玻片上滴几滴水,用镊子夹住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中展平,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盖上,注意不要有气泡。

4.在盖玻片的左边有水处滴一滴稀释的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右边将碘液吸过来,给洋葱表皮染色。

5.将经过上述步骤做好的切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夹好。

6.利用低倍显微镜观察。

六年级下册第六课《摆的秘密》

实验名称:

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实验材料:

细线、钩码、铁架台、秒表。

实验过程:

实验一:

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摆幅大小、摆绳的长短不变}

1.先制作一个摆锤。

2.利用秒表测量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记录。

{测量三次,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锤的重量增加。

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进行记录。

{测量3次}

4.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锤的重量再增加。

然后,测量新摆摆动十秒摆动了多少次,并进行记录。

{测量三次}

5.比较测量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

小组讨论得出结果。

实验二:

改变摆幅大小的实验{摆锤重量、摆绳长短不变。

}

1.做好一个摆。

2.利用秒表测量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记录。

{测量三次}

3.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幅增加。

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进行记录。

{测量三次}

4.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幅再增加。

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进行记录。

{测量三次}

5.比较测量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

小组讨论出结果。

实验三:

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摆锤重量、摆幅大小不变}

1.做好一个摆。

2.利用秒表测量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记录。

{测量三次}

3.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绳缩短一半,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进行记录。

{测量三次}

4.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绳再缩短一半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进行记录。

{测量三次}

5.比较测量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

小组讨论出结果。

实验结论:

摆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注意事项:

每个实验步骤要反复多做几次,这样取得的数据才准确。

摆的秘密

1、实验名称:

研究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

实验材料:

摆(1号摆、2号摆、3号摆,2号摆与1号摆摆线长短一样,摆锤比1号重;3号摆与1号摆锤相同,摆线比1号摆短)、秒表、支架、

实验过程:

1、用1号摆和2号摆实验,摆线长短一样,摆锤的轻重不同。

观察它们在一分钟内摆的次数,每个摆观察3次,比较摆的快慢是否相同。

2、用1号摆和3号摆实验,摆锤轻重一样,摆线长短不同。

观察它们在一分钟内摆的次数,每个摆观察3次,比较摆的快慢是否相同。

实验结论:

摆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锤轻重无关,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六年级下册第七课《钻木取火》

实验名称:

摩擦生热小实验     必做3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材料:

木板 手钻 砂纸 铁条火柴

方法一:

实验过程:

两手互相摩擦,体会手的感觉

实验现象:

两手互相摩擦会感觉到手很热。

方法二:

实验过程:

在黑板上摩擦火柴头

实验现象:

在黑板上摩擦火柴头,火柴会燃烧起来。

实验结论:

摩擦产生热量,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实验分析:

摩擦所产生的热首先会使摩擦部位变得干燥,进一步会升高温度,随着摩擦的进一步加强,产生的热量会越多,会感觉到很热,当达到一定温度后,火柴就会燃烧起来。

六年级第八课《通电的线圈

(一)》

实验名称:

制作电磁铁       必做4

实验目的:

通过制作电磁铁,认识到电磁铁有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材料:

电池电池夹包皮细电线 铁钉回纹针工具刀胶带

实验过程:

1.用包皮细电线在铁钉钝端打结,并顺着打结方向缠绕。

2.如果绕的圈数增加,需回绕第二层时,可先用胶带固定,再继续绕即可,但方向须一致。

3.把包皮细电线两头的包皮用刀刮去,分别接电池的两极,则电磁铁制作完成。

六年级下册第九课《通电的线圈

(二)》

实验名称:

电磁铁的磁力        必做5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串联电池数量多的电磁铁或缠绕圈数多的电磁铁磁力大。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材料:

电池电池夹包皮细电线 铁钉 大头针(或订书钉)工具刀胶带

实验过程:

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包皮细电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并记录吸起大头针(或订书钉)的数量。

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包皮细电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或订书钉)的数量。

实验结论:

1.串联电池数量多,吸起的大头针(或订书钉)的数量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

2.缠绕圈数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或订书钉)的数量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

六年级第八课《通电的线圈

(二)》

实验名称:

探究电磁铁的性质       必做6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

大铁钉、包皮细电线、电池、大头针、小磁针、胶带

实验过程:

1.做一个电磁铁,用做好的电磁铁的一端靠近大头针,通电和断电观察现象。

2.探究电磁铁的磁极。

让电磁铁的钉头和钉帽分别靠近小磁针的南极(也可靠近北极)

实验现象:

