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的注解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700896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书的注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古书的注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古书的注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古书的注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古书的注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书的注解Word文档格式.docx

《古书的注解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书的注解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书的注解Word文档格式.docx

“笺,表也;

识也”。

《十三经注疏》于《诗经·

周南·

关雎》训诂传郑玄笺下疏:

“郑于诸经皆谓之注,此言笺者……郑以毛学审备,尊畅厥旨,所以表明毛意,记识其事,故特称为‘笺’,余经无所尊奉,故谓之‘注’”,是说郑称称“笺“有进一步表明毛意,且有自谦的意思(对原注简略不明显的地方加以申说,或记下自己的不同意见)。

“注”  流注,注明,用在注释古书时,是指使文意如水之流注,畅通明晓。

《仪礼·

士冠礼》郑玄注下,贾公彦疏:

“注者,注义于经下,若水之注物,亦名为“著”,故郑叙云:

“凡著三礼七十二篇,著者,取其名经意者也”。

注即著,言为之解说,使其义著明也。

古书注释称“注”的很多,如郑玄《周礼注》、《仪礼注》;

高诱《吕氏春秋注》等。

“章句”   离章辩句,分析章节句读的意思。

类似今天的串讲句意,分析其中的含义。

如《孟子章句》、《楚辞章句》等。

3、唐代  汉人的注释到了唐代又变的难懂了,于是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方法:

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释作注解,一般叫“疏”,也叫“正义”。

“疏,通也”即疏通文意,如《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

孔颖达有“五经正义”即:

《周易正义》、《尚书正义》、《诗经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

唐人的义疏有“疏不破注”的传统,在尊重原注的同时,罕有发明。

三、注的体例和内容

1、体例

约从东汉开始,为了阅读方便,方有经、注合一的经注本。

单注本  孔颖达曰:

“汉初,为传训者皆与经别行,三《传》之文不与经连,故《石经》书《公羊》皆无经文。

《艺文志》云:

“《毛诗经》二十九卷,《毛诗诂训传》三十卷”,是毛为诂训亦与经别也。

经注本 即经注合一。

孔颖达十三经注疏本《毛诗正义·

关雎》诂训传第一“郑氏笺”下孔颖达疏曰:

“……及马融为《周礼》之注,乃云“欲省学者两读,故具载本文,然则汉以来始就经为注”自马融“就经为注”后,一些子书注释者也都就原文注释,迳注文句之下,经注本就是就经为注,经注合一,注文紧置于所要注释的文字之下。

随着对同一著作各家注释日渐增多,为了博收众家之长,从魏晋开始又出现了“集注本”,“集注本”有两种情况,一是集诸家注与本人的注为一体,如: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

一是集诸家之注时,于注文之首标明集自何人,如何晏《论语集解》,(宋)邢昺疏云:

“以叙集解之体例也,今谓何晏时,诸家谓孔安国、包戚、周氏、马融、郑玄、陈群、王肃、周生烈也。

集此诸家所说善者而存之,示无勦说,故各记其姓名,注言“包曰”、“马曰”之类是也。

[3]、注疏本是经注合刻的一种注本,这种注本始于大约南北宋之间。

疏出现后也有单疏本,后来集众注疏为一书的注疏本也应时间而生。

阮元《尚书注疏校勘记·

序》“宋版”下附记:

“盖注疏合刻起于南北宋之间,《易》、《书》、《周礼》先刻,当在北宋之末也“。

注疏本的大致体例

用字体大小、字行排列和各种符号把经、注、疏区别开来。

阮元《毛诗注疏校勘记序》云:

“经作大字,注释文、正义皆小字双行在其下。

《释文》首加○隔之,正义首加‘疏’字围其外隔之……是为各本注疏之祖。

”(疏文并用[]括起来)

下面以十三经注疏本中《左传·

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一文的经、注、疏为例,具体说明注疏本的体例。

(原文见复印材料)文中的单行大字是经文,并有句读,紧置于经文之下用双行小字排列的是注文。

注文后用○隔开的小字是陆德明《经典释文》中的音义,也是双行排列。

疏文前大字[疏],[疏]下的小字是有待疏解的文字提示,下面用○隔开的“正义曰”表示以下是疏文。

疏文中有的是进一步对经注进行疏解;

有的是疏解者自己的注释,其区别是:

有待疏解的文字前有“注”字,是疏解注文;

