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丧葬文化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68662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1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丧葬文化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国丧葬文化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国丧葬文化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国丧葬文化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国丧葬文化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丧葬文化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国丧葬文化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丧葬文化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丧葬文化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孔子说“生,事之以礼;

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人活着的时候,要讲究礼仪,人死了丧葬、祭祀也都要合乎礼仪,即要项对待他活的时候一样办丧事和祭祀。

入殓前要给死者沐浴,为死者梳理头发,穿上新衣服,棺材里面要铺上被子(寿被);

吃饭时,要在餐桌上给死者留下位置,并摆上一副碗筷等等,一切都是按死者活着的时候的情景办理。

作为丧礼的延伸,死者死后的第一个鬼节(阴历7月15日)要对死者进行较为隆重的祭祀,湖南民间俗称“烧屋”,即用纸扎成冥屋焚化,冥屋有厅、有堂、有室、有楼,外有庭院(现在扎的冥屋庭院里还停了小汽车)。

将冥屋烧给阴间的死者,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能过上有房、有车、有钱的好生活。

三、丧葬习俗与孝道

丧葬礼制是周代儒家完成的,它完整的保存在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中。

中国传统的丧礼中浸透了儒家精神,儒家精神构成了二千多年中国传统丧礼的基调。

孔子说: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人死了以后,要举办一个送终仪式,这个制度很好,对教化老百姓有很重要的作用。

所以,儒家认为丧仪、丧礼的重要作用是教化后人。

教化后人什么呢?

教后人要懂得“孝”,要守“孝道”。

忠孝礼义廉耻,“孝”在儒家倡导的“六义”中仅次于“忠”,而且"

在家是为孝,在国则为忠"

,“孝”乃是丧礼的核心。

“事生,饰始也;

送死,饰终也。

终始具而孝子之义毕,圣人之道备矣"

(荀子《礼论篇》)。

丧葬的礼仪完全彻底的把这个“孝”给体现出来了。

死者的孩子叫“孝子”,丧服叫“孝服”,穿上丧服叫“戴孝”,死者葬毕,其子还要守孝三年,其间有诸多禁忌使孝子不能心有旁骛。

倡导孝道,以孝道敦厚人心,强化代际联系,进而促进社会治理,这就是中国传统的丧礼文化的核心。

四、厚葬与薄葬

人们既然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必然会特别关心死人的丧葬。

古人重视丧葬,特别讲究厚葬,几千年习俗不变。

发展至今天,厚葬主要表现在大办丧事上面。

古人厚葬一是建造规模宏大的墓室。

秦始皇即位之初,就着手修建他的骊山墓,动员的人力竟多达70万。

地宫内建设像地上一样,分出官衙和百官秩位。

始皇陵的地下建筑,包括寝殿、内城、外城、铜车马室、饲官建筑、陪葬墓区、兵马俑坑。

汉武帝的茂陵,高46米,底部58000平方米,内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计190种。

规模宏大的墓室,一直是旅游的热点。

古人厚葬第二个方面是大量的随葬品。

汉代的霍光死后,政府给他治丧,赐给的葬品绣被100领,衣50箧,金缕玉衣一袭,梓木制作棺,枞木做成椁,就是陪葬的婢妾的椁也是枞木打制的(《汉书·

霍光传》)。

古代皇帝贵族的陪葬品,除了珍宝器物、禽兽,常常还有婢妾奴仆。

因为人殉太残酷,不断地有统治者表示仁慈,禁止人殉,如秦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止从死”(《史记·

秦本纪》),但人殉现象却长期存在,到明朝前期还有宫人殉葬皇帝的制度,明英宗加以废除,历来被认作是一项仁政。

厚葬的第三项内容是吊唁和送殡规模大。

唐朝在出殡时要设路祭,开始是设大约底部一方丈、高数尺的祭盘,用帏帛围起来,中间放置人造花、果,表示祭奠之意。

安史之乱以后,路祭大发展,祭盘帐幕高达一丈,内置灵床,雕金饰画,帐盘之外,盛列牛羊祭品。

唐代宗大历(766~779)中,太原节度使辛云京的葬礼在长安举行,诸道节度使派人致祭,范阳节度使的祭盘最大,并演出类似后日的木偶戏,以开国勋臣尉迟敬德为形象,与突厥人战斗,又作了以鸿门宴为故事内容的演出,孝子以祭盘精好与高大,给两匹马犒劳其主事人。

昭义节度使薛某死,灵柩送回原籍绛州,管内各县官及其他地方的长官在阳城南面设祭,每隔半里一个祭盘,到漳河码头二十余里,祭坛不绝,其中大祭盘要费钱千余贯,小的也要三四百贯。

等到灵车过后,这些祭盘全部成了废物(《唐语林》)。

厚葬是古代丧葬的主流,人们认为将许多贵重的东西埋入地下是对死者的孝和爱,于是礼仪将厚葬作为人们道德伦理规范,厚葬的习俗也就愈演愈烈。

“棺椁必重,埋葬必厚,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陵必巨。

”与此同时,反对厚葬,主张薄葬的呼声也一直未断。

但薄葬却没有显示出它的强大力量,只是作为厚葬的对立面而存在着。

最早反对厚葬,主张薄葬的是墨子,他说:

“棺三寸,足以朽骨;

