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70996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x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x

投保金额:

不限.从数元至数千元任您自选.欢迎万元以上大客户.

期:

十年.

投保条件:

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计三百六十万字)来本公司.

理赔办法:

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济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以一赔百.即现投万元者可成百万富翁(或富婆).

本公司只求客户成功,不以赢利为目的.所有利润将全部捐赠希望工程.

欢迎投保,欢迎垂询!

保单索取:

webmaster@

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

(二)、从理论层面谈

1、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和核心因素.

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阶梯.美国波斯纳1989年就提出教师成长公式:

经验+反思.一般来说,老教师比年轻教师有更多的实践性知识,但也不是每一个老教师的实践知识都胜于年轻教师,这主要原因就在于,看是否能及时地进行课后反思.所以有人曾这样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是善于从经验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平.”“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最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

可见有反思,才有突破,才能发展.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北京教育学院刘加霞教授提出:

经验+反思+行动=教师的成长,她说如果对反思仅仅处于“想一想”层面的教师,不付诸于行动,那是不会有效果的.从这些专家教授的话中可以理解,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2、教学反思是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中的四个关系和四个强调: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因此,反思是新课改的需要.

【案例1】:

《升和毫升》教学片断

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后,在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就想质疑一下:

向学生询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

”这时一个学生就提出这么一个问题:

1毫升等于多少克?

然后老师就犹豫了一下,这个老师是这么处理的,说“我举个例子,1小时等于多少米呢?

”底下的学生全笑了.

3、教学反思是连接教师自身经验与教学行为的桥梁.

教师通过反思把教学经验转变成教学理论,由自发进行变为自觉进行,随意变有意,没有反思的经验是不能进步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只能说是工作的重复.

三、教学反思什么?

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学;

别人如何教、如何学;

如何在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教师要反思的内容很多,我们可将教师的反思范围和内容简化地分为教师的理念(或知识)领域和行为(或操作)领域两个方面.其中,理念领域侧重于教育教学观念,后者侧重于教学实践.所包括内容有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手段、教学行为和策略、教与学的方式、教学情境的设计等的反思.

(一)反思教育教学观念.

【案例2】:

《正方形面积》计算

在《正方形面积》的教学中,面积推导是从数方格开始的,教师要在这一环节上花大量的时间,而不能只用演算或多媒体演示代替学生的操作实践,只把推导出的结论──即“正方形的面积=边长×

边长”这一公式交给学生.学生通过大量演算,似乎是掌握了这一知识点,但结果并非这样.我们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就能分出不同教学的高下:

在一个用80×

80厘米地砖铺就的大厅里,如何快速算出它的面积呢?

有操作体验的学生马上想到数地砖的方法,而忽视操作教学的学生想到的只是要量出长和宽才能算出它的面积.

反思:

因为大量的题目演算不能代替儿童的“切身体验”,用多媒体也不能代替学生的操作实践.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素质,让“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要彻底转变教育理念,不能让学生只会解答数学题目,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作用,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反思教学实践

【案例3】:

怎样评价学生?

一位老师教学37+5,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说出了很多计算方法,教师脸上闪耀着兴奋和自豪.这时候,又有一个学生举手,教师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让他站起来回答,这位学生说:

“老师,黑板上37+5=42,你写成43了.”教师脸上顿时暗了下来,“哦”了一声,转过身把黑板上的题目改了.忽然这位老师又想起了什么,说:

“×

×

虽然平时上课不太积极,但是今天却很细心,我们表扬他.”学生听着老师的口令,机械地“啪啪啪”,响起了几声掌声,×

同学脸上也不知是什么表情坐下了.

这位教师已经认识到激励性评价的重要性,但只是把它作为自己实现新课程的一种点缀,而不是发自内心地、由衷地赞叹,教师在表扬的同时有一种“高高在上”的评判味:

你平时学习是不认真的,不优秀的.学生听后的感想如何呢?

因此,给学生以激励性评价,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或者是在需要做时才形成的一种装饰,它需要时时渗透在教师的教育思想中,处处落实在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而有的老师在处理这样的课堂尴尬时,以欣赏的眼光去对待学生,学生敢找老师的错,向权威挑战,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常常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这样不是我们每一位老师所祈求的吗?

(三)反思课堂中的教学情境.

