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研讨会讲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考物理复习研讨会讲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复习研讨会讲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热点情景紧随时代脉博,一类是与社会发展有关的,例如,内能的利用和火箭、通讯技术的发展、“能源革命”等,它讲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需求的结果,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同时要关注当今社会的能源、环保问题,与资源、环境有关的是在利用自然资源和改善人类物质生活的时候,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
“地球的温室效应”、“气候与热污染”、“石油危机和能源科学”、“核电站和核废料处理”。
谈它为人类创造福利这方面的同时,还不能忽视它所带来的问题,这是当前社会讨论的热点。
对于科学?
技术?
社会问题,尽管只要求初中学生具有这种意识就可以了,即在涉及科学技术问题时,能有意识地从它对社会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去考虑,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但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很有用,我们在复习时同样不能忽略。
各类家用电器的使用都蕴藏着热点情景,当今时代又为信息题、开放性的题的命题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平时应多留意这方面的信息,复习时也应该有所侧重。
如05年中考的第16题,根据电热水壶的铭牌考察了相关的电学知识。
复习时要关注这些热点知识和热点题型:
如①最新科技发展。
例如磁悬浮列车。
②时事新闻。
收集整理一下近两三年来国际国内的一些重大事件,从中了解有关的物理知识和背景。
例如:
伊拉克战争;
三峡工程;
神州六号飞船;
海啸的灾难、重庆的井喷等都可能作为考题的来源和背景。
③学生的估测能力。
例如估计考场温度,估计自己上楼的功率等。
④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例如试卷上给幅图片,让你针对图中所画内容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等。
(4)盲点:
在复习的最后阶段,特点是最后一二周,经过一系列强化训练后,往往对一些重点知识有了较全面的巩固、强化。
同时,有一部分知识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死角,被忽视遗忘,成为考前的盲点,此时应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如新课标中新加的知识点,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原来的教材中是带星号的选学内容,不在中考的范围之内,但新课改后这部分内容成为必学内容。
去年的中考的第5题就考查了这个知识点,由于老师们的不够重视导致此题失分很多。
2、重视理解ﻫ 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基本上没有机械记忆的题目出现,考查知识的方式和重点在对知识的理解水平上,正因为此,平时复习时一方面应重视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理解其物理意义,说明的物理问题、存在的物理关系、适用的物理条件等等,例如复习浮力及其浮沉条件时就可以从下面几个层次进行:
①它是研究什么问题的;
②所研究的问题与哪些因素有关;
③怎样研究这些关系;
④研究后有什么关系;
⑤它与相关知识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⑥有何应用。
另一方面要重视题意的理解,平时训练时切不可急于追求速度,不思过程,只求结果,最后步入“机械化”行列。
其实,若题意能够分析透彻,总是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了,不必追究做题的多少。
3、重视方法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物理学中有许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在新课程中科学探究既是教学方法又是教学内容。
如控制变量法、类比法等,另外还有分析、综合、归纳、推理、假设等具体的方法,复习知识时,应该重视方法的渗透和训练。
例如研究欧姆定律时提出的控制变量法,在许多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研究中都有应用。
复习时就应该把它们联系起来,互相渗透,这样在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匝数关系时,出现匝数多,磁性反而弱的新情况,自然也容易弄清其原因了,平时分析问题时,应该多想想思考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善于总结对比,同学之间多交流、讨论,以活化思维,在新情况下的应变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4、重视物理实验的复习-----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ﻫ 诸如实验设计、总结归纳等体现探究理念的试题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因此,在实验复习时,除了要勤于动手外,更应突破条条框框,善于应变,学生实验应注重更新方法,更新器材。
如近几年课堂演示实验、课后小实验也经常光顾中考试卷,那些体现科学研究方法,便于概念、规律理解的演示实验,如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电流产生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等演示实验,就很有可能在中考时跟你交上朋友,应成为实验复习时的重中之重,另外,有一些表面上超出课本知识的内容也可能以信息题的身份出现,如青岛中考题:
让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大小,形态完全相同的凸透镜的集中是否与制作材料有关。
这样一类设计型的实验应引起重视。
对物理实验的复习不但可以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与巩固,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实验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学会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对实验的复习,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求学生对基本实验仪器进行归纳和总结。
初中物理中,用到的基本仪器有:
刻度尺、温度计、托盘天平、量筒、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能表等、我们都要做到熟练使用,这些仪器使用前要注意它们的量程,最小刻度、标值含义等,其中有一些重要的仪器还要了解它们的原理,正确使用的步骤及注意点等。
如果学生不能很好的使用这些仪器,就谈不上用它们正确的去做好实验,更不可能去设计实验。
对基本实验仪器的掌握是实验复习中最基础的一部分。
如05年中考第14题考察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其次,对基本实验的复习要仔细而有所侧重。
基本实验是指课本中安排的演示实验、学生活动和课外小实验。
对课本中一些简单的,只要仔细观察和简单分析推理就可以推出结论的演示实验,我们要对照课本中的插图进行全面的整理和归纳,弄清每个实验的目的,了解实验的做法,牢记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对一些重点章节中的重要实验,我们应该从实验的目的、原理、所用的物理方法、步骤、注意点、现象的观察与数据的分析处理及结论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掌握。
对于不同的重点实验还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如在测密度和电阻的使用的实验中要注重原理,测量的方法。
在研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时,要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论。
第三,在实验的复习中要特别注意对过程和研究方法的掌握。
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实验中研究物理问题时的重要方法,它是对所研究的物理量涉及多个因素时,采取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
即控制其他因素,突出其中一个量与被研究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在我们的课本中用的很多,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现象和图说明。
如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另一类是通过实验数据列表的形式。
如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等。
我们在总结结论时一定要注意对条件的表述,另外还要掌握一些其他的研究方法,如比较法,归纳法,演绎推理法等。
在所学的知识中,对研究问题方法的掌握往往是最宝贵的财富。
如05中考题最后一个题目第17题在考察学生运用信息能力的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第四,抓重点实验的复习,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质疑能力。
对于课本中的重点实验,要求学生不能局限于课本中的要求和方法,更应该与其他章节中所学的知识相结合,培养自己的综和应用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例如力学中测液体和固体的密度,除了用天平、量筒外我们还可以用学过的浮力知识进行测量,如果在缺器材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选用哪些东些来替代等。
再如电学中伏安法测电阻时,缺少电流表怎样测?
缺少电压表怎样测?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除了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因素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等等都是我们可以深入思考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ﻫ 另外,对物理实验的复习,除了知识的掌握外还要特别注意探究性实验,要能了解实验原理,书写较规范的操作步骤,总结出合理的结论,清楚整个探究的过程。
同时要加强对实验思想的培养和实验方法的指导意对物理方法的掌握和各种能力的提高。
例如:
设计表格;
科学推理;
科学想象;
学科综合等。
5、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物理学的一大特点,中考试题中也有充分体现,许多考题都来源于生活中的素材,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相联系,融知识考查与实际情景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善于观察、积极思考,复习阶段也要加强针对性的训练,否则,再简单的问题也会造成思维障碍,如我市04年中考题最后1题太阳能热水器,05年的潜水艇一题失分率之高令人难以想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平时复习时应在知识应用方面作文章。
各种生活用品也包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如05年的中考题第15题,热水杯中装入热水,拧紧杯盖后,过一段时间后很难拧下来。
复习中应特别注意用正确的物理知识和方法去帮助学生分析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际问题,使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范围更广一些。
二、复习策略与方法
1.精心设计和安排复习计划,切实提高复习课的实效性。
师生要明确复习任务,共同研究和制定明确的复习计划。
师生制定的计划首先要富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有助于合理整合和优化复习时间,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分类指导和分层教学。
历年来,物理课的复习时间是比较紧的,一般每年的三月初进入第一轮复习。
复习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轮复习,以课本为主,解决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二轮复习以专题为主线,进行综合和专题复习,着重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为主;
三轮复习则以综合模拟为主,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并注意学生心理和应试技术与策略的指导。
每个阶段教师还可以结合学校组织的“月考”进行复习实施效果的阶段检查和反馈,让每一个学生明确物理学三轮复习每个阶段的目标与任务,切实提高复习课各环节的实效。
提高复习课的实效性的方法有许多,从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知识的认知过程来看,主要抓好以下三个环节,即有效预习、有效训练、有效测试。
有效预习,主要以“问题导学”的形式,落实预习环节,使学生复习能做到心中有数。
在每章节复习开始前,要让学生自己主动预习,整理和归纳所学的基础知识,目的是巩固基本概念。
例如:
“力和运动”专题的复习,可以结合中考指导和考试要求,提出以下几个导学问题;
自选实验器材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来概括推理出牛顿第一定律,实验的条件是什么?
