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概论》 期末复习笔记文档格式.docx
《《金融学概论》 期末复习笔记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概论》 期末复习笔记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但人们选择货币进行价值贮藏主要原因是:
(1)货币具有一般购买力;
(2)货币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2、价值贮藏并非货币能够严格执行的功能。
货币发挥价值贮藏功能依赖于物价水平的稳定进而是币值的稳定。
(4)延期支付的标准
货币的延期支付的标准功能是给予货币的交易媒介和价值标准功能产生的。
1、货币取代实物商品成为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理想凭证。
2、货币的延期支付的标准以物价及币值稳定为前提。
3、货币的延期支付的标准必须以良好的信用制度为基础。
第2节货币定义、货币类型与货币层次
1、货币的类型
货币大体上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等几种类型。
(1)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属于足值货币,是最早采用的货币类型。
(2)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是指金币和银币,属于足值货币。
(3)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即代替贵金属货币来执行货币相关功能的货币,主要指的是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
银行卷是典型的代用货币。
银行卷是由银行以自身信用为基础而签发的债务凭证。
典型意义上的银行卷能够自由、足值兑换贵金属货币的。
(4)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也称作不兑现的纸币。
第3节货币制度
1、货币制度的形成
(1)货币制度的定义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实现货币流通的稳定而通过法律形式所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及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也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实现货币流通的稳定而通过法律形式确定的用来约束人们相关货币行为的一系列规范或准则。
货币制度主要包括确定货币金属(币材)、确定货币单位、本位币于辅币的铸造和流通方面的规定、银行卷与纸币的发行和流通的规定以及发行准备制度等内容。
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确定货币金属(币材)
货币金属(币材)的不同,最终将形成不同的货币本位币制度。
如银本位、金银复本位制度等。
(2)本位币的铸造及流通程序
本位币又称主币,它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金属和货币单位铸造的货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工具。
金属本位币具有以下特征:
1、本位币是足值货币,其名义价值等于实际价值。
2、本位币允许自由铸造、自由熔毁。
3、本位币是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
4、本位币有磨损公差的规定。
无限法偿是指国家法律规定本位币具有不受限制的支付能力,即无论每次支付的额度有多大,如果债务人或买者一方是用本位币进行支付,那么债权人或卖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3)辅币的铸造及流通程序
辅币是指位于本位币以下的,用于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的货币,依照法律,他和本位币之间存在着未定的兑换比例,并且可以自由兑换。
辅币的特征:
1、辅币是用贱金属铸造的,是不足值货币。
相对本位币,这是辅币的基本特征。
2、辅币不允许自由铸造和熔毁。
3、辅币一般只具有有限法偿能力。
辅币的有限法偿能力是指国家一般规定当支付或购买金额超过一定限度时,如果债务人或买方用辅币进行支付,债权人或卖方有权拒绝受理。
3、
货币本位币制度
第2章信用与融资
第1节信用及其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
1、信用
信用:
在充分信任受信人能够实现承诺的基础上,用契约向受信人放贷,并保证自己本金能够回流和增值的价值运动。
第2节信用的形式
一、商业信用
(一)商业信用的含义及实现形式:
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与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销售相联系的一种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的主要形式是商品赊销。
(二)商业信用的特征:
1、商业信用的借贷对象是待实现价值的商品。
2、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工商企业。
3、商业信用的规模大小一般与商业周期动态一致。
(三)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1、规模上的局限性
2、方向上的严格性:
单向性
3、期限上的短期性:
信用范围狭窄
4、管理上的困难性:
易造成繁荣的假象
二、银行信用
(一)银行信用的概念
银行信用是由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放款等业务活动向工商企业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不仅仅是银行所提供的信用,还包括非银行机构如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是指向工商企业提供的信用,不包括向居民家庭提供的信用。
(二)银行信用的特征
1、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形式
2、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一种信用
3、具有广泛性
4、具有综合性
5、具有创造性
(三)银行信用的优点
1、规模上的无限性
2、方向上的非严格性
3、期限上的可选择性
4、管理上的便利性
三、政府信用
(一)政府信用的概念及实现形式
1、政府信用有时也称为国家信用。
它是指以国家(政府)为债务人,由国家(政府)通过发行政府债务和直接借款等形式筹措资金的信用形式。
2、政府信用的实现形式有:
(1)由政府发行公债,包括长期公债、短期国库券以及特种债券等。
(2)直接借款。
