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语文第六单元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724960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下语文第六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下语文第六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下语文第六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下语文第六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下语文第六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下语文第六单元文档格式.docx

《四下语文第六单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下语文第六单元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下语文第六单元文档格式.docx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默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父亲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

(学生边读边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再分别汇报,边汇报边填表)

什么地方什么情况说话内容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理解父亲第一次说的话。

(1)自读。

(2)质疑——小组合作——解疑

(1)为什么说爬山是一件辛苦的事?

(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爬山会遇到哪些困难?

遇到困难,人们往往会产生什么不良情绪?

以此来说明爬山是一件辛苦的事。

(2)“我们”爬山与别人有什么不同。

(别人爬山是为了征服山,“我们”爬山是为了征服自己。

(3)“征服”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替换,用换词的方法理解了“征服”的意思。

征服——战胜)

(4)“征服山”和“征服自己”各是什么意思?

(“征服山”是指战胜山,以爬到山顶为目的。

“征服自己”是指要有自信心,尽自己最大努力去爬山。

教育“我”做事要有决心,要有信心,要努力去做。

(5)我为什么是“似懂非懂”?

(“我”那时年纪小,只有十岁,所以对父亲富有哲理的话好像懂了,又好像不懂。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提问——解疑为学路,合作讨论形式学习,进而解决发现的问题,给学生读书的时间与环境,使其在读书、讨论的过程中提高认识事物和阅读能力,最终形成自能读书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

【二习】

一、按原文填空,再读一读。

1.阳光——,汗水——,而我们父子俩是——。

2.下山途中,我——又跑又跳,父亲叫住我说:

“——你只是急着下山,又怎么能——沿途的美景呢?

3.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

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

【三导】课堂总结,这是父亲开始爬山时所说的话,他使我们明白了做事要有决心,有信心。

那么,父亲的另外两次所说的话,又有哪些深刻的含义呢?

下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

【三习】布置作业

1、书写课后的生字。

2、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1爬山

决心

征服自己

信心

第二课时

【一导】齐读课文。

【一习】听写生字。

一、回顾课文,引入情境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爬山》,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从父亲第一次所说的话中,你受到了哪些启示呢?

3、是啊,父亲的话使“我”明白了在困难面前,要有决心、有信心,征服了自己就征服了困难。

那么,父亲还说了什么呢?

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回顾课文内容,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作好了铺垫。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父亲第二次说的话

父亲喝了一口水,慢条斯理地说:

“爬到山顶固然令人高兴,但是爬山的过程更让人愉快。

其实能不能爬到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

(1)指名读。

(2)小组内交流、讨论,父亲的话强调了什么?

(父亲的话强调的是爬山的过程,强调爬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也就是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在过程中去努力,而结果并不是很重要的。

(3)“我”的说法对吗?

为什么?

(不对,因为自己并没有尽最大努力,所以羞愧地低下了头。

(4)能说出一个你自己尽力(或没尽力)的一件事吗,你今后会怎样去做呢?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在于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

结合自身的例子,不但能更好地加深对课文本内容的认识,而且更具有实际的教育意义,突显人文性。

2、学习父亲第三次说的话

……“大自然的美景,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会,用脑袋去思考。

(1)自由读。

(2)父亲说这些话的用意是什么?

(或父亲为什么要说这些话?

(结合父亲是怎样做的来理解。

(3)父亲的确话给了你哪些启发呢?

(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谈体会。

3、(课件出示父亲三次所说的话)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

(2)完整地谈一谈自己从父亲的话中得到的启示。

[再次读一读,品一品,议一议,揣摩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认识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4、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

(2)“我”从这次爬山中学到了什么?

你是怎样理解的?

(抓住“沉静”和“智慧”结合前文的学习来谈)

(3)有感情地朗读,试着背诵。

一、按要求写句子。

1、如果你只是着急下山,又怎么欣赏沿途的美景呢?

