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7535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0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0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0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0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0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答案与解析.doc

《2010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0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答案与解析.doc

2010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

1.(5分)(2010•北京)(北京卷理1)集合P={x∈Z|0≤x<3},M={x∈Z|x2<9},则P∩M=(  )

A.{1,2} B.{0,1,2} C.{x|0≤x<3} D.{x|0≤x≤3}

【考点】交集及其运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集合.

【分析】由题意集合P={x∈Z|0≤x<3},M={x∈Z|x2<9},分别解出集合P,M,从而求出P∩M.

【解答】解:

∵集合P={x∈Z|0≤x<3},

∴P={0,1,2},

∵M={x∈Z|x2<9},

∴M={﹣2,﹣1,0,1,2},

∴P∩M={0,1,2},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简单的集合的运算,集合在高考的考查是以基础题为主,题目比较容易,复习中我们应从基础出发.

 

2.(5分)(2010•北京)在等比数列{an}中,a1=1,公比q≠1.若am=a1a2a3a4a5,则m=(  )

A.9 B.10 C.11 D.12

【考点】等比数列的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把a1和q代入am=a1a2a3a4a5,求得am=a1q10,根据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可得m.

【解答】解:

am=a1a2a3a4a5=a1qq2q3q4=a1q10,因此有m=1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比数列的性质.属基础题.

 

3.(5分)(2010•北京)一个长方体去掉一个小长方体,所得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左)视图分别如图所,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为(  )

A. B. C. D.

【考点】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立体几何.

【分析】从正视图和侧视图上分析,去掉的长方体的位置应该在的方位,然后判断俯视图的正确图形.

【解答】解:

由正视图可知去掉的长方体在正视线的方向,从侧视图可以看出去掉的长方体在原长方体的左侧,

由以上各视图的描述可知其俯视图符合C选项.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几何体的三视图之间的关系,要注意记忆和理解“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含义.

 

4.(5分)(2010•北京)8名学生和2位老师站成一排合影,2位老师不相邻的排法种数为(  )

A.A88A92 B.A88C92 C.A88A72 D.A88C72

【考点】排列、组合的实际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排列组合.

【分析】本题要求两个教师不相邻,用插空法来解决问题,将所有学生先排列,有A88种排法,再将两位老师插入9个空中,共有A92种排法,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得到结果.

【解答】解:

用插空法解决的排列组合问题,

将所有学生先排列,有A88种排法,

然后将两位老师插入9个空中,

共有A92种排法,

∴一共有A88A92种排法.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排列组合的实际应用,考查分步计数原理,是一个典型的排列组合问题,对于不相邻的问题,一般采用插空法来解.

 

5.(5分)(2010•北京)极坐标方程(ρ﹣1)(θ﹣π)=0(ρ≥0)表示的图形是(  )

A.两个圆 B.两条直线

C.一个圆和一条射线 D.一条直线和一条射线

【考点】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坐标系和参数方程.

【分析】由题中条件:

“(ρ﹣1)(θ﹣π)=0”得到两个因式分别等于零,结合极坐标的意义即可得到.

【解答】解:

方程(ρ﹣1)(θ﹣π)=0⇒ρ=1或θ=π,

ρ=1是半径为1的圆,

θ=π是一条射线.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点的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能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体会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区别,能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6.(5分)(2010•北京)若,是非零向量,“⊥”是“函数为一次函数”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简易逻辑.

【分析】先判别必要性是否成立,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得到,则成立,再判断充分性是否成立,由,不能推出函数为一次函数,因为时,函数是常数,而不是一次函数.

【解答】解:

如,则有,

如果同时有,则函数f(x)恒为0,不是一次函数,因此不充分,

而如果f(x)为一次函数,则,因此可得,故该条件必要.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别,同时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相关运算.

 

7.(5分)(2010•北京)设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若指数函数y=ax的图象上存在区域D上的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1,3] B.[2,3] C.(1,2] D.[3,+∞]

【考点】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先依据不等式组,结合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的关系画出其表示的平面区域,再利用指数函数y=ax的图象特征,结合区域的角上的点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

作出区域D的图象,联系指数函数y=ax的图象,

由得到点C(2,9),

当图象经过区域的边界点C(2,9)时,a可以取到最大值3,

而显然只要a大于1,图象必然经过区域内的点.

故选:

A.

【点评】这是一道略微灵活的线性规划问题,本题主要考查了用平面区域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以及简单的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属中档题.

 

8.(5分)(2010•北京)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动点E、F在棱A1B1上,动点P,Q分别在棱AD,CD上,若EF=1,A1E=x,DQ=y,DP=z(x,y,z大于零),则四面体PEFQ的体积(  )

A.与x,y,z都有关 B.与x有关,与y,z无关

C.与y有关,与x,z无关 D.与z有关,与x,y无关

【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立体几何.

【分析】四面体PEFQ的体积,找出三角形△EFQ面积是不变量,P到平面的距离是变化的,从而确定选项.

