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步步高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十六第35讲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759314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4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历史步步高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十六第35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民版历史步步高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十六第35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民版历史步步高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十六第35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民版历史步步高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十六第35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民版历史步步高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十六第35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版历史步步高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十六第35讲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民版历史步步高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十六第35讲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历史步步高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十六第35讲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版历史步步高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十六第35讲Word文档格式.docx

2.交通工具

的改进

1.蒸汽机

的发明

3.近代工业

生产体系

的确立

全面理解“蒸汽时代”

①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②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为电力工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①19世纪80年代前期,德国人卡尔·

本茨和戴姆勒各自独立地制成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②1887年,狄塞尔发明了柴油机。

③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陆续出现,这也推动了石油开采、石油化工和化学工业的发展。

化学工业:

1867年诺贝尔发明了炸药。

知识表解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的重要区别

时期

动力(能源)

信息传

播方式

工业革命前

人力、畜力等

马车

蒸汽时代

蒸汽

蒸汽机车、轮船

电气时代

电力、石油

电话、留声机、飞机、汽车

信息时代

原子能(核能)

互联网

四、立体交通的诞生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1.立体交通

的诞生

2.穿越大洋

的电波

3.改变世界

的网络

拉近地球距离的发明

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

基准考点一 近现代物理学与生物学成就

主题一 物理学成就

成就

内容(贡献)

意义

经典力学

牛顿:

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相对论

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

1916年提出广义相对论

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量子论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概念;

1905年,爱因斯坦将量子理论推广到光学中,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主题二 牛顿力学的特征及其与相对论、量子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

1.特征:

牛顿经典力学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是注重实验,二是数学化。

2.联系

(1)牛顿力学的创立为相对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2)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的提出,使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深入到微观领域和宏观宇宙世界。

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3)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否定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主题三 近代生物学成就

科学家及国籍

地位与作用

血液循环学说

哈维(英)

现代生理学的起点

动植物分类法

林耐(瑞士)

对生物学的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

微生物学

巴斯德(法)

奠定微生物学基础

环境对物种

变化的影响

拉马克(法)

为达尔文创立进化论奠定了重要基础

细胞学说

施莱登、施旺(德)

同能量守恒定律并称为19世纪的三大发现

生物进化论

达尔文(英)

主题四 进化论影响深远,达尔文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的原因

1.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2.达尔文进化论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正如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一样,达尔文又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

史料一 在西伯利亚草原上放养的驯鹿,最大的天敌是狼,为了保护驯鹿,猎人主动消灭了草原上的狼。

结果却使驯鹿大量繁殖,数目急剧增加,品种迅速退化,并且由于驯鹿过度啃食草原,导致该草原也退化了。

[信息解读] 这段史料集中反映了生存竞争与自然选择这一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正是自然选择保持了生物界的平衡,使各物种得以正常生存。

也告诫人类必须正确处理与环境的关系,才能共生共存。

史料二 197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教育部竟明文规定,中学生物学课本除进化论外,必须还有神创论的内容,而且两者的页数要各占一半。

在田纳西州,进化论被禁止讲授;

南卡罗莱纳州,官方教科书上竟然不准提“进化”的术语和“达尔文”的名字。

[信息解读] 此史料反映了科学和非科学的斗争,要改变一个众所周知的固有观念实属不易,而改变一个载于至高无上神圣经典里的观念更比登天还难;

科学和非科学(伪科学)的斗争将是长期的,科学知识的普及也任重而道远。

基准考点二 改变时空的重大发明

主题一 近代交通与通讯领域的主要发明

1.交通:

(1)1803年,富尔顿制成汽船。

(2)1814年,史蒂芬孙研制成第一辆蒸汽机车,昭示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3)1885年,卡尔·

本茨和戴姆勒分别独立制成汽车。

(4)1887年,内燃机装配到轮船上。

(5)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2.通信:

(1)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机。

(2)1851年,横跨英吉利海峡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

1866年,横跨大西洋连接欧美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

(3)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机。

(4)1902年,马可尼横跨大西洋传送无线电信息的试验成功。

1916年,马可尼短波试验成功。

3.信息:

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主题二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物理学成就:

从经典力学建立到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

这一过程呈现出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化,一方面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另一方面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由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2.生物学成就:

经历了从创世神话到生物进化的理论演变。

这一革命性的变化沉重打击了封建神学,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

3.科技革命:

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三次科技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世界的面貌。

例1(2012·

浙江高考)在古代,通才式的大师频出,而进入近代后此类大师越来越少。

一般认为,达·

芬奇是“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其重要原因是(  )

A.在人类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偶然性

B.古人的成就达到相当高度后,后人很难超越

C.古代学者少,评价目标集中;

近代以来学者多,大师难以被公认

D.近代以来的科学把研究对象分为不同领域分门别类加以研究

审题突破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近代后此类大师越来越少”,可用排除法或直选法作答。

综合古代与近现代社会差异的史实可以判断,杰出人物的出现是时代进步的表现,所以排除A项;

