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供电与照明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改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70412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施工供电与照明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改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隧道施工供电与照明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改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隧道施工供电与照明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改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隧道施工供电与照明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改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隧道施工供电与照明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改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施工供电与照明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改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隧道施工供电与照明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改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施工供电与照明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改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施工供电与照明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改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2.2斜井设移动变电站一座,由地面变电站10KV母线出电缆供电。

洞内变压器应该安设干燥的避车洞,变压器周围洞壁距离不得小于30cm并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

1.2.3对洞内三臂台车等设备采用移动式变电站供电,每隔400~500m移动一次,通风机等一般宜采用固定式配属地面变压器供电。

照明及洞内中转蓄水池排水均有固定变压器供电,需在斜井与正洞处加设中央变电站。

1.3、低压配电系统

1.3.1洞内低压配电系统原则上应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三线制供电。

但是对于进出口工区,订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后,亦可采用中性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供电;

1.3.2、由于隧道施工对照明质量要求不高,一般可采用动力、照明共用变压器供电;

2、隧道施工照明

2.1、 

正洞

2.1.1成洞和开挖成型地段,可选用220V、400W或220V、250W高压钠灯。

安装距离,每隔60m或40m安装一盏。

安装高度与起拱线齐。

要求每盏灯安装开关一个。

2.1.2开挖工作面和需要移动照明的局部地方,可选用36V的白炽灯或36V的矿用溴钨灯。

2.2、 

斜井

2.2.1斜井井筒照明,可选用220V、110W高压钠灯。

沿边墙每隔25m安装一盏,高度以不影响工作和人身安全为原则,可因地制宜确定。

2.2.2开挖工作面如果需要移动照明的局部地方,可选用36V的白炽灯或36V的矿用溴钨灯。

(三臂台车自带照明)

2.2.3井下移动变电站及中央变电站,可选用220V的荧光灯。

2.2.4井下移动变电站及井下中央变电站和斜井井筒应设事故照明。

2.2.5在设置固定式照明设备同时,并设置应急照明设备,应急照明灯具安装间隔不大于50m且必须在供电中断时能自动接通并能连续工作2h以上。

3、隧道排水供电(暂时不了解排水方案)

四、洞内用电设备配置功率参数

隧道开挖施工所需的各种设备:

五、供电线路电缆及变压器选型及要求

1、电缆及变压器选型

1.1、变压器选型

根据洞内用电设备表对变压器选型

洞内用电设备用电功率:

655KW

有功功率为:

取功率因数:

cosφ=0.9

无功功率为:

Q=P×

tanφ=655×

0.6/0.9=436KVar

取用电系数:

K=0.9

负荷时有功功率为:

P=655×

0.9=589.5KW

负荷时视在功率为:

S=589.5/0.8=736.875KVA

取变压器容量为800KVA

1.2、变压器进线侧电缆选择

I进=S/(1.732×

U线)

I进=800KVA÷

(1.732×

10KV)=46.189A

查GB50217-94表B.0.3

加之考虑电缆在供电过程中出现故障的短路电流,特意选择增加一个型号可知:

YJV-8.7/10KV-3×

50mm2电缆即可满足条件。

按隧道开挖最远距离计算隧道长斜井距离加大里程全程5600m减去低压配电距离500,高压电缆长度5100m

电力线路压降计算:

R=0.0174×

5100÷

50=1.7748Ω

U=I进*R=46.189×

1.7748=81.98V

电压降在供电电压百分之五的范围内,电缆选YJV-8.7/10KV-3×

50mm2电缆,电缆长度5100米。

1.3、低压用电设备电缆选择

YJV交联聚乙烯绝缘聚录乙烯护套电力电缆载流量表:

电缆选型及压降计算如下表

2、电缆的选用

2.1电缆实际敷设地点的水平差,应同电缆规定的允许敷设的水平差适应。

2.2固定敷设的高压电缆应采用钢丝(钢带)铠装电缆。

2.3移动变(配)电站和手持式电气设备应采用专用橡套电缆。

2.4固定敷设的低压电缆应采用铠装电缆或橡胶电缆。

2.5低压电缆不宜采用铝芯,开挖面禁止采用铝芯。

3、电缆的敷设

3.1电缆必须悬挂。

在正洞和平导或斜井中,电缆应用吊钩悬挂;

在竖井井筒内,电缆应用夹子、卡箍或其它夹持装置进行敷设。

夹持装置应能承担电缆重量,并不应损坏电缆。

3.2正洞和平导或斜井中悬挂的电缆应有适当弛度,电缆、接线盒及终端盒在敷设和运行中,都不应承受较大的拉力。

如果未衬砌地段长度超过300m时,则在该段敷设的电缆应预留6~10m的富裕长度,以便通过模板台车。

3.3电缆的悬挂高度:

正洞宜不低于2.5m;

斜井及平导应尽量高挂,但距顶部的距离应不小于0.15m。

并使电缆在有矿车掉道时不致受撞击,在电缆坠落时,不致落到轨道或运输机上。

3.4电缆悬挂点的距离:

在正洞和平导或斜井内不应超过3m,在竖井井筒内不应超过6m。

3.5电缆同胶皮风管等易燃物品应分挂在洞内两侧。

电缆如果同风管、水管在洞内一侧敷设时,必须敷设在管子的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离。

3.6洞内的电话和信号电缆,应同电力电缆分挂在洞内的两侧。

如果受条件限制,在竖井内,宜敷设在距电力电缆0.5m的地方;

在正洞和平导或斜井内,应敷设在电力电缆的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离。

3.7由地面发、变电站送往洞内变(配)电所的两条10KV电源电缆,若敷设在洞内同一侧时,其间距离应大于0.3m,其余的电力电缆敷设在洞内同一侧时,高、低电缆间的距离应大于0.1m;

相同电压等级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05m。

3.8竖井井筒内所用的电缆,中间不应有接头。

如果因井筒太深需设接头时,应将接头设在中间水平横洞内,并预留8~10m的富裕量,以便维护、检修。

3.9不同类型的电缆之间不应直接连接,必须经过符合要求的接线盒、连接器或母线盒进行连接。

3.10相同类型电缆之间可以直接连接,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纸绝缘电缆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接线盒连接,高压纸绝缘电缆接线盒必须灌注绝缘充填物。

橡胶电缆连接(包括已损坏的橡胶电缆的修补)必须使用硫化热补或同热补有同等效能的冷补,热补或冷补后的橡胶电缆,必须经浸水耐压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塑料电缆的连接,其连接处的机械强度以及电气、防潮密封、老化等性能,应符合该型电缆的技术标准的要求。

参见表1和表2。

3.11电缆芯线必须使用齿形压线板(卡爪)或线鼻子同电气设备进行连接。

3.12固定敷设的电缆不应遭淋水或滴水。

严禁在电缆上悬挂任何物件。

盘圈或盘8字型的电缆不应带电。

3.13电缆敷设的环境温度及电缆或钢管的弯曲半径等应满足表3的要求。

4、电缆的预防性试验

4.1高压电缆安装前,应进行工频耐压试验,试验按厂家要求进行。

若无厂家规定,可参照表4进行。

4.2高压电缆敷设后,应进行直流耐压试验,试验按厂家要求进行。

4.3电缆在工频耐压试验前和安装后及每次投入运行前,应进行绝缘电阻测定,其值应不小于表4中规定的数值。

5、电缆的维护

5.1电缆应定期进行巡查,巡查的主要内容:

电缆外护层是否有放电烧损情况;

电缆及终端是否有漏油情况;

终端瓷套是否清洁、接地线有无松动断股现象;

电缆挂钩、夹子、卡箍等有无松动或锈烂现象。

每周巡查1~2次。

5.2电缆温度检查每月至少1次,测量电缆温度应在负荷最大时进行。

其值不应超过表3中规定的数值。

5.3用配电盘电流表或钳型电流表在有代表性的时间里测定负荷电流,其值不超过允许载流量。

5.4电缆金属护层的接地线应同洞内接地网的主接地极相连接,接地电阻应每季测1次,其值应不大于4Ω。

5.5在喷混凝土时,应对电缆进行遮护,避免混凝土沾在电缆上。

 

表1 

交联聚乙烯电缆和护套的性能

材料种类

抗拉强度

(kg/cm2)≥

断裂伸长率(%)≥

热老化条件

老化系数

温度(℃)

时间(h)

k1

k2

交联聚乙烯

120

350

121±

1

168

>0.8

聚氯乙烯

150

280

110±

2

48

表2 

聚氯乙烯电缆绝缘和护套的性能

类别

断裂伸长率

(%)≥

k2≥

绝缘

160

110

0.7

护套

130

200

表3 

敷设电缆时注意事项

项目

水平

≤m

线芯长期

工作温度

≤℃

敷设时不须加热的温度≥℃

电缆弯曲半径与电缆外

径之比应≥

钢管弯曲半

与钢管内径

之比应≥

油浸纸绝缘铠装电缆

15

65

10

滴干绝缘统铅包电力电缆

100

油浸纸绝缘不滴流电力电缆

不限

80

橡胶绝缘电力电缆

-7

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90

矿用橡套软电力电缆

6

塑料和橡皮绝缘控制电缆

表4 

6~10KV电力电缆主要技术性能

油浸纸绝缘铅包电力电缆

油浸纸绝缘铅包不滴流电力电缆

20℃时绝缘电阻MΩ/km

60

1000

安装前工频

耐压试验

电压(KV)