衣三领,足以朽肉。

”由于道家将生死齐量看待、乐死善生,所以在丧葬上对儒家倡导的“事死如生”的丧葬观表现出嗤之以鼻的态度,也主张薄葬。

庄子认为,生死若一,生和死是同一回事,就如同春夏秋冬四时更替,故“生时乐生,死时乐死矣”。

庄子将人死看成是归本返真,复归自然。

所以庄子的妻子死后,本应悲痛,而他却“箕踞鼓盆而歌”。

为了进一步说明死是人生乐事,庄子不但不主张以珠玉、文锦、车马陪葬,甚至连哭也不要。

魏晋是我国一个提倡薄葬的时代,由于曹操、曹丕父子的主张及身体力行,使薄葬成为风气。

自隋以后厚葬又成社会主流。

五、丧葬礼仪中的等级和家族观念

中国社会长期是一个宗法型社会,如何区分并定格社会等级、家族的长幼秩序是整个社会的核心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财富地位的继承和权力的分配。

人间高度重视此事,阴间自然也被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是极重要之事。

这就要求子女晚辈要善事和尊崇死去的父母祖先,要“事死如事生”。

这一宗法伦理观念是造成中国社会普遍的隆丧厚葬的主要社会原因。

在传统的丧葬仪式中,全部环节和所有禁忌规约都在向人们展示和强调家族的宗法关系。

这种宗法关系的强调是双重的,整齐严明的宗法秩序不仅为生者社会所遵循,也同样规范着“死者社会”。

在整个丧葬过程中,明尊卑、序人伦的主题倾向显现在方方面面。

同为“死”,由于宗法等级不同,自君而民,言“死”用词各异,严禁僭越。

相应的棺椁、墓丘等要件也随之相别。

中国死亡文化在丧葬过程中严格上下、尊卑、大小的安排,其表象是“事死如事生”表示对死者的尊重,但实际上逝者是无法看见和体验的,其意义在于生者,实际作用是面对已成神灵的死者,人们再一次明确男女长幼、尊卑亲疏的不同。

中国古代的丧葬活动基本上是在宗族范围内进行的,殡葬礼仪是以家族为基本单位办理的,丧礼的规定也因人们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而各有不同。

比如,同家族中有人去世,同家族、姻亲若知道而又不去悼丧,会被认为是极大的无礼,要受到族内的指责,丧家一般会因此与之绝交。

而周代丧礼中的「五服」以及居丧时间的长短,也是根据亲疏关系的远近制定的。

这一切都是在显示他们之间的血缘亲疏关系,是一次促进宗族内部的团结,团聚家族与亲朋好友的社会活动。

六、丧葬与宗教

丧葬礼仪中的民间杂俗大多是由于宗教的影响,因为几乎人类的所有宗教都以关心死亡及生命的归宿为主旨。

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最大者莫过于佛教、道教、儒教以及民间宗教。

儒教对传统丧葬习俗的影响主要是礼制发明方面的。

由上而下,由礼而俗。

中国传统的丧礼即载于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以后虽经不断地演变,但儒家的主要思想未变。

儒家的“百事孝为先”,使丧仪变得极其繁杂。

人们怕背上不孝的罪名,把丧事办得极其铺张,厚葬的陋习也愈演愈烈。

佛教原成长于印度,两汉之际,中国通向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已经开通,这是中西文化交通的第一次高峰。

佛教势力也从印度本土扩展到大夏(阿富汗)、安息(伊朗),最后传入中国。

汉末战乱,民不聊生,佛教迅速在民间兴盛起来,经过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历代,佛教终于成为中国三大教之一,对中国文化的各方面均带来了不可忽略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丧葬文化的影响在于它带来了一种新的死亡观念。

在传统中国文化中,一直存在灵魂不死的信仰,但经儒家伦理化解释,越来越关心的是死者的灵魂,灵魂附于虞主,供奉于祖庙。

但对于死者生活的世界及灵魂的归宿、变化则几乎没有什么说明。

佛教则带来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及“六道轮回,转世托生”等观念,从而为人类的死亡世界做出了明确的解释。

佛教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和中国上古信仰中的报应有类似之处,这也是两种文化融洽沟通的结合点,但佛教教义更加系统化、更加明确,这也是它为民间乃至上层广泛接受的原因。

佛教的传入对丧葬礼仪之变迁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略的。

首先,佛教为华夏民族带来了一种新的丧葬习俗——火葬。

 火葬在中国古已有之,如《墨子·

节葬下》云:

“秦之西有仪渠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熏上,谓之登退,然后成为孝 子。

”《荀子·

大略》亦云:

“氏羌之虏也,不忧其系垒也,而忧其不焚也。

”但中国历史上的火葬在佛教传人以前,一直只限于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为中原华夏族所不齿。

佛教因为信奉六道轮回、转世托生的死亡观念,对死者肉体并不关切,实行的是所谓“荼毗”——火葬。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使火葬亦随之传布开来,唐代敦煌地区由于地处中西文化交通的最前沿,便已开始流行火葬。

至宋,火葬已广泛流行于中国各地,尤以河东、江南、福建等地为盛,以至宋、明统治者不得不严加禁止,并设立漏泽园、义冢,以解决贫困者无力购置墓地的问题。

这些措施又反证了中国火葬之盛。

其次, 佛教给中国传统丧葬礼仪程序带来了所谓“七七追荐”。

七七追荐又称七七斋、水陆道场、水陆大会、水陆会、水陆斋仪等,是一种超度死者亡灵的大法会,主要来源于佛教信仰。

在佛教的轮回转世观念中,人死后在七七四十九日内,分七阶段随业力受生,七七追荐便是为了替死者消罪免祸、诵经修佛,以投入善良之家,因而延请和尚设斋念经,礼佛拜仟,追荐亡灵。

七七追荐在南北朝开始流行于世,《北史·

胡国珍传》记载了北魏灵太后之父胡国