包括向银行透支,发行国债。
(二)政府信用的作用
1、调剂政府财政收支的临时不平衡
2、弥补财政赤字
3、筹集资金,满足政府开支需要
4、调节经济运行
四、消费信用
(一)消费信用的概念及其实现形式
消费信用也称为消费者信用,他是指由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来满足其生活消费方面货币需求的信用形式。
实现形式:
赊销、消费贷款
第3节信用工具和金融工具
1、票据
票据是指由出票人签发的,具有一定格式,到期由付款人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信用凭证。
票据一般可分为汇票、本票和支票三种。
1、汇票:
通常是指债权人开给债务人的,要求债务人在一定时间、一定的地点无条件支付的一定款项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2、本票:
通常是指债务人开给债权人的,承诺自己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3、支票:
是银行的活期存款客户开给银行的,要求银行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无条件地在其存款余额和透支额限度内支付一定款项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2、股票
(1)股票的含义:
股票是股份制度的产物,他是由股份公司开给股东的,证明股东的股份与股权,股东凭此可以获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所有权凭证。
(2)股票的类型
普通股和优先股
(3)普通股股东在股份公司享有的权利
1、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
2、参加公司盈余分配的权利
3、参与公司剩余财产分配的权利
4、对公司新股的优先认购权
3、债券
(1)债券的含义
债券是债务人的一种证明书,它是由债务人作出的承诺,在债务到期时向债权人按照事先约定还本付息的债权凭证。
(2)债券的类型
按照发行主体分类,我们可以将债券划分为政府债券(国家债券)、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
政府债券被称为“金边债券”、“无风险债券”。
“熊猫债券”——外国在中国发行的债券
“扬基债券”——其他的国家在美国发行的债券
“武士债券”——其他的国家在日本发行的债券
第4节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1、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1)直接融资
直接融资指的是资金赤字部门通过向资金盈余部门出售自己发行的证券,如股票、债券、票据等来筹集资金的方式。
(2)间接融资
间接融资是指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发行存单、银行票据等方式聚集资金盈余部门的闲置资金,然后再贷放给资金赤字部门的融资方式。
第3章利息与利率
第1节利息的本质与利率种类
1、利息的本质
是指在借贷关系中由借方支付给贷方的报酬,是在偿还借款时大于本金的那部分金额。
2、利率与利率体系
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借贷期内利息额同本金的比率,它是计量借贷资本增值程度的数量指标。
3、利率的种类
(1)按照在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固定利率、浮动利率
(2)按照计算方法不同——单利、复利
(3)按照是否涵盖通货膨胀的因素——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4)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市场利率、法定利率、公定利率
(5)按照信用行为期限长短——长期利率、短期利率
第4章金融机构体系
第1节资金融通与金融机构
1、资金融通的两个渠道
(1)金融:
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是资金由盈余单位向短缺单位流动的过程。
(2)资金融通的两个渠道
第2节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
1、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从商业银行中独立出来的一种银行。
作为领导和管理全国货币金融的首脑机构,中央银行对内代表国家实施宏观金融调控。
中央银行是各国(或地区)金融机构体系的核心和主导环节。
2、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最早出现的金融机构,它以机构数量多、业务渗透面广和资产总额比重大而成为金融机构体系的骨干和中坚。
早期商业银行主要从事短期工商业贷款的发放,当前大多数商业银行不仅经营存放款业务,还为顾客提供多种服务,被称为“金融百货公司”。
3、专业银行
专业银行其特点有三:
专门性、政策性、专业银行的建立往往有官方背景。
(1)开发银行。
多为国家和政府创办
(2)投资银行。
是指专门对工商企业办理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
1929年以前,西方投资银行主要从事证券承销业务。
然后不断推陈出新,发展了公司兼并、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多种新业务。
(3)储蓄银行
(4)进出口银行
(5)农业银行
4、非银行机构
如保险公司、养老基金、投资基金、信用合作社等。
第3节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第5章商业银行及其管理经营
第1节商业银行概述
1、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
(1)商业银行的起源
现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是在古老的货币兑换业务基础上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1771年成立的威尼斯银行是产生最早,也是最先一“银行”命名的信用机构。
(2)商业银行的发展
1694年,在政府的帮助下,英国商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私人股份性质的现代商业银行——英格兰银行。
中国境内出现最早的现代银行是1845年由英国人在广州开办的丽如银行(后称东方银行),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第一家银行是1897年成立的由官僚买办控制的中国通商银行。
2、商业银行的性质与智能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
首先,商业银行是一种企业,它具有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
其次,商业银行与一般的工商企业又有不同,它是一种特殊企业.
