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755725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

《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

4.拔除导管时,穿刺部位应严格消毒,切实压迫止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弹力绷带包扎。

5.已发生感染者,除对因处理外,还因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抗感染。

二、皮下血肿

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血管同一部位穿刺使血管壁形成多个针孔造成皮下渗血;

对血管解剖位置及走行不熟悉,不论血管好坏,盲目进针,不注意进针手法和角度,针头在皮下多次进退,造成血管损伤;

抽血完毕后穿刺部位按压时间及压力不够,或拔针后由患者及其家属代劳按压,护士没有仔细的指导按压要点,以致血管得不到有效按压;

穿刺针头太大,引起血肿;

穿刺时用力过大,针头对穿过血管壁,造成血肿;

动脉管壁厚,易滑动,半小时内下床活动。

老年病人血管脆性大、弹性差;

操作前对患者的病情了解不够,对凝血功能不好或使用抗凝剂的患者抽血,按正常时间按压后,依然会出血,形成血肿;

股动脉穿刺时穿刺点过高,或反复穿刺并未正确按压,引起腹腔血肿。

穿刺点周围皮肤苍白、毛孔增大,皮下肿大边界清楚。

次日,穿刺点周围皮肤青紫,肿块边界不清,水肿加剧;

患者局部疼痛、灼热、活动受限。

如股动脉反复穿刺出血引起腹腔血肿时,患者有休克的表现:

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患者自觉难以忍受的腰背痛,腹腔穿刺抽出鲜血。

1.加强穿刺基本功的训练,掌握穿刺技能。

掌握进针的角度和深度,徐徐进入,防止穿破动脉后壁,引起出血。

避免在一个部位反复穿刺,以免引起动脉痉挛,增加对动脉的损伤度,造成出血不止。

2.如血肿轻微,应观察肿胀范围有无扩展,若肿胀局限,不影响血流时,可暂不行特殊处理;

若肿胀加剧或血流量<

100ml/min应立即按压穿刺点并同时用硫酸镁湿敷。

3.若压迫止血无效时可以加压包扎,穿刺成功后局部加压止血3~5分钟;

或用小沙袋压迫止血10分钟左右;

直到不出血为止;

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应避免动脉穿刺。

4.血肿发生后可采用局部湿、热敷24小时内采用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利于止血;

24小时后采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

予50%的硫酸镁湿敷也可使血肿消退,疼痛减轻。

5.血肿形成24小时后,可采用灯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使患者疼痛减轻,感到舒服。

6.内服、外用活血、化瘀的中药,以消除血肿。

三、筋膜间隔综合征及桡神经损伤

筋膜间综合征是由于筋膜间隙内容物的增加、压力增高,致筋膜间隙内容物主要是肌肉和神经干发生进行性的缺血、坏死。

主要是桡动脉穿刺后按压不正确导致出血,致使间室内容物体积增加,筋膜间室内组织压升高,压迫神经所致。

疼痛:

早期因损伤部位和程度不同而各有差异,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加剧,甚至持续性、难以忍受的剧痛。

但当筋膜间室内压力进一步上升,感觉神经纤维麻痹时,疼痛随之减退或消失;

肿胀及压痛:

解除压迫后,迅速出现受压区局部肿胀,并有压痕,皮肤微红,伤处边缘出现红斑、或皮下淤血及水泡。

进一步加剧时,肿胀肢体发凉,皮肤发亮,有光泽,张力增高,肌肉变硬,局部广泛性压痛;

被动牵拉受累区远端肢体时,产生剧烈疼痛,这是该征早期的可靠体征;

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

先出现肌肉无力,进一步发展则可致完全丧失其收缩力。

受累神经支配区的感觉异常,表现为感觉过敏、减退或消失;

桡神经损伤出现垂腕、功能障碍、各指弯曲呈鹰爪状、拇指对掌功能丧失。

脉搏:

肢体远端脉搏在早期可不减弱,因此脉搏存在不能否定本综合征的存在。

脉搏消失和肌肉坏死和挛缩为本征的晚期表现。

1.同血肿的预防及处理。

2.尽快给患者止痛,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在医生的指导下给患者用利多卡因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好,必要时可以反复给药;

