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正消积治肿瘤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二十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705312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正消积治肿瘤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二十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养正消积治肿瘤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二十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养正消积治肿瘤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二十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养正消积治肿瘤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二十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养正消积治肿瘤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二十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养正消积治肿瘤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二十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养正消积治肿瘤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二十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正消积治肿瘤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二十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养正消积治肿瘤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二十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主治痰毒热化型肿瘤,证见痰核、痰毒、痰瘀互结,热毒炽盛,毒人血分,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之多种恶性肿瘤。

方解海藻为消瘤专药,与甘草同用,相反相激,攻坚化瘤,磨积消水;

木鳖子苦微寒,有毒,为消积块破肿瘤要药;

生半夏为消痰核,化肿瘤要药;

蛇舌草、山慈菇、山豆根、黄药子皆近代筛选之抗癌要药;

海蛤壳化痰软坚,清热泻火;

夏枯草清肝散结,主治瘿瘤、乳癌,兼有补益养血之功;

鳖甲为鳖甲煎丸主药,是历代治癥瘕痞块要药,与消瘰丸合用,增强养阴化痰,软坚破积之功。

总之,海藻、甘草相反相激,木鳖子、生半夏、雄黄以毒攻毒,合大队攻癌破坚、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之品为君,以鳖甲、消瘰丸养阴扶正为臣,以活血化瘀虫类搜剔引人血络为佐使,直捣病巢,力专效宏。

用法加冷水1500〜2500ml,文火煮取450~600ml,日分3次服。

案例淋巴瘤景某,女,65岁。

初诊:

颈左侧肿物40天,初起如黄豆大,未及1个月,猛长如初生婴儿头大,并向下蔓延至左锁骨上窝,凹凸如岩,坚硬不移;

颈右侧及颊车穴下方肿块6个,大如杏核,连成一串,坚硬不移;

双腋下,双腹股沟淋巴结皆肿大如枣,推之不移。

随肿块之逐日增大,上则头痛如破,气喘痰壅,胸部憋胀,面色灰滞,祌识昏糊。

下则二便闭结,溲若浓茶。

口臭熏人,苔黄厚腻,中根黑燥,六脉沉滑数实。

遂拟:

漂海藻、生甘草、煅礞石、木鳖子、生半夏、生姜、莱菔子(生炒各半)、黄药子、鳖甲、生牡蛎、浮海石、海蛤壳、元参、蚤休各30g,大黄、大贝、桃杏仁各15g,山慈菇、山豆根、红花各10g,“全虫12只、蜈蚣4条、明雄黄1.2g”(研末冲服),蛇舌草、夏枯草各120g煎汤代水煎药、煎取浓汁600ml,日分3次服,7剂。

二诊:

服首次药后1刻钟,突觉满腹上下翻腾,五脏如焚,欲吐不得,欲泻不能,烦躁欲死,旋即昏厥。

醒后出一身臭粘汗,吐出胶粘痰涎半痰盂,胸膈顿觉宽敞。

服2〜7剂时,每日畅泻污泥状夹有脓血、胶粘痰涎,奇臭极热之大便1〜2次,尿已转清,胸憋气喘已愈七八,头已不痛,神识清朗,食纳大增,全身肿块变软。

嘱原方加嫩胡桃枝之扶正化瘤,待大便中无秽物后,去大黄,续服21剂。

三诊:

左颈部肿物缩小1/2强,右颈及颊车穴下之肿物消至黄豆大,精神健旺,面色红润。

以下从略。

按证属痰毒弥漫三焦,毒入血分,阻塞气机,蒙蔽神明重症。

拟攻癌解毒,涤痰通腑,软坚散结为治,以攻癌夺命汤合礞石滚痰丸扫荡血毒。

1.2.2痰凝寒化型,攻癌基础麻辛方

组成海藻、生甘草、木鳖子、夏枯草、生半夏、生姜、元参、牡蛎、大贝各30g,白芥子(炒研)10g,“全蝎12只、蜈蚣4条研粉分吞),麻黄(另煎)15g,制附子30g,细辛20~45g。