实验研究中运用的研究方法还应用于哪些问题的研究?
牛顿第一定律能用实验直接证明吗?
物体的速度越快是否惯性越大?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有何应用?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总是相反的吗?
自选器材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分别有哪些?
生活中有哪些具体应用?
有效测试主要是注意学习信息的反馈和做好试题命题工作,力争做到“堂堂清、段段清、月月清”。
在第2轮专题复习时要重视知识的适当综合和学科内的知识渗透,可以适当的渗透一些探究性和设计性的物理实验题,每次测验要有针对性的设置一至两题,尽可能的避免直接引用外面现成的成套试卷,应当把平时反复强调的重点知识和一些学生易错的习题有目的的放置在每次单元或章节试卷中,如果时间紧张,可以通过复印、剪贴的方式组卷,试卷的设计一定要兼顾自己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实际过程,要尽量避免考试与复习分离的情况,这样通过反复的、阶段循环式的针对性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学生每次考试的丢分和失误的试题要让学生及时订正,并专门誊写在专用的错题本上,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失误的原因。
在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错题本在二轮复习时,把错题适当变化,再进行针对性矫正反馈,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对完整。
而考前的综合模拟主要让学生体验考试的氛围,查漏补缺,强化训练,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这更有利于综合训练强化记忆和解题能力。
2、注意复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成为复习过程的主体
(1)让学生处理好《中考指导书》与教材的关系,明确物理相关知识的课标要求及中考要求。
复习课中资料比较多,但以精选为宜,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中考指导书》的功能,但首先要用好《中考指导用书》,精讲例题,挖掘方法,通过典型例题的学习和研究,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
课后再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典型习题让学生进行反馈和训练,这样学生迁移和应变能力相对就好些。
教师应精讲一本书,精讲一类题,不要大量的重复劳动,重视解题策略和学法指导,可以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教师要力争把《指导用书》作为指导学生复习的支架,让学生通过《中考指导书》的学习典型例题的研究,每章配套练习的训练,养成“依标扣本”的习惯,通过举一反三的启发,引导学生迁移能力的养成,注意从知识的内在联系出发,挖掘试题的功能,从而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一定程度上抑制教师教学的随意性。
(2)让学生明确配合老师上好复习课的要领,做到教与学双向信息的及时互动和沟通。
注意有效预习。
复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复习方法的指导,密切联系学习的过程和环节,注意有效预习(学生能带着问题走向教材),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同时减轻课堂学习的负担;
复习环节要渗透心理学中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人认知的特点和记忆力的特征,通过有效复习来减弱和延缓知识的遗忘速度。
注意有效复习和有效听课学会选择性的记笔记。
复习课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听复习课,如何把握每一节复习课的重点和核心,能做到记好笔记听好课。
而笔记操作可以简化,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选择性的记载关键知识和疑难知识,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注意认真对待课堂的反馈和练习。
课堂的练习要精,要有剃度性和针对性,课堂练习安排要适当,答案的讲解要突出重点,不要仅仅报答案,应注意对习题进行适当的迁移和变换,引导学生会触类旁通。
练习的安排可以课前5分钟,进行诊断测试,可以重点知识进行巩固测试,课结束前5分钟进行教学效果形成性测试,总之,测试和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
要让学生配合习题的练习和反馈,做到反馈信息的真实,这样矫正才会有针对性。
(3)让学生养成质疑、反思和归纳整理的习惯。
复习课中教师要鼓励关注学生的质疑能力、反思能力以及单元(或章节)的知识整理、归纳能力的培养。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重要概念或规律成立条件、范围等来提高。
而每节或每章的复习课结束前,要主动问问学生:
本课学到了什么?
