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危险源清单全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698355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45 大小:9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危险源清单全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5页
施工现场危险源清单全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5页
施工现场危险源清单全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5页
施工现场危险源清单全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5页
施工现场危险源清单全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危险源清单全Word下载.docx

《施工现场危险源清单全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危险源清单全Word下载.docx(2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现场危险源清单全Word下载.docx

16

拟拆除的建(构)筑物或其部分房间过去用于贮存雷管炸药、燃油、燃气、危险化学品、有毒物质以及放射性物质的,拆除施工开始前没有检查并确认这些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已经全部转移,残留的物质没有清理、排除完毕,拆除施工中因有火源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火灾爆炸

17

因作业人员误入有毒区吸入(或误食)有毒物质造成中毒事故

中毒

序号

18

因作业人员误入放射危险区造成放射伤害事故

放射

19

施工策划中,没有针对工程项目特点及可能导致的各类事故编制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从而导致发生事故时,没能及时组织抢救,或者没有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抢救造成事故伤亡扩大或二次伤害事故

爆炸

20

在拆除作业前,没有对建筑内电源、生活水、采暖、煤气、消防水等各类管线进行全面检查

2l

在拆除作业前,没有对地下管线是否已经全部切断进行确认

22

没有对管道系统内残留介质是否排放干净进行确认;

没有对上述管线的控制闸、阀做好醒171的警示标志以防止他人误操作等,就进行拆除施工

23

拟拆除建(构)筑物与周边高压架空电线的距离小于下列规定时,

没有采用干燥的木料及竹笆搭设防护棚(栏),以防止拆除的构件、物料碰触或非常靠近时造成触电、放电事故(电压≤1KV时L>

~4m,1~10KV时L≥6m,35~110KV时L≥8m,220KV时L≥10m,330~

500KV时L≥15m)

24

人工拆除施工,没有搭设作业平台及防护架子,拆除施工作业人员站在被拆除的楼面上,当楼板在拆除施工中出现振动、倾斜、断裂时,造成施工作业人员高空坠落事故

25

采用起重机械吊运拆除的构件时,起重臂转幅范围内的建(构)筑物、架空电线、架空管道及其他固定设施没有搭设防砸棚,吊运的构件意外脱落造成物体打击等事故

26

用于爆破拆除的雷管和炸药的贮存地点距离周围居民小区、学校、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小于200m

27

炸药与雷管未分开存放;

炸药的存放数量超过仓库的容许存放量;

存放炸药、雷管的仓库未设置专人24h值班有闲散人员闯入;

仓库供电线路、灯具没有绝缘、防止电弧及防爆的措施

28

炸药与雷管的存放仓库周围没有明显的禁止烟火的警示标志和告示等,意外发生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29

用于爆破拆除的爆炸物品的运输时,未检查、核对其品种、数量、

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爆炸物品混放在一起运输、超量运输

30

运输人员未全面了解爆炸物品的特性,出现险情时不知道应急处置方法

3l

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爆炸物品运输车辆、驾驶人员、监护车辆及人员、运输时间、起始地点、运输路线、经停地点,运输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时导致较大的人员伤亡

32

采用定向爆破拆除烟囱、水塔等高耸建(构)筑物时,经计算的触

地振动力危及周边地上、地下建(构)筑物和管线时,没有采取防止

触地振动的缓冲材料或防震沟等措施

33

拆除

活动

采用定向爆破拆除时,未按照设计要求采用铁丝网、安全网或者竹笆、麻袋、棉被等覆盖,以致爆炸产生的建筑碎块飞溅造成物体打击事故

34

当拆除工程对周围相邻建筑安全可能产生危险时,没有采取搭设防砸棚或防撞护栏等保护措施,未对建筑内的人员进行撤离安置

35

灌装具有腐蚀性的静力破碎剂时,作业人员没有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以免腐蚀皮肤和意外溅人眼中造成伤害事故

36

人工拆除施工,高龄、有心脏病、癫痫、恐高症等情况的施工作业人员从事高空或高强度的施工作业,导致操作失误引发的伤害事故

37

当拆除施工作业人员在尘土较大的施工环境中进行拆除作业时,是否佩戴防尘口罩或防尘服装,避免因吸入粉尘导致矽肺等职业病

职业病

38

当采取风镐、破碎锤等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进行人机拆除施工作业时,作业人员是否佩戴隔音耳套,以免造成间歇性耳聋、耳鸣等职业病