主治痰凝寒化型肿瘤,详见脑瘤、脊髓胶质瘤、溶骨肉瘤案(247、340、347页)。

方解本方为攻癌基础方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海藻为消瘤专药,与甘草同用,相反相激,攻坚化瘤,磨积消水;

木鳖子苦微寒,有毒、为消积块破肿瘤要药;

生半夏、白芥子为消痰核,化肿瘤要药;

消瘰丸软坚破积,养阴化痰;

蜈蚣入络搜剔,活血化瘀,直捣病巢,力专效宏;

麻黄附子细辛汤深人少阴,透发伏寒,兼开太阳之表,引邪外透。

用法加冷水1500ml,文火煮取500ml,日分2次服。

案例脊髓胶质瘤温某,女,19岁。

北京天坛医院诊断“C5-13水平脊髓占位病变,神经胶质瘤”。

因手术风险大,易复发,建议转中医诊治。

询知颈项强痛,脊柱向右侧弯,转侧困难,斜颈,已6年。

左肩背沉困重痛,四肢无力,左下肢肌肉萎缩,双下肢进行性麻木,近半年已不知痛痒。

左腿环跳穴及足跟部电击样阵痛,一日数发,步态蹒跚、倾侧,已休学2个月。

面色咣白无华,气怯神倦,头目昏眩,瑟缩畏寒’六脉沉迟细涩,舌淡胖有齿痕。

遂拟攻癌基础方、补阳还五汤、麻附细汤合方加味:

①生芪240g,葛根90g,麻黄15g,附子30g,细辛20g,漂海藻、生甘草、生半夏、云苓各30g,白芍、川弯各30g,白芥了(炒研)、桃仁、红花、僵蚕、地龙、两头尖、子蜂房、天南星、高丽参(另炖)、灵脂各10g,生姜30g,大枣12枚。

加冷水1500ml,文火煮取450ml,3次分服,5剂。

②全虫尾15g,大蜈蚣20条,川贝、土元、炮甲珠各30g,麝香2g,共研细粉,分作15包,1包/次,3次/日,随中药服。

以下从略(340页)。

按患者禀赋素虚,嗜食生冷,卧室靠窗,夜卧当风,夏日入睡,不关电扇。

脾失健运,正气先虚,痰湿内生,经期不避生冷,瘀血内阻,寒伤督脉,真阳失运,日久湿痰死血,阻塞经脉,成为有形癥积。

遂拟攻癌基础方化痰软坚,消磨化积;

补阳还五汤重用生芪补大气,温督脉,化瘀血;

麻附细汤深入少阴,透发伏寒;

重用葛根专理颈项,通督达脊;

更加虫类搜剔,攻坚化瘤。

1.3宫颈癌肝郁湿热型,芪苡逍遥桂苓丸;

脾虚寒化型,芪苡补君醒脾汤

1.3.1肝郁湿热型,芪苡逍遥桂苓丸

组成生芪45g,生苡仁30~45g,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各30g,桂枝、赤芍、丹皮、桃仁各15g,木鳖子、蛇舌草、墓回头各30g,“全蝎12只、蜈蚣4条”(研粉吞服),甘草10g。

主治宫颈癌肝郁湿热型,证见出血不止,少腹痛,尿急,便急如痢,带下赤白秽臭,苔黄腻,脉弦滑。

方解逍遥散去薄荷、煨姜,最善疏肝解郁、健脾利湿,湿热化毒重者,以土茯苓代茯苓;

桂枝茯苓丸,化瘀消癥;

二者药性平和,可以常服无弊,符合晚期恶性肿瘤以“养正消积”为目的总原则。

生芪重用,除补气升阳举陷、补气摄血止崩漏,又能扶正托毒生肌、温运阳气利水消肿;

苡仁是一味药性驯良的抗癌药,功能健脾养胃渗湿排脓;

木鳖子为消积块、化肿毒要药,兼能止癌肿晚期之疼痛;

全蝎、蜈蚣有解毒散结,消瘤止痉定痛之效;

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可治癌症导致之全身中毒症状,甚则加蚤休、大黄;

