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00字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727860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00字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00字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00字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00字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00字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00字文档格式.docx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00字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00字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00字文档格式.docx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学习本节课一是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教育学生团结和睦;

二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为学习《鱼我所欲也》打基础;

  学情分析

  1.师生访谈、学生作业,中考试卷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

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

学生文言文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理解分析的基础较差,缺乏语感,教学本文采用感知、理解、记忆、运用、迁移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

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是词句的翻译,句子读不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积累孟子的文学常识,了解孟子的思想;

  ②积累文言文字词,了解孟子的说理方式;

  ③背诵课文,积累名句;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教育学生团结和睦

  3.方法与过程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诵读练习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解释字词句,理解文意

  2.教学难点:

把握孟子论述的思路及方法,了解孟子的思想。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提问激趣导入

  1.大家知道古人必读的四书是哪四书么?

(学生口答后再问)那《孟子》是什么样的书?

孟子是什么样的人呢?

  2.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借这篇课文来了解孟子是什么样的人,《孟子》是什么样的书!

  学生口答《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激发兴趣

  二、出示学习目标.

  ①积累孟子的文学常识,了解孟子“民本”“仁政”的思想;

  ②积累文言文字词“城”“郭”“池”“兵革”“委”“去”“域民”“威”“道”“至”“顺”“畔”“亲戚”“利”,了解孟子的说理方式;

  ③背诵课文,积累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失道之至,亲戚畔之”;

  ④认识“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生活中能和他人团结和睦相处

  学生读“学习目标内容”

  明确学习任务

  及任务

  三.引导学生学习

  

(一)出示学案,引导学生自学:

①听读课文,诵读课文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②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③把握行文思路,理解孟子的论述方式,感知孟子思想④结合课文,联系生活,说说“人和”的重要性(提示时间)

  

(二)教师出示自学反馈习题并提问:

①《孟子》是什么样的书?

②解释“城”“郭”“池”“革”“委”“去”“域民”“威”“道”“至”“顺”“畔”“亲戚”“利”,说说孟子是怎样说理的?

③背诵课文,默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④说说“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和”的重要性

  (三)巡视抽查学生自学效果,个别指导

  (四)教师精讲,答疑解惑;

重点讲行文思路及论证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相检查,答疑解惑

  留出学生自学时间,让学生在自学中感受知识生成,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明确精讲、重点讲的内容

  突出重点

  四,当堂训练

  发放当堂训练检测题(20XX年绍兴中考文言阅读)教师批阅学生课堂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

  检测知识落实及迁移情况

  五.总结及思想教育

  1.知识框架

  2.教育学生与人和睦相处,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形成整体知识体系

  六.作业

  A类.(必做)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2.翻译句子

  3.本文的论点及论证方法是什么?

  B类(选做)积累与“和”有关的成语及名句

  作业本完成

  巩固知识,分层布置,让差生吃饱优生更优

  七.课后反馈

  询问好中差三类学生学习感受,意见及建议

  加强反思研究,改进教学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论证攻战环而攻之,不胜(举例)——天时不如地利仁政

  失道寡助守战城高池深委去(举例)——地利不如人和人和

  结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反思

  1、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为引导,练为主线”模式,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人翁作用,加强知识落实,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2、练习的容量大,注意层次性,练中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兴趣才是最大的。

  【反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借着写教学反思的机会,我就谈谈在这节课中的“得”与“失”。

  文言文的学习应该有着丰富的内容。

它不只是理解词义、句义,不只是积累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和学习几个句式。

它既是语言的学习,又是文学的欣赏,更是文化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

  我就先谈谈我在这次教学中的“得”。

  1、在学习课文之前,我安排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语文综合活动,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来了解孟子生活的年代和他思想的精髓。

并指导他们分类整理。

这样活动就能为文本服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

  2、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在小组交流中可以质疑,互相解决问题,交流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3、用读书卡片的形式归纳整理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温故而知新”,这样可以巩固学习的成效。

  4、在问题的探究中理解课文。

引导学生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

  这些都是我觉得自己在设计过程比较合理的,但课堂只有四十五分钟,想面面俱到确实很难,通过上这节课,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失”。

  1、学生在汇报自己的翻译情况时没能注意形式的变化,使得气氛较沉闷,学生注意力没能高度集中。

  2、文言文应该在诵读中理解,但我考虑到课堂的完整性没有充分的让学生接触文本,朗读不到位。

  3、我设计的整理活动形式很好,但学生要有时间整理消化,最好把它放在《孟子》二章学完后做效果会更好。

  4、在学生讨论中心论点时,没有紧紧围绕论点和论据的关系展开讨论,使得学生的理解还不够到位。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用一位老师的话说:

“教师课堂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应该是为学生服务的,应该务实,把每个问题都要讲透,这样学生才会有所得。

”我想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课堂设计才会出彩吧。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00字第2篇

  【教学目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教学设计

  1、了解作者、作品。

  2、掌握句子节奏。

  3、理解、疏通文段。

  4、理解课文思路,了解文章中心论点及主旨句。

  5、背诵第四段。

  6、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背诵课文第四段。

  3、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预习。

  2、投影片或小黑板。

  【教学方法】

  朗读、自学、点拨、引导、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投影常识,学生结合阅读提示完成(学习目标一)

  常识:

  1、关于孟子的常识。

  2、关于《孟子》一书。

  检查、齐读。

  二、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节奏(学习目标二)

  1、听课文录音:

(学生注意节奏、字音)

  教师强调某些句子的节奏:

  如“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随时点拨。

  3、学生再读课文。

  三、学生结合书下注释疏文,不理解处打“?