16

11(15)

时间(min)

5

敷设后直流

36

15(25)

注:

括弧内的数值只适用于10KV电压等级。

六、供电安全规定及管理

1、一般规定

1.1每一斜井应有两回电源线路,当任一回路因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全部一类负荷。

1.2井下中央变电站的供电线路,不得少于两回路,当任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应能担负全部一类负荷。

提升人员的竖井绞车和井下主排水泵的供电线路,不得少于两回路。

供电线路应来自不同的变压器或母线段。

以上两种回路上不得分接任何负荷。

1.3井下配电变压器禁止中性点接地。

禁止由地面上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直接向井下供电。

1.4洞内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包括电缆或电线)。

1.5操作洞内电气设备,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非值班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

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

一切容易碰到的、裸露的电气设备必须装设遮栏,遮栏高度不低于1.7m。

洞内高压停送电应实行操作票制度。

低压停送电应严格执行谁停电,谁送电的停送电制度。

2、机电设备洞室

井下中央变电站和腰泵站变(配)电所洞室。

2.1洞室必须确保无落石可能,不得渗水,地面标高应比出口处井底面高出0.5m。

2.2洞室内应设置灭火器和砂箱,并在出口通道处设置向外开的铁门。

2.3当变配电所与水泵房相毗邻时,两洞室间应设置带门的隔墙,各自应有一个单独的出口;

独立设置的变(配)电所洞室,当长度超过10m时,应在洞室的两端各设一个出口。

2.4装有带油的电气设备洞室,禁止设集油坑。

洞室内各项设备同墙壁之间,应留出0.5m以上的通道,各项设备相互之间,应留出0.8m以上的通道,如果不需要从两侧或后面进行检修的设备,可不留通道.

井下变配电所高压开关柜按单列布置时,其正面维护通道宽度宜≥1.5m;

按双列布置时,其正面维护通道宽度宜≥2.0m。

2.5洞室入口处应悬挂“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牌,洞室内有高压电气设备时,入口处和室内都应在明显地点加挂“高压危险”牌。

2.6洞室其他变配电点可利用隧道避人洞或避车洞作为机电设备洞室,但需设置防护遮栏,遮栏高度不低于1.7m并悬挂“高压危险”牌。

3、电气设备的保护

3.1、继电保护

3.1.1洞内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高压侧,应有短路、过负荷保护和无压释放保护;

其余配电点上引出的馈电线上,则必须装设短路和过负荷保护或至少应装设短路保护;

低压电动机应具备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保护。

3.1.2手持式用电设备必须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直接向洞内供电的馈电线上,严禁装设自动重合闸。

手动合闸时,必须先同洞内联系。

3.2防雷保护

3.2.1向洞内供电的地面变电站高压母线上有架空进(出)线时,应在洞内有高压电动机的变(配)电所母线上装设磁吹式避雷器和电容器。

3.3保护接地

3.3.136V以上的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等,都必须有保护接地。

3.3.2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包括电缆的铠装、铅皮、接地芯线)和局部接地装置,都应同主接地极相连接以形成一个总接地网。

3.3.3下列地点应设局部接地极:

每个装有电气设备的洞室;

每个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每个低压配电点;

连接动力铠装电缆的接线盒。

3.3.4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测得的接地电阻值,宜不超过2Ω,如果条件困难时,允许放宽到4Ω。

每一移动设备至总接地网或最近接地极之间的接地线的电阻,不应超过1Ω。

4、电气设备的维护和修理

4.1电气设备的检修、维护、修理和调整工作,必须由专职的或临时指派的电气维修工进行,高压设备的修理和调整工作,应实行工作票制度。

4.2洞内电气设备的检修,必须停电,验电确认无电后,应立即将检修设备接地并三相短路,然后将电气设备闭锁好,挂上“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之后,由两人以上执行,其中级别较高的一人,应为监护人。

4.3电气设备应进行定期检查、维护。

4.3.1配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检查整定每季一次。

4.3.2主要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检查每月一次。

但是,当连续停用48h以上时,在使用前应进行绝缘电阻测定。

4.3.3新安装的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和接地电阻的测定,投入运行前进行。

4.3.4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每班应由当班工作人员进行一次外表检查。

4.4油断路器经三次切断短路故障后,其绝缘油应加试一次电压耐压试验,并检查有无游离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