(改为陈述句)

2.公园美丽(扩句)

3.爷爷总是经常对我说:

“要珍惜每一粒粮食。

”(修改病句)

二、原文填空并理解句子。

转眼间,夕阳为天边披上了——,随后。

星星和月亮也为黑夜——。

父亲一手拿着电筒,另一只手牵着我。

——,山路——,我们父子俩小心地迈出每一步,终于走出了——,回到了——的都市。

从——那里,我学到了——;

从——身上,我学到了智慧。

请你写出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

【三导】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师总结本课的闪光点。

2、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

看一看大自然的美景,听一听大自然的声音,然后用心灵去体会,用大脑去思考。

尽力做事智慧

懂得欣赏

【教学反思】

 

22、语言的魅力

1、会认“魅、姗、辰”等3个字,会写“魅、丐、牌、绅、衷、辰、酸”等7个字。

掌握“ 魅力、乞丐、牌子、绅士、无动于衷、良辰美景、心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培养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的能力。

4、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感受语言的魅力。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让.彼得勒加的那几个字为什么那样有魅力。

让学生明白恰当地运用语言,会产生非凡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人心。

培养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的能力。

自己写富有魅力的语言。

【学习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精彩的广告词和打动人心的警示语。

1.认真朗读课文三遍,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勾画并认读本课生字词。

一、谈话导入。

1、师板书“魅力”,指名读。

2、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魅力”这个词,“魅力”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3、你认为什么具有魅力呢?

(随机扩展:

如学生说到“春天的魅力”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春天的魅力在哪里等。

4、同学们用三言两语就说出了自己的理解,描述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其实这也是一种魅力,这就是同学们“语言的魅力”。

这节课我们学习“语言的魅力”(板书“语言的”),那么课文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现在,就请同学们一同走进课文,去探寻语言的魅力。

[先理解魅力的意思,再出示课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清自己不熟悉的字词,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字词读音。

(课件出示本课字词)

3、全班交流,注意“衣衫褴褛、姗姗而去”等词的读音。

4、通过自学,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结合一些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衣衫褴褛、头发斑白、良辰美景”的意思,也可以让学生用这些词语再说一句话,进一步理解词语。

5、再读课文,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法国诗人在一位行乞老人的木牌上加了几个字,结果给钱的人就多了。

[以上教学环节,通过学生的自读和交流,强化了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三、研读课文,理解感悟

过渡:

法国诗人让.彼得勒在木牌上只加了几个字“春天到了,可是”就让老人的处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在加上这几个字之前、之后都是样的情境呢?

我们现在就来共同学习研究。

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在你的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一幅画面?

(盲老人站在木牌旁,期待着路人的帮助,路人却无动于衷。

师相机板书“双目失明我什么也看不见无动于衷什么也没有得到)

2、你们想看这个画面吗?

(出示课件盲老人和写有“我什么也看不见”的木牌。

3、看了以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衣着华丽”等词语理解汇报。

4、感情朗读

是啊,盲老人为生活所迫才这样做的,处境非常悲惨,可路人却如此冷漠,谁来有语气的读一读,其他同学看书体会或看画面感受。

[读课文,想画面;

看画面,读课文,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更好地促进了课文本的学习,丰富了学生认识事物的手段和方式。

填空

课文叙述的事情发生在——,一位——的老人在街头乞讨,可是——。

诗人让·

彼浩勒经过他的身边,在他的木板上加了一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为什么呢?

你的看法是:

————。

【三导】课堂小结

1、此时此刻,面对这样一位凄苦的老人,我们多么希望能有人来帮助他呀!

谁会来创造这个奇迹呢?

老人的处境会不会有所改变呢?

我相信,通过下节课的学习,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三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2语言的魅力

老人路人

双目失明无动于衷

我什么也看不见

什么也没有得到

【一导】齐读课文

【二习】听写生字,与同桌复述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那个可怜的老人吗?

(生回忆课文中描述老人的词句。

)是啊,这样一个老人,他的境遇发生变化了吗?

会是什么改变了他的境况呢?

下面我们就来继续学习。

二、研读课文,理解感悟

学习2----5自然段

穿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走过去了,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们走过去了,他们都无动于衷。

盲老人心里多么悲伤呀!

这天中午他幸运地遇到了诗人让.彼浩勒,改变了他的命运。

1、默读2-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诗人帮助盲老人的句子。

[在默读中进行充分的思考,边读边画,有思考的内容,和充分的时间就会有自己的见解。

2、诗人添上这几个字后,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3、先自学,然后小组讨论,师重点指导。

(诗人添上这几个字以后,人们一改原来的无动于衷,纷纷解囊相助)

4、指导朗读

1)指名读,一人读添字前的内容,一人读添字后的内容。

其他同学想想前后语气有什么不同?