【案例4】: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片断

教师创设了一幅这样的情境:

一片结满蜜桃的果树林,让人看了垂涎三尺.在一阵阵“啧啧”声中,教师绘声绘色地说:

“同学们想到这桃园中玩吗?

”学生一齐应:

“想”.教师话峰一转:

“好,只要大家这节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春游时就带大家去.”而后,教师先拿出6个鲜桃,平均分成3盘,每盘得2个,列式:

3=2.再拿出7个鲜桃,平均分成3盘,每盘得2个,还剩1个,列式:

3=2……1.

这个情境的创设看上去很“漂亮”,但是情境与教学内容内在联系不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无法使数学学习更加生动、活泼,失去了情境创设应有的价值.

【案例5】:

《质数与合数》教学片断

课堂上设计一个摆长方形或正方形大赛活动,男生和女生分别拿自己身边的卡片摆出长方形或正方形,谁排的方阵种类多,谁就是胜利者.第一场:

女生4张正方形卡片,男生5张;

第二场:

女生还是4张,男生7张;

第三场:

女生仍是4张,男生11张.此时提出问题:

“为什么三场比赛下来女生老赢,男生老输?

”“图形的种类可能与什么有关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知欲望,学生们纷纷猜测,一开始有的学生认为这与卡片张数的奇偶性有关,接着有学生通过分析举出比如“9”是奇数,但其方阵也有2个的,反例予以推翻.最后有的学生找到与这些卡片数的因数个数有关,大家积极进行验证,主动发现并获得新知.

四、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一)选准反思对象

“教学反思”的主要对象有:

回顾反思、记录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理念;

观摩反思同事的教学行为和理念,参与集体交流研讨,诊断自己或同事的教学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分析反思公开发表的课堂实录(课例)意图、理念,对比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别人成果的可借鉴之处.

(二)熟悉反思过程

反思的基本过程一般包括:

自我反省——寻找原因——寻找原因理论归宿——如何改进.在此过程中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掌握反思方法

1、案例反思法

2、过程反思法

3、行动研究法

4、观摩分析法

5、总结记录法

五、怎样写好教学反思?

(一)从文体结构上,我们建议把“教学反思”看成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结合十分严谨的教师专用文体.其写作结构可以概括为“教学实例——得失(成败)分析——理性思考”,第一、二部分是“反”,第三部分是“思”.第三部分是重点,应详写,尽量写出深刻的切实可行的方案策略.

(二)从写作内容上看,大致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选择话题来写数学“教学反思”:

1、写成功之处.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

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

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

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

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把他们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也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写不足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地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时的参照物.

3、写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

【案例6】:

《什么是面积》的教学片段及反思

在让学生感知什么是面积后,我设计了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的环节,在此环节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学具,如小方块,五角钱硬币,小剪刀,直尺,油印等.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比较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大小.教学情况如下:

一分钟后,一位学生就站起来大声说:

“我比出来了,正方形的面积大.”

师:

哦,能把你的方法展示给大家看吗?

生1:

当然可以.(生展示方法)

我是用按手印的方法,你们看,我在长方形里按了10个手印,在正方形里按了12个手印,所以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的面积大.

(此学生一边悠然自得地指着,一边洋洋得意地数着.)

孩子们,对于这种方法,你们有什么话想说的吗?

生2:

(神情一点也不服气并带着点讽刺的语气)哈哈,还可以这样比吗,乱七八糟的,这样比是错误的.没点头绪.

生3:

他这样比较是我觉得还是有点头绪,只不过是没弄好.但咱也不能那样笑人家.

生4:

是哦,我也觉得有点意思,好像在按手印的时候没按一定的规律和标准.

嗯,说的在理,那我们利用按手印的方法怎样做到有规律和标准呢?

这样吧,同桌互相讨论讨论.

生5:

我觉得在按手印的时候得一行一行的按,还有每两个手印隔的空隙差不多,这样看起来就不觉得乱啦,而且更好数.

生6:

我觉得按手印得注意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从头到尾使用一个手指.

你们都太有才了,老师很赞同.(师走近生1,抚摸着他的头.)

你的这个“按手印法”很有创意,了不起.虽然你那些手印按的时候出了点问题,但正因为你的这些问题才引发了我们许多的启发和思考,对于同学们的这些建议你接受吗?

接受,老师,现在我能再按过吗?

当然可以,同学们,你们想按吗?

生(兴奋地):

想.

(全体学生用按手印的方法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大小.)

……

生还尝试其他的方法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大小.

