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7157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2.docx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2.docx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2

 

《机械原理》

课程设计指导书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2009

指导教师:

曹冲振

 

2012年7月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

二、课程设计基本要求………………………………………………………………………1

三、设计内容与步骤…………………………………………………………………………1

四、设计题目及分组…………………………………………………………………………2

1.第一组…………………………………………………………………………………2

2.第二组…………………………………………………………………………………5

3.第三组…………………………………………………………………………………6

4.第四组…………………………………………………………………………………7

5.第五组…………………………………………………………………………………8

6.第六组…………………………………………………………………………………9

7.第七组…………………………………………………………………………………10

五、考核方法…………………………………………………………………………………11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落实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课程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从事本专业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训练。

1.课程设计属于《机械原理》课程的延续,通过设计实践,进一步学习掌握机构设计的一般方法。

2.培养综合运用所学机构一般理论与各种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使用手册、图册、有关资料及设计标准规范的能力。

4.提高技术总结及编制技术文件的能力。

5.是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实施的技术准备。

二、设计基本要求

1.为提高设计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独立完成所布置的设计任务;

2.在设计过程钟应有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结合所给定的具体生产条件拟定合理的原理方案;

3.在设计中学会运用教材、参考书、机构手册等技术资料,应进行必要的设计计算和验算,保证所选择的技术方案正确合理。

4.设计图纸应符合相关国家制图标准,图面整洁,视图完整的要求,设计说明书需用术语,文字通顺简练,字迹工整。

设计完成时应提交以下资料:

方案原理图(A3图纸)至少1张或1套(须计算机绘图)

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课程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指定,按教学计划规定,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总学时一般为5天,其进度及时间大致分配如下:

1.小组讨论可行的方案,小组成员独立进行具体方案设计;(1.5天)

2.绘制原理图(A3);(1.5天)

3.整理设计说明书;(1.5天)

4.答辩。

(0.5天)

三、设计内容与步骤

小组根据选择的题目,提出各种实现方案,并确定出方案的优劣,然后根据自己题目独立完成设计内容,小组中每位同学要采用不同方案。

1.小组讨论可行性方案

每个人提出自己的观点,可以查阅资料(资料自己从图书馆借阅),同学之间相互讨论,集思广益,逐步形成自己的机构方案。

2.自己独立进行具体方案设计,并绘制图纸

根据机构方案,对机构进行详细设计,主要是运动可行性、运动规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机构受力特点等。

图纸绘制要规范(参考相关资料)、布局要合理、图面要整洁。

3.整理设计说明书

学生在完成上述全部工作后,应将前述工作根据前后顺序编写设计说明书1份,特别要注重原理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对设计各部分的重点内容应有详细说明、分析及论证,要进行必要的计算和验算。

说明书要求字迹工整,语言简练,文字通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设计说明书书写应不少于15页。

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原始资料、任务和要求

(2)目录(应编写页码)

(3)设计进度及安排

(4)运动方案的工作原理分析与比较

(5)方案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

(6)方案优缺点的分析或方案对比

(7)设计小结

(8)参考文献

文献参考格式:

[1]孙桓,陈作模.机械原理[M].7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邓宗全,张朋,胡明,高海波.轮式行星探测车移动系统研究状况综述及发展态势[J].机械设计,2008,25

(1):

1-5

[3]曹冲振、马培荪、王凤芹、高雪官等.铰接菱形多杆机构式升降装置[P]:

中国,ZL200420020715,2005-03-23

四、设计题目及分组:

1.第一组:

(1)设计题目:

洗瓶机推瓶机构设计

洗瓶机主要由推瓶机构、导辊机构、转刷机构组成。

如图1所示,待洗的瓶子放在两个同向转动的导辊上,导辊带动瓶子旋转。

当推头M把瓶子向前推进时,转动着的刷子就把瓶子外面洗净。

当前一个瓶子将洗刷完毕时,后一个待洗的瓶子已送入导辊待推。

图1洗瓶机工作示意图

洗瓶机的技术要求见下表。

方案号

瓶子尺寸

(直径×长)

(mm)

工作行程

(mm)

生产率

(个/s)

急回系数

K

电动机转速

(r/min)

A

Φ100×200

600

15

3

1440

B

Φ80×180

500

16

3.2

1440

C

Φ60×150

420

18

3.5

960

D

Φ100×200

600

18

3.5

1440

E

Φ80×180

500

15

3.2

1440

F

Φ60×150

420

16

3

960

(2)设计任务

1)洗瓶机应包括齿轮、平面连杆机构等常用机构或组合机构。

学生应提出两种以上的设计方案并经分析比较后选定一种进行设计。

2)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

3)绘制机器的机构运动方案简图和运动循环圈。

4)设计组合机构实现运动要求,并对从动杆进行运动分析。

也可以设计平面连杆机构以实现运动轨迹,并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出运动线图。

若采用凸轮机构,要求用解析法设计凸轮。

5)其他机构的设计计算。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3)设计提示

分析设计要求可知:

设计的推瓶机构应使推头M以接近均匀的速度推瓶,平稳地接触和脱离瓶子,然后推头快速返回原位,准备第二个工作循环。

根据设计要求,推头M可走图2所示轨迹,而且推头M在工作行程中应作匀速直线运动,在工作段前后可有变速运动,回程时有急回特性。

图2推头M运动轨迹

对这种运动要求,若用单一的常用机构是不容易实现的,通常要把若干个基本机构组合起来,设计组合机构。

在设计组合机构时,一般可首先考虑选择满足轨迹要求的机构(基础机构),而沿轨迹运动时的速度要求,则通过改变基础机构主动件的运动速度来满足,也就是让它与一个输出变速度的附加机构组合。

实现本题要求的机构方案有很多,可用多种机构组合来实现。

1)凸轮—铰链四杆机构方案

如图12所示,

图12凸轮—铰链四杆机构方案

铰链四杆机构的连杆2上点M走近似于所要求的轨迹,点M的速度由等速转动的凸轮驱动构件3的变速转动来控制。

由于此方案的曲柄1是从动件,所以要注意采取度过死点的措施。

2)五杆组合机构方案

确定一条平面曲线需要两个独立变量。

因此具有两自由度的连杆机构都具有精确再现给定平面轨迹的特征。

点M的速度和机构的急回特征,可通过控制该机构的两个输入构件间的运动关系来得到,如用凸轮机构、齿轮或四连杆机构来控制等等。

图13所示为两个自由度的五杆低副机构,l、4为它们的两个输人构件,这两构件之间的运动关系用凸轮、齿轮或四连杆机构来实现,从而将原来

两自由度机构系统封闭成单自由度系统。

图13五杆组合机构方案

3)凸轮—全移动副四杆机构

图14所示为全移动副四杆机构是两自由度机构,构件2上的点M可精确再现给定的轨迹,构件2的运动速度和急回特征由凸轮控制;这个机构方案的缺点是因水平方向轨迹太长,造成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行程过大,而使相应凸轮尺寸过大。

图14凸轮—全移动副四杆机构的方案

4)用优化方法设计铰链四杆机构

可用数值方法或优化方法设计铰链四杆机构,以实现预期的运动轨迹(如图9.3所示)。

运动轨迹的具体数值由设计者画图确定,一般不要超过9个点的给定坐标值。

2.第二组:

(1)设计题目:

设计罐装机运动机构

(2)设计要求

如图3所示,喂料摆筒在A、B两位交替喂料。

在A、B两工位分别停歇a秒,摆动所需时间为b秒。

喂料嘴在喂料摆筒摆动时关闭。

A、B所在的两工作台的动作和喂料摆筒的动作匹配。

如用平面凸轮机构,须设计出工作廓线方程,如用间歇机构,须对其主要参数进行计算。

图3

(3)原始数据

数据组编号

A

B

C

D

E

F

G

a(s)

0.5

0.5

0.5

0.6

0.6

0.8

0.8

b(s)

0.25

0.3

0.5

0.4

0.6

0.2

0.4

3.第三组:

(1)设计题目:

高位自卸汽车

目前国内生产的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为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卸下,卸货高度都是固定的。

若需要将货物卸到较高处或使货物堆积得较高些,目前的自卸汽车就难以满足要求。

为此需设计一种高位自卸汽车(图3),它能将车厢举升到一定高度后再倾斜车厢卸货(图4,图5)。

(2)设计要求

1)具有一般自卸汽车的功能。

2)在比较水平的状态下,能将满载货物的车厢平稳地举升到一定的高度,最大升程Smax见下表。

3)为方便卸货,要求车厢在举升过程中逐步后移(图5)。

车厢处于最大升程位置时,其后移量a见下表。

为保证车厢的稳定性,其最大后移量amax不得超过1.2a。

图4自卸汽车图5高位自卸汽车卸货

方案号

车厢尺寸(L×W×H)

mm

Smax

mm

a

mm

W

kg

Lt

mm

Hd

mm

A

4000×2000×640

1800

380

5000

300

500

B

3900×2000×640

1850

350

4800

300

500

C

3900×1800×630

1900

320

4500

280

470

D

3800×1800×630

1950

300

4200

280

470

E

3700×1800×620

2000

280

4000

250

450

F

3600×1800×610

2050

250

3900

250

450

4)在举升过程中可在任意高度停留卸货。

5)在车厢倾斜卸货时,后厢门随之联动打开;卸货完毕,车厢恢复水平状态,后厢门也随之可靠关闭。

6)举升和翻转机构的安装空间不超过车厢底部与大梁间的空间。

7)结构尽量紧凑、简单、可靠,具有良好的动力传递性能。

(3)设计任务

1)高位自卸汽车应包括起升机构,翻转机构和后厢门打开机构。

2)提出2至3个方案。

主要考虑满足运动要求、动力性能、制造与维护方便、结构紧凑等方面的因素,对方案进行论证。

确定最优方案。

3)画出最优方案的机构运动方案简图和运动循环图。

4)对高位自卸汽车的起升机构,翻转机构和后厢门打开机构,进行尺度综合及运动分析,求出各机构输出件位移、速度、加速度,画出机构运动线图。

5)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4)设计提示

高位自卸汽车中的起升机构、翻转机构和后厢门打开机构都具有行程较大,做往复运动及承受较大载荷的共同特点。

齿轮机构比较适合连续的回转运动,凸轮机构适合行程和受力都不太大的场合。

所以齿轮机构与凸轮机构都不太合适用在此场合。

连杆机构比较适合在这里的应用。

4.第四组:

(1)设计题目:

设计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