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70607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Word文档格式.docx

(1)多样性:

DNA分子中共有4种类型的碱基对,但是碱基对的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形成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也可以千变万化,若某个DNA分子具有n个碱基对,则DNA分子可有4n种组合方式。

从而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2)特异性:

每个特定的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都储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特异性。

3.生物多样性与DNA分子多样性的关系

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归纳总结

 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关系图解

例3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

A.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B.遗传信息主要是通过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的

C.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DNA分子上

D.遗传信息即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

答案 D

解析 遗传信息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例4

 “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DNA具有(  )

A.稳定性B.特异性

C.多样性D.可变性

解析 每个特定的DNA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即DNA分子具有特异性,根据这一特性可辅助进行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

1.判断正误

(1)基因是DNA上的片段(  )

(2)基因是DNA上有一定功能的特异性碱基排列顺序(  )

(3)基因和DNA是同一概念(  )

(4)一种生物的基因在另一种生物体内可表现出不同的性状(  )

(5)人体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  )

(6)基因的化学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

(7)基因的化学成分是碱基、核糖和磷酸(  )

(8)基因A和基因B的根本区别是这两种基因所含的脱氧核苷酸的种类不同(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2.果蝇的体细胞有8条染色体,携带有1万个以上的基因。

这一事实说明(  )

A.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B.基因即染色体

C.1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D.基因只存在于染色体上

解析 8条染色体上含有1万多个基因,说明1条染色体上含有许多个基因;

线粒体内基因就不在染色体上。

3.揭示基因化学本质的表述是(  )

A.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基因是蕴含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解析 基因的本质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4.下列关于真核生物中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C.基因是指氨基酸的序列

D.基因与性状遗传无关

答案 A

5.DNA分子杂交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如用在侦查犯罪上,可从犯罪嫌疑人和现场遗留物中分别提取DNA,然后在一个温度下水浴加热,使DNA氢键断裂,双链打开。

若两份样本来自同一个体,在温度降低时,两份样本中的DNA单链会通过氢键连接在一起;

若不是来自同一个体,则两份样本中的DNA单链一定程度上不能互补,这样可以鉴别犯罪嫌疑人。

由以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人体DNA的载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需要克隆出较多的DNA样本。

若一个只含31P的DNA分子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三次后,含32P的单链占全部单链的____________。

(3)侦查犯罪的理论基础是:

不同个体的DNA分子具有____________。

答案 

(1)染色体和线粒体 

(2)

 (3)特异性

6.如图所示细胞中与基因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分析并回答:

(1)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  ]________,基因和b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  ]________,基因和a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和b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b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______(填字母)。

(4)基因和h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基因存在于________上,则其遗传方式与性别相关联,这就是________。

这种遗传方式既遵循________定律,又有特殊性。

(6)b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其中的

=0.25,则G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______,其中一条单链中

=________。

答案 

(1)b DNA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a 染色体 基因在a上呈线性排列 (3)c是组成b的基本单位 d、e、f (4)基因控制h的合成 (5)性染色体 伴性遗传 基因分离 (6)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40% 0.25

解析 图中a为染色体,b为DNA,c为脱氧核苷酸,d、e、f分别为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g为C、H、O、N、P五种元素,h为蛋白质。

[对点训练]

题组一 说明基因与DNA关系的实例

1.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上任意一个片段都是基因

B.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是基因的唯一载体

C.等位基因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解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不是DNA分子中任意一个片段;

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线粒体中也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基因;

构成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等位基因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基因的多样性与DNA分子的多样性均与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有关。

2.豌豆的高茎基因(D)与矮茎基因(d)的根本区别是(  )

A.分别控制显性和隐性性状

B.所含的核苷酸种类不同

C.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

解析 高茎基因(D)与矮茎基因(d)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3.20世纪50年代初,查哥夫对多种生物的DNA做了碱基定量分析,发现