【解答】解:

从图中可以分析出,△EFQ的面积永远不变,为面A1B1CD面积的,

而当P点变化时,它到面A1B1CD的距离是变化的,因此会导致四面体体积的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棱锥的体积,在变化中寻找不变量,是中档题.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9.(5分)(2010•北京)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1,1) .

【考点】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数系的扩充和复数.

【分析】首先进行复数的除法运算,分子和分母同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分子和分母进行复数的乘法运算,得到最简形式即复数的代数形式,写出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

【解答】解:

∵,

∴复数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的坐标是(﹣1,1)

故答案为:

(﹣1,1)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考查复数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的坐标,要写点的坐标,需要把复数写成代数形式的标准形式,实部做横标,虚部做纵标,得到点的坐标.

 

10.(5分)(2010•北京)在△ABC中,若b=1,c=,∠C=,则a= 1 .

【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解三角形.

【分析】先根据b,c,∠c,由正弦定理可得sinB,进而求得B,再根据正弦定理求得a.

【解答】解:

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

∴sinB=,

∵b<c,

故B=,则A=

由正弦定理得

∴a==1

故答案为:

1

【点评】本题考查了应用正弦定理求解三角形问题.属基础题.

 

11.(5分)(2010•北京)从某小学随机抽取100名同学,将他们身高(单位:

厘米)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由图中数据可知a= 0.03 .若要从身高在[120,130﹚,[130,140﹚,[140,150]三组内的学生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18人参加一项活动,则从身高在[140,150]内的学生中选取的人数应为 3 .

【考点】频率分布直方图.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概率与统计.

【分析】欲求a,可根据直方图中各个矩形的面积之和为1,列得一元一次方程,解出a,欲求选取的人数,可先由直方图找出三个区域内的学生总数,及其中身高在[140,150]内的学生人数,再根据分层抽样的特点,代入其公式求解.

【解答】解:

∵直方图中各个矩形的面积之和为1,

∴10×(0.005+0.035+a+0.02+0.01)=1,

解得a=0.03.

由直方图可知三个区域内的学生总数为100×10×(0.03+0.02+0.01)=60人.

其中身高在[140,150]内的学生人数为10人,

所以身高在[140,150]范围内抽取的学生人数为×10=3人.

故答案为:

0.03,3.

【点评】本题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相关知识.直方图中的各个矩形的面积代表了频率,所以各个矩形面积之和为1.同时也考查了分层抽样的特点,即每个层次中抽取的个体的概率都是相等的,都等于.

 

12.(5分)(2010•北京)如图,⊙O的弦ED,CB的延长线交于点A.若BD⊥AE,AB=4,BC=2,AD=3,则DE= 5 ;CE=  .

【考点】圆內接多边形的性质与判定.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立体几何.

【分析】首先根据题中圆的切线条件再依据割线定理求得一个线段AE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的线段的关系可求得CE的长度即可.

【解答】解:

首先由割线定理不难知道AB•AC=AD•AE,

于是AE=8,DE=5,又BD⊥AE,

故BE为直径,因此∠C=90°,

由勾股定理可知CE2=AE2﹣AC2=28,

故CE=.

故填:

5;.

【点评】本题考查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平面几何的切割线定理,属容易题.

 

13.(5分)(2010•北京)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焦点与椭圆的焦点相同,那么双曲线的焦点坐标为 (4,0),(﹣4,0) ;渐近线方程为 y=x .

【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椭圆的简单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

【分析】先根据椭圆的方程求出焦点坐标,得到双曲线的c值,再由离心率求出a的值,最后根据b=得到b的值,可得到渐近线的方程.

【解答】解:

∵椭圆的焦点为(4,0)(﹣4,0),故双曲线中的c=4,且满足=2,故a=2,

b=,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

故答案为:

(4,0),(﹣4,0);y=x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圆锥曲线的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问题,同时双曲线、椭圆的相应知识也进行了综合性考查.

 

14.(5分)(2010•北京)如图放置的边长为1的正方形PABC沿x轴滚动.设顶点P(x,y)的轨迹方程是y=f(x),则f(x)的最小正周期为 4 ;y=f(x)在其两个相邻零点间的图象与x轴所围区域的面积为 π+1 .

【考点】函数的图象与图象变化.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正方形PABC沿x轴滚动”包括沿x轴正方向和沿x轴负方向滚动.沿x轴正方向滚动指的是先以顶点A为中心顺时针旋转,当顶点B落在x轴上时,再以顶点B为中心顺时针旋转,如此继续.类似地,正方形PABC可以沿x轴负方向滚动.

【解答】解:

从某一个顶点(比如A)落在x轴上的时候开始计算,到下一次A点落在x轴上,

这个过程中四个顶点依次落在了x轴上,而每两个顶点间距离为正方形的边长1,因此该函数的周期为4.

下面考察P点的运动轨迹,不妨考察正方形向右滚动,

P点从x轴上开始运动的时候,首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