墓回头为止崩漏带下要药,出血甚则加贯众炭、儿茶。

用法二煎湿匀,取汁600ml,日分3次服。

案例肝郁热化型宫颈癌曹某,女,52岁。

宫颈鳞癌晚期,癌肿呈菜花样破溃,膀胱直肠浸润转移,已不能手术。

患者卧床不起,嘱丈夫准备后事。

此时,距活检后已37天,出血日见增多,少腹憋胀,疼痛如绞,里急后重如痢,尿频尿急,带色青黄夹黑,秽臭,呕逆不思饮食,苔黄厚腻,脉弦滑劲急,双腹股沟淋巴结肿硬如枣,触痛。

证属肝郁气滞,湿热化毒结于胞宫。

拟方攻癌消癥,解毒利湿:

①败酱草、白头翁、蚤休、蛇舌草、半枝莲、墓头回、川萆藓、当归、刘寄奴、乌贼骨、酒大黄、土茯苓各30g,茜草炭18g,桂枝、桃仁、丹皮、赤芍、黄柏、甘草各15g,二煎混匀,取浓汁600ml,日分3服。

②松、柏、槐、桑、嫩核桃树枝各30g,莪术60g,煎汤、熏洗坐浴。

两方各10剂。

10剂后,宫颈癌症中毒症状迅速消除;

呕逆除,食纳增,出血渐少。

服至5剂后,腹痛,里急后重,尿频尿急均愈。

以下从略(353页)。

按证见尿急,便急如痢,带黄秽臭,苔黄厚,脉弦滑劲急,腹股沟淋巴结肿硬、触痛,皆为湿热化毒之征。

故减逍遥散舒肝健脾之壅滞,重用蛇舌草、蚤休、败酱、白头翁、大黄,扫荡血毒;

桂枝茯苓丸、莪术,攻癌消癥。

1.3.2脾虚寒化型,芪苡补君醒脾汤

组成生芪45g,红参(另炖)、五灵脂各15g,焦白术、茯苓各30g,柴胡10~15g,炒麦芽60g,炒谷芽30g,姜炭、三仙炭各10g,棉子炭15g,生苡仁30~50g,猪苓30g,“三七6~9g,全蝎12只,蜈松4条"

(研粉冲服),炙草10~15g,生姜10片,大枣10枚。

主治宫颈癌脾虚寒化型,证见面黄肌瘦,气怯神疲,纳呆食少,便稀肢凉,出血淋漓不断,尿多,带多如注,舌淡无苔,脉细如丝,上不满寸,下不及尺。

方解补中益气(去陈皮)、四君子合方化裁,重建脾胃元气,下病治上,柴胡升清举陷,重用生芪45g,益气升阳举陷,内托化腐生肌,兼理八脉损伤;

姜炭、三仙炭温脾统血,棉子炭补火生土止崩漏;

炒二芽醒脾,参灵益气醒脾化瘀;

苡仁、猪苓为药性驯良之抗癌药,动能健脾化湿浊;

三七止血化瘀而不留瘀,全蝎、蜈蚣消瘤定痛止痉。

用法二煎混匀,取汁600mm1,日分3次服。

案例脾虚寒化型宫颈癌郭某,女,50岁。

1980年12月13日初诊,病程1年半,曾在省肿瘤医院住院8个月,放疗配服中药,渐延全身浮肿,腹水++而出院。

体重下降20公斤,现体重37.5公斤,骨瘦如柴,一身大肉尽脱。

纳呆,日进食不足4两。

出血淋漓不断,少腹胀痛如锥剌,黄赤相杂之秽臭带特多,日用卫生纸一包。

舌淡而干,舌中裂纹,中心有5分硬币大之无苔区。

当以抑木扶土,醒脾救胃为先:

生芪45g,当归、红参(另炖)、灵脂、柴胡、棉子炭、白芍各15g,炒麦芽60g,炒谷芽30g’曲楂炭、姜炭各10g,焦白术、茯苓、生苡仁、猪苓各30g,泽泻18g,油桂5g,炙草10g,生姜10片,大枣10枚。

二诊:

服上方10剂,不仅食纳大增,日可进食斤许,且舌上裂缝弥合,浮肿、腹水基本消退。

出血大减,带下亦减,已不用卫生纸。

半月之间,前后判若两人。

(357页)

