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保证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713917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保证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质量保证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质量保证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质量保证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质量保证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保证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

《质量保证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保证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保证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

2.7、结构混凝土浇灌许可制度

模板安装

三、建立施工协调管理制度

3.1、与设计的协调

3.1.1参加施工图会审,协助业主向设计院提出建议,完善设计内容和设备选型。

3.1.2在施工中,及时会同业主、设计院按照总进度与整体效果要求,验收样板间,进行部位验收、中途质量验收、竣工验收等。

3.1.3会同设计院、业主一起参加设备、装饰材料、卫生洁具等的选型、选材和定货,参加新材料的定样采购。

3.1.4协调各施工分包单位在施工中需与监理工程师协商解决的问题,协助设计院解决诸如因多管道并列等原因引起的标高、几何尺寸的平衡协调工作。

3.2、与监理工程师的协调

3.2.1我公司将积极配合现场监理工程师代表履行他们的所有职责和权力。

3.2.2根据合同中明确规定的永久性工程图纸,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组织设计等文件及时提交给监理工程师批准。

以使监理工程师对该项设计的适用性和完备性进行审查并满意所必需的图纸、规范、计算书及其他资料;

也使业主能操作、维修、拆除、组装及调整所设计的永久性工程。

3.2.3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经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工程的质量管理。

在分包单位“自检”和总承包专检的基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并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予以整改。

3.2.4所有进入现场使用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器具,均主动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证或质保书,应按规定使用前需进行物理化学试验检测的材料,主动递交检测结果的报告,使所使用的材料、设备不给工程造成浪费。

3.2.5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准则,使监理工程师能顺利开展工作。

对可能出现的工作意见不一的情况,遵循“先执行监理工程师时的指导后予以磋商统一”的原则,在现场质量管理工作中,维护好监理工程师的权威性。

3.3、协调方式

3.3.1按总进度计划制定的各阶段时间控制,组织协调工作会议,检查相应阶段实施的情况,制订、修正、高速实施要求。

3.3.2由项目经理部经理负责主持施工协调会,每周一进行。

3.3.3项目经理部以周为单位,提出工程简报,向建设单位和各有关单位反映、通报工程进展状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使有关各方了解工程的进行情况,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根据工程进展,我们还将不定期地召开各种协调会,协助业主协调与社会各业务部门的关系以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四、主要工程质量预控框图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措施图

五、技术保证措施

5.1、施工前,技术负责人组织工长、内业、质安员等认真学习和阅读施工图纸及有关规程规范,了解和掌握设计意图、工程结构特点及建筑装修各部位的特点、难点等,组织好图纸预审和会审;

5.2、针对本工程的技术重点和施工难点,组织调研和讨论,编制详细的施工工艺流程卡,严格按卡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认真贯彻各级质量责任制,严格质量跟踪检查,工序控制和层层把关。

5.3、严格技术复核和技术交底制度。

每层楼的轴线、标高在专职测量员施测后,应由责任工长、质检员复核无误后,才能在建筑物上作出标记。

隐蔽工程应由质监站、监理工程师、设计院、建设单位现场代表共同检查合格并签字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

项目技术负责人即主任工程师向工长、质监员、安全员、试验、测量、材料等人员作较重大的综合技术交底;

内业主办向工长、班组长作全面的技术交底;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由专业工长向班组长作详细的作业技术交底;

5.4、严格按图施工。

凡因施工或业主要求变更的,必须办理设计变更通知或核定单,经设计单位同意后,才能施工。

5.5、装修工程做好“样板间”,坚持样板开路制度,外墙砖应先做样板墙,色彩协调、天棚作法、管线安装、卫生洁具、门窗安装等全部装修内容,待检查合格、业主、设计监理满意,施工人员参观学习后,再全面展开装修工作。

5.6、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加大科技含量,发挥公司的优势,充分利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选用先进、合理、经济的施工方案,提高施工的科技水平,确保多、快、好、省地完成业主交给的施工任务。

作好施工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

六、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6.1、对原材料材质标准严把关。

材料员对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应先检验后收料,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场。

