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导游大赛景点导游词5篇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69448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导游大赛景点导游词5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北省导游大赛景点导游词5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北省导游大赛景点导游词5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湖北省导游大赛景点导游词5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湖北省导游大赛景点导游词5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导游大赛景点导游词5篇Word文件下载.docx

《湖北省导游大赛景点导游词5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导游大赛景点导游词5篇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导游大赛景点导游词5篇Word文件下载.docx

右壁有他《念奴娇·

赤壁怀古》手迹石刻,是苏轼醉后草书,笔势遒劲潇洒无拘,起落圆转宛若瀑布泻涧。

“”时,一些人要砸烂这些石刻,亏得“文赤壁”管理所的同志机智地连夜用泥巴抹在这些石刻上,然后贴上红纸语录,才幸而存留。

自唐以来,东坡赤壁一直是游览胜地,从李白、杜牧、王安石、范成大、辛弃疾、陆游、袁宏道等历史名人,到董必武、陈毅、胡耀邦等当代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以及日本友人田边华、燕市听花等,都先后游过赤壁,并留下了诗词、楹联、匾额或书法手迹。

至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贬黄时写有赤壁二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著名作品,更使赤壁名扬中外。

故清康熙末年,始更名为“东坡赤壁”。

目前,东坡赤壁风景区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开发,新开发的赤壁风景区将由现在的400余亩扩大到1326亩,分为古迹游览区、水上游览区、山林游览区、动植物观党区、游乐区、商业服务区、度假区、广场区等,其风景名胜具体又分为“月波摇影”、“栖霞挹爽”、“东坡问天”、“龙崐山松声”、“竹楼夜雨”、“镜湖观荷”、“索桥飞瀑”、“赤壁夕照”等30个主要景点。

东坡赤壁的楼阁始建于西晋初年,距今约一千七百余年,后多次重建,现有面积四百余亩。

建筑物计有二堂(二赋堂、雪堂),三楼(栖霞楼,涵晖楼,挹爽楼),二阁(碑阁,留仙阁),一斋(慨然斋),一像(东坡塑像),一峰(剪刀峰),九亭(放龟亭,睡仙亭,坡仙亭,酹江亭,问鹤亭,快哉亭,览胜亭,望江亭,羽化亭)。

这些古建筑依山就势,古朴典雅,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赤壁碑刻,闻名全国,有历代名人书画碑刻近二百块,其中苏轼碑刻一百余块,居全国个人碑刻之冠。

解放以来,各级政府对东坡赤壁非常重视,一九五六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七年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经过几十年修建东坡赤壁已面貌一新,成为著名的文化古迹和游览胜地。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请大家随我一起进入景区内参观!

东坡像

步入飞檐斗拱的赤壁正门乾坤阁,洞秦砖小路直上八卦桥,经锁春台,绕楼花园,过蜂腰桥、泛舟池,这里正是当年苏轼泛舟作赋,酹江邀月之地。

池岸断壁上,昔日江水冲刷的遗迹仍依稀可辨。

池东空地上耸立着一尊高大的白色苏轼全身立像,他为一九八二年立,高六米,为全国座大型苏轼立像。

我们可以看到东坡手握书卷,昂首远望,似正构思新的诗篇。

该塑像较好地体现了苏轼的精神风貌,为广大游客所赞赏。

面对大江长天,衣髯飘逸,凝神伫立。

苏轼谪贬黄州,一城一山对他的文学和人生影响很大。

一城是女王城,该城原是东周时期古黄国的都城,后来被江南日益强大的楚国过江所灭,楚王一高兴,就将这座城送给了他的女儿,叫做女王城。

女王城是全国保存得的东周古城遗址,全城呈长方形,南北长四华里,东西宽一华里,四周城墙基本保存完好,城四角的烽火台仍在。

女王城周围曾发掘出从春秋战国到晋代的众多历史文物,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青铜剑,东汉时期的九连灯、梅花青铜镜等。