39

拆除施工尘土较大时,没有采取晒水降沉的措施,导致对周围空气造成扬沉污染

污染

40

采用机械或爆破拆除的施工噪声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规定时,没有采取搭设隔音棚、使用低噪声设备等隔音、降噪措施

第二章基坑土方工程危险源

施工策划

信息收集

未掌握土层地质水文勘察资料

坍塌

未明确地下构筑物、基础平面与周围地下设施管线关系

基坑深度I>

5m或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地下

水位在坑底以上等工程,在基坑支护与降水施工前未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未经施工企业技术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监理单位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及施工单位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批准

深基坑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所有计算数据未经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进行方案论证

深基坑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未按专家组论证审查意见补充、完善、审批或再次组织专家论证

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未规定基坑分层、分段开挖深度及长度、边坡开挖面的裸露时间限制等

坍塌/物体打击

施工方案未考虑基坑土方开挖可能对邻近建筑物、管线的安全使用造成影响而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基坑支护方案未按规定对承受能力、支护结构变形、土体抗渗透、

坑底突涌的稳定性进行验算

无基坑降水设计以及围护墙的抗渗设计

未考虑基坑开挖与地下水变化引起的基坑内外土体的变形及其对基础桩、邻近建筑物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无基坑开挖施工方法的可行性及基坑施工过程中的监测要求

抽水设备未根据排水量大小及基坑深度确定

基坑内未设排水沟、集水井

基坑内集水坑紧挨基础底边

基坑四周未设挡水堤

深度超过2m的基坑施工无临边防护措施

坍塌/物体

打击

临边及其他防护不符合要求

工人上下深坑未预先搭设稳固的阶梯

设置的通道不符合要求

基坑内作业人员无安全立足点

垂直作业上下无隔离防护措施

光线不足时未设置足够照明

坍塌/物体打击

土质中含有毒有害物时,未能提供相应的防毒措施

中毒

挖土方从下至上进行,采用挖空底角的操作方法

挖土工人操作间距小于2.5m

物体打击

挖土机间距小于lOm

机械伤害

雨期开挖土方,工作面过大,未逐段分期完成

汛期无防洪措施

冻融期末采用锚杆围护

31

运土道路的坡度、转弯半径不符合有关安全规定

坍塌/机械伤害

分包/作业

人员管理

分包作业队无支护/降水相应资质证书,未取得安全资质证书

分包队伍的安全人员未经确认到位

挖土机、推土机司机、电工、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未持有效的操作上岗证,上岗前未经考核确认