2)同桌互相练一练。

3)分角色朗读。

[通过朗读,进而更好地体会出语言所起的巨大作用。

学习第6自然段

1、诗人添上“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呢?

自由读有关段落,找出答案,画下来。

2、学生自学,小组内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点拨。

1)“春天到了”我们会想到什么?

(春天美丽的景象)

2)根据文中的内容想象一下这叫人陶醉的春天景象,好吗?

(学生想象)

3)这么美的春天,你们想看吗?

请你先趴在桌子上,不许抬头看。

(课件出示春景图及背景音乐)春天到了,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尽情地歌唱;

小鹿在小溪旁欣赏着自己映在水中的倒影;

我们在绿树红花间追逐嬉戏;

那红的、黄的、粉的……各种各样的野花盛开怒放,真是如诗如画的春天。

4)刚才,我播放的画面,你看见了吗?

(没有,什么也没看见。

3)你想不想看这如诗如画的春天呀?

(重放春景图)这景象美不美呀?

(美!

)你刚才看不见时是什么感受呢?

(非常难受)

5)你这么一会儿看不见就这么难受,盲老人一生什么也看不见,会更难受,这多么令人心酸呀,多么令人同情啊!

6)指名读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一人接读下面的内容。

其他同学看画面再次感受。

7) 我们也被这句话感染了,自由练读,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在电教手段的运用中,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已经被调动起来了,这时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朗读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另外也让学生体会“春天到了”让人想到了如诗如画的春天美景,“可是”一词让人形成对比,这美景盲老人却看不见,于是让人产生了同情之心,具有了感染力,所以说它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富有诗意的语言,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8)齐读最后一段,练习背诵。

4、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体会语言的魅力。

短短几个字就产生了这么大的作用,语言是多么有魅力啊!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许多有魅力的语言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出示经典的富有魅力的语言课件)体会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一、给下面句子加标点,然后写加点词的反义词,最后仿写关于“快乐”的句子。

哎老人叹息着回答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说着脸上露出了非常悲伤的神情。

叹息:

悲伤:

“快乐”的句子:

二、根据句子选择词语。

1.在繁华的巴黎大街边,坐着一位衣衫褴褛、头发(斑白、班白)、双目失明的老人。

2.春天的美景怎么不叫人(陶醉、陶冶)呢?

3.这富有诗意的语言,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非常(浓厚、浓郁)的感情色彩。

【三导】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好的语言,能给人以美好的享受,能使人的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

有句名言说得好,“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

希望同学们认真地学好语文,让你们的语言也具有巨大的魅力吧!

2、一句有魅力的话有着神奇的魔力,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也试着发挥语言的魅力,写几句话呢?

(出示图片:

草坪、动物、水资源、环境等)

1、查找能说明“语言魅力”的词语、格言或故事。

2、背诵第6自然段。

双目失明

我什么也看不见无动于衷

春天到了,可是……

得到的钱多极了解囊相助

23、寓言两则

第一则《滥竽充数》

1.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

  2.学生懂得《滥竽充数》的寓意,使学生明白:

没有真才实学,靠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

  3.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学会做人。

【一导】课前预习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二则寓言。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完后用简单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反馈

    师:

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寓言《滥竽充数》。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成语。

(板书:

滥竽充数)

   3、师:

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不懂的字查字典,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课文,说说你理解了这个成语中的哪几个字?

哪些字难理解?

    竽:

簧管乐器。

充数:

凑数。

    师:

“滥”字有难点,哪位同学知道它的意思。

(滥:

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

谁能连起来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吗?

  二.围绕问题,自学课文。

(边思边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师:

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课本中,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思考老师所给出的三个问题.

     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

   2、讨论问题,理解课文。

(在讨论中逐步理解课文,体会南郭先生不会装会的样子,揭露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丑恶嘴脸。

    ⑴分组讨论,理解课文。

    ⑵大组交流,切透课文。

    ⑶板书小结,深化课文。

     爱讲排场有机可乘,滥竽充数装腔作势,不会装会只好逃走无机可乘

  三、阅读填表,理解寓意。

同学们都知道每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道理,《滥竽充数》这则寓言也不例外。

今天,老师邀请在座的同学当一回研究员,自己来寻找寓言背后隐藏的深刻的道理。

大家有没有兴趣?

