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说课稿1Word格式.docx
《高中美术《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说课稿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美术《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说课稿1Word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过欣赏中国古代玉器,让学生了解我国玉器工艺的悠久历史和艺术成就。
(2)过程与方法:
运用举例法、讨论法、比较法体味不同时期玉器的发展和审美追求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玉器的鉴赏,客观地评价艺术作品,培养感觉、感知能力,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
2.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玉石雕刻的艺术性。
(2)不同历史时期玉石文化的感悟。
难点:
主要是专业名词的理解,同时涉及到中国古代玉器的历史知识和史学背景及生活阅历的整和。
3.教学内容:
①从石器制造的发展,看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与发展,其中包括对物质材料的形体、质感、色彩,以及对称、秩序感等造型规律的认识与掌握。
将玉从石头中区分出来,是人类审美认识上的一个重要的发展。
②古代对玉的材料之美的欣赏和对材料的加工,前后体现着不同的审美观念。
在原始社会后期和夏商周时代,玉器被赋予特殊的社会意义,成为贵族社会地位与财富的象征,对玉的审美被比附于社会道德规范,而在汉代以后,特别为人们所看重的是它的珍宝性。
③”大圭不琢”,突出玉自身的材质之美,不为过多的雕琢加工所损害,在传统美学思想中具有重要意义。
④相关链接:
现代玉石工艺的新成就,它是对传统玉器制造的继承,并体现出了新的审美观念。
这一部分可作为学生课外独立自主学习的内容。
4.学生分析:
玉器作为我国的一项传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在各种不同中、西文化的交融和冲击下,高中学生已经很少关注我国的玉石文化。
再加上玉器艺术最繁荣的时期距离现在的年代很遥远,学生对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也很生疏,由此,我会在授课过程当中对古代社会的礼制、民俗做一些初步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古代玉器的艺术性和文化蕴含。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围绕本课标题”玉石之分”设置一个小活动,将同样形状的玉饰品和石头一起放在讲桌上,让学生上来触摸(闭着眼睛),并感受两者的不同之处,即玉和石头是不一样的。
由此引出本课标题”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
二、新授课:
我们都见过玉器,但对其未必了解。
可能许多同学身上还佩戴着玉坠、玉手镯之类的饰物。
玉器,顾名思义,也就是由玉石做成的器物了,那么,我们该怎样来理解玉石的概念呢?
它究竟又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早在东汉时期,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许慎在其著作《说文解字》当中就提到过”玉,石之美者”的解释,而且在原始社会,人们也的确从石头中发现了材质细腻、纯净的这一类,称之为玉。
据此,我们也可以得到一句话,那就是”把玉从石头中区分出来是人类审美认识的重要发展”。
正因为玉有了区别于石头的这种美,人们才用它来装饰生活,美化生活,并对它情有独钟。
那么,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对”玉”情有独钟呢?