也可以肌肉注射止痛药,如曲马多等。

3.注意观察肢体血运、感觉、运动情况如肢体双侧温差在3摄氏度以上,皮肤颜色苍白,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及时请骨科医生作适当处理。

必要时手术。

4.如果以上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行筋膜间室压力测定(正常值为0~8mmHg)当筋膜间室压力大于30mmHg时应报告医生采取筋膜间室切开减压术,以免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四、假性动脉瘤形成

假性动脉瘤:

很多危重患者或呼吸功能障碍患者,需要每天一次或数次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大部分患者经过反复的、多次桡动脉或足背动脉穿刺后,血液通过破裂处进入周围组织而形成血肿,继而血肿被机化后其表面被内皮覆盖。

因此,假性动脉瘤乃是一种由内皮覆盖的血肿。

桡动脉或足背动脉经过反复的穿刺损伤、出血,引起动脉部分破裂,伤道小而曲折,血液不能流出,血肿与动脉管腔相通,在局部形成搏动性血肿。

伤后约4~6周血肿机化,形成外壁,内面为动脉内膜延伸而来的内皮细胞,形成假性动脉瘤;

股动脉穿刺时,穿刺点过低,穿入股浅动脉引起出血,股动脉血管壁上的穿刺孔与血管周围形成假腔连通而成;

拔针后按压时间不够;

或由于患者贫血、组织修复机能低下、凝血功能差、治疗时应用了抗凝剂,使穿刺针孔不易闭合。

假性血管瘤易活动,血管表浅、管壁薄、突出皮肤表面。

检查:

局部有肿块并有“膨隆性”搏动,肿块可触及收缩期细震颤,可听到收缩期杂音。

检查时指压肿块近侧动脉,肿块缩小,紧张度减低并停止搏动。

1.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穿刺,以免局部瘢痕形成后,使皮肤弹性降低而出血。

2.对出血部位的护理:

穿刺后动脉有少量出血时,可采用无菌敷料按压出血部位,并用胶布加压、固定,并随时观察血流量及是否出血。

3.患者若有小的足背动脉瘤形成,应嘱其穿宽松、软质面的鞋,以防瘤体受摩擦,引起破裂出血。

4.做好宣教工作:

行动脉穿刺后可采用温度为60~70℃的湿毛巾热敷,每天一次,时间为20分钟,以防止假性动脉瘤的形成。

热敷过程中注意避免烫伤。

5.假性动脉瘤较大而影响功能者,可采用手术直接修补,效果良好。

五、动脉痉挛

动脉痉挛多发生在受刺激部位,由于动脉外膜中交感神经纤维的过度兴奋,引起动脉壁平滑肌的持续收缩,使血管呈细索条状,血管内血液减少甚至完全阻塞,足动脉穿刺易发生血管痉挛。

这是由于足背脂肪组织少,行足背动脉穿刺时常碰到足背神经,病人疼痛剧烈,引起反射性的动脉痉挛。

血管痉挛时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体可出现麻木、发冷、苍白等缺血症状,而局部无大出血或张力性血肿现象,长时间血管痉挛可导致血管栓塞。

如果穿刺针头确定在血管内,可暂停抽血,不要操之过急,待血流量渐进增加后,再行抽血,避免反复穿刺。

若穿刺未成功,则拔针暂停穿刺,热敷局部血管,待痉挛解除后再行动脉穿刺。

六、血栓形成

较少见,主要发生在股动脉穿刺插管时。

1.插管过程中未及时应用抗凝剂(如:

肝素),或用量较少,导管停留时间过长,容易形成血栓。

2.多次穿刺,动脉内膜损伤、粗糙,血流通过此处血小板易凝集形成血栓。

3.患者消瘦、皮下脂肪少,拔针后压迫伤口若用力不当,压迫过重易导致血流减慢甚至中断,导致血栓形成。

患者主诉穿刺端肢体疼痛、无力。

检查发现,穿刺端皮肤青紫或苍白,皮温下降,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1.减少同一穿刺点的穿刺次数。