按证属脾胃大伤,中气下陷,脾不统血,气不摄血重症。

当下病治上,从重建脾胃元气人手,以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益气健脾利水,参灵散、炒二芽益气醒脾化瘀,姜炭、三仙炭温脾统血。

1.4白血病热毒炽盛型,清瘟败毒犀四味;

气血两竭型,三复温脾止血汤

1.4.1热毒炽盛型,清瘟败毒犀四味

组成生石膏250~500g,蚤休15〜30g,丹皮、紫草、赤芍各15g,生地30g,黄连10g,黄芩15~30g,连翘、玄参各30g,知母、梔子、桔梗、甘草、竹叶、甘草各10g。

主治热毒炽盛型白血病,证见邪毒充斥表里三焦,人营动血,高热,大出血,全身酸痛等。

方解重用生石膏250~500g,丹皮,紫草、蚤休合用可代犀角,退高热奇效;

石膏配伍知母、甘草,是取法白虎汤清热保津;

黄连、黄芩、梔子,是仿黄连解毒汤清泻三焦;

投犀角地黄汤,意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配连翘、玄参,以散浮游之火;

佐桔梗、竹叶,能载药上行。

诸药相合,成为气血两清之方。

用法加水过药2寸,浸泡1小时,武火煮沸10分钟,取汁600ml,分3次服,一昼夜连进3剂。

1.4.2气血两竭型,三复温脾统血汤

组成生芪30g,当归、红参(另炖)、麦冬、五味子各10g,山萸肉30g,姜炭、三仙炭各10g,炒谷麦芽各30g,龙眼15g,阿胶(化入)18g,炙草10g,生姜50片,大枣6枚。

主治白血病气血两竭型,证见面色萎黄虚浮,唇指白如麻纸,眩晕不能坐立,纳呆,心动震衣,自汗如洗,两目失神,舌光绛无苔,六脉虚浮搏指。

方解红参、山萸肉,取来复汤之意,合用当归补血汤、生脉散,益气固脱;

姜炭、三仙炭温脾统血,龙眼、阿胶滋阴救阳;

炒二芽醒脾,诸药相合,敛肝固肾,益气复脉,温脾统血。

用法急煎频灌,日夜连投,以救危亡。

案例小儿白血病程某,男,13岁。

两个月前患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白细胞36万,血色素4克,高热寒战,鼻血如注,大便如柏油状,经抢救脱脸。

用化疗2疗程后,处于弥留状态。

诊见唇指白如麻纸,眩晕不能坐立,纳呆日进1~2两,五心烦热,心动震衣,自汗如洗。

遂以当归补血汤合生脉散加味,重用参芪、山萸益气固脱:

黄芪30g,当归、红参(另炖)、广麦冬、五味子、三仙炭、炙草各10g,山萸肉、熟地各30g,砂仁10g,元肉、女贞子、旱莲草各10g,阿胶10g,生姜5片,大枣6枚,浓煎,小量多次分服。

首剂得效,服3剂可起坐,服10剂能下床散步,日可进食1斤多。

不料前日忽然泛呕泄泻,脐下筑动应衣,下肢发凉,脉浮尺虚。

此必久病伤肾,厥脱先兆。

姑以当归补血汤合理中汤加温养肾命之品:

黄芪30g,当归、红参(另炖)、元肉、姜炭、三仙炭、炙草各10g,炒白术、山药、炒谷麦芽各30g,阿胶、生半夏、茯苓各12g,肾四味60g,生姜10片,大枣6枚。