苏东坡谪居黄州四年,其中三年,每年的正月二十皆与友约定出游女王城,因而留下三首诗。

首是初到黄州的元丰四年正月二十所作:

十日春风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第二首是元丰五年正月二十所作: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第三首是元丰六年正月二十所作: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江南尽处村。

五亩荒园留我住,九重新扫旧巢痕。

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

长与东风约来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从诗中可以读出,刚到黄州时,苏东坡对刚刚遭遇的那场政治迫害尚心有余悸,而一旦住下来,融入黄州的山水和百姓生活,天性放达的诗人很快就随遇而安,开始用他那双善于捕捉美和乐趣的眼睛,发掘和享受黄州山水的淳美了,甚至表明心迹: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一山则是赤壁山,现已辟为东坡赤壁公园。

苏东坡谪贬黄州时,黄州府治所在的黄州古城与江边赤壁尚有一段距离。

苏东坡经常出城到赤壁游玩。

那时候赤壁叫赤鼻矶,为江边耸立的孤山。

赤鼻矶早在二千多年前就以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观为世人称道,汉人桑钦的《水经》即有记载。

西晋初年,号称龙骧将军的蒯恩曾在这里建横江馆,以后代有增建。

至北宋,赤壁之上的建筑已是“临江三四楼,次第压城首”的景象。

唐宋时期,大诗人李白、杜甫、杜牧、王安石、范成大、辛弃疾、陆游等都游过赤壁,并各有吟咏,留下了《赤壁》、《黄州竹楼记》等著名篇章,于是赤壁之名日盛。

但是,真正使黄州赤壁成为蜚声中外的人文景观的,还是旷世奇才苏东坡。

在这里,苏东坡写下了千古绝唱“二赋一词”和众多诗篇,文章的名气实在太大了,以至后人竟把作者的名字和赤壁连在了一起,而历史上那场著名战役的真正发生地,倒渐渐淡出了后人的记忆。

南宋时期,已有人将苏轼与赤壁连在一起,唤作东坡赤壁;

清康熙末年重修赤壁时,时任黄州知府的郭朝祚就题门额为“东坡赤壁”。

可见,山水只不过是人生的舞台。

舞台因人而留下辉煌,山水因人而留下文化,留下精神。

人是山水的邮票,人在山水上打下文化和精神的印痕,山与水才能邮行千古。

赤壁几经火劫,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同治年间所建。

进入公园大门,行不久,但见红岩高耸,树竹参天;

拾级而上,再经过一座古门,便是举世闻名的东坡赤壁了。

它背靠群山一脉,面对滔滔长江;

矶头上楼台亭阁,曲径通幽,移步换景,是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景。

登楼远眺,江山如画尽收眼底。

其实,这种人生境界,是苏东坡在经历了政治灾难、精神灭寂和痛苦反思之后人格真正成熟的一种表现。

迫害、孤独和物质生活的艰难使苏东坡终于脱胎换骨,其艺术才情也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

于是,我们才读到了这样一种“圆润而不腻耳”、“明亮而不刺眼”、“高峻而不陡峭”的通达高迈的文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难怪余秋雨说“一词二赋”是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一点就着。

今天读来,《念奴娇·

赤壁怀古》仍能搅动后来者万千情愫,牵引出无穷思绪。

二赋堂

走过苏轼像,迎石壁拾阶而上,我们便来到了二赋堂。

二赋堂始建于清初,同治七年重建因纪念苏轼赤壁二赋而得名,堂内正面嵌有近代书法家程之桢,李开书写的二赋大型木刻,两壁嵌有徐世昌,杨守敬,程明超等人的书法石刻。

匾额是由李鸿章所题,堂前对联为辛亥革命领袖黄兴所撰。

堂中央,一木壁顶梁而立,木壁前后分别刻有前、后《赤壁赋》,字大如拳。

前为楷书,豪迈俊逸,清代黄州教渝程之祯所书;

后为魏书,古朴苍劲,近代书法家李开先所书。

堂前右壁刻有民国大总统徐世冒崐(自号水竹屯人)书写的对联:

“古今往事千帆去,风月秋怀一知”。

二赋堂西南十余步有酹江亭,面江临壁而建,亭内嵌有清康熙皇帝临摹元代人书法家赵孟页的手书《前赤壁赋》书贴石刻和历代名人石刻。

亭西侧并立着坡仙亭,内有苏轼亲笔草书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和靠别黄州崐时所作的《满庭芳·

归去来兮》词,及其手绘的月梅图、寿星画像和清黄州知府郭凤仪速写的《东坡老梅》等石刻。

二赋堂是赤壁重要的景点之一,《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就刻在这里。

二赋堂为古色古色的木楼,面对大江,青砖铺地,敞风透亮。

堂内正中木壁高约两丈,宽与堂齐,正面刻《前赤壁赋》,背面刻《后赤壁赋》。

前赤壁赋由清人程之桢书写,通篇为楷,笔笔透功力,字字见精神。

背面的《后赤壁赋》则汉隶与魏碑相兼,豪迈俊逸,苍劲有力。

二赋堂的扁额为清人李鸿章所题,堂前对联为辛亥革命领袖黄兴所撰。

二赋堂风好,临风吟咏,当是人生之至景。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一词二赋,把苏东坡追求的人生境界——庄禅之道表达得淋漓尽致。

留仙阁

二赋堂东边留仙阁,此阁建于清光绪十年,取“坡仙长留阁内”意以名。

阁内有《东坡笠履图》石刻和苏轼为其乳母任采莲撰写的墓碑,还有近代名人绘画的《赤壁泛舟图》和清末名人杨守敬书《留仙阁记》石刻。

碑阁

留仙阁东十来步是碑阁,内嵌崐苏轼手书108块石刻,杨守敬集成《景苏园帖》,被称为稀世珍宝。

苏轼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历来为人称道。

清光绪年间,黄冈知县杨葆初(字寿昌)因景仰苏轼的书法,择其词,词,赞,牍手稿精品,编成《景苏园帖》并勒诸于石。

一九二二年建此阁,将剩下的一百零八方碑刻嵌入阁内四壁,阁因此得名。

这是目前保存完整,作品多的苏帖石刻,其规模居全国个人书法碑林之冠。

剪刀峰·

问鹤亭·

栖霞楼

出二赋堂后门,在留仙阁、碑阁背后陡峭的北崖下,由西向东,由低到高,依次有剪刀峰,问鹤亭和栖霞楼。

剪刀峰

大家请看,那就是剪刀峰。

我们可以看到剪刀峰为一巨大陨石,而且形似剪刀,清代诗人汪引芝附会为仙女剪刀失落人间,因此得名。

问鹤亭

过了剪刀峰,我们就来到了问鹤亭。

问鹤亭原名玩月台,因位置高显,为赏月佳处,故名。

苏轼的《后赤壁赋》中有孤鹤化为道士于梦中同苏轼问答的描写,为彭其文,一九二二年扩建赤壁时,遂将玩月台改名为问鹤亭。

这里是栖霞楼。

由茅盾题写匾名的栖霞楼位于赤壁矶处,楼高四层,飞檐翘角,赤楹碧瓦,白石栏杆,楼间还嵌有苏轼手书崐《黄州寒食诗》行书,为不可多得之书法精品。

栖霞楼为宋代黄州四大名楼之一,宋初王义所建,闾丘孝终重建。

因楼背山面江,落日时,晚霞染红大江,照映楼身上下,风景佳丽,如霞归枉,故名。

现楼为一九八四年重建。

楼高四层,其中陈列有苏轼及其他名人字画碑刻,楼名为现代著名作家茅盾所书。

坡仙亭

这里是坡仙亭,它建于清代同治年间。

南宋著名诗人戴复古称誉苏轼为“坡仙”,亭因此得名。

亭内嵌有著名的苏轼草书《念奴娇·

赤壁怀古》石刻,楷书《满庭芳·

归去来兮》,及石刻,还有苏轼画,组字画佛像石刻,均极珍贵。

睡仙亭

坡仙亭西下十余步为睡仙亭,相传当年苏轼同友人游赤壁时,曾醉卧于此,亭内石床石枕尚在。

睡仙亭始建于宋,清同治年间重建。

亭内有石床石枕。

传说苏轼同友人游赤壁酒醉后,曾躺卧于此,故名。

亭下赤色崖石上嵌有清代书法家钟谷书写的“赤壁”。

古时江水从此经过,迄今崖石上留有水流冲刷和撑船篙点的痕迹。

酹江亭

这里是酹江亭,于明代始建,现亭为清代同治七年修建。

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樽还酹江月”的词句而得名,亭内三面嵌有石刻。

正面墙壁嵌有清代康熙皇帝临摹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铫手书的《前赤壁赋》石刻:

一生刻意学苏的清代书法家叶志诜八十五岁时写的一笔"

寿"

石刻嵌于左壁。

放龟亭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放龟亭。

据晋书载,传说东晋大将毛戍守邾城时,其仆人将他买养的白龟放生于此,后得善报。

明嘉庆二十八年,知府郭凤仪附会传说,在矶下江边凿白石龟,取名白龟渚,亭因此得名。

现亭为清代同治七年修建。

此处为赤壁矶头。