    师:

看来,大家信心十足啊!

这一次的活动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一张表格,大家要通过研究讨论共同完成这张表。

好,我们先来看看发下来的表格。

听竽者喜欢南郭先生的做法南郭先生的结果

我们在填表时,要多读读课文,多思考,综合大家的意见,划找出文中的有关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填入表中。

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四人为单位自学课文展开讨论。

   2、学生讨论填表

   3、学生反馈,教师适机指导朗读。

   4、师: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

读完之后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

(读课文,反馈)

我们还能从齐宣王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板书:

真才实学严格把关

这就是同学们通过自己对这则寓言的学习所揭示出来的道理,这是所有研究员踏踏实实学习研究的成果。

  四、联系实际,深化寓意

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你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滥竽充数”之类的事情,也有象南郭先生一样的人。

你找到过吗。

——说说我们身边的南郭先生

一、你还知道哪些四字成语。

滥竽充数亡羊补牢画蛇添足

————————————

二、先解释词语意思,再用词语造句。

1.滥竽充数解释:

造句:

【三导】课后延伸。

这会我可为南郭先生担心起来了,你想啊,他再也不能滥竽充数拉,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失业了,下岗了,下岗后南郭先生该干些什么呢,同学们就让我们大家一起帮他出出主意吧。

     题目:

南郭先生下岗后

【三习】布置作业

1.请将这则寓言复述给你的家人听。

   2.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告诉大家。

【板书设计】

滥竽充数

有机可乘:

三百人一起吹

装腔作势:

欺骗成功

真相暴露:

独奏逃走

第二则《邯鄣学步》

1、能正确理解“姿势、优雅,顽固”等词语的意思。

2、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邯鄣学步>所包含的道理。

3、能正确、有感情地读课文。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二则寓言。

(板书;

邯郸学步)

2、谁知道成语“邯郸学步”的意思?

(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完后用自己简单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词语:

幽雅彻底机械姿势顽固

(提醒学生注意:

“械”字不要读成“jiè

”“彻”字不要读成“qiè

”)

(2)主要内容:

燕国有一个人到赵国首都邯郸学走路,最后新的走法没学会,自己原来的走法全忘了,只好爬着回去。

三、细读课文,理解寓意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你都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提出来。

2、学生质疑,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筛选以下几个问题:

(1)这个燕国人为什么要到邯郸去学步?

(2)这个燕国人是怎样学步的?

(3)这个燕国人到邯郸去学步的结果怎样呢?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3、讨论问题,理解课文(教学方法步骤同第一则寓意言)

(在讨论中逐步理解课文,体会燕国人学习走路的样子,揭露这个燕国人虚伪的心理和他自食其果的下场)

(1)分组学习,研究讨论课文相关内容。

(2)全班交流,透彻理解课文。

(3)板书小结,深化课文。

盲目跟随别人终将自食其果)

一、先解释词语意思,再用词语造句。

1.邯郸学步解释:

意思:

二、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逃了?

2.你认为齐宣王和齐闵王的做法那个更好?

3.那个学走路的燕国人为什么只好爬着回去?

4.这两则寓言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导】拓展延伸

1、演一演这个寓言故事。

演完后,模仿记者采访:

“燕国人”。

2、请你展开想象,学走路的燕国人爬回去后,人们会怎样议论他呢?

就请你续写这个小故事吧!

1、结合《邯郸学步》的故事情节,编写课本剧。

2、收集更多的寓言故事。

邯郸学步

一进城学

过了几天不进步

一段时间不会走

24、米芾学书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的。

学习米芾勤奋好学的精神。

2.让学生了解学好书法的窍门。

3.会认“琢、枉”等2个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的。

【学习时间】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出示米芾的作品,请同学们欣赏。

老师说道:

“这就是北宋书法家米芾的作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的课文就是米芾小时候学习书法的故事。

”板书:

米芾学书 

二、引导学生从题目质疑激发阅读兴趣

看到题目后,你都想了解哪些内容呀?

(米芾是怎样学书法的;

他有什么好的方法;

他是怎样练习书法的……)

那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