服2剂胃寒退,泻止脉敛,服5剂脐动隐,元阳固,可户外玩耍,10剂后已如常人,血色素升至7.5克,白细胞降至2万7千。

原方守服,加参鹿膏。

李氏嘱病家慎饮食,避风寒,以防不测。

不料1周后,其母高热昏迷,买一大西瓜,病孩乘其父外出配药偷吃多半个(约5斤),当夜腹痛作泻,急用大剂参附龙牡山萸肉,投剂不应,不幸夭亡(369页)。

按本例禀赋素虚,邪从寒化、虚化,初病即见正气先溃,气随血脱,奄奄待毙,复加化疗摧残,气血耗伤殆尽。

当此生死存亡系于一发关头,则当急急固脱为先。

一切攻癌解毒、苦寒败胃之品,毫末不可沾唇。

经抢救4个月,服药40剂,未用一味抗癌药,终于降服白细胞,使血色素恢复正常。

可见“以人为本”的思想,固护脾肾元气的治则,在癌症治疗中具有特殊地位(370页)。

1.5伏邪入里当外透,病证冲突当从证

1.5.1伏邪入里当外透

李可在“脊髓胶质瘤案”中指出,患者禀赋素虚,嗜食生冷,卧室靠窗,夜卧当风,夏日入睡,不关电扇。

脾失健运,正气先虚,痰湿内生,经期不避生冷,瘀血内阻,寒伤督脉,真阳失运,日久湿痰死血,阻塞经脉,成为有形癥积。

麻附细汤深入少阴,透发伏寒;

(341页)。

下面举例证之:

脑瘤术后复发张某,女,25岁。

脑瘤术后复发,头痛如破,呕涎沫而肢厥,睛突目糊,口眼歪斜,右侧肢体失灵。

予改良乌头汤(川乌30g,麻黄15g,白芍45g,黄芪45g,黑小豆、防风各30g,蜂蜜150g,炙草600加吴茱萸30g,生半夏45g,川芎30g,白芷15g,麝香1分冲,引诸药直捣病巢,一剂痛止呕罢。

后予偏正头风散加守宫,炮甲、蜂房、川贝、麝香,以夏枯草1500克,依法熬膏合炼密为丸15克重,日服2次,每次1丸,以海藻、甘草各30克,煎浓汁送服,相反相成,激荡磨积,以加强软坚散结之力,服药75日赴京复查,病灶消失,恢复工作,现仍健在(247页)。

(247页)

按证属产后藩篱失固,贼风袭络,寒邪由表入里,三阴寒凝,大气失运,浊痰死血深伏脑络。

予乌头汤大辛大热、通行十二经表里内外,破沉寒痼冷止痛,驱逐伏邪外透;

吴茱萸、生半夏止呕止痛;

川芎、白芷、麝香芳香开窍透邪。

诸药相合,一剂痛止呕罢。

1.5.2病证冲突当从证

李可认为,肿瘤的治疗,也应遵循这条原则,即当辨病与辨证发生矛盾时,要毫不犹豫地舍病从证。

若对号入座,套用专病专方类,则是速其死也。

中西医结合,中医没有现成饭可吃。

丢弃了“以人为本,辨证论治”的法宝,何来中医的特色与优势(269页)?

现附验案,以为佐证。

骨瘤赵某,女,60岁,腰痛不能俯仰转侧半年多,上午轻,下午重,入夜剧痛呻吟不能人睡。

口干不思饮水。

胃嘈杂,脘胀,日仅进流质食物3两许,食后必寒热交作,移时即罢。

昏昏欲睡,移时又觉五心烦热。

近来腰脊痛甚,13服镇痛片30片不能止痛,卧床不起逾月。

便燥,溲若浓茶,诊脉迟弱,58次/分,舌淡胖。

患者高龄,肾亏于下,八脉失养。

脊属督脉,腰脊皆。

肾所主。

今肝肾阴精匮乏,不能灌注濡润,故骨病。

久病、阴损日甚,阳失依附,故阳亦衰,乃症情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之所由来。

食后之寒热交作,亦非外感邪正交争,乃自身阴阳盛衰之变。

肾为先天之本,腰痛如折,肾将惫矣。

肾衰,则诸脏皆衰,火不生土,故脾胃失运。

脾主中气,中气虚,则溲便为之变。

故其便燥.溲赤绝非火象。

拟从本治:

熟地、附子、川乌、黑小豆、骨碎补、核桃肉、肉苁蓉、肾四味各30g,龟、鳖甲各30g,地骨皮60g,盐巴戟肉、二冬、云苓、狗脊、杜仲、防风、细辛、干姜各15g,炙草60g,“炮甲珠3g,茸尖2g”(研末冲服),生姜10片,枣10枚,蜂蜜150ml,头风散9g,每次3g,3次/日。