亭下崖石壁立,苏轼描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丐千堆雪”的壮观景象即在此处。

矶头江水冲刷的痕迹犹存,明代的白龟仍翘首蹲踞矶下水边。

美好的时间总是那么的短暂,不知不觉中我们就游完了东坡赤壁。

不知道大家在游完之后有何感想?

游过武赤壁的朋友们也可以在心中比较一下。

在短短的一天中,我们从陌生到朋友,在这临别之际,心中纵有千言万语也不知从何说起,只能将满腔的不舍之情化为一声轻轻的祝福,祝你们永远幸福快乐!

后,真诚的期待我们的再次相聚!

再见!

湖北省导游大赛景点导游词

(2)

欢迎你们来到著名的将军县——红安游览观光!

我们今天将要去游览的景点是红安烈士陵园和红安七里坪革命遗址。

趁现在还没到目的地,我先向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将军县——红安。

红安

红安原名黄安,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南临武汉,北接河南,版图面积1798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15.2万亩,耕地51.9万亩。

辖9镇12乡1个国营茶场,总人口64.2万人。

县城距武汉112公里,距黄州130公里。

京九、京广铁路联络线从县南穿过,加快了红安与外地的联系和交流。

境内山川秀丽,人杰地灵,曾养育了理学奠基人、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程颢、程颐(有典故“门立雪”出于此二人),明代思想家李贽,现代著名的翻译家、文学家叶君健,历史学家冯天瑜,经济学家张培刚等一大批名臣学士。

红安更是一块神奇的土地。

她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是鄂豫皖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革命战争年代,红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查明登记在册的烈士有22552人。

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国家主席,走出了韩先楚,秦基伟,陈锡联等223名将军,其中被授予上将军衔的8人,中将军衔的13人,少将军衔的58人,是全国将军人数多的县,因此成为举世闻名的“将军县”。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队列中,曾经每个三个人中就有一个红安人,每四名英烈中,就有一个属红安籍。

红安的士地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直十分关心老区的建设与发展,江泽民、乔石、刘华清、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亲临红安视察,给老区人民以亲切的关怀和巨大的鼓舞。

红安资源丰富,可谓物华天宝。

境内已控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萤石,水晶石,大理石等15种。

野生动物资源90余种,其中珍贵药材300多种。

红安文物胜迹遍布全县。

确定为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63处。

其中董必武旧居,李先念旧居,红四方面军诞生地,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红军洞等110多处性建筑和革命遗址遗迹,已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红安历史人文景观多,天台十景、双城塔、桃花塔、似马重峦等古迹名闻遐迩,境内有革命历史遗址遗迹100多处,其黄麻起义和豫鄂皖革命烈士陵园建筑群、七里坪革命遗址遗迹纪念群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依托台山、香山湖而建的“中国长征之路民俗文化旅游度假付”、“长征微缩景观”等工程已经完工。

红安是江总书记亲自命名的“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团中央和国防部确定的全国传统教育基地县和国防教育基地县。

红安烈士陵园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就来到了红安烈士陵园,请大家随我一起下车参观!