的比值如下表。

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NA来源

大肠杆菌

小麦

猪肝

猪胸腺

猪脾

1.01

1.21

1.43

A.猪的DNA结构比大肠杆菌DNA结构更稳定一些

B.小麦和鼠的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

C.小麦的基因中A+T的数量是C+G数量的1.21倍

D.同一生物不同组织的DNA碱基组成相同

解析 大肠杆菌DNA中

的值小于猪,说明大肠杆菌DNA所含C—G碱基对的比例较高,而C—G碱基对含三个氢键,所以大肠杆菌的DNA结构稳定性高于猪的,A错误;

虽然小麦和鼠的DNA中

的值相同,但不能表明二者的碱基序列相同,B错误;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无法根据小麦DNA中A+T和C+G的数量关系得出基因中A+T和C+G的数量关系,C错误。

4.对一个基因的正确描述是(  )

①基因是DNA分子上特定的片段 ②它的分子结构首先由摩尔根发现 ③它决定着某一遗传性状或功能

④它的化学结构不会发生变化

A.①和②B.①和③

C.③和④D.①和④

解析 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决定着某一遗传性状或功能,①、③正确;

基因的分子结构是沃森和克里克发现的,②错误;

基因的结构在一定的内外环境条件下,可能发生改变,④错误。

5.确认两个基因是相同基因的依据是两者(  )

A.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B.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

C.控制相对性状

D.具有相同的碱基排列顺序

解析 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如果两个基因相同,两者的碱基排列顺序一定相同。

6.人类14号染色体信息已被破译,总计含87410661个碱基对,这一结果于2003年1月4日发表在英国科学周刊《自然》杂志上。

研究报告称,第14号染色体含有1050个基因。

则平均每个基因含有的碱基数为(  )

A.83248B.166496

C.1050D.不能确定

解析 一个DNA分子中含有多个基因。

在基因之间的DNA片段属于间隔区段,这些间隔区段因为没有遗传效应而不属于基因。

人类14号染色体上的87410661个碱基对并不全属于该染色体上含有的1050个基因,故不能确定每个基因含有的碱基数。

题组二 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

7.下列关于DNA和基因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是碱基对随机排列而成的DNA片段B.DNA的碱基排列顺序就代表基因

C.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D.组成不同基因的碱基数量一定不同

解析 每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它们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8.下列从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具有多样性或特异性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B.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C.一个含2000个碱基的DNA分子,其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41000种

D.人体内控制β珠蛋白的基因由1700个碱基对组成,其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1700种

解析 β珠蛋白基因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β珠蛋白所特有的,任意改变碱基的排列顺序后,合成的就不一定是β珠蛋白。

β珠蛋白基因的碱基对排列顺序是特定的,其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应小于41700种。

9.由8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片段,可由其碱基对组成不同的序列而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其种类数最多可达(  )

A.4120B.404C.440D.260

解析 因为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一条链的碱基序列决定了另一条链的碱基序列。

根据数学的排列知识,n个不同碱基对的排列有4n种,40个碱基对排列的种类数为440。

10.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密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每条染色体含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B.复制、分离和传递,三者都能相伴随而进行

C.三者都是遗传物质,三者都能行使生物的遗传功能

D.在生物的传宗接代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决定后两者

解析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不是遗传物质。

11.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是由萨顿提出的,而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是摩尔根

C.果蝇的X染色体比Y染色体短小,因此Y染色体上含有与X染色体对应的全部基因,而X染色体上不具备与Y染色体所对应的全部基因

D.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基因可能不同,但所控制的性状是同一性状

解析 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线粒体和叶绿体上的基因不在染色体上,A正确;

萨顿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一假说,这一假说由摩尔根证实,B正确;

果蝇的X、Y染色体上有同源区段,也有各自特有的非同源区段,C错误;

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可以是等位基因,也可以是相同基因,但它们控制的都是同一性状,等位基因控制的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相同基因控制的是同一性状的相同表现类型,D正确。