”,提问(学习目标三)

  1、学生结合书下注释疏文,教师前后巡视,了解情况。

  2、学生提问,教师引导回答。

  3、请二三位学生翻译课文,错误处教师引导指正。

  四、在疏文基础上,理清课文结构思路(学习目标四)

  1、引导、讨论。

  2、师生共同归纳:

  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战例一(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

  战例二(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总结得出主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五、课堂巩固

  背诵课文第四段。

(学习目标五)

  六、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开头就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人和”,就是文中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团结协助精神的重要性。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00字第3篇

  一、教学目标

  流程与设计的教学设计

  1、了解流程的含义及其对生产、生活的意义。

  2、通过对典型的工作流程和生产工艺流程案例的分析,理解流程中的时序和环节的意义,学会阅读简单的流程图。

  3、能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并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4、能解释流程的改进与设备、材料等之间的关系,能概括某种简单生产流程优化过程中所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5、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对象进行流程设计或流程的改进设计,并用文字或图表说明流程设计方案的特点,或者流程的改进方案的优越之处。

  二、设计思路

  本单元研究的是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相对于其他三个单元而言,内容较易理解,重要概念不多,其中流程优化的思想为后一单元的学习作了必要的铺垫。

  依据教学目标,本单元沿着这样的线索展开:

  1、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

  从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流程开始,归纳时序的概念,分析流程、时序和环节对于人们的生活生产的重要意义,通过简单的小试验和若干典型的案例,理解流程的应用,识读几种常见的流程图。

  2、流程的设计

  在明确流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应考虑的基本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手工、批量生产小铁锤的工艺流程设计等案例分析,使学生明白流程并非自然过程,是需要根据目标和环境的要求人为进行设计的,流程设计的不同,产生的效益不同。

  3、流程的优化

  流程的设计具有不唯一性。

分析不同流程设计所导致的不同工作效率,提出流程优化的若干指标如成本、工艺、技术、工期和质量等,通过案例使学生理解流程优化的思想。

  三、教学准备

  1、相关学科知识

  本单元内容要求学生具有初中化学、物理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2、教学器材和材料

  本单元需要的教学设备和器材主要有,试验用双色圆珠笔、牛皮板、浆糊、订书机等。

教师可根据教学设计以及本校情况酌情使用和选择替代器材、材料以及与为教学服务的音像资料等。

  四、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使用6学时。

  节次内容建议学时数

  第一节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2

  第二节流程的设计2

  第三节流程的优化2

  合计6

  五、教学建议

  1、教师应查阅生活和生产工艺流程等方面的.书籍,重点研究流程的设计与优化问题。

  2、教师应有指导学生收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关联的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和优化的资料和素材,指导学生阅读,为进行流程设计奠定基础。

  3、要指导学生完成本单元的试验和练习,教师可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替代的材料和工具来做试验和练习。

  4、由于学时数有限,可指导学生在问题引导下自主学习教科书中的部分内容,而不必面面讲到。

  六、教学评价

  1、根据课堂上学生对本单元“马上行动”“思考”“练习”“综合实践”等栏目中的问题解决,了解和判断学生对基础内容的掌握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2、从学生所做的流程设计方案中,评价学生对流程、优化的理解和应用程度。

  3、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外在行为表现中,观察学生是否将流程的设计与优化外显为提高学生和生活效率的自觉行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00字第4篇

  一、直接导入

  二、确立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背诵、理解词句,把握文意。

  2、理清文章行文脉络,把握相关文体知识。

  3、理解“人和”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

  三、简介作者、作品

  1、学生交流积累。

  2、出示孟子《孟子》知识。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引导学生注意:

读音停顿、重音节奏。

  2、随师齐读课文──巩固、体会。

  3、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议论的中心。

  五、翻译理解文意

  1、出示重点字词、句──交流。

  2、请学生质疑、补充。

  3、重点检测。

  六、朗读巩固──男女生分读

  七、深入研析

  质疑:

  1、文章怎样论述文章中心论点的.?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行文条理。

  2、在第一个事例中,哪些词最能突出“天时不如地利”?

  3、第二个事例中运用了什么句式?

有什么作用?

  4、提纲试背

  5、举完两个例子后得出什么结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道”与“人和”有何关系?

  7、战争与治国,哪个是作者最想表现的?

为什么从战争入手?

  八、一分钟试背、涵咏

  九、结合现实、历史,请学生再举一两个例子证明人和的重要性

  十、小结

  十一、诵读中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