复习任务是否完成了?
在每一节复习课中学生一些想法和错误可以让其相互交流,不要因为担心时间紧而不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尽可能的让学生讲解或回答复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教学生学生相互间更容易接受,更符合学生的思维和逻辑习惯,但教师要仔细聆听,及时点评和指导。
在每章结束时,要引导学生经常反思自己学习方面是哪些比较成功的,哪些还存在问题。
通过复习课的反思,要意识到定期指导学生总结,进行每章的教材分析?
另外,试题差错率比较高的班级,应从学生的源头抓起,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同时要通过错题本的订正、收集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样也便于个别学生的答疑或面批作业。
教师在章节结束前,都要注意知识的系统化,引导学生能自己进行自主复习和整理知识。
教师通过板书板画,或通过现代教学媒体,展示当堂本章教学主要内容基本结构,图表、图画、图形与简笔画、漫画文字相结合,用色彩标明知识分类层次(识记、注解、掌握、应用评价)及注意点,教师据此引导学生进行简短归纳,指出部分知识逻辑联系,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会与理解,强化大脑中对所学材料形成的整合。
这种以直观教学形式对知识再认与重现,能使学生保持较长时间的记忆,形成认知结构。
3.抓好复习课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调整,创设主动、探究、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
(1)注意复习课教学情境的创设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复习和参与复习过程的积极性,也能提高学生复习的注意力以及求知欲。
初三复习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学习压力大,厌学的情绪较重。
教师在课堂授课时要积极创设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
问题情境的创设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资料、利用演示实验、学生自主实验、教多媒体课件模拟、插播物理影像资料、口头汇报,案例交流、话题讨论等,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关注,进而引发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
教师此时抓住时机,向学生提出一些与后续教学相关的“学习问题”,从而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和心理矛盾,使学生明确本课要学习或解决的“主题”是什么。
通过多样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也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复习状态。
(2)注意学生课堂讨论的组织
在中考物理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问题讨论。
课堂的讨论教师要善于组织和领导,加强巡视和指导,注意收集讨论的信息,切实提高课堂讨论的效果。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参与课堂讨论对提高学科成绩的作用,在小组讨论中克服旁观者的角色,能配合小组讨论召集人引导大家围绕切实有效的问题或专题进行讨论,同时注意指导学生避免讨论内容游离于学习主题的特殊学生。
小组讨论中有时一些学生习惯于完成自己的任务和问题,认为自己完成任务就行了,而不考虑帮助组内其他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解决此问题的方法,通常是适当减少小组讨论的任务和学习量,或提醒能力强的学生积极帮助困难同学,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加分。
教师要对讨论及时的归纳和总结,给学生明确的结论或方法,减少一些能力薄弱学生不知学到什么的情况的发生。
(3)注意课堂矫正反馈的信息统计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的互动过程,教师应及时收集和统计学生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教师讲解重点难点学生是否理解时,注意观察学生的眼神、面部表情,注意学生注意力的分散情况,注意通过对中等生和困难生的提问检查复习效果。
对课堂练习时,教师一定要先做题,明确答案,在巡视时,有针对性。
对错误较多的问题当堂解决,不要因为赶进度而影响复习效果,这样也会因为学生前提性、基础性知识掌握不牢而影响后续知识的复习。
(4)注意分层递进分类指导的实施
由于学生学习水平参次不齐,注意运用反馈原理,采取“多循环、快反馈、小步走、强矫正”的策略,注意题型的变式和题组训练,加强反馈针对性,练习的多样性。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加强指导,优等生以自学为主,低层次由教师直接指导学习,分类施教,分类指导,两类学生在学习要求上基本目标相同,提高目标,发展目标有异,教师在施教时还应注意三点:
①教师指导过程,实际上把自学提纲中有关问题分解开来,加以具体化,降低难度,引导学生以小步子,低坡度形式掌握知识技能。
要体现“扶中有放”思想。
在指导的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并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学自练,重点培养低层次学生自学能力。