1.接通电流吸大头针,断电不吸大头针。

2.发现钉尖与南极相吸时就与钉帽相斥,与钉尖相斥时就与钉帽相吸。

实验结论:

1.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磁性消失。

2.电磁铁也有南极和北极。

六年级下册第十课《无处不在的能量》

实验名称:

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必做7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

铁丝、烧杯、乒乓球、塑料梳子等。

实验过程:

1.用手弯折铁丝,反复多次,观察现象。

2.把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观察现象。

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

实验现象:

1.铁丝弯折处变热。

2.乒乓球鼓起来了。

3.头发蓬起来,明亮的环境中听到啪啪声音(黑暗的环境中看到电火花)。

实验结论:

1.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2.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3.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六年级下册第十三课《风从哪里来》

实验名称:

风的形成模拟实验       必做8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风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材料:

大可乐瓶。

小刀。

火柴。

纸条。

蚊香。

蜡烛。

胶带

实验过程:

1.用小刀将大可乐瓶的底部裁掉

2.用小刀将大可乐瓶底部向上大约6cm处刻一个直径约2cm的圆孔。

3.在瓶子的开口处用胶带粘上一张折叠的小纸条。

4.点燃蜡烛。

蚊香。

5.用可乐瓶罩住蜡烛,将蚊香冒烟处置于离可乐瓶底部圆孔约1cm处。

实验现象:

蚊香的烟被吸到瓶子里去了,瓶口处的纸条在上下晃动。

实验结论:

空气被蜡烛加热变成热空气,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顺着瓶口上升,冷空气则会由底部的小孔流进去补充,这样就形成了风。

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注意小刀的使用,点燃蜡烛。

蚊香时防止烧伤。

六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制作降落伞》

实验名称:

制作降落伞         必做9

制作材料:

塑料薄膜。

细绳。

螺母。

胶带。

剪刀。

制作步骤:

1.将塑料薄膜剪成长30cm。

宽20cm的长方形,作为伞包。

2.剪好长短相同的4根细绳作为伞绳。

3.将细绳分别用胶带固定在塑料薄膜的4个角上。

4.捏住伞面的中间,将4根绳捋直。

5.将螺母栓在细绳的另一端。

6.将线理顺,伞包打开,一个降落伞即成。

注意事项:

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剪刀伤手。

六年级下册第十四课《降落伞》

名称:

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实验目的: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实验类型:

选做实验

实验材料:

自制降落伞

实验过程:

1.选取悬吊物重量、绳长、绳子数量、伞面材料相同,伞面大小不同两个降落伞。

将两个降落伞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记录降落伞落地时间。

2.选取伞面大小、绳长、绳子数量、伞面材料相同,悬吊物重量不同的两个降落伞。

将两个降落伞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记录降落伞落地时间。

3.选取悬吊物重量、伞面大小、绳长、绳子数量相同、伞面材料不同的两个降落伞。

将两个降落伞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记录降落伞落地时间。

实验现象:

1.伞面大的降落伞下降的慢。

2.悬吊物重量轻的降落伞下降的慢

3.伞面透气性差的降落伞的下降速度慢

实验结论:

伞面越大,在空气中张开的面积就大,受到的空气阻力就大,所以降落伞下降的就慢;悬吊物越重,受到的向下拉的力就越大,所以降落伞下降的就快;伞面透气性差的降落伞,受到的空气阻力大,所以降落伞下降的就慢。

六年级下册第十五课《小帆船》

实验名称:

探究风向与帆船帆面的关系     必做10

实验目的:

了解风向与帆船帆面的关系。

实验材料:

自制帆船、大脸盆、水、风管。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步骤:

1.学生自己试验帆船的航行。

2.学生猜想如何调整帆面与风向的角度。

3.小组合作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4.全班交流实验结论。

5.根据实验结论,画出教科书中图示的帆面。

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固定好船帆的角度,以免帆船的航向发生改变。

第十六课《来自大自然的消息》

实验名称:

观察树木年轮        必做11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树木的年轮,发现大自然的信息。

实验材料:

树墩,直尺,铅笔,放大镜。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步骤:

1.以年轮髓心为原点,以东西和南北方向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2.从外向里逐个数清年轮圈数,做好记录。

3.测量每个方向年轮距随心的距离,做记录。

4.用放大镜观察年轮的完整程度(是否有缺损)、年轮颜色的深浅、年轮的疏密程度,做好记录。

实验分析:

根据年轮的数目,可以推知树木的年龄,从年轮的宽窄,了解树木的经历以及树木与当时当地环境气候的关系。

通过对年轮的变化规律的研究和对它所在地区气候的了解,对制定长期气象预报及制定造林规划等,都有指导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