历史是不断进步的,后人也可能胜过前人,所以B项错误;

大师评判是有固定标准的,不是人数多少的问题,所以排除C项。

答案 D

例2(2012·

福建高考)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

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①使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③航线经过地中海 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审题突破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时间“1912年”。

电灯和无线电报都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1912年时继续使用,故B项正确。

电视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故②错误;

“泰坦尼克”号客轮从英国到美国的航线不经过地中海,故排除③。

答案 B

例3(2012·

重庆高考)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蔚为壮观。

它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既有不同的特点,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这具体表现为(  )

A.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

B.科学和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C.学科越来越少且分工越来越细

D.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审题突破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A、B两项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

C项与史实不符,应该是学科越来越多,且研究方向向综合性发展。

命题感悟

对近代以来科技的命题主要从科技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及综合考查科技成就的理解等,不拘泥于某一项科技成就的考查。

命题思想一 隐含社会热点

1.(立意:

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 下图是热播电视剧《宫锁心玉》

的女主角洛晴川,她从21世纪穿越时空回到了清朝。

为这种

文学艺术表现手法提供科学依据的是(  )

A.基因改造工程B.进化论

C.相对论D.量子论

答案 C

解析 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存在的形式,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2.(立意:

牛顿的思想贡献) 1987年,英国发行了一套纪念《自然哲学的数学

原理》出版300周年的邮票。

右图邮票纪念的科学成果是(  )

A.自由落体运动B.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 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因此答案为B。

命题思想二 紧扣主干知识或核心概念

3.(立意:

牛顿力学体系的价值) 2012年6月18~29日,中国“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发射并回收,美国媒体评论说中国具有了屯兵外太空的能力。

飞船发射测控应用的理论来源于

(  )

A.牛顿经典力学理论B.伽利略力学理论

C.爱因斯坦相对论D.普朗克的量子论

答案 A

4.(立意:

主干知识——物理学理论成果) “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

”下列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

A.神创论与进化论B.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C.经典力学与量子论D.相对论与量子论

解析 相对论打破了绝对的时空观,发展了牛顿经典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使其成为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状态下的特例,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B项正确;

神创论与进化论是互不相容的,A项错误;

C、D两项明显错误,可以排除。

命题思想三 凸显新史观或核心价值观

5.(立意:

价值观——科学的双刃剑原理) 2011年4月20日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带来的灾难引起世人关注,2011年6月17日,瑞士、德国等国宣布永久弃核。

下列关于近代科技发展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是使人类面临核威胁的根源

B.原子弹是结束反法西斯战争的根本因素

C.近代科技发展太快为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D.科技进步带有“双刃剑”的两面影响

解析 爱因斯坦的科学理论≠原子弹,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是力量对比、人心向背,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发展是主流影响,故前三个备选项错误。

命题思想四 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6.2013年5月,政治学院某教授为选修公共课的学生作专场

报告,其纲要如下,这个报告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1.最强大的竞选宣传媒体——电视

(1)2012年奥巴马与罗姆尼进行总统竞选辩论

(2)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

电视新闻,2.强势的宣传媒体——互联网

(1)网站/电子邮件

(2)博客

A.电视与互联网的更替

B.影视的宣传功能

C.现代信息技术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D.美国总统选举的全球影响力

对点训练

考点一 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物理学理论

1.1846年,德意志天文学家加勒在经过推算出的位置上找到了一颗后来被命名为海王星的行星,这一事实证明了某科学理论惊人的预见力。

该理论是(  )

A.万有引力定律B.量子理论

C.达尔文进化论D.广义相对论

解析 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范例。

2.《西游记》中多次出现“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说法,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幻想,在他的理论中,却变成了科学的真实。

他是(  )

A.达尔文B.牛顿

C.普朗克D.爱因斯坦

解析 考查对相对论的理解。

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并不是绝对的。

考点二 生物学领域的科技成果

3.神创说和进化论是人类在生命起源问题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进化论思想最终取代神创说的根本原因是(  )

A.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思想解放运动的洗礼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解析 神创说是在生产力水平低、科技文化落后的情况下产生的。

进化论思想是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认识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

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故本题选择B项。

4.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春季考试的一份答卷中,这样写道:

“……(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

”文中的“天道自然之理”指的是(  )

A.日心说B.进化论

C.经典力学D.相对论

解析 根据题干答卷中所给的时间1859年可以断定,这部著作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书中的理论为进化论,因此这里的“天道自然之理”即指进化论。

5.科学家达尔文在研究中发现,“在浅色的桦树林里,浅色种类的蛾通常是深色种类的蛾的6倍;

相反,在深色的桦树林里,深色种类的蛾通常为浅色种类的蛾的16倍”。

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

A.生物现存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B.生物个体之间存在本种类内部的竞争

C.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D.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析 材料表明不同的物种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竞争,结果是受到环境的影响,被环境选择,即“自然选择”。

考点三 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

6.小波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

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

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

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解析 “马”代表农耕时代人民生产生活所凭借的畜力,“机”则代表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取代了人力和畜力。