经过训练,教师可编制更为具体的自学提纲,让低层次学生自学,同时对高层次学生进行拓展性讲解,使各层次自主发展。
对于不同层次学生转化的操作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对未达标学生采取补救措施,用个别化教学法和课内外异小组互帮互学,重点指导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障碍,激发学习动机。
鼓励达标学生向高一层次目标递进,教师要主动为这些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如“开小灶”,指导他们向知识和技能纵向拓展,扩大学生知识面,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
③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重视形成性评价提供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行为。
4.立足教材,重视教材功能的挖掘
物理新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是以教材为载体,因此,中考物理复习也应当立足于教材,以本为本,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比如注意通过课后小实验、教材课后典型练习的变式、课本各类图表和图形渗透来实现物理知识的考查,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教材每个插图、图表所蕴涵的物理意义。
比如:
去年我市的中考题,一张密度表,要求列举至少2个与之相关的物体概念。
所以,在中考复习过程中不能轻视课本,放弃课本抓课外,这会得不偿失。
5.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复习,夯实学生的“双基”
基本概念和规律是整个初中物理的核心内容,只有了解了基本概念,掌握好基本规律,才能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和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
而对概念的复习不能死记硬背,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着重去理解。
要真正掌握一个基本的物理概念,应该从它的引入背景、定义、重点字词、适用的范围等方面进行全面得了解,否则学到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片面的知识,就更谈不上去应用了。
物理概念和规律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能够帮助学生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许多物理现象和问题,学生并不感到陌生。
但一些物理的概念和规律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困扰,常使学生形成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和判断。
比如一般学生都认为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速度方向相反;
总认为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不受浮力作用等等。
所以,在概念和规律的复习更应注意设法纠正学生已有的一些片面的认识。
另外,抽象思维能力不足,有些概念的建立过程涉及比较抽象而复杂的思维过程,学生要理解这些需要有较高的思维能力。
再如:
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不容易到位,常认为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有关,不能认识到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对“理想平面”的假设有些学生不能理解,因此,对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复习,要引导学生注意概念和规律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新旧知识的迁移,同时辅助必要的练习来夯实学生的“双基”。
6.重视自主性实验研究与指导,减少物理拉分题的失分率
对物理实验的复习不但可以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与巩固,还可以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提供符合认知规律的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实验的能力。
而新课程中自主性实验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比较直接有效,对学生力学实验的思维能力考查也比较有效。
但是学生缺乏长期而系统的力学实验训练,同时受遗忘规律的影响,学生自主设计力学实验的能力表现出层次不齐,中考中丢失分比例较多。
近年来,物理自主实验主要集中于密度测定、压强、机械效率、杠杆平衡条件、影响摩擦力因素等知识点。
同时增设一些课外拓展性的力学探究实验,从能力要求看,中考自主实验的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增幅不大,而学生在自主实验的丢分情况不见降低,主要表现为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欠缺,表达能力不强,设计缺乏针对性,不能获得得分要点。
因此,在自主性实验的复习过程中,应当要求学生对基本实验仪器进行归纳和总结;
对基本实验的复习要仔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