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七年级期末检测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7048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市七年级期末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温州市七年级期末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温州市七年级期末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温州市七年级期末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温州市七年级期末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七年级期末检测语文试题.docx

《浙江省温州市七年级期末检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市七年级期末检测语文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温州市七年级期末检测语文试题.docx

浙江省温州市七年级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七年级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语文知识积累(共6题;共38分)

1.(4分)(2019·南京模拟)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茅塞________顿开   ②遒________劲   ③冠miǎn________堂皇   ④xiáng________和

2.(10分)(2019八上·蚌埠期中)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徙倚欲何依。

《野望》

(2)________,志在千里。

《龟虽寿》

(3)________,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

(4)________,千里殊风雨。

《梁甫行》

(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

(6)《庭中有奇树》中抒写女子执花在手无法相赠的愁苦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

(7)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初春时节莺歌燕舞的画面。

3.(9分)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

②骈死________于槽枥________之间

③千里马常________有,而________伯乐不常有

④且欲与常________马等________不可得

⑤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__

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

4.(4分)(2016八下·泗阳期中)下面语段中有两处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3月15日,谷歌阿尔法围棋AlphaGo与韩国棋手李世石的人机大战五番棋第5局在韩国首尔战罢,李世石执黑中盘落败,最终AlphaGo以4比1取胜,②李世石只在第四局赢回一盘,避免了人类在这次比赛中完全彻底的失败,③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兴未艾,围棋为计算机的进一步提升做出了贡献,④这次人机大战,广泛引发了人类对人工智能的关注,也标志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

第________句,修改:

________。

第________句,修改:

________。

5.(5分)仿照下面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为开头,写一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6.(6分)(2020·陵县模拟)名著阅读

(1)《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

“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________,被赞誉的人是________

(2)A当下和史进吃得饱了,各拿了器械,同回瓦罐寺来。

到寺前,看到崔道成,邱小乙两个,兀自在桥上坐地。

A大喝一声道:

“你这厮们,来,来!

今番和你斗个你死我活。

”那和尚笑道:

“你是我手里的败将,如何再来敢厮并?

”A大怒,抡起铁禅杖,奔过桥来。

那生铁佛生嗔,仗着朴刀,杀下桥去。

A一者得了史进,肚里胆壮,二乃吃得饱了,那精神气越使得出来,两个斗到八九合,崔道成渐渐力怯,只办得走路。

①人物A是指________。

②写出两个与A有关的故事情节。

________  ________

(3)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的讽刺小说《围城》是著名作家________所作。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47分)

7.(30分)(2017七下·林甸期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

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

②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③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把程序搞得这样复杂?

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④老人摇摇头说:

“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

”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

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

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⑤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

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

家人面面相觑:

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

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

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

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

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

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

⑥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⑦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

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⑧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

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

祝您新年快乐!

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的大呼小叫:

“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

”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⑨老人说:

“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的荒芜。

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⑩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

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1)选文第④段中老人说:

“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在老人眼里,哪些孩子才配得到他的资助?

(2)理解下面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①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

问:

文中的“黄金屋”指的是什么?

②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

问:

文中的“试金石”有什么含义?

(3)选文第⑦段中说“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请你用一小段话来描绘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4)选文第⑤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为后文哪些内容埋下了伏笔?

(5)联系选文主旨,理解第⑨段中“纵使给了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的含义。

(6)选文题目说“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8.(17分)(2019八上·江都月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

官亦鸣

①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

②曾听一位哲人说,天边新出的一抹云,是天堂新进的灵魂。

抬头看那天边的云,不,那分明是逝去不久的母亲。

那若隐若现,飘忽不定的云层中,清晰地变幻着一个胖胖的身影,依旧是那样一如既往地来去匆匆,依旧是那样地摇晃着身躯——那是岁月无情,给你留下的永恒。

③母亲是那个一年中最冷的清晨离我们而去的。

远处隐隐地响着零星的鞭炮声,空气中已是充满了年的气味了。

而我们最最亲爱的母亲却悄然闭上她那永远是透着暖暖春意的双眼,胖乎乎的脸上依旧是那副似睡非睡,憨态可掬的神情。

她是睡去了吗?