1、商业银行是以资产和负债为经营对象,经营的是货币和货币资本,经营内容包括货币支付、借贷以及各种与货币运动有关的金融业务。
2、商业银行活动于货币信用领域,从事的是货币信用业务。
3、商业银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任何一个企业同时也更加明显。
4、一般工商企业只以营利为目标,只对股东和使用自己产品的客户负责;
商业银行除了对股东和客户负责之外,还对整个社会负责。
(2)商业银行的职能
1、信用中介职能
2、变货币收入为资本投入
3、支付中介职能
4、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5、金融服务
第2节商业银行的业务
1、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的负责业务,就是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
商业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有自有资本和吸收的外来资金。
(1)《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资本
商业银行必须拥有一定量的自有资本。
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规定,银行资本由核心资本(一级资本)和附属资本(二级资本)两部分组成,其中核心资本不得低于50%。
核心资本由股本和公开储备两部分组成,附属资本则由未予公开的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混合资本额工具和长期次级债务五部分组成。
到1992年底,银行资本对加权风险资产的比重应达到8%,核心资本最低应是加权风险资产的4%。
(2)商业银行的负责
1、吸收存款——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2、借款
(1)银行同业借款,主要有同业拆借、转贴现与转抵押、回购协议。
(2)向中央银行借款
(3)发行金融债券与国际金融市场借款
2、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其通过开展负债业务筹集的资金再加以运用的业务。
(1)现金资产业务
现金资产由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同业存款和在途资金组成。
(2)贷款业务
1、按偿还期限分——活期贷款、定期贷款、透支
2、按保障程度分——信用贷款、担保贷款、票据贴现
3、按偿还方法分——一次性偿还贷款、分期偿还贷款
4、按贷款的质量(风险程度)——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以贷款、损失贷款
5、按贷款对象分——工商业贷款、不动产贷款、消费者贷款、农业贷款
贷款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原则。
(3)贴现业务
是指商业银行应客户的要求,预先扣除从贴现日起到到期日为止的利息,买进其未到期的票据,为其融资的业务。
(4)证券投资业务
功能:
1、分散风险,获取稳定收益。
2、保持流动性
3、合理避税
3、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所谓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指不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的,银行不懂用自己的资金,主要以中间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1)结算、代理和信息咨询
(2)信托和租赁业务
第6章中央银行及其货币政策
第1节中央银行概述
1、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1)中央银行的产生
1、中央银行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1)统一了银行券发行的需要
(2)最终贷款人的需要
(3)集中票据清算的需要
(4)金融监督管理的需要
2、中央银行的产生途径
历史上最早以中央银行命名的金融机构是成立于1656年,1668年改组成为国家银行的瑞典国家银行。
中央银行的真正代表是英格兰银行。
2、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1)中央银行的职能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这是中央银行的首要职能。
是指中央银行是建立了中央银行的国家的唯一具有货币发行权的银行。
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是指中央银行为以商业银行为主题的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
具体包括:
(1)集中存款准备金
(2)最终贷款者
(3)组织商业银行的票据清算
3、中央银行市政府的银行。
是指中央银行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代表政府制定并贯彻执行货币政策,为政府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并承担政府的相关工作。
主要表现在:
(1)代理国库
(2)为政府财政提供融资,提供信贷支持。
(3)代理政府债券的发型及还本付息相关事宜
(4)代表政府掌管黄金及外汇储备,通过买卖黄金和外汇来保证汇率和币值的稳定,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5)代表政府制定并监督执行金融管理法规,实施对银行的监管,主要包括:
对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监管、业务运营监管和市场退出监管等。
(6)代表政府制定并贯彻执行货币政策
(7)代表政府参加国际性金融组织,参加国际金融活动。
(8)充当政府的金融顾问,为政府进行经济金融决策提供相关的信息。
第2节中央银行制度的安排和主要业务
1、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1)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指的是形成中央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它是中央银行开展资产业务的基础。
1、中央银行的资本构成。
有:
国有资本、股份资本、无资本金。
2、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业务。
货币发行业务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的一项负债业务,也是中央银行一项最大的资金来源。
(2)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将其通过负债业务所筹集的资金再加以运用的业务。
1、再贷款业务
2、再贴现业务
3、证券购买业务
4、黄金外汇占款
5、其他资产业务
(3)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
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通常也被称为中央银行的资金清算业务。
第3节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1)货币政策的含义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用来调节利率、货币供给量等一系列经济变量,从而直接调控金融运行,间接影响整个经济运行以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2、货币政策工具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俗称“三大法宝”,是指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
第7章金融市场
第1节金融市场的概述
1、金融市场的含义
(1)广义的金融市场
广义金融市场一般是指实现货币借贷、办理票据及有价证券买卖的市场。
(2)狭义的金融市场
通常指的是票据。
有价证券发行和买卖转让的市场,其中最典型的金融市场是指证券交易所市场。
2、金融市场的分类
金融市场按照不同角度可以进行不同分类:
1、按照融资期限的长短(一般是一年为限)可划分为:
短期金融市场、长期金融市场