加冷水2500ml,文火煮取600m1,3次分服。

本方补肾之阴阳,滋养奇经八脉,黑小豆补肾与蜂蜜、防风、炙草,制乌附之毒,服之可保无虞。

上方连进3剂,便通,溲清,胃嘈脘胀亦退。

食纳增至8两许,饭后寒热交作亦愈。

疼痛已减十之七八,夜寐得安。

白天已停用镇痛片可到邻家串门。

效不更方,再进3剂。

以下从略(351页)。

按余治骨癌,仅此1例,晚期病人,气息奄奄,生命垂危,所患何病,已关紧要,重要的是挽救生命。

故在“癌”字上做文章,已失去意义,只可全力着眼整体,扶阳助阴,保护脾胃,以血肉有情之品,温养八脉。

1.6治癌要过四道关,整体失调四大证

1.6.1治癌要过四道关

李可在“食道癌案”中指出,能否闯过疼痛、梗阻、出血、厥脱等四关,则是晚期食道癌者生存死亡的关键(350页)。

详情如下:

梗阻关李可老母,年六旬,因悲伤抑郁,于同年3月患食道中段癌,9月卧床,10月并发梗阻,接受放疗37天。

病势危重,水米不入已5天,以输液维持生命。

当时血色素6g,白细胞3400,体重315公斤,一身大内尽脱,医院嘱速返乡准备后事。

老母气息奄奄,干渴、潮热、唇焦裂。

食道梗阻已久,水饮不能下咽,遂拟加味开道散一料:

火硝30g,紫硇砂15g,明雄黄3g,硼砂15g,沉香5g,枯矾6g,柿霜粉30g,锻碌石5g,冰片1.5g。

乌梅肉15g,共研极细粉,每次1g,蜜汁调糊,缓缓含化,半小时许1次,日10余次,夜间停药。

连续5天含化散剂,每次均呕出痰涎甚多。

第5日下午,可饮少许蜜水下咽。

且因硇砂、火硝之腐蚀,舌体及口腔脱皮灼痛,后每日减为含药6次,第15日,试服牛奶1小杯,顺利服下。

此后病情逐日缓解,日可进食炼乳4~5次,藕粉4~5次,每次1茶杯。

即发生食道梗阻之第40日时,可以喝稍浓之蛋汤及油茶,体质有所恢复,攻克了梗阻关。

疼痛关胸背刺痛不休。

其部位在任脉之天突穴下到膻中下二横指处一线,及相对应之督脉大椎穴至至阳穴处,固定不移。

当属湿痰死血,滞留经络。

治以每日午时以梅花针叩刺胸背疼痛部位,以及相应之华陀夹脊穴。

重叩出血后,以走马火缸拔吸瘀血,意图使血流畅通。

经络表里相通,外部充血,则内部病灶周围之瘀血、水肿自然减轻。

3日后,疼痛大为缓解,停用杜冷丁可人睡。

散刺出血法,攻克疼痛关。

厥脱关食道癌已21日未进饮食,欲便而虚坐努责不得下。

证属久病正虚,高年气液两伤,不能传送。

开始配服中药,益气降逆:

赭石粉50g,旋覆花(包)15g,白参(另炖)10g,生芪、当归、花粉、元参、沙参,生半夏各30g,炙草10g,姜汁10ml,蜂蜜120g,“蛇舌草120g,黄药子30g”(煎汤代水煎药、日分多次,缓缓呷服。

3日后,便下干结如羊粪球之大便1次。

便后约20分钟,突然自汗而喘,面色苍白,目闭神昏。

此为气从下脱,急针人中、内关而醒。

急煎红参30g,山萸肉60g,随煎随饮,半小时后脱险,度过厥关。

出血关第50日时,因散剂之腐蚀力极强,致瘤体破裂出血,当日便下柏油样便1次。

两天后凌晨,突然寒热如疟,神疲自汗,心悸气喘,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脉若釜沸。

证属久病正气内溃,肝虚(寒热往来)欲脱,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脐下少腹鼓凸如尿潴留状),肾元不固(喘),脾不统血(气随血脱,面色萎黄,肢冷、急投张锡纯氏来复汤合升陷汤,加三仙炭、姜炭、三七扶元固本,止血救脱:

生芪30g,红参15g(另炖),山萸肉60g,柴胡、桔梗、升麻各6g,白芍20g,生龙牡粉各30g,炙草、姜炭、三仙炭、三七粉各分冲服),知母18g,急煎频服。

一昼夜连进2剂,诸症均退,出血即止,便转黄软,度过出血关(48页)。

按李可之经验,疼痛者:

针刺与放血、止痉散、乌头汤、木鳖子(247、36、364页);

梗阻者:

开道散、止呕汤、双呕汤(15、44、348页);

出血者:

加减固冲汤、补中灵炭肾龙汤、来肾当补胶七汤(126、127、336页、厥脱者:

来复升陷汤、三复汤

1.6.2整体失调四大证

李可指出,肿瘤到中医接手诊治时,巳属误治坏病、晚期。

由于放疗,化疗摧残,气血耗伤过甚,邪盛正虚格局已成。

对此宜着眼整体,把定“扶正邪自退,养正积自消”的宗旨,对于脾虚、肾虚、潮热、相火诸证,急急用补。

(62页)。

现举例证之:

甲状腺癌王某,女,60岁,颈部肿块29年,甲状软骨上方肿块杏子大,下方肿块约乒乓球大,均质硬,右颈部鹅蛋大肿块,凹凸不平。

患者从8岁起,抽旱烟至今,支气管炎已30年。

近3年暴喘迫促,痰声如拽锯,稠粘难出。

目赤,胸、胃烧灼难耐。

日食冰棍1桶,水果罐头无数,始觉爽快。

脉沉滑搏坚。

证属痰气交阻,日久化火化毒,结于喉间要道。

种种上热见证。

盖由阴不抱阳,龙火上燔。

先予引火汤,滋阴敛阳,引火归原:

九地90g,盐巴戟肉、二冬各30g,云苓15g,五味子6g,上油桂米丸先吞、3剂。

凡见上热无制,即服3剂。

后以攻癌夺命汤解毒化瘤:

漂海藻、昆布、生半夏、鲜生姜、元参、花粉、海蛤壳、牡蛎、黄药子、木鳖子、蛇舌草、夏枯草、生苡仁、蚤休各30g,大贝、麦冬、桃杏仁各15g,白参(另炖)、五味子、山慈菇、山豆根各10g,竹沥2匙,“全虫12只,蜈蚣4条,上沉香1.5g,明雄黄1.2g(研粉冲服),每旬服7剂。

本案经治18个月,服药300剂,其中引火汤约占1/4。

以下从略(338页)。

按李可之经验,脾虚者,补中益气、四君子汤(57、361页);

肾虚者,肾四、肾十味(352、368页);

潮热者,补中退潮汤、来复升陷汤(350、364页);

相火者,引火汤、七味地黄丸(297、338页)。

1.7攻补比例随证转,除恶务尽长固本

1.7.1攻补比例随证转

李可认为,凡脾肾大伤,当调补脾肾1〜3个月,人体正气得固,外观已无病象了,癌毒由嚣张转向伏匿,此时即可相机攻癌。

或以攻为主,或攻补兼施,或补七攻三,立方守服,密切观察,随时调整攻补比例。

一见伤正苗头,如气怯食少,嗳腐嘈杂,或喘或汗,腰困膝软……速速转手进补。

待元气一复,则敌退我打,攻之,荡之,削之,磨之(362页)。

下面以宫颈癌处方说明之:

全力补脾方生芪45g,当归、红参(另炖)、灵脂、柴胡、棉子炭、白芍各15g,炒麦芽60g,炒谷芽30g,曲楂炭、姜炭各10g,焦白术、茯苓、生苡仁、猪苓各30g,泽泻18g,油桂5g,炙草10g,生姜10片,大枣10枚。

攻补兼施方醋柴胡15g,当归、二芍、茯苓各25g,白术、苡仁、鸡冠花、白蔹、车前子、墓头回、贯众炭各30g,棉子炭15g,姜炭、三仙炭各10g,丹皮、炙草各15g,“红参、灵脂各15g,三七9g,全虫12只,蜈蚣4条"

(研末冲服)。

(58页)

七补三攻方生芪45g,当归、醋鱉甲各30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