如果没有“注”字,是表示疏解者自己的注释原文。

2、注释的内容给古书作注解,涉及到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科学等方面,要注解的东西很多,主要来说有:

注音、校勘、解词、释句、通章等。

此外,汉代后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作家喜欢引经据典,注解时有必要注明出典,如:

(唐)李善给(梁)萧统编撰的《文选》作注时,以注明典故来源和某些词语的出处为主。

有些注解以考证人名、地名和考核史实为主,如:

(唐)司马贞《史记索引》,张守节《史记正义》都是如此。

而南朝裴松之注《三国志》则以考核史实,增补史料为主。

也有在注解中侧重阐明哲学思想的,如晋代郭象《庄子注》,有些注解家尤其是宋代的一些注解家常利用注释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思想,如朱熹《周易本义》、《诗集传》、《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楚辞集注》,其注平易可通,但不少地方反映了宋代理学的唯心主义思想,这是所谓“六经注我”式的注解。

清代学者注解古书重视实际材料,重考据,形成了考据之学,方法较为科学,注解大多详尽可靠。

四、术语

读古书的旧注,除了熟悉古注的体例、内容和注解的方法外,还要对古人作注解时用来解释字词等的术语有所了解。

古人解释词义等往往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为了把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区分开来,个人创造并运用了一系列的术语(一般称训诂术语)。

(一)术语的起源先秦古籍文献正文中有些散见的解说词语的用语,如:

《荀子·

大略》:

“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

《左传·

宣公十二年》:

“於文,止戈为武”《左传·

召公元年》:

“於文,皿虫为蛊”

《韩非子·

五蠹》:

“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

这样的训解一般称为正文训诂,这些散见的解说词语的用语是术语的一个来源;

另外,先秦、汉代经生们口耳相传中偶或使用的解说用语,逐渐约定俗成,并普遍使用,成为术语的另一个来源。

(二)术语古人注解用语有一定套式,如解释词语习用判断句式,即“某,某也”,或“某,某”(用例略)

这些术语不是一时一书一人所用,含义不完全统一(古人重视师承家法),后人理解也不尽一致,我们介绍时采用通用的说法,下面分别介绍一些常用的术语。

1、“衍”和“脱”“衍”又称“衍文”或“衍字”,用以指明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误加的字,如:

《诗经·

蒹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毛传:

“未已犹未止也”阮元《校勘记》:

“段玉裁云:

‘此犹字衍”

《潜夫论·

思贤第八》:

“上医医国,其次下医医疾”汪继培笺:

“‘下医’二字衍。

”《晋语》“医和曰:

‘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彭铎校正:

“《晋语》‘人’字衍。

“脱”(有时作“夺”或“敓”)又称“脱文”,也叫“夺字”,指古籍因传抄、刻印而脱落的文字,如:

桃夭》: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郑玄笺:

“家人犹室家也。

”孔颖达疏:

“桓公十八年《左传》曰:

‘女有家,南有室’,室家谓夫妇也。

此云‘家人’,家犹夫也,犹妇也”,阮元《校勘记》:

“‘犹妇’上当脱‘人‘字。

这两个术语实际是用于校勘的,此外常用于校勘的术语还有“当作”、“当为”等,此不赘述。

2、“曰”、“为”、“谓之”

这三个术语意义和用法相同,都是直陈词义解释词语,使用时被解释的词总是放在这三个术语的后面,相当于“叫做”、“称为”的意思。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毛传:

“水中可居者曰洲”

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毛传:

“南风谓之凯风”

《吕氏春秋·

先识览》:

“昔穆公兴师以袭郑”高诱注:

“不鸣钟鼓密声曰袭”

《战国策·

西周策》:

“周君迎之以卒”高诱注:

“百人为卒”

这三个术语在连续解释两个以上词语时,通常可以用来分别同义词、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如:

卫策》:

“妇上车,问:

‘骖马谁马也?