2、按照交易的先后次序划分:
发行市场(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流通市场(二级市场或次级市场)
第2节货币市场
1、货币市场的概念
货币市场即短期金融市场,通常是指融资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的短期金融工具大量交易所形成的市场。
2、货币市场的结构
(1)短期借贷市场
(2)短期政府债券市场
(3)票据市场
(4)同业拆借市场
(5)回购市场
第3节资本市场
1、资本市场的概念
资本市场即长期金融市场,通常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如股票和债券大量交易的金融市场。
2、资本市场的结构
(1)银行中长期借贷市场
银行中长期借贷市场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工商企业和居民家庭提供用于扩充设备或消费的贷款市场。
这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以信用或抵押方式提供的工商业贷款、不动产贷款、消费贷款等。
(2)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是进行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发行和流通转让的市场,具体包括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流通市场。
第8章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量是流通中货币的存量,它包括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以及社会公众在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存款。
第9章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
第1节通货膨胀概述
1、通货膨胀的概念
通货膨胀是由于市场上货币的供给量超过了商品生产和流通所需要的量,继而造成的货币贬值,使总的物价水平以不同形式(或公开或隐蔽)持续上升的一种经济现象。
2、通货膨胀的度量
(1)物价指数CPI
(2)货币购买力指数
(3)国民生产总值GNP平减指数
3、通货膨胀的类型
1、按通货膨胀能否预期来划分:
预期型通货膨胀、非预期型通货膨胀
2、按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来划分: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混合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财政赤字型通货膨胀、信用扩张型通货膨胀、国际传播型通货膨胀。
4、通货膨胀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货币供应增加一般会使整个社会的名义收入增加,但增加的这部分名义收入不会均衡的分配于社会的各个阶层,而是产生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一般会有:
1、实际财务持有者得利,货币财富持有者受损。
2、债务人获利、债权人受损。
3、浮动收入者得利,固定收入者受损。
4、国家的里,居民受损。
第2节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
通货膨胀的成因和机理比较复杂,其中主要有需求拉上说、成本推进说、供求混合说、结构说和财政赤字说等。
(1)需求拉上说
早起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当经济中需求扩张超出总供给增长是所出现的过度需求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产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2)成本推进说
成本推进说从总供给或成本方面分析了通货膨胀产生的机理。
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是总供给方面的生产成本的上升,生产成本上升必然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
(3)供求混合说
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在成本推进和需求拉动上共同发生作用的情况下产生的,在一次通货膨胀中,两者所起的作用是交织在一起的,有时是其中某一种因素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一般是需求拉上影响比较明显)
(4)结构说
其基本观点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部门结构的某些特点,当一些产业和部门在需求方面或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往往会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看齐的过程而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5)财政赤字说
本质上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它是指当财政出现巨额赤字时,政府采取增收节支、直接增发纸币或发行公债等措施弥补时,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超过实际经济增长的需要,导致通货膨胀。
第3节通货紧缩
1、通货紧缩的内涵
通货紧缩是由于货币供应量相对于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等要素减少而引致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和经济衰退的现象。
要点:
1、通货紧缩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
2、通货紧缩的特征表现在于物价水平的持续、普遍下跌。
3、通货紧缩是一种实体经济现象,通常与经济衰退相伴随。
第10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第1节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狭义)是指金融机构在金融业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决策失误、市场价格变动等,使其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第2节金融监管
一、广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保护存款者及社会公众的利益,提高金融的运行效率,由政府通过专门的机构,或由金融行业组织,或被被监管者自身等所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或者所采取的行动。
2、金融监管的类型:
1、按照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方式及其监管对象的相互关系可划分为:
自律式金融监管体制、法治式金融监管体制、干预式金融监管体制。
2、按照金融监管权利的分配结构和层次可划分为:
一线多头型、双线多头型、集中单一型。
3、按照监管对象来划分:
功能型监管、机构型监管、
4、按照监管主体的不同可划分为:
混业监管(统一监督)、分业监管(机构型监管)。
5、按照监管的组织形式可划分为:
牵头监管型、“双峰”监管型、“伞形”监管。
第11章金融发展理论
金融发展指的是在金融增长的前提下,一国金融状态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一个渐进过程,它包括整个金融在制度、运行及调控机制等上层建筑和运作条件、对象等经济基础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次中的深刻变革。
第12章金融创新理论
金融创新主要包括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市场创新、金融制度创新。
我们可以将金融业我创新分为负债业务创新、资产业务创新、中间业务创新。
第13章国际金融
1、外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