坍塌/机械伤害/触电

设备管理

施工机具设备如挖土机、铲运机、运输车、压/夯实机、抽水等设备进场前未组织验收

安全技术

交底

基坑施工方案未对施工班组(包括全体操作人员)进行交底

基坑施工方案无书面交底

施工作业

施工队伍

与作业人

员管理

抢工现场分包作业队伍增加,资质与任务不相适应,特种作业人员的证件到期未更换

坍塌/物体打击/触电

新增作业人员作业前,未接受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

深基坑作业人员连续加班疲劳

坍塌/物体打击/触电

农忙季节深基坑作业人员不安心,未采取安抚措施

天气炎热高温,未调整作业时间

坍塌/物体打击

6

暴雨、大雾、雪天等异常天气条件下作业

多种伤害

7

下大雪以后未清理作业面上的积雪就作业

多种伤害

材料和设备堆码在深坑边,未及时清运或转移

坍塌/物体打占

夜间作业,车下及前后灯不亮或光线不足,作业面照明不足等

多次出现两排桩之间的净距过小未及时纠正

1l

桩机使用后部分基础变形或倾斜未及时消除

在打桩作业范围内有围观人员未清理出场

含水层范围内的排桩墙支护基坑的止水效果未达到策划的目标、口T能危及邻近建筑物的安全时,未采取措施消除

新增作业人员有高血压、恐高症、矽肺病者

作业人员未戴耳塞,作业设备无围挡降噪措施

职业危害

新增的墙体刚性不足,未采取梅花形布置补强

坍塌/触电

桩混凝土强度小于C20,桩身承载力不够

坍塌/机械

伤害

搅拌机的入土切削和提升搅拌时负荷太大,电流超过预定值

搅拌机使用的漏电保护器失灵,未及时更换

抢工更换的土钉长度偏差大于30ram

21

土钉位置偏差大于lOOmm未返工

钻孔设备有故障未检修

机械伤害/坍塌

注浆量大于理论计算量,未查明原因

墙体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就受力

钻孔倾斜度偏差大于1度

浆体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土钉墙面厚度偏差大于lOmm

墙体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水泥及外加剂质量检测多次不合格,未更换厂家或调整检测频次

新增人员未按配合比施工,少用水泥

坍塌/机械伤害

注浆体强度检测多次不合格,未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地基承载力比预计的小,未及时调整施工方法

设计变更新增钻孔位置偏差大于50mm,未及时纠正

钻孔垂直度、孔深、桩身中心偏差大于规范规定

35

桩(墙)体搭接偏差小于200mm,未及时返工

坍塌/机械伤害

36

抢工使用直径偏差大于50mm的桩体

37

抢工使用墙体长度、厚度偏差大于50ram的桩体

38

注浆机具设备中的阀门损坏,接头破损未及时更换

39

注浆机具设备中的各种管材没有按要求接好

所用水泥及外加剂质量检测多次不合格,未调整检测频次

4l

桩体强度检测多次不合格,未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42

43

新增作业人员抢工,机头提升速度大于0.5m/min

44

桩与桩之间的搭接长度检测多次小于200mm,未查明原因及时消除

45

作业人员作业时未戴防尘口罩

职业伤害

46

暑天作业人员脱水未及时发现,未被及时转移到安全区域

中暑

47

深层搅拌机定位偏差大于50mm

48

桩底或桩顶标高偏差大于规范规定

49

桩径或垂直度偏差大于规范规定

50

使用有割孔、断面缺损或严重锈蚀的钢板桩

51

未安排专门人员监视振动拔桩的土体位移及沉降

52

桩垂直度大于规范规定

桩身弯曲度大于规范规定

54

钢板桩的齿槽平直光滑度不够,有电焊或毛刺

55

桩长度小于设计长度

56

桩发生位移和沉降,未采取措施消除再继续作业

57

在抢工支撑需提前拆除钢板桩时,未对采取的加固措施进行重新验算,未确认合格后就拆除

58

接桩用的电焊机漏电保护器失灵未更换

触电

59

焊接时用钢板桩作地线

60

线路老化未更换

触电

61

作业中发生触电伤害未及时切断电源,未及时组织人员对负伤人员实施抢救

62

桩身弯曲度多次大于%L(L为桩长)时,未查明原因及时消除

63

抢工时未检测保护层厚度,保护层厚度小于5mm未被发现

64

桩凹凸槽尺寸偏差大于3mm未进行标识,也未处理

65

桩长度、横截面相对两面之差大于规范规定

66

桩尖相对于桩轴线位移大于规范规定

67

降水深度不符合降水方案

坍塌

68

排水沟设置不合理、排水不畅,未及时处理

69

电工未持上岗证操作,操作人员操作时未使用符合要求的绝缘用

品等

70

使用未经检测的潜水泵

71

移动抽水设备未切断电源

72

抽水设备无保护接零或漏电保护装置

73

抽水设备保护装置不灵敏

74

边抽水边作业

75

现场排水设备不足、设备出现故障未及时修复等导致基坑被淹没

76

作业时间安排不周、轮换抽水设备不充分、未及时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导致基坑被淹没

77

现场突然长时间停电、没备出现故障等未及时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导致基坑被淹没

78

突然长时间停电、排水设施损坏未及时修复、突降暴雨等情况导致基坑被淹没

79

排水设备未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电触电保护;

设备电缆线有损坏;