我们就不能不提到玉器发展的历史。
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不同时代的”玉”在人们生活中其价值和功能的演变,看书P5---P7。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
一种文化必然有其历史渊源,了解了玉石的发展历史,对玉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并进行列表归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老师归纳总结(屏幕文字展示)
1.旧石器(打制)--”石之美者”--装饰或祭祀(实用)
2.新石器(磨制钻孔)--材质和器形的发展--财富、权威和精神的象征超过实用
人类对玉的认识是同工具的制造和使用相联系的。
早在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开始打造和磨制石器作为生产工具,偶尔也有作为其他用途的玉器,但当时的状况是”玉石不分”。
中国玉器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到了新石器时代便彻底与石器分离,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先民们最早的用玉动机,是基于玉石本身美丽无比的材质。
在原始美感的驱使下,将其制成装饰物,佩挂在身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
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玉器便已超脱出原始的美感和由此产生的装饰意义,走上了与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等相结合的道路,成为信仰、权力、地位的形象体现。
例如:
新石器时代--凌家滩玉器、良渚文化、红山文化。
凌家滩玉器:
《玉人》、《玉鹰》。
(反映了凌家滩先民的原始宇宙观和对宗教崇拜的虔诚)。
良渚文化玉器:
以体大自居,深沉严谨,对称均衡,纹饰以神秘莫测的神人兽面引人入胜,以浅浮雕装饰手法见长。
《玉壁》、《兽面纹玉琮》。
(分别用以礼天、祀地,玉器开始脱离现实生活,走向神坛。
)
红山文化玉器:
”神似”是红山古玉最大特色,工匠巧妙运用玉材,寥寥数刀,把器物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十分传神。
典型玉器:
《玉龙》(”中华第一龙”,卷曲的形体中透露出一种威严与神圣,主要作为图腾崇拜的对象。
3.夏商周(俏色工艺)--选材、因材设计--礼器(权力的象征)装饰品(实用)
夏商周时期:
原始社会结束后,夏商周时期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由于玉的稀少而美好,玉器在礼仪、祭祀、装饰、艺术等社会生活各方面占据着主流地位,成为贵族统治者政治权力和神权的象征物。
同时,在意识形态方面,夏商周三代已经从原始社会的荒原中走了出来,对鬼神的信仰开始有所松动,理性因素已欲萌发,原始社会认为神圣不可亵渎的玉,开始走向了社会生活,崇尚自然,追求真实,突出神韵的玉器脱颖而出。
夏商周玉器:
妇好墓出土的玉象、玉人、玉凤、俏色玉鳖。
重点介绍商代的俏色工艺,提出”因玉施刻”概念。
4.东周到两汉--工艺高超,--”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精神和道德规范)
假如良渚文化玉器是中国古玉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那么,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应该是实至名归的第二个高峰。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
旧的奴隶主阶级逐渐被新兴地主阶级所替代,旧的奴隶阶级成为新兴农民阶级。
政治上诸侯争霸,学术上百家争鸣。
儒家认为,玉是完美天赋的象征,那么人就应该依照它的属性来完善自我,即”君子比德于玉”。
同时更强调后天的努力,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尽善尽美,”玉不琢不成器”。
”礼崩乐坏”的政治局面促进了玉雕业进一步发展,装饰玉器,开始流行,并得到快速的发展,占据主导地位。
玉器总体特征表现为精致无比,形制与纹饰各异,雕琢技艺复杂高超,多用纹饰铺满器身满雕而不留空,变化颇多,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和丰富的想象,极富艺术魅力,强化了玉器的装饰美,独具时代艺术风格。
战国时期玉器:
《龙凤玉佩》。
配合《红楼梦》中”贾宝玉摔玉”的那段视频介绍”君子无故,玉不离身”。
5.两汉以后--玉材不断扩大,制玉技艺有很大提高,--保留其珍宝性。
西汉时期:
《玉仙人奔马》
由此可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玉的质密、声悦、色美、温润,不但使人们喜爱它,尊敬它,而且灌之以精神内涵,总是把它和最宝贵、最美的人和事物联系在一起。
玉的审美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习俗有很深远的影响。
三、小结:
玉器作为物质产品,每一时代的玉器都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
作为精神产品,其视觉形象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风尚。
提问:
玉器的发展主要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审美追求。
一种是追求玲珑剔透的华丽之美,即精雕细琢型的;
一种是突出天然材质,追求至大至高的朴素之美,即大圭不琢型的。
你们更欣赏哪一种?
理由是什么?
学些鉴赏玉器的方法:
1.用放大镜找气泡,哪怕只有一个,也是赝品。
2.观光泽。
3.测硬度。
4.听声响。
5.掂比重。
对玉器的鉴赏是一门极深奥的学问,需要相当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赏玉经验。
另外,玉器的品鉴需要多看多触摸,感性认识极其重要。
所以,学生的课后拓展(建议学生去玉器店、博物馆多看多品,使自己的审美水平得到提高)是知识内化为一种自身素养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