12.(2017·

湖北武汉期末)如图表示脱氧核苷酸、基因、DNA和染色体间的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是脱氧核苷酸,其种类取决于C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F片段

C.基因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D.用吡罗红可以检测F在细胞中的分布

解析 据图示可知,C为含氮碱基,D为脱氧核苷酸,D的种类取决于C碱基,A正确;

F为DNA,G为蛋白质,它们共同构成H染色体,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主要载体是染色体,B、C正确;

用甲基绿可以检测F(DNA)在细胞中的分布,D错误。

[综合强化]

13.如图表示一个DNA分子上的三个片段A、B、C,请完成下列问题:

(1)片段A和C之所以能称为基因,是因为它们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片段A和片段C的不同之处是

(3)片段A和片段B的不同之处是

(4)一般情况下,在一个DNA分子中类似于B的片段的长度要____________类似于A的片段的长度。

(5)在人类染色体DNA不表达的片段中有一部分是串连重复的序列,它们在个体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这种短序列应该位于图中的____________。

(6)上题中所说的短序列可应用于____________。

A.生产基因工程药物

B.侦查罪犯

C.遗传病的产前诊断

D.基因治疗

答案 

(1)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能控制一定的生物性状 

(2)其内部的遗传信息即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及数目不同 (3)片段B中的碱基序列不携带遗传信息,不具有遗传效应 (4)大于 (5)基因间隔区B (6)B

14.分析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B是________,F是________,G是__________。

(2)D与A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分子水平看,D与C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________;

D的主要载体是图中的________,除此之外,________和________也是D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载体。

(5)在E构成的链中,与1分子G相连接的有__________分子的F和________分子的H。

(6)遗传信息是D中________排列顺序。

(7)生物的性状遗传主要通过A上的________传递给后代,实际上是通过________的排列顺序来传递遗传信息。

答案 

(1)蛋白质 含氮碱基 脱氧核糖 

(2)D在A上(呈线性排列) (3)D是具有遗传效应的C片段 (4)E A 线粒体 叶绿体 (5)1 2 (6)碱基 (7)D(或基因) F(或碱基)

解析 

(1)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

(2)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4)组成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5)在DNA分子的一条链中,1个脱氧核糖与1个碱基和2个磷酸基团相连。

(6)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储存着遗传信息。

(7)生物的性状主要靠基因传递给后代;

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储存着遗传信息。

15.由于DNA上的“遗传因子”基本都是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因此人类可以利用PCR技术合成的DNA进行亲子鉴定,其原理是:

首先获取被测试者的DNA,并进行PCR扩增,取其中一样本DNA用限制酶切成特定的小片段,放进凝胶内,用电泳推动DNA小片段分离,再使用特制的“探针”去寻找基因。

相同的基因会凝聚在一起,然后利用特别的染料在X光照射下,便会显示由DNA探针凝聚在一起的黑色条码。

每个人的条码一半与其母亲的条码吻合,另一半与其父亲的条码吻合。

(1)2002年6月,我国第一张18位点的“基因身份证明”在湖北武汉诞生。

人的“基因身份证明”是否终身有效?

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双胞胎或多胞胎的“基因身份证明”是否一定完全相同?

________,原因是

(3)图示某小孩和其母亲以及待测定的四位男性的DNA指纹图谱示意图,请推测该小孩真正生物学上的父亲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是 因为同一个体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的DNA是相同的,所以它有高度的个体特异性和稳定性 

(2)不一定 如果是异卵双生的双胞胎,其遗传物质不相同 (3)B 子代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

解析 

(1)同一个体的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所以DNA相同,具有个体的特异性和稳定性,故“基因身份证明”终身有效。

(2)同卵双胞胎DNA相同,但异卵双胞胎DNA不一定相同。

(3)对比DNA指纹图谱就会发现孩子的基因有一半与母亲相同,还有一半与B相同,而A、C、D与孩子DNA指纹图谱不相同,所以B是孩子真正生物学上的父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