’御曰:

‘借之’,新妇谓仆曰:

‘拊骖,无笞服。

”高诱注:

“两旁曰骖,辕中曰服。

季夏》:

“是月也,命妇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无差忒……”高诱注:

“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青月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

《论语·

为政》: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集解》引孔安国注:

“忠信为周,阿党为比”

3、谓(之谓)

这两个术语意义相同,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说”“是指”“说的是”等,常用来对被解释的词语加以说明,或对比喻、影射的事物加以解释。

区别是形式不同:

“谓”放在被解释词的后面,“之谓”常放在一句解释的结尾处,如:

墓门》序:

“陈佗无良师傅,以至于不义”毛传:

“不义者,谓弑君而自立”

述而》:

“子曰: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朱熹注:

“志者,心之所之之谓也,傅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依者,不违之谓,游者,玩物适情之谓”

4、貌之貌

这两个术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说明被解释的词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样子”,如:

大雅》: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毛传:

“喈,疾貌;

霏,甚貌。

“四牡彭彭”孔疏:

“彭彭,行貌。

《尔雅·

释训》:

“番番,矫矫,勇也。

”郭璞注:

“皆勇壮之貌”

5、犹

“犹”是最常见的术语,用法很复杂,这里我们只学习其最常用的用法。

“犹”一般是用近义词作注,或以引申义训释本义,注释词和被释词的词语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只是近似。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

“凡汉人作注云:

‘犹’者,皆义隔而通之……”所谓“通之”是说注释者体会上下文之意,然后随文立训,用“犹”字联系两者词义,使读者得以理解,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同”,“等于说”、“跟……一样”,如:

《礼记·

学记》:

“就贤体远,是以动众”郑玄注:

“就谓躬下之;

体犹亲也。

《楚辞·

离骚》:

“背绳墨以追曲兮”王逸注:

“追,犹随也。

“楚请道于而周,以临韩魏”高诱注:

“临,犹伐也”

6、之言之为言

这两个术语意义相同,是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注解,也就是所谓的“声训”,如:

“鬼之言归也”

曲礼下》:

“自世妇以下,自称曰婢子”郑玄注:

“婢之言卑也”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朱熹注:

“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

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

学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朱熹注:

“学之为言效也”

古人用声训,必求语音相同或相近(古音),古人用声训多是为了探求语源,或寻求同源词,即从根本上说明这个词的来源,如:

季氏》:

“吾恐季孙氏之忧愁,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郑注:

“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间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

“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段注:

“《律书》曰:

‘卯之为言茂也,言万物茂也”

古人注释常用这种方法,但声训往往带有主观随意性,牵强附会的情况也不少,应加以注意。

7、读为读曰读若读如

这几个术语都是用来注明音读的,“读为”和“读曰”作用相同,一般用来说明假借,即用本字解释借字,如:

《书经·

尧典》:

“播时百谷”郑玄注:

“时读曰莳(移栽)”

《汉书·

楚元王传》:

颜注:

“罢,读曰疲”又《田叔传》:

“注:

罢,读为疲”,读为、读曰互用。

上例都用读为或读曰来说明假借字,既注了音,又释了义。

“读若”和“读如”的主要作用是注音,体例一般为:

“某,读若(如)某”,或“某,读若(如)某某之某”,如:

“沖(chong),涌摇也。

从水中,读若动”

“芨,堇草也。

从草及声,读若急”

《周礼·

大宰》:

“以利得民”郑玄注:

“利,读如‘上思利民’之利,谓以政教利之。

有时,“读若(如)”也可以用本字说明假借字,如:

儒行》:

“虽危,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

“信,读若屈伸之伸,假借也。

诬徒》:

“从师苦而欲学之功也,从师浅而欲学之深也”高诱注:

“苦,读如盬,不精致也”

总之,读为、读曰一般是说明假借字,(郭锡良教材说必然,其实从古书注释看,未必),读若、读如一般用来注音(主要功能),有时也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古书的问标点题

一、标点和句读

古书是不加标点的,读书要自己断句,大抵一句话完了,就在末一字旁边加一个点或圈,叫做“句”,一句话没完,读时需要停顿,就在末一个字下面加一个点,叫“读”,两者合称句读。

刻书有句读是从宋朝开始的,但加句读的书还是少数,五四后陆续出版了一些用现在通行的标点符号标点的古书,解放后,古书的标点工作更有了很大的发展,(象二十四史标点本),但相对于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书,标点本是极少数,况且标点本也有标点错误的地方。

学习标点古书,对阅读古书有很大帮助。

古人极重视句读训练,《礼记·

“一年离经辨志”,“离经”就是分析句读。

今天看,分析句读则是正确标点古书的基础,如果断句没有错误,就可以证明对文章的理解基本正确,如果句读不当,则一定是对文章没有真正读懂,如:

定公四年》:

“楚人为食。

吴人及之。

奔食而从之。

”(奔、食当断开)

《阅微草堂笔记》:

“奴子王发。

夜猎归。

月明之下。

见一人。

为二人。

各捉一臂。

东西牵曳。

而寂不闻声。

(两个人字后面不应断开)

外储说左下》:

“鲁哀公问孔子曰:

‘吾闻夔一足,信乎?

