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汇编.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7716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119 大小:2.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汇编.doc

《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汇编.doc(1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汇编.doc

2013年各省市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1、走近细胞及细胞的物质组成

(2013江苏卷)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B.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C.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答案】C

【解析】有的脂质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如性激素(属于固醇类)参与激素调节,A错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B错误;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正确;细胞识别主要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关,糖蛋白是由多糖和蛋白质结合形成,D错误。

【试题评价】该题对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的基础知识,及与生命活动的关系进行考查,涉及面较宽,但难度不大,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与理解能力。

(2013大纲卷)3.关于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

B.HIV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C.HIV主要攻击B细胞,使人体无法产生抗体

D.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出HIV这种病毒

【答案】D

【解析】HIV是病毒,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大量繁殖,A错误;HIV不含有核糖体,B错误;HIV主要攻击T细胞,C错误;HIV通过体液传播,所以在患者的血液中能够检出HIV,D正确。

【试题点评】本题综合了病毒、细胞器和免疫调节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难度适中。

(2013重庆卷)1.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

B.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

C.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

D.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

【答案】A

【解析】人体活细胞中水含量最多,因而H原子也最多,A项正确;DNA碱基种类有A、T、C、G,RNA碱基种类有A、U、C、G,B项错误;多糖在细胞表面可与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C项错误;脂质中的固醇和磷脂中含有N元素,D项错误。

【试题评价】本题考查组细胞的物质组成,属理解识记层次,难度较小,容易得分。

(2013新课标II卷)1.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答案】C

【解析】DNA为双链,两条链间以氢键连接,RNA为单链,但也有双链区域,如tRNA三叶草构象,双链区域也含氢键,A错误;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含有DNA或者RNA一种核酸,B错误;细胞生物都含有DNA和RNA,C正确;线粒体、叶绿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具有DNA,核糖体含rRNA和蛋白质,D错误。

【试题点评】此题考查的对核酸基础知识的识记,难度不大。

2、细胞的结构

(2013北京卷)1.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

A.细胞膜:

脂质、蛋白质、糖类 B.染色体:

核糖核酸、蛋白质

C.核糖体:

蛋白质、核糖核酸 D.细胞骨架:

蛋白质

【答案】B

【解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A正确;染色体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构成,B错误;核糖体由蛋白质和核糖核酸(rRNA)构成,C正确;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形成的微管和微丝构成,D正确。

【试题评价】此题考查识记能力,考查学生对真核细胞结构和成分的相关知识的理解,难度不大。

(2013山东卷)1、真核细胞具有一些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

下列不属于此类结构的是()

A.神经细胞的树突B.线粒体的嵴

C.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D.叶绿体的基粒

【答案】A

【解析】树突扩大了神经细胞的表面积,利于接受刺激并将冲动传入细胞体,A不属于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嵴,增加了膜面积,并为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提供了附着场所。

甲状腺细胞糙面内质网为酶附着的结构。

叶绿体中的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上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故B、C、D属于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

【试题评价】本题考查真核细胞生物膜的意义,意在考查考生识记和理解能力。

(2013安徽卷)1.生物膜将真核细胞分隔成不同的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mRNA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B.高尔基体是肽链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C.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D.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答案】A

【解析】细胞核是转录的场所,所以是mRNA合成和加工的场所,A正确;核糖体是肽链的合成场所,B错误;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C错误;溶酶体中的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并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和修饰,D错误。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但涉及的知识较广,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

(2013天津卷)1.下列过程未体现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的是

A.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B.抗原刺激引发记忆细胞增殖分化

C.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D.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答案】A

【解析】蔗糖溶液渗透压较高,使洋葱表皮细胞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该过程不涉及信息传递;记忆细胞与抗原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该过程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能与胰岛素结合,从而使胰岛素发挥作用;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的过程中有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B、C、D项均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试题评价】本题以生物膜信息传递为依托,考查了免疫调节、激素调节、神经调节相关内容和考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2013江苏卷)29.(8分)下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进入细胞核,表明这种转运具有性。

(2)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是具有疏水性和具有专一性。

(3)若该细胞是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则图中未绘制的细胞器有。

(4)若该细胞为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则图示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此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明显可见细胞核中有存在。

(5)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填序号)。

①脂肪细胞②淋巴细胞③心肌细胞④口腔上皮细胞

【答案】

(1)核孔选择

(2)磷脂双分子层膜转运蛋白

(3)叶绿体和液泡

(4)分裂间期核仁

(5)③

【解析】

(1)分泌蛋白是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以囊泡的形式转运至细胞膜,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从而将蛋白质分子分泌到细胞外。

因此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主要是分泌蛋白,其发挥作用的场所主要在细胞外,无法进入细胞核,如各种消化酶,蛋白质类激素,抗体等。

而细胞内生命活动所需的蛋白质,主要是在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核膜上核孔是控制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透过性。

(2)细胞膜上的脂质分子是疏水的,磷脂分子具有疏水性的尾部。

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能与被转运物质特异性结合,体现了膜对物质运输的专一性。

(3)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并且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大液泡。

(4)核仁在前期消失,在末期重现,图中明显可见细胞核中有核仁存在,因此该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间期。

(5)细胞内线粒体参与细胞有氧呼吸,缺硒线粒体膜无法稳定,影响到细胞内能量的产生,而题目提供的细胞中心肌细胞对能量要求最高,所以最先受损。

【试题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各种细胞器的分工协作,涉及蛋白质的分泌过程,细胞膜结构与功能,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细胞增殖等多项内容,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识记,理解和灵活运用。

考查内容多,但试题难度不大。

3.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2013新课标Ⅰ卷)3.关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答案】C

【解析】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其细胞学基础是膜上有特异性的离子载体,不同植物细胞上离子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一样,所以吸收离子的种类和速率不同,A错误;低温条件下呼吸酶活性下降,呼吸速率下降,产生的ATP少,影响主动运输,B错误;主动运输过程除了需要载体还需要能量,能量供给必须是活细胞,C正确;叶肉细胞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矿质元素离子,也可以主动运输吸收矿质元素离子,D错误。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主动运输的条件和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主动运输条件及影响因素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2013福建卷)2.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

C.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组别

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

结果

NaCl

茉莉酸

+

-

部分细胞质壁分离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注:

“+”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mg·L-1;“-”表示无添加

【答案】C

【解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都是通过渗透作用,A正确;质壁分离后液泡因失水体积缩小,B正确;自变量是最初变动的量因变量是由于自变量变动而引起变动的量,实验中NaCl和茉莉酸显然是自变量,细胞正常与否及有无质壁分离是因变量,C错误;通过实验①②对照知道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D正确。

【试题点评】通过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的实验,考查了学生对渗透作用、质壁分离、自变量因变量的概念的理解,也考查了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2013福建卷)1.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

B.VLDL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

C.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

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

【答案】C

【解析】VLDL是脂肪和蛋白质的复合物,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错误;VLDL是高分子化合物,不能穿膜运输,必须是胞吐,B错误;肝细胞内肝糖原的合成会降低血糖浓度,分解成葡萄糖进血液会升高血糖浓度,C正确;胰高血糖素是升高血糖浓度的,应该是促进肝糖原分解而非合成,D错误。

【试题点评】本题以肝细胞为核心考察了脂蛋白、肝糖原的合成分解及运输方式,以及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对化合物、物质运输方式、内环境稳态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2013北京卷)2.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A.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分泌到胞外 B.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C.老化受损的细胞器融入溶酶体中 D.O2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

【答案】D

【解析】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将其分泌到胞外,A可以发生;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