2.拔针后,压迫穿刺点的力度要适中,应做到伤口既不渗血,动脉血流又保持通畅;

压迫时指腹仍有动脉搏动为宜。

3.若血栓形成可静脉插管行尿激酶溶栓治疗。

七、穿刺口大出血

此类并发症多是由于穿刺后病人患肢过早活动所致。

穿刺针孔处有大量的血液流出;

出血量大的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症状。

1.穿刺后按压穿刺点5~10分钟并嘱患者勿过早下床活动。

2.如患者出现穿刺口大出血,立即让患者平躺于床上,戴无菌手套,用无菌敷料将明胶海绵按压在穿刺点,直到不出血为止。

3.出血量大的患者可输血制品。

八、穿刺困难

多见于休克病人的穿刺。

大量的失血或体液丧失,造成脱水,血液浓缩,血流量不足,导致血管充盈度差,脉搏细弱、无力甚至不能触及,从而导致穿刺困难;

休克时毛细血管开放数目增加,微循环瘀滞,静脉回流不足,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减少,为了维持血压,血管产生收缩、痉挛,造成穿刺的难度;

休克患者由于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导致血管脆性增加,造成穿刺失败;

休克的晚期,可发生DIC,血液进一步的浓缩,血细胞聚集,血液粘滞度增高,处于高凝状态,使穿刺的难度增加。

动脉穿刺时回抽无鲜红的血液。

1.心理护理:

给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做好其思想解释工作,消除恐惧等不良心理,以取得配合;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进行自身心理状态的调整,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应以镇静、果断、审慎的心态进行操作。

2.熟悉经常进行动脉穿刺血管的解剖位置,掌握血管的走形及深度。

3.应有良好的基本功和熟练操作技术。

4.对于脆性增加的血管,在穿刺操作时,动作要轻柔而仔细,寻找血管宜缓慢进行,更不能在同一位置上反复多次穿刺,以防内出血。

5.对于血液高凝的患者,注意有效的抗凝,确认穿刺成功后迅速回抽血液,以防血液凝固而阻塞针头,造成穿刺失败。

第二章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

一、无效吸氧

1.中心供氧站或氧气瓶气压低,吸氧装置连接不紧密。

2.吸氧管扭曲、堵塞、脱落。

3.吸氧流量未达病情要求。

4.气管切开病人采用鼻导管(鼻塞)吸氧,氧气从套管溢出,未能有效进入气管及肺。

5.气道内分泌物过多,而未及时吸出,导致氧气不能进入呼吸道。

病人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胸闷、烦躁、不能平卧。

查体:

呼吸急促,胸闷,缺氧症状无改善,氧分压下降,口唇及指(趾)甲床紫绀、鼻翼煽动等。

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均发生变化。

1.检查氧气装置、供氧压力、管道连接是否漏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吸氧前检查吸氧管的通畅性,将吸氧管放入冷开水内,了解气泡溢出情况。

吸氧管要妥善固定,避免脱落、移位。

在吸氧过程中随时检查吸氧导管有无堵塞,尤其是对使用鼻导管吸氧者,鼻导管容易被分泌物堵塞,影响吸氧效果。

3.遵医嘱或根据病人的病情调节吸氧流量。

4.对气管切开的病人,采用气管套管供给氧气。

5.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分泌物多的病人,宜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6.吸氧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如病人是否由烦躁不安变为安静、心率是否变慢、呼吸是否平稳、发绀有无消失等。

并定时监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

7.一旦出现无效吸氧,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恢复有效的氧气供给。

二、气道黏膜干燥

1.氧气湿化瓶内湿化液不足,氧气湿化不充分,尤其是病人发热、呼吸急速或张口呼吸,导致体内水分蒸发过多,加重气道黏膜干燥。

2.吸氧流量过大,氧浓度>60%。

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

刺激性咳嗽,无痰或痰液粘稠,不易咳出。

部分病人有鼻衄或痰中带血。

1.及时补充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

对发热病人,及时做好对症处理。

对有张口呼吸习惯的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争取其配合改用鼻腔呼吸,利用鼻前庭黏膜对空气有加温加湿的功能,减轻气道黏膜干燥的发生。