照明电压不符合安全要求

触电等多种

80

水中安放潜水泵时,拖拽水泵电源线,造成油封接头松弛、脱落,

导致水体带电人员伤亡

81

未及时发现水泵空转造成电机损毁、短路、漏电

82

发现水泵不排水、电机损坏时,处置措施不当,用手接触带电水泵、电机外壳或带电水体等

83

使用普通电源线

84

潜水泵电缆与井壁、池壁磨擦

85

降水

与排

水作

潜水泵电动机未定期检测绝缘电阻

86

离心水泵转动部分无防护装置

87

离心水泵无防雨措施

88

离心水泵安装不稳定

89

离心水泵连轴松动

90

离心水泵运转时人员跨越水泵

91

土方

开挖

运输

工程

土方施工放坡不符合规定

92

土方放坡未根据土质计算安全系数

93

开挖深度超过2m的沟槽,未按标准设围拦防护和密目网封挡

高处坠落

94

超过2m的沟槽,未搭设上下通道,危险处未设红色标志灯

95

在坑边1m内堆土、堆料、停置机具

坍塌/高处坠落

96

机械设备施工地点与槽边距离过小,又无加固措施

机械翻滚/坍塌

97

运输道路坡度较大

翻车/高处坠落

98

装车过满或装载不均,以及将大块装在车的同一端

交通事故

99

酒后驾车,超限、超速行驶

100

身体上、精神上的缺陷或过度疲劳,思想不集中的状态下作业

101

路面凹凸不平、路面狭窄、弯道及坡度不符合要求、路面坍塌、积水、安全警示标志不完善等

102

施工组织不合理

各种伤害

103

防护缺陷

高处坠落、

104

标志缺陷

105

随意拆除安全设施

高空坠落、

106

孔洞未设围栏

高空坠落

107

边角料随意放

108

跳板绑扎不牢

109

酒后作业

110

未戴安全帽、系安全带

111

施工中

异常情

况下的

处理

基坑支护有变形或裂缝,未查明原因及时消除

112

基坑出现逐步坍塌,未及时采取加固、清理等措施,坍塌被埋人员未及时组织抢救

113

现场勘查的土质松软,未及时调整加固和支护措施

114

地下水位高时,未增加排水设备或延长作业时间

115

作业现场实际的静荷载、动荷载量的设定有漏项,其支护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偏小,未调整

116

施工中异

常情况下

的处理

基坑周围地面的防水、排水处理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也未采取相应措施消除

117

临时道路坍塌未及时修复

118

大风或暴雨天气设备、设施未按规定转移或加固,对险情监控有

失等

第三章土石方工程危险源

使

桩架的地基不平或承载力不够

坍塌倒塌

组装时把手指伸入螺孔

打桩作业区内有高压线路

作业区无明显标志和围栏或有非工作人员进入

在施工过程中监视人员在距桩锤中心5m内

桩架多种动作同时运行·

桩机在吊有桩锤的情况下操作人员离开岗位

各类伤害

悬挂振动桩锤的起重机吊钩上无防松脱的保护装置

振动桩锤悬挂钢架的耳环上无加装的保险钢丝绳

机具伤害

组装时未锁住履带或夹紧轨道

移动桩架和停止作业时桩锤不在最低位置

吊桩时桩锤在一定高度未固定

起吊时吊点不正确,起吊速度不均匀、过快

起吊后人员在桩底下通过

插桩时手脚伸入龙门和桩之间

用撬棒矫正桩时用力过猛

吊机的地基承载力不够

吊索具不符合要求

堆桩部位未做好硬化处理

堆桩未用合乎要求的枕木

起重伤害

堆桩超过规定的层数

层与层之间的垫木放置部位不妥

底座未垫平、垫实有倾斜现象

打桩时未使用相适应的桩帽和垫子

偏心锤击

送桩时未控制同轴度

拔送桩杆时用力过猛

地面孔洞未及时回填和加盖

灌注桩

和其他

沉桩

管到深度后未对提升的桩帽桩锤固定就检查桩管或浇捣混凝土

骑马弹簧螺丝未用钢丝绳绑牢

耳环落下时未用控制绳

浇捣混凝土前孔口未加板加栏防护

33

泥浆水排放未按有关规定做好相应的措施

34

静力压桩作业时非作业人员在桩机lOre范围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