有了按手印方法的支撑,学生轻而易举的找到了摆硬币法,摆方块法,画方格法等.

《新课标》指出:

“做数学”不仅是指简单的数学操作活动,而且是学习者自我探索、自我构建、自我发现、自我创造的一种动态过程.课堂中,如果有学生出现独到的想法和做法,“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我们老师要及时的肯定和赞赏,并激发大家参与的热情.这个片断教学在探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环节中,事先老师没有预设到孩子们会因按手印的数学活动生成这么精彩的课堂:

当其他学生还在努力探索比较方法的时候,一学生快而随意的按手印引发起孩子们一次次的交锋和评判,也就在这互动式的讨论后,留下的是一次次的收获,一次次的总结.这样的交锋和评判,收获和总结不就是孩子们思维发展的精彩演绎,让孩子们自我探索、自我构建、自我发现、自我创新,从而让他们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让孩子们“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5、写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

本节课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

教法上有何创新;

知识点上有什么新发现;

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术;

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

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而言之,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六、教学反思的典型案例

【案例7】:

《观察物体》的课后反思

“终于下课了”,这是我上课后的第一个感觉.整节课学生都在忙忙碌碌的观察着,活动着,每走一步,我都小心翼翼的引着,领着,生怕学生走弯路,耽误时间,结果,一节课上了50分钟不说,每个活动似乎都没有很彻底的完成,所有人都在赶时间,总之一个字——累.

为什么?

我问了自己,是自己教学设计的不完美吗?

每一步不都是带着学生扎扎实实地走过来的吗?

要想解决这个困惑最好是问问学生.于是,我找了几个学生进行了访谈,学生的话使我茅塞顿开:

“老师,其实有时候我们不用看都知道水杯是什么样子的了,您还让我们看了说,说了看,我都觉得没意思了.”“有时候我都不知道您在让我们看什么,所以随便蒙一个答案吧”.对呀,学生的观察能力到底多高?

老师连这个都不知道,怎么能够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呢?

在没有进行任何课前调查的情况下开展教学,结果做了很多徒劳无功的工作.

课前调研活动:

活动1:

将全班32人分为8组,一组4人,分别站在桌子的4个方向.分别说说你的左边是谁?

右边是谁?

顺时针依次调换座位,再说一说你的左边是谁?

你的右边是谁?

(依次调换4次座位,重复刚才的问题)

调查结果:

判断正确的有30人,占93.8%;

2人左右区分不清,判断出现错误,占6.2%.

活动2:

从不同方向观察水壶.调查人数:

随机抽取8人.

(1)(学生从正面观察水壶)你看到了水壶的什么?

选出正确的图片.

(2)(老师从侧面观察水壶)猜一猜,老师会看到水壶的什么?

请帮老师选出正确的图片.

1题完成较好,有7人能一次选出正确图片,占调查总人数的87.5%.1人经教师引导,可以选出正确图片.2题完成质量不高,6人选择错误,占调查总人数的75%;

2人选择正确,仅占调查人数的25%.

第一次反思:

反思

=

教学环节

+

理论“帽子”

1、观察是不是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心理参与过程.

2、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本节课教师为学生制定了缜密的观察计划.

3、《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所以教师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观察活动井然有序,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进行了有机结合.

第二次反思:

把“突破口”放在了解学生的学习上.

“老师,其实有时候我们不用看都知道水杯是什么样子的了,您还让我们看了说,说了看,我都觉得没意思了.孩子的话使我找到了原因,我觉得要给孩子一定的自主空间,充分发挥他们已有的观察能力,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毕竟孩子是课堂的主人.

第三次反思:

根据学生调研进行再教设计.

调查过后,结合调查结果我对学生的认识水平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我发现,学生虽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观察物体的方法,但生活经验使他们已具有了初步的观察能力,这种能力尽管不高,却可以帮助他们很好的完成一些简单的观察要求.

我是这样进行再教设计的:

1、课前了解学生,避免观察的盲目性.

再教设计之一:

注重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

2、循序渐进的提出观察要求,避免观察的急进化.

再教设计二:

设计有层次的小组观察活动.

3、采用多元评价方式,避免观察的形式化.

最后用一笑的诗句来结束这次话题,“一棵会思索的芦苇/在风中抖动/绝不亚于一首交响曲/由指尖流向城市的胃部.”让我们做一棵快乐地思索的芦苇,在教学反思中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