红安烈士陵园,位于红安县城关镇陵园大道1号,由牌坊、黄麻起义和鄂豫皖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祠、烈士骨灰堂、烈士墓和园林等部分组成,面积约1平方公里。

始建于1956年,全部建成于1980年。

被国务院列为重点烈士陵园保护单位。

我们可以看到烈士陵园大门为高大牌坊建筑,坐北朝南,钢筋水泥结构,绿瓦红檐,庄严宏伟。

入陵园,两侧有平顶的小房,灰壁绿窗,造型雅致。

由林荫大道前行约百米,烈士纪念碑巍然屹立。

纪念碑坐北向南,钢筋水泥建筑,平面四方歇山顶。

高25.7米。

碑身四面镶嵌汉白玉,碑座正面五星碑徽,台座正中饰汉白玉雕成的光环,左右分别嵌有再现黄麻起义和苏区军民坚持武装斗争、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场面的浮雕。

碑座前刻有中共湖北省委和省政府共同撰写的碑文。

碑前左右各有雕塑一座,左塑武装农民身背大刀,高举铜锣,象征黄麻起义;

右塑红军战士,高擎钢枪,奋勇向前,象征着根据地军民坚持武装斗争。

由纪念碑北行约百米,便是烈士祠。

此祠建于1959年春,原为砖木结构,1984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及砖土结构。

烈士祠为仿古建筑,勾12处飞檐,立28根朱红圆柱。

祠内为烈士灵堂,陈列着全县英烈名册及党、政、军、民及各界敬献的花圈。

祠后20米处有骨灰堂,骨灰堂亦为仿古建筑,烈士祠东西两侧有红安县革命博物馆,董必武纪念馆以及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

陵园内遍植松柏兰竹,四季长青,馥郁芬芳,是人们学习革命传统的好课堂,也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旅游地。

园内有韩先楚、秦基伟、郑位三、沈泽民、蔡升熙等革命家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墓葬。

游人来此,既可凭吊追思,又可观赏,是一绝佳去处。

红安七里坪革命遗址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红安县七里坪镇。

在这里,我们将去参观红安七里坪革命遗址。

七里坪镇位于县城北23公里处,东邻麻城,北接河南新县,阳福公路从镇中穿过并形成街道。

它是著名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是全国仅次于井冈山的第二大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曾被命名为“列宁市”。

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

七里坪长胜街仍保持着苏维埃时期军政机关的原貌。

红安县原名黄安县,1927年11月13日,大别山南麓的农民自卫军发动了著名的“黄麻起义”,攻占黄安县城,成立“黄安县农民政府”。

当地一位书法家即兴挥毫写下对联——“痛恨绿林兵假称青天白日黑暗沉沉埋赤子;

光复黄安县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

”正是在这副对联中,共产党领导的次被称为“红军”。

从“黄麻起义”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区一直红旗漫卷,红星闪耀,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1930年3月,鄂豫皖边特委成立。

从此,地处中原、横跨三省的大别山苏区连成一片,红安县七里坪镇更被改名为列宁市,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成为鄂豫皖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走在今日的七里坪长胜街,人们依稀可以感受到当年的革命盛景。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指挥部、鄂豫皖苏维埃银行、列宁市经济公社、七里坪革命法庭、鄂豫皖中西药局……古朴的街道两侧,静静地排列着这些革命的遗迹,默默地坚守着岁月的沧桑,展示着70多年前的人民共和国雏形。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在胜利的欢歌声中,大别山区革命风潮风起云涌,工农子弟纷纷走进革命的洪流。

