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出示“舍生取义”,介绍刘伯坚。
2.播放视频【刘伯坚写给家属至亲的一封信(《见字如面》电视片断)】
学生用心去感悟。
3.相关诵读
《报任安书》司马迁
《夏日绝句》李清照
《留侯论》苏轼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六、总结,留有余味,学生回味。
通过今天的“生命”主题的诵读活动,我们对有关生命的文章及其人物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些人和事,可能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你们、我们、他们以及天下所有爱好生命的人们。
希望同学们在课外再继续去品味有关生命主题的作品。
。
附件:
一、原文
生命生命
杏林子
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旋去,骚扰着我。
趁它停在眼前小憩时,我一伸手捉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动双翅,极力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
那样鲜明!
这样一只小小的飞蛾,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再动了,可是那双翅膀在我手中挣扎,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
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
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
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
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
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二、相关阅读资料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
“我活着有什么劲!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唉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
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
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北京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
1958年如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已清华附中初中部。
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
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谈生命文/冰心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
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
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
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
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
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呵!
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
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
大海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
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不有悲哀!
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地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相信来生!
生命又像一颗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
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
看见了天!
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阳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
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的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
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
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
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
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宇宙是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
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
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要记住: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
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我曾读到一个警句,它说“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赏析】
古往今来,人们从没停止过对生命现象的思考,人们也常常对人生作各种各样的譬喻。
在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里,冰心把人生比喻成一江奔腾的春水,比喻成一颗不断壮大的小树。
江水的东流与生命的流动相对应,而小树的壮大与人生的发展相吻合,比喻堪称贴切。
生命像江水,峭岩让江水激荡,而危崖之后是平沙,夹岸有红花朵朵;
挫折让生命苦涩,而风雨之后是彩虹,天际有灿烂云霞。
生命又像小树,小树离不开雨露阳光,而生命也需培育成长;
小树壮大后为大地洒下绿阴,而人生成长后也应为社会作出贡献。
生命既像江水又像小树,江水终将归复大海,小树终将叶落黄昏,人生终将走到尽头,但入海的江水可化作甘露,老树的落叶可变作春泥,那么,奉献的一生,留给世界的,又何尝不是一种美丽?
纸船——寄母亲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一九二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赏析
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
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
8月19日抵日本神户,21日游览了横滨。
从写作时间来看,这首诗是诗人于游览横滨之后的第六天,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的。
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
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
从吴淞口出发后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
因而诗人格外怀念母亲,甚至因思念母亲而得病,又因在梦中得见母亲而病愈。
这首诗就抒写了诗人思念母亲的深情。
《仿佛》泰戈尔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在游戏中间
有时仿佛有一段歌调在我玩具上回旋,
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时所哼的那些歌调。
但是在初秋的早晨
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
庙殿里晨祷的馨香仿佛向我吹来母亲一样的气息。
只是当我从卧室的窗里外望悠远的蓝天,
我仿佛觉得我母亲凝住在我脸上的眼光。
诗歌的第1节,作者写道:
“在游戏中间”、“歌谣在玩具上回旋”、“晃动摇篮时”等。
这些内容告诉我们,这一节是回忆“我”幼年时感受的母爱。
第2节,诗人选取了特殊的意象:
初秋早晨的合欢花香,暗喻母子和欢的温馨、甜美。
再者,诗人由花香联想到庙里晨祷的馨香,既自然,更见精妙:
人人都知道,到庙里烧香祈祷,心情该是何等的虔诚,而作者此时此刻竟那么真切地仿佛感受到了母亲的气息,足见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切、之烈。
第3节,诗人选取的环境是卧室,而且是“我”一个人在“外望悠远的蓝天”。
起初,诗人也许感到孤独,或许原本就是因为孤独而“外望”——渐渐地思念母亲、渴盼母爱的心荡漾开来,强烈起来。
于是,正如母亲的眼光“凝注在我脸上”一般,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具体起来、真切起来。
因此,孤寂的内心顿时开阔起来,温暖起来,仿佛觉得母亲的眼光“布满了整个天空”。
这告诉读者:
虽然“我”过早地失去了母亲,但“我”并不孤单,因为随时随地,母爱都相伴相随,甚至弥漫在“我”的整个生活中,将“我”包裹,“我”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厚重而丰富的母爱。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此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古时候虽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才在世上著称。
(那就是:
)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周易》;
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
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
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
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
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
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
《》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慨而写作的。
这些人都是(因为)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的地方,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让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
就像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生不能被人重用,便退隐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到活下来从事著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苏轼《留侯论》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白话译文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
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够被称为勇士。
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原因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
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任用,百里奚从买卖奴隶场所被选拔用为大夫。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的每一行为都不能如他所愿,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波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以后才能(注意)改正;
内心困惑,思虑堵塞,才能奋起,有所作为;
憔悴枯槁,表现在脸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这个国家时常有灭亡(的危险)。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在忧患中得以生存,在安乐中衰亡。
----《孟子》
岳阳楼记
【作者】范仲淹
【朝代】宋代
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
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
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
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
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
噫!
微斯人,
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唉!
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
(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
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
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
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
他们一定会说: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唉!
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红岩》是1961年12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国民党集中营的幸存者罗广斌、杨益言
该书讲述了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共产党员在渣滓洞和白公馆中,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一败涂地。
晚上,通过墙头上的秘密通道,渣滓洞每间牢房的战友,在暗淡的狱灯下,传阅着江姐动人心弦的回答.人们静坐在黑暗中,却像在阳光下一样,背诵着江姐信中光芒四射的词句:
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
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第十五章
"谅你一个女共产党员,还制服不了?
你不愿讲,好嘛,我们帮你打开嘴巴.来人!
"
接着,传来一阵狼毫似的匪徒的狂吼.
夜,在深沉的痛苦,担心与激动中,一刻一刻地挨过.星光黯淡了,已经是雄鸡报晓的时刻.
在那斑斑血迹的墙壁上映着江姐的身影消失了.大概她从倒吊的屋脊上,被松了下来....
"现在愿意说了吗?
魔影狂乱地乱动着.
"不!
"微弱的声音传来,仍然是那样的平静.
"十指连心,考虑一下吧!
说不说?
没有回答.
铁锤高高举起.墙壁上映出沉重的黑色阴影.
"钉!
人们仿佛看见绳子紧紧绑着她的双手,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间....血水飞溅...
"说不说?
"不说?
拔出来!
再钉!
江姐没有声音了.人们感到连心的痛苦,像竹签钉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重庆是个大火炉,七八月份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可是,小萝卜头每天光着膀子,趴在地上写呀!
算哪;
没有纸笔,妈妈在床头地上铺了一层土,小萝卜头就用一根长钉在上面写写画画。
有一天,小萝卜头上完课,一蹦一跳地跑回来,特别高兴,一进门就告诉妈妈:
“今天又上新课了,罗伯伯教我叶挺将军写的《囚歌》。
”“你学会了吗?
”“学会了,我背给你听!
”说着,小萝卜头流利地背诵了《囚歌》:
为人进去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游子吟⑴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⑵。
临行密密缝⑶,意恐迟迟归⑷。
谁言寸草心⑸,报得三春晖⑹。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体诗。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它,但就是打不败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