’孔子曰:

‘夔,人也,何故一足?

彼其无他异,而通于声。

尧曰:

‘夔一足’使为乐正。

故君子曰:

‘夔一足,非一足也。

”(鲁哀公的错误就在没有在“一”的后面断句)

句读的作用是断句,即只管停顿,与现在的标点符号性质不同,除了表示停顿外,还可表示语气、层次、引用等,所以即使断句正确,标点符号使用不对,也还是没有真正理解文章的意思,例如:

《唐语林》:

“兴元中,有僧曰法钦,以其道高,居径山。

时人谓之径山

长者。

(不是因为他的道行高才居住在径山,“以”前应改为句号,“时人”前句号改为逗号)

《资治通鉴·

汉纪二》:

“韩信曰:

‘善!

’从其策,发使使燕。

燕从风而靡,遣使报汉,且请以张耳王赵,汉王许之。

”(从句中标点看似乎是燕遣使报汉……,这是不合理的,可见标点有误,较为合理的标点是:

“使燕”前的句号改为逗号,“靡”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二、标点古书的基本要求

正确标点古书是一件繁难的工作。

鲁迅先生曾经说:

“标点古文是一种试金石,只消几圈几点,就把真颜色显示出来了”(《花边文学·

点句的难》),所以标点古书必须有严肃的态度、严谨的学风,必须对古汉语的词汇、语法以及古代文化有丰富的知识,有时还需要有一些古音的知识。

从最基本的要求看,有三条,首先标点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

其次,标点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

最后,还应该作到标点后的语法和语音现象都符合古汉语的习惯。

1、字句必须能讲通

标点前必须认真通读原文,不能囫囵吞枣,似懂非懂就胡乱断句,标点古文,反复考虑,认真推敲,标点后的每个字、每句话是否能讲得通,如果有讲不通的地方,很可能就是标点有误,这时就需要认真检查,如:

《三国志·

蜀书·

张翼传》:

“(张纲)以三公子经明行修举孝廉,不就司徒辟,以高第为侍御史。

”(如此断句问题有二:

一是举孝廉怎样了,二是不就司徒辟又怎能为侍御史?

综合考虑,应在“不就”后点断)

《酉阳杂俎·

前集卷十五》:

“恽州阚司仓者,家在荆州。

其女乳母钮氏,有一子,妻爱之,与己子均焉,衣物饮食悉等。

忽一日,妻偶的林檎一蒂,戏与己子,乳母乃怒曰:

‘小娘子长成,忘我矣。

常有物与我子,停今何容偏?

’因啮吻攘臂,再三反覆主人之子。

”(如此标点,划线句子讲不通,从全段来看,乳母的意思是平时的东西都与我儿子均分,即不是“与我子”而是“与我子停”,现在怎能有厚薄?

所以应该在“停”后断句。

查字典可知,“停”有“均”、“等”自意。

2、内容必须符合情理

有时,标点以后似乎讲得通,但从句子本身或从上下文可以看出这样标点所表达的内容或本身不合情理,或和上下文矛盾,这样的标点错误很容易出现,须细心观察。

卷三十七》:

“周有泉府之官,收不售與欲得,即《易》所谓‘理财正辞,禁民为非’者也。

”(官府可以收“不售”,收“欲得”则不合理,这里,“與”不是“和”的意思,而是“给予”的意思,当在“不售”后断句。

食货志下》颜师古注:

“言卖不售者,官取之;

无而欲得者,官出与之。

”)

鞌之战》:

“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

‘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从上下文看,“皆”字无着落,应是“‘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3、必须符合古代语法和音韵

标点后的文句必须符合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律和虚词用法,如果标点的内容有押韵的地方,还必须和古代音韵相符,如果标点后的句子,不合于古代语法或虚词用法,则可能是标点错了,如:

昭公十六年》:

“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以上是汉代服虔的断句。

“字小之难”不成句,孔颖达给《左传》作疏时引服虔的断句,孔曰:

“侨闻为国家者,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事大国爱小国不为难也,无礼以定其位,是国之大患”。

这两句其实是用“之”复指前置的宾语,正常语序为:

“侨闻为国非难不能事大字小,患无礼以定其位”,服虔的断句不符合古汉语语法。

《四书章句·

论语集注》:

“棘成子曰: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子贡曰:

‘惜乎!