这一变化反映了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

7.“1825年9月27日早晨发生的情景是难以描述的。

许多参与这一历史事件的人整夜都不能合眼,一直站着。

人人精神振奋,心情愉快,有些人喜形于色,另外一些人惊讶不已……列车在预定的时刻开动了。

”列车的动力和能源来自(  )

①蒸汽机 ②内燃机 ③电动机 ④煤炭 ⑤电力 ⑥石油

A.①④B.②④⑥

C.①③⑤D.①②③④

解析 解题时注意时间为“1825年”,当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故答案为A。

8.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办了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

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

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

A.信息时代的到来B.理性时代的到来

C.蒸汽时代的到来D.电气时代的到来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科技发明的影响。

从材料分析,“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可判断出是电的发明。

深化训练

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修正了经典力学体系,并非否定。

在相对论中,牛顿三大定律依然正确,只不过在分析问题时还要考虑到相对论的效应而已。

以上阐述的相对论与经典力学的关系是(  )

A.各自独立B.继承与发展

C.否定与对立D.否定与发展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近现代科学理论相互关系的理解。

根据辩证法和唯物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继承与发展。

2.英国哲学家赫伯特·

斯宾塞提出了“适者生存”这一说法,以此来捍卫进化论;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接受并传播进化论。

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影响的共同之处是(  )

A.直接导致了中英两国的政治改革

B.改变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

C.解决了“李约瑟难题”

D.开始了民主、科学对民众的启蒙

解析 题目要求选出斯宾塞与严复给东西方带来的影响的共同点,只有B项符合题意。

A项不符合史实,C项与题意无关,D项也不符合题意。

3.一部小说描述了这样一个片断:

“电台记者乘坐火车前往英国采访达尔文(1809~1882),达尔文详细介绍了他撰写《物种起源》的经过,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记者把采访过程拍摄下来,并制成了电影。

”此片断说明(  )

A.达尔文是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人

B.该小说的描述属于历史的真实再现

C.小说反映的是第一手材料

D.小说作者不了解历史

解析 材料中“记者把采访过程拍摄下来,并制成了电影”在当时是不可能的,最早的电影诞生于1895年,这反映了小说作者对相关历史知识不了解。

4.某历史学家指出:

“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

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

”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内燃机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B.电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D.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现代通讯革命”“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判断应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关,因此答案为C。

5.2012年6月29日中国“神舟9号”飞船成功实现与“天宫一号”太空对接。

外媒评论:

“中国神九将屯兵外太空”;

至2012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达6.13亿人,手机网民也达3.64亿人,这是科技进步的体现,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阅读材料:

材料一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

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反映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被当作“异端”、“邪说”而受压制,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罚。

与此同时,战争也连绵不断,法国处于内战和向外扩展的连年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样,就使科学人才纷纷向地处欧洲边缘而较稳定的英伦三岛流动。

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只有4件,1750年为7件,1760年又增加了4件。

——《英国经济史编》

材料三 

图一 “克勒蒙”号汽船  图二 “奔驰1号”汽车

——网络搜索

材料四 首先,我们将大规模改造公共建筑物,使之更加节能。

其次,我们将对国家基础设施进行最大规模投资,将创造数百万工作岗位,这将是五十年代建立高速公路网后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

第三,新政府计划对学校建筑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修复学校破损建筑物,并进行节能改造,在教室里安装新电脑设备。

——2008年12月6日奥巴马发表讲话阐述经济振兴计划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推动这一时期“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科技、思想因素是什么?

并分析这种变化对欧洲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此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指出从图一到图二交通工具在动力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与这一变化密切相关的新能源是什么?

指出当时这种新能源的应用对世界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4)材料四中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经济振兴计划”与罗斯福新政有所不同,你认为他更加关注的是什么?

请分析其原因。

答案 

(1)因素:

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为代表的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兴起。

作用:

经济方面:

科学技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支撑;

政治方面:

启蒙运动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为资产阶级提供了政治蓝图;

思想方面:

科学、理性思想为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

(2)国内政局稳定;

自由开放;

招揽人才;

政府重视科技文化的实际应用。

(3)从蒸汽机到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石油。

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的诞生,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与石油相关的新兴工业部门产生,工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伴随石油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垄断组织产生。

(4)节能环保问题。

原因:

资源危机;

就业危机;

科技发展;

环境污染;

经济危机等。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读了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一书。

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

——恩格斯

材料二 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探明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

——列宁

材料三 进化者,宇宙之大法也。

人类社会即本于进化之理,国家亦何莫不然?

——《翻译世界》

材料四 严复是我国著名的维新派人物。

通过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引用到社会领域中来。

他认为在种族与种族、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存在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竞争。

中国如果不甘沦亡,就必须奋发图强,并立即做出抉择,实行变法。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达尔文是怎样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的?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欧洲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四,分析晚清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并说明其原因。

答案 

(1)1859年,达尔文创立进化论,指出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生物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发生变异的,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影响:

否定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有利于人们解放思想;

对欧洲科学界和宗教界产生了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