6.2、原材料要具备出厂合格证或法定检验单位出具的合格证明。

钢筋、水泥还应注明出厂日期、批号、数量和使用部位,抄件应注意原件存放单位和抄件人并签章。

6.3、对材质证明有怀疑或按规定需要复检的材料,应及时送检,未经检验合格,不得使用。

6.4、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材料应挂标签、分类堆放整齐。

水泥、钢筋在运输、存放时需保留标牌,按批量分类,并注意防锈蚀和污染。

七、计量保证措施

7.1、严格执行公司的计量检测网络。

7.2、砼、砂浆、钢筋焊接接头由内业员按规范要求提出取样计划,由试验员取样送试验室检验,不合格不得使用。

7.3、砼搅拌站严格按配合比投料,水泥、砂、石要每盘过秤。

7.4、现场设立砼快速测强点,由试验员负责操作,为拆模提供依据。

7.5、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等计量工具由项目技改计量员负责按规定送法定检验单位校检。

第二节脚手架支撑质量控制

一、脚手架的搭设要求

1.1、脚手架搭设顺序

搭设至需要高度在脚手架顶外侧安扶手横杆、档脚杆

1.2、施工作业脚手架内侧立杆至外墙0.3m,横距1.2m,纵距1.5m,水平杆步距1.2m。

1.3、外架必须与建筑物可靠连接,每层都必须连接。

具体方法为:

用短钢管与墙卡扣连接,连接部位为靠近楼板面上1.0m处,使其具有较好抵抗水平力作用。

其水平距离为6.0m,即每4根立杆设1点。

1.4、主体施工时,作业面上的外脚手架搭设时,依顺序第一层与最上层柱施工脚手架的井字架为依托,相互连成整体;

第二层与梁板支撑架连为整体,从而保证其稳定性。

1.5、外架两端和转角处,每7-9根立杆设一道剪刀撑,且每排架子不少于三道。

1.6、在外架立杆内侧满挂竹编板进行全封闭,竹编板用8#铅丝与钢管绑牢,再立杆外侧用绿色聚乙烯密目安全网全封闭。

6≤L≤8.4连续水平,竖向布置

二、脚手架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拆除

按先安后拆,后安先拆的原则进行

三、脚手架材质选择

(一)双排落地架材料的选用

3.1、钢管材质

其材质使用A3或AY3,并要符合YB2—63标准,每批钢管进场时,应具有生产厂家的检验合格证。

若对材质不明或有怀疑时,应将进场钢管抽样进行机械性能试验,应符合GB700—79中对3号钢的要求。

承重杆件的钢材,还应满足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和硫、磷含量的要求。

3.2、钢管的规格

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缺乏这种钢管时,也可采用同样规格的无缝钢管或用外径50—51mm,壁厚3—4mm的焊接钢管或其他钢管。

用于立杆、大横杆和斜杆的钢管长度以4—4.5m为好,其重量在25kg以内,适合人工操作。

用于小横杆的钢管长度以2。

1—2.3m为宜,以便适应脚手架的宽度变化。

3.3、扣件用材

扣件一般采用GB15831的规定,用机械性能不低于KT33-8的可锻铸铁制造,而扣件的附件(T形螺栓、螺母、垫圈)所采用的材料符合GB/T700Q235-A级钢的规定;

扣件不应有裂张纹、气孔;

也不应有疏松、砂眼或其影响使用性能的铸造缺陷。

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要接触良好,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要不小于5mm;

扣件的活动部位应使其转动灵活,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要不小于1mm。

四、脚手架的搭设规定

脚手架的搭设作业应遵守以下规定:

4.1、搭设场地平整、夯实并设置排水措施。

4.2、立于土地面之上的立杆底部应加设宽度≥200m、厚度≥50mm的垫木、垫块或其它刚性垫块,每根立杆的支垫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小于0.15m2。

4.3、底端埋入土中的木立杆,其埋置深度不得小于500mm,且应在坑底加垫后填土夯实。

使用期较长时,埋入部分应作防腐处理。

4.4、在搭设之前,必须对进场的脚手架杆配件进行严格的检查,禁止使用规格和质量不合格的杆配件。

严禁将48mm外径和51mm外径钢管混合使用。

4.5、脚手架的搭设作业,必须在统一指挥下,严格按照以下规定程序进行:

4.5.1按施工设计放线、铺垫板、设置底座或标高立直位置;

4.5.2周边脚手架应从一个角部开始并向两边延伸交圈搭设:

“一”字形脚手架应从一端开始并向另一端延伸搭设;

4.5.3应按定位依次竖起立杆,将立杆与纵、横向扫地杆连接固定,然后装设第1步的纵向和横向平杆,随校正立杆垂直之后予以固定,并按此要求继续向上搭设;

4.5.4在设置第一排连墙件前,“一”字形脚手架应设置必要数量的抛撑;

以确保构架稳定和架上作业人员的安全。

边长≥20m的周边脚手架,亦应适量设置抛撑;