夫子之说,君子也’”。

(君子要文质彬彬,这是一个倒装句,“惜乎”是谓语,“夫子之说君子也”是主谓之间加“之”的名词性偏正词组作主语,与“甚矣,汝之不惠”结构同。

如上文标点,则成为一个判断句,意思变了,也于情理不通。

不懂音韵也可能导致断句错误,如:

《史记·

淮阴侯列传》:

“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

时乎,时不再来。

愿足下祥察之。

”(这只蒯通劝韩信反汉的一段话的最后几句,上古“时”和“来”属同一个韵部,可押韵,这两句是韵文,当从第三个“时”后断句。

三、标点古书的基本步骤

标点古书,没有固定的章法可循,但大致的步骤基本一致:

1.通读全文

2.大致点断

3.确定标点

4.审查复核

四、怎样给古书加标点

总的来说,对要标点的古文要真正读通读懂,了解每句每词的准确含义,才能正确标点它,具体说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的意见:

1、根据文体的不同特点来标点,具体到文体部分再讲。

2、利用语法来判断各种句子。

古人行文,哪些词常用在句首,哪些词常用在句尾,大多有一定的准则,我们可以借以了解古代的语言,找准句子的首尾。

句子开头常见的词语有:

“盖”、“虽”、“故”、“惟”、“夫”、“且”、“且夫”、“若夫”、“是以”、“至于”、“至若”、“若乃”、“初”、“今”、“昔”、“昔者”、“俄尔”等,多是连词、时间副词、发语词等。

李斯列传》:

“臣请言之,不敢避斧钺之诛,愿陛下留意焉,夫沙丘之谋公子及大臣皆疑焉。

”句子结尾常用的词语有“乎”、“哉”、“与”、“邪”、“也”、“矣”、“焉”、“耳”等,多为语气词,例如:

《孟子·

许行》:

“孟子曰: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佰,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履小履同贾人岂为之哉?

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古文中也有许多常用句式和固定结构,也可以为断句的根据,如:

判断句、被动句,固定结构,如:

“如……何”|“若……何”、“奈……何”、“不亦……乎”、“无奈……乎”、“何……之有”、“何以……为”等,如:

胡诠《戊午上高宗封事》:

“夫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陛下所居之位,祖宗之位也,奈何以祖宗之天下为金虏之天下,以祖宗之位为金虏藩臣之位?

3、利用辞方法来断句

古人行文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对偶、排比、顶针、反复等,如果要标点的文句中有这样的修辞格,应比较好断,如:

霍光传》: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

‘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逆道也。

总之,要提高标点古书的能力,须多读古书,常实践,还需具备丰富的古汉语各方面的知识。

古汉语今译问题

一、为了使现代人读懂古代的作品,常见的办法是给古书作注解。

在注解的基础上,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把古代作品译成现代汉语。

把古代的作品译成现代汉语是古籍整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是因为一方面,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可能阅读原作,只需要读今译了解一下原作的内容即可,从这一角度讲,古文今译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工作。

另一方面,古书今译也是培阅读古书能力的一项重要辅助手段。

通过今译的练习,能使学习古汉语的人进一步了解古汉语的语法和词汇、修辞等各方面的特点,加强综合应用能力,还有助于我们提高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

古文今译是一件艰巨而细致的工作,要在对古文断句和标点,对原文的每个字词正确理解原文,然后再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的意思准确表达出来。

《聊斋·

促织》:

“宰以卓异闻”曾有三种译文:

译文一,县令以才能出众而闻名;

译文二、县官就以才能出众而闻名了;

译文三、县官就被上司评为“才能卓越”而出了名。

这些译文把“闻”理解为“闻名”都不对,《正字通》:

“人臣奏事于朝曰闻”,从上文看,巡抚从促织得到好处,他不忘所自,才有“宰以卓异闻”,当译为:

“县官被上司评为‘才能卓越’而上抱报朝廷。

二、古文今译的标准

著名近代翻译家严复在外文翻译方面提出过“信”、“达”、“雅”三点要求。

这三个标准也完全适用于古文今译。

所谓“信”指翻译要忠实于原文,所谓“达”指译文要通畅明白,不拗口;

所谓“雅”指译文要典雅优美,生动,有文采。

其中,“信”、“达”是“雅”的基础,如果一篇译文原文的意思有了出入,“达”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