对病情严重者,可用纱布覆盖口腔,定时更换。

2.根据病人缺氧情况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1~2L/min,中度缺氧2~4L/min,重度缺氧4~6L/min,小儿1~2L/min.吸氧浓度控制在45%以下。

3.加温加湿吸氧装置能防止气道黏膜干燥。

4.对于气道黏膜干燥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器可随时调节雾量的大小,并能对药液温和加热。

三、氧中毒

氧治疗中发生氧中毒临床上极少见。

一般认为在安全“压力-时程”阈限内是不会发生氧中毒的,但患者在疲劳、健康水平下降、精神紧张等情况下对氧过敏或耐力下降时可发生。

吸氧时间超过24小时、氧浓度高于60%,高浓度氧进入人体后发生的过氧化氢、过氧化物基、羟基和单一态激发氧,能导致细胞酶失活和核酸损害,从而使细胞死亡。

这种损伤最常作用于肺血管细胞,早期毛细血管内膜受损,血浆渗入间质和肺泡中引起肺水肿,最后导致肺实质的改变。

氧中毒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吸入气的氧分压及吸入时间。

氧中毒的特点是肺实质改变,如肺泡壁增厚、出血。

一般情况下连续吸纯氧6小时后,病人即可有胸骨后灼热感、咳嗽、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胸痛;

吸氧24小时后,肺活量可减少;

吸纯氧1~4天后可发生进行性呼吸困难。

有时可出现视力或精神障碍。

1.严格掌握吸氧指征、停氧指征。

选择恰当给氧方式。

2.严格控制吸氧浓度,一般吸氧浓度不超过45%。

根据氧疗情况,及时调整吸氧流量、浓度和时间,避免长时间高流量吸氧。

3.对氧疗病人做好健康教育,告诫病人吸氧过程中勿自行随意调节氧流量。

4.吸氧过程中,经常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效果。

一旦发现病人出现氧中毒,立即降低吸氧流量,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四、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仅见于新生儿,以早产儿多见。

是一种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其特征为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纤维增殖以及由此产生的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最终导致视力严重受损甚至失明。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低体重儿,长时间高浓度氧气吸入会引起此并发症。

视网膜血管收缩,视网膜纤维化,临床上可造成视网膜变性、脱离、继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斜视、弱视,最后出现不可逆的失明。

1.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低体重儿勿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吸氧浓度小于40%。

2.对于曾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后出现视力障碍的患儿应定期行眼底检查。

3.已发生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者,应早日行手术治疗。

五、腹胀

1.多见于新生儿,鼻导管插入过深,因新生儿上呼吸道相对较短,易误入食道。

2.全麻术后患者咽腔收缩、会厌活动度、食道入口括约肌松弛,舌体后移,咽腔因插管而水肿,使气体排出不畅,咽部成为一个气体正压区。

此时氧气的吸入流量大,正压更加明显,迫使气体进入消化道。

缺氧症状加重。

病人烦躁、腹胀明显,腹壁张力大,呼吸急促表浅,胸式呼吸减弱,口唇青紫,脉搏细速,呈急性表现,严重者危及生命。

1.正确掌握鼻导管的使用方法。

插管不宜过深,成人在使用单鼻孔吸氧时鼻导管插入的深度以2cm为宜。

新生儿鼻导管吸氧时,必须准确测量长度,注意插入方法、插入鼻导管时可将患儿头部稍向后仰,避免导管进入食道,插入不可过深。

2.用鼻塞吸氧法、鼻前庭或面罩吸氧法能有效地避免此并发症的发生。

3.如发生急性腹胀,及时进行胃肠减压和肛管排气。

六、感染

1.吸氧终端装置污染:

吸氧管道、氧气湿化瓶、湿化瓶内湿化液等容易发生细菌生长。

2.插管动作粗暴导致鼻腔黏膜破损,而病人机体免疫力底下,抵抗力差容易发生感染。

病人出现局部或全身感染症状,如畏寒、发热、咳嗽、咳痰、败血症等。

1.每日更换吸氧管、氧气湿化瓶及湿化瓶内湿化液,湿化瓶每日消毒。

2.湿化瓶内液体为灭菌处理的冷开水、蒸馏水。

3.每日口腔护理二次。

4.插管动作宜轻柔,以保护鼻腔黏膜的完整性,避免发生破损。

5.如有感染者,去除引起感染的原因,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七、鼻衄

1.插鼻导管动作过猛或反复操作所致;

部分患者鼻中隔畸形,而操作者按常规方法插管,使鼻黏膜损伤,引起鼻衄。

2.鼻导管过粗或质地差。

3.长时间吸氧者,鼻导管与鼻咽部分泌物粘连、干涸,在更换鼻导管时,鼻咽部的黏膜被外力扯破导致出血。

4.长时间较高浓度吸氧,且湿化不足,导致鼻黏膜过度干燥、破裂。

鼻腔黏膜干燥、出血,血液自鼻腔流出。

1.正确掌握插管技术,插管时动作轻柔。

如有阻力,要排除鼻中隔畸形的可能,切勿强行插管。

必要时改用鼻塞法吸氧或面罩法吸氧。

2.选择质地柔软、粗细合适的吸氧管。

3.长时间吸氧者,注意保持室内湿度,做好鼻腔湿化工作,防止鼻腔黏膜干燥。

拔除鼻导管前,如发现鼻导管与鼻黏膜粘连,应先用湿棉签或液体石蜡湿润,再轻摇鼻导管,等结痂物松脱后才拔管。

4.如发生鼻衄,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局部止血处理。

如使用血管收缩剂或局部压迫止血。

对鼻衄出血量多,上述处理无效者,请耳鼻喉科医生行后鼻孔填塞。

八、肺组织损伤

给病人进行氧疗时,在没有调节氧流速的情况下,直接与鼻导管连接进行吸氧,导致大量高压、高流量氧气在短时间内冲入肺组织所致。

呛咳、咳嗽、严重者产生气胸。

1.在调节氧流量后,供氧管方可与鼻导管连接。

2.原面罩吸氧病人在改用鼻导管吸氧时,要及时将氧流速减低。

九、烧伤

吸氧装置连接不紧密,导致氧气外漏,室内使用明火,如进行艾灸、拔火罐等操作,或病人用腈纶质地的衣物摩擦易产生静电,导致火灾发生。

根据烧伤严重程度,分为不同的临床表现。

Ⅰ度:

达角质层,轻度红、肿、热、痛,感觉过敏,不起水泡,表面干燥。

浅Ⅱ度:

达真皮层,剧痛,感觉过敏,温度增高,有水泡,基底潮湿,均匀发红,水肿明显。

深Ⅱ度:

达真皮深层,有附件残留,可有或无水泡,基底湿润苍白,有出血小点,水肿明显,痛觉迟钝,拔毛时痛。

Ⅲ度:

损伤至皮肤全层,甚或包括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皮革样,蜡白或焦黄,炭化,感觉消失,无水泡,干燥,干后可见栓塞静脉呈树枝状,痂下水肿,拔毛不痛。