4.5.5剪刀撑、斜杆等整体拉结杆件和连墙件应随搭升的架子一起及时设置。

4.6、脚手架处于顶层连墙点之上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6m。

当作业层高出其下连墙件2步或4m以上、且其上尚无连墙件时,应采取适当的临时撑拉措施。

4.7、脚手板或其它作业层板铺板的铺设应符合以下规定:

4.7.1脚手板或其它铺板应铺平铺稳,必要时应予绑扎固定;

4.7.2脚手板采用对接平铺时,在对接处,与其下两侧支承横杆的距离应控制在100~200mm之间;

采用挂扣式定型脚手板时,其两端挂扣必须可靠地接触支承横杆并与其扣紧。

4.7.3脚手板采用搭设铺放时,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0mm,且在搭设段的中部应设有支承横杆。

铺板严禁出现端头超出支承横杆250mm以上未作固定的探头板。

4.7.4长脚手板采用纵向铺设时,其下支承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

竹串片脚手板为0.75m;

木脚手板为1.0m;

冲压钢脚手板和钢框组合脚手板为1.5m(挂扣式定型脚手板除外)。

纵铺脚手板应按以下规定部位与其下支承横杆绑扎固定;

脚手架的两端和拐角处;

沿板长方向每隔15~20m;

坡道的两端;

其它可能发生滑动和翘起的部位。

4.7.5采用以下板材铺设架面时,其下支承杆件的间距不得大于:

竹笆板为400mm,七夹板为500mm。

4.8、当脚手架下部采用双立杆时,主立杆应沿其竖轴线搭设到顶,辅立杆与主立杆之间的中心距不得大于200mm,且主辅立杆必须与相交的全部平杆进行可靠连接。

4.9、用于支托挑、吊、挂脚手架的悬挑梁、架必须与支承结构可靠连接。

其悬臂端应有适当的架设起拱量,同一层各挑梁、架上表面之间的水平误差应不大于20mm,且应视需要在其间设置整体拉结构件,以保持整体稳定。

4.10、装设连墙体或其它撑拉杆件时,应注意掌握拉的松紧程度,避免引起杆件和整架的显著变化。

4.11、工人在架上进行搭设作业时,作业面上宜铺设必要数量的脚手板并予临时固定。

工人必须戴安全帽和佩挂安全带。

不得单人进行装设较重杆配件和其它易发生失衡、脱手、碰撞、滑跌等不安全的作业。

4.12、在搭设中不得随意改变构架设计、减少杆配件设置和对立杆纵距作≥100mm的构架尺寸放大。

确有实际情况,需要对构架作调整和改变时,应提交技术主管人员解决。

4.13、脚手架均需加防滑扣件。

五、脚手架搭设质量的检查验收规定

脚手架搭设质量的检查验收工作应遵守以下规定:

5.1、脚手架的验收标准规定

5.1.1构架结构符合前述的规定和设计要求,个别部位的尺寸变化应在允许的调整范围内。

5.1.2节点的连接可靠。

其中扣件的拧紧程度应控制在扭力距达到40~60N.m。

5.1.3钢脚手架立杆垂直度应≤1/300,且应同时控制其最大垂直偏差值;

当架高≤20m时为不大于50mm;

当架高>20m时不大于75mm。

5.1.4纵向钢平杆的水平≤1/250,且全架长的水平偏差值不大于50mm。

6.1.5作业层铺板、安全防护措施等应符合上述的规定。

5.2、脚手架的验收和日常检查按以下规定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允许投入使用或继续使用。

5.2.1搭设完毕后;

5.2.2施工中途停止使用超过15天,在重新使用之前;

5.2.3在遭受暴风、大雨、大雪、地震等强力因素作用之后;

5.2.4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显著的变形、沉降、拆除杆件和拉结以及安全隐患存在的情况时。

5.2.5、脚手架的使用规定

脚手架的使用应遵守以下规定:

5.3.1作业层每1m2架面上实用的施工荷载(人员、材料和机具重量)不得超过以下的规定值或施工设计值;

施工荷载(作业层上人员、器具、材料的重量)的标准值,结构脚手架采取3KN/m2;

装修脚手架取2KN/m2;

吊篮、桥式脚手架等式具式脚手架按实际值取用,但不得低于1KN/M2。

5.3.2在架板上堆放的标准砖不得多于单排立码3层;

砂浆和容器总重不得大于1.5KN;