可四周悲怆的哀乐声和透骨的恸哭声却庄重地提醒着我们,母亲是真的离我们而去了。

懵懂中,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母亲怎就不等我们回来。

她是知道她的子孙们是要回来陪她过年并庆贺她老人家八十七岁华诞的。

母亲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是亲手做一锅红烧肉炖白菜豆腐粉条,看着里屋外间团团围坐在整整三张大圆桌旁的她的儿女们及儿女们的儿女们,她怎么就忍心去了呢?

怎么说走就走了,仅仅差十一天啊!

④一位外国科学家曾做过实验,人在离世的瞬间,体重减少21克,这就是说,人的灵魂重21克。

守着母亲的灵柩,我觉得母亲的灵魂绝不止21克,应该是21千克,210千克,不,是更多,更重。

因为在我们的心中,分明感到无形的沉重。

从里到外的重,重得喘不过气来。

是啊,母亲的双肩所承受的重,是我们几代人都承受不了的。

望着似睡非睡的母亲的脸,忽然又觉得母亲的灵魂是那样的轻,她终于可以放下一切,扶摇直上九天,飘忽在天边云端……

⑤母亲是农家女,十六岁离娘亲,为人妻,为人母。

她深深地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半个多世纪的辛劳操作,如今她是功德圆满,仓满斗盈。

她可以放心地去了,去会见她相生相伴了七十余年的爱人——我们的父亲。

去把她一生的喜忧恨爱之情,十七年的别夫相思之意,美美地相倾相诉。

看那云层后面的影子,竟是大步连天,急不可待的了。

是的,那云层深处,有着另一个灵魂在等她,那是离我们而去十七年的父亲。

母亲是轻松的,快乐的,一如七十年前坐花轿上路般的轻松,快乐。

⑥英国一位超心理研究者曾说:

“灵魂可呈现为实体的,栩栩如生的,有时可投下一片阴影或是遮住一盏灯……”我相信,母亲的灵魂是栩栩如生的。

看那天边的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分明是半透明的,甚至真的投下了一片阴影。

⑦此时,我想,那天边云层里的母亲的心里,是喜悦的。

那轻轻舞动着的身影,便是证明。

因为她看见了子孙们个个鲜活如出水芙蓉,楼房前停放着私家小车,她可以告诉父亲,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再也不用了;看着我们个个衣着时尚,皮鞋锃亮,天天像过大年一样,她可以告诉父亲,再也不用在腊月里的晚上,一个纳底,一个做帮,缝洗浆补,直忙到大年三十才能个个穿上新衣新鞋。

此时的母亲,肯定笑得比那时更暖,更轻松。

⑧这样想着,看着,突然发现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变成了一抹淡淡的玫瑰红,并向大地投下了一片暖暖的光。

噢,我明白了,母亲是知道灵魂有时能遮住一盏灯的。

此时的她,唯恐遮住了那一片暖暖的阳光。

她知道她的子孙们分散在五湖四海是多么需要阳光,于是她匆匆地走了。

⑨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幻化成一片玫瑰红,暖暖地……

(1)结合第④段文字,解释画线句子中划线字的含义。

①我觉得母亲的灵魂绝不止21克,应该是21千克,210千克,不,是更多,更重。

②忽然又觉得母亲的灵魂是那样的轻……

(2)文中母亲的平凡和伟大,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概括。

(3)结合全文谈谈“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4)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人,结合全文内容,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写两句话。

母亲是幸福家庭的支柱,操劳一生,最后化为一抹云彩;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共2题;共22分)

9.(3分)(2019·松江期末)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人通过描绘沧海的景象,抒发了________的雄心壮志。

(2)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东临”两句既点明“观”的位置,又有“君临天下”的气势。

    

B.“水何”两句既有大海的动静相称,又勾勒了大海的辽阔壮观。

    

C.“树木”四句虚写山岛与海水的景象,表现其不息的生命活力。

    

D.“日月”四句想象大海吞吐星辰的景象,表现诗人旷达的胸襟。

    

10.(19分)(2019七上·天台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

元方曰:

“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

“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元方曰:

“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①候,拜访,问候。

②履行,实践,做。

③绥,安,安抚。

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1)从《现代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中,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意思正确的一项。

例句

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