1.注意安全用氧,严禁烟火。

2.为病人吸氧时要妥善固定吸氧装置,防止氧气外漏。

3.病人吸氧时要着棉质外衣。

勿穿着用腈纶材料做的枕巾和衣服,避免由衣服或头发与枕巾摩擦产生静电火花而引起火灾。

4.一旦发生火灾,要保持冷静,及时关闭氧气来源。

并用床单保护病人,将火扑灭。

5.如病人烧伤,按烧伤处理。

十、过敏反应

1.并发急性肺水肿时,使用20%—30%酒精进行氧气湿化,而患者对酒精过敏。

2.对吸氧管材料或胶布过敏。

呼吸困难加重,病人球结膜充血,皮肤瘙痒。

或接触吸氧管的鼻腔肿胀、疼痛。

面部贴胶布的皮肤发红、起水泡,甚至皮肤溃烂。

1.详细询问病人过敏史,包括药物、用物等。

2.酒精过敏者,湿化液禁用酒精。

3.发生过敏反应者,及时去除过敏源,给予抗过敏及对症治疗。

十一、二氧化碳麻醉

1.慢性缺氧病人高浓度给氧。

因慢性缺氧病人长期二氧化碳分压高,其呼吸主要靠缺氧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弓化学感受器,沿神经上传至呼吸中枢,反射性地引起呼吸。

高浓度给氧,则缺氧反射性刺激呼吸的作用消失,导致呼吸抑制,二氧化碳滞留更严重。

2.吸氧过程中,病人或家属擅自调节吸氧装置,加大氧气流量。

神志模糊,嗜睡,脸色潮红,呼吸浅、慢、弱,皮肤湿润,情绪不稳,行为异常。

1.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存者,应以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为宜。

2.对慢性呼衰病人采用限制性给氧,常用低流量持续鼻导管(或)鼻塞吸氧。

氧浓度24%—33%,氧流量控制在1—3L/min。

3.加强对病人及家属说明低流量吸氧的特点和重要性。

避免病人或家属擅自调大吸氧流量。

4.加强病情观察,将慢性呼衰病人用氧情况列为床边交班内容。

5.在血气分析动态监测下调整用氧浓度,以纠正低氧血症,不升高PaCO2为原则,一般用氧浓度以24%为宜,若在连续用呼吸兴奋剂时,给氧浓度可适当增大,但不超过29%。

6.一旦发生高浓度吸氧后病情恶化,不能立即停止吸氧,应调整氧流量为1—2L/min后继续给氧,同时应用呼吸兴奋剂。

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二氧化碳排出。

7.经上述处理无效者应建立人工气道进行人工通气。

第三章雾化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

第一节雾化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

一、过敏反应

雾化吸入药物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过敏,过敏的原因与其他途径给药一致。

在雾化吸入的过程中患者出现喘息,或原有的喘息加重,全身出现过敏性的红斑并伴有全身的寒战,较少会出现过敏性休克。

1.在行雾化吸入之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2.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马上中止雾化吸入。

3.观察生命体症,建立静脉通道,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应用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克敏能等。

二、感染

1.最常见的是雾化器消毒不严格,雾化治疗结束后没有将口含嘴(或面罩)、治疗罐及管道及时清洗和消毒。

2.年老体弱的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减退,较长时间用抗生素雾化吸入,可诱发口腔的真菌感染。

1.雾化器消毒不严格引起的感染主要是肺部感染,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热;

肺部听诊有啰音;

肺部X光片有炎症的改变;

痰细菌培养可见细菌生长。

2.如为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引起的口腔感染,则多为真菌感染,舌头和口腔内壁可能会出现乳黄色或白色的斑点;

患者自觉口腔疼

痛,甚至拒绝进食。

1.每次雾化治疗结束后,将雾化罐、口含嘴及管道有清水洗净,并用500PPM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后晾干备用。

2.口含嘴最好专人专用;

如行氧气雾化治疗,雾化器专人专用,每天更换。

3.如口腔真菌感染需注意口腔卫生,加强局部治疗:

①用2%-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使口腔呈碱性,抑制真菌生长。

②用2.5%制霉菌素甘油涂于患处,每日3-4次,有抑制真菌的作用。

此外,亦可用1%龙胆紫水溶液、10%八烷酸钠溶液、1%双氧水或复方硼砂液,10%碘化钾溶液含漱,一般无需全身使用抗真菌药.

4.给予富含大量维生素或富有营养的食物。

5.肺部感染着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

三、呼吸困难

1.由于粘稠的分泌物具有吸水性,长期积聚支气管内的黏稠分泌物因雾化吸入吸水后膨胀,使原部分堵塞的支气管完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