施工设备单重不得大于1KN,使用人力在架上搬运和安装的构件的自重不得大于2.5KN。

5.3.3在架面上设置的材料应码放整齐稳固,不影响施工操作和人员通行。

按通行手推车要求搭设的脚手架应确保车道畅通。

严禁上架人员在架面上奔跑、退行或倒退拉车。

5.3.4作业人员在架上的最大作业高度应以可进行正常操作为度,禁止在架板上加垫器物或单块脚手板以增加操作高度。

5.3.5在作业中,禁止随意拆除脚手架的基本构架杆件、整体性杆件、连接紧固件和连墙件。

确因操作要求需要临时拆除时,必须经主管人员同意,采取要应弥补措施,并在作业完毕后,及时予以恢复。

5.3.6工人在架上作业时,应注意自我安全保护和他人的安全避免发生碰撞、闪失和落物。

严禁在架上戏闹和坐在栏杆上等不安全处休息。

5.3.7人员上下脚手架必须走设安全防护的出入通(梯)道,严禁攀援脚手架上下。

5.3.8每班工人上架作业时,应先行检查有无影响安全作业的问题存在,在排除和解决后方许开始作业。

在作业中发现有不安全的情况和迹象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检查,解决以后才能恢复正常作业;

发现有异常和危险情况时,应立即通知所有架上人员撤离。

5.3.9在每步架的作业完成之后,必须将架上剩余材料物品移至上(下)步架或室内;

每日收工前应清理架面,将架面上的材料物品堆放整齐,垃圾清运出去;

在作业期间,应及时清理落入安全网内的材料和物品。

在任何情况下,严禁自架上向下抛掷材料物品和倾倒垃圾。

六、脚手架的拆除

脚手架的拆除作业应按确定的拆除程序进行。

连墙件应在位于其上的全部可拆杆件都拆除之后才能拆除。

在拆除过程中,凡已松开连接的杆配件应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和误靠已松脱连接的杆件。

拆下的杆配件应以安全的方式运出和吊下,严禁向下抛掷。

在拆除过程中,应作好配合、协调动作,禁止单人进行拆除较重杆件等危险性的作业。

七、脚手架对基础的要求

良好的脚手架底座和基础(或地基)对脚手架的安全极为重要,在搭设脚手架时,必须加设底座、垫木(板)或基础并作好对地基的处理。

7.1、一般要求

7.1.1脚手架地基应平整夯实;

7.1.2脚手架的钢立柱不能直接立于土地面上,应加设底座和垫板(或垫木)。

垫板(木)厚度不小于50mm。

7.1.3遇有坑槽时,立杆应下到槽底或在槽上加设底梁(一般可用枕木或型钢梁);

7.1.4脚手架地基应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止积水浸泡地基;

7.1.5脚手架旁有开挖的沟槽时,应控制外立杆距沟槽边的距离当架高在30m以内时,不小于1.5m;

架高为30~50m时,不小于2.0m;

架高在50m以上时,不小于3.0m。

当不能满足上述距离时,应核算土坡承受脚手架的能力,不足时可加设挡土墙或其他可靠支护,避免槽壁坍塌危及脚手架安全。

7.1.6位于通道处的脚手架底部垫木(板)应低于其两侧地面,并在其上加设盖板;

避免扰动。

7.2、一般作法

立杆处在基坑回填土之上。

回填土必须严格分层夯实。

垫木宜采用长2.0~2.5m、宽不小于200mm、厚50~60mm的木板,垂直于墙面放置(用长4.0m左右平行于墙放置亦可),在脚手架外侧挖一浅排水沟排除雨水。

第三节基础、主体工程质量控制

第一小节模板质量控制

一、质量控制措施

1.1进行技术交底:

交图纸、交方法、交规程、交标准。

1.2每次支模前,应对模板材料验收,不符合要求的应更换或修复,不能滥竽充数。

1.3班长、工长、自检员应随时对支模操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4完工后,质检员组织工长、班长、自检员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再转入下道工序。

二、质量控制要点

2.1构件中心线、标高。

2.2模板的安装质量,包括刚度、强度和稳定性。

2.3模板的平整度、垂直度、截面尺寸、标高、接缝严密情况以及预埋件、预留洞的位置。

三、模板质量控制体系图

(否)重复上道工序

四、模板工程质量控制内容

项目

质量问题

主要原因

预防措施

柱模板缺陷

支撑不牢固变形、移位

柱模安完以后,应全面复核模板的垂直度,对角线长度差、截面尺寸等,支撑必须牢固。

梁模板缺陷

支撑架不牢固,变形梁模夹具不牢固,底模未按规定拱起,梁柱接头处节点未处理好

模板安完后,应检查中心线,标高,断面尺寸等项目,支模架及梁模夹具必须牢固,偏差超过时应进行校正;