这里不仅组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三支主力红军,还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走出了王树声、许世友、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400多位战功赫赫的将军。

小小的红安县是赫赫有名的“中国将军县”,徐向前元帅亲自题字——“两百位将军同一个故乡”。

与红安县山水相连的麻城市,共诞生了126位省部级干部,仅1955年授衔的将军就有28位。

一个地僻人稀的乘马岗乡,就有数万人挥刀上马,打拼出14位共和国将军,成为名副其实的“将军乡”。

在这些辉煌数字的背后,是革命者的鲜血和生命。

革命战争年代,仅红安、麻城两县市就有28万多人死于战火,许多乡镇成为“无人区”,登记在册的烈士就多达3.5万人……硝烟散去,战痕犹在。

今天,110多处革命遗迹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红安、麻城等大别山鄂豫皖根据地老区县市,踏上从“革命红县”、“政治名县”走向“小康之县”、“经济强县”的新征程。

尽管老区脱贫的路途漫漫,老区人民脱贫的步履却坚定不移。

经过长期努力,大别山老区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红安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5家,财政收入由1949年的102万元增加到2003年的3.75亿元。

作为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红安县用新的发展思路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山上再造一个红安”。

今天的“将军县”,已经成为“湖北花生县”、“油料大县”、“效益强县”,多年获得湖北省综合效益十佳县(市)称号。

目前,全县九成人口已经成功实现脱贫。

好了,我们说着说着就到了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和集结地、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红安七里坪了,请大家按秩序随我下车参观。

我们旁边的这所小学是列宁小学,也是我们今天将要参观的站。

在里面七里坪革命陈列馆,陈列着当时鼓舞革命斗志、震破敌胆并流传至今的歌谣:

小小红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步走在长胜街上,我们参观了打响黄麻起义枪的七里坪工会和鄂豫皖苏维埃银行,鄂豫皖红军中西药局,列宁市经济公社,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指挥部,七里坪革命法庭等。

七里坪镇现有红四方面军成立纪念碑,上面刻有当年任总指挥的徐向前元帅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诞生地”的碑文,有董必武同志题写“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文的七里坪革命烈士纪念碑,有方毅同志任主任时的中央湖北省委抗日军政学校旧址。

七里坪有革命遗址遗迹40多处,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几年来,慕名到七里坪参观旅游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游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

好了,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游完了这次革命之旅,不知道大家有何感想?

是不是对这个小小的将军县和这里的革命烈士们钦佩不已呢?

那么,欢迎你们的再次到来!

同时,感谢大家在游览过程中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合作。

你们的朋友——我,在此恭候大家的再次光临!

湖北省导游大赛景点导游词(3)

欢迎你们来到黄石游览观光!

我们今天将要去游览的是西塞山风景名胜旅游区!

在此,我先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西塞山座落在黄石市东部,三面环江,有一脉纤立山梁与千里楚山相接,素有长江中下游门户之称。

西塞山又名道仕袱矶、矶头山,面积0.49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76.4米,山势突兀,横入长江,几近截断江面,因山形陡峭,崖悬壁立,状若关塞,故名。

历史上就以其吴头楚尾的地理位置和险峻的地形集古战场和风景名胜与一身。

从东汉末年到新中国成立前,发生在西塞山的战争达一百多次,文人雅士观赏西塞山晨曦暮色述志言情而吟诗填词近百篇,并在悬崖陡壁上留下不少摩崖石刻。

市园林部门从1985年5月起,在西塞山着手进行游览小道、长廊、上观亭、桃花亭、沿江铁链护栏和桃花古洞、古钩鱼台的维修建设,景点不断得到开发利用。

西塞山,崖陡水汇,北有沃野千里,南有延绵群山,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扼守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地,据载,公元199年孙策攻黄祖之后,西塞山发生了数百次战事。

西塞山壁立江心,横山锁水,危峰突兀,雄奇磅礴,易守能攻,为长江要塞。

自东汉年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百余次较大规模的兵争在这里发生。

著名的战例有:

“孙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