底模按规定起拱;

柱子上端头与梁模板交接处的空隙,可采用硬塑泡沫块或木模镶拼嵌补。

板模板缺陷

支撑不牢固变形

楼板模板下支承应有足够强度和刚度,支撑平面平整(底层土应夯实)

第二小节钢筋质量控制

一、质量控制措施:

1.1、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及进场复检报告,证明进场材质合格。

1.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使其执行施工规范要求和设计要求。

1.3、严格按照图纸和配料单下料和施工。

1.4、楼板钢筋施工前,应预先弹线并检查基层的上道工序质量,加强工序的自检和交接检查。

1.5、对使用的机具应经常检测和调整。

1.6、焊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正式施焊前必须按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试验,同时检查焊条、焊剂的质量,焊剂必须烘干。

1.7、焊接钢筋端头不整齐的要切除,焊后夹具不宜过早放松。

根据钢筋直径选择合理的焊接电流和通电时间。

1.8、每批钢筋焊完后,按规定取样进行力学试验和检查焊接外观质量,合格后,才能进行绑扎。

二、钢筋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

2.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

2.2、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

2.3、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接头位置、弯钩朝向。

2.4、焊接质量。

2.5、预留洞及预埋件规格、数量、尺寸、位置。

2.6、钢筋保护层厚度及绑扎质量。

2.7、严禁踩踏和污染成品,浇砼时设专人看护和修整钢筋。

三、钢筋工程质量控制如图所示:

四、钢筋工程质量控制

一、钢筋焊接质量控制

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预控措施

焊接头偏心弯折

对焊工进行技术培训考核发证、严禁无证上岗。

焊条型号不符合要求

焊工正式施焊前,必须按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试验。

焊缝长宽厚度不符合质量要求

每批钢筋焊接完后,应进行自检,并按规定取样进行性能试验。

气压焊接面尺寸不符合质量要求

专职检查人员在自检的基础上进行焊接质量抽查。

二、钢筋工程质量控制

成型尺寸不符合要求

钢筋下料长度不准,未考虑弯曲处曲率半径。

加强配料管理工作,根据本单位设备经验和传统操作经验,预先确定各种形状钢筋下料长度调整值,配料时考虑周到,为了划线简单和操作可靠,要根据实际成型条件制定一套划线方法及操作时搭板子的位置规定备用,板距大小应根据弯曲角度和根据直径确定,对于设备老化的,应在成型案上划出角度准线,并先放实样检查后,再大批制作。

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箍筋间距不一

绑扎不牢固漏绑,未用尺量。

1、绑扎时应牢固;

2、对已不准确骨架个别箍筋松绑后重新绑扎;

3、外伸部分加一道临时箍筋,并应缠扣绑扎;

4、浇筑砼时,不能踩筋;

5、划出箍筋位置后再绑扎;

第三小节砼质量控制

一、砼质量控制措施

1.1、检查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必须保证各项材料指标的稳定性。

1.2、搅拌时应严格控制配合比,原材料计量和坍落度。

1.3、浇筑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注意固定垫块,垫块位置必须合理,分布均匀。

1.4、下料一次不得过多,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应分层捣固,掌握每点的振捣时间。

1.5、预留洞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采用正确的振动捣方法,严防漏振。

1.6、为防止钢筋移位,振捣时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操作不得踩踏钢筋,以免模板变形或预埋件脱落。

1.7、砼浇筑后12小时内覆盖浇水养护,在砼强度达1.2MPa后方可在已浇筑的结构上走动。

1.8、大体积砼浇筑时应根据工程特点采用分段分层浇筑方法,控制浇筑厚度,超过2m应加串筒,溜管等,结合层浇筑要细致振捣,特殊情况时预留后浇施工缝。

1.9、砼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

1)、包括水泥的品种、标号和砂、石、外加剂的质量。

2)、搅拌时应重点控制配合比,原材料计量,坍落度。

3)、浇筑时应重点控制浇筑高度和振捣棒插入间距、深度、顺序。

二、砼质量控制流程

文明施工

三、砼工程质量控制

防治措施

混凝土和易性不好

未严格按施工配合比计量

1、严格按配合比执行,严格计量,斗车过磅;

2、特别加强水的计量;

3、严格搅拌时间。

麻面、蜂窝

模板不严密、未按规定养护等

1、严格控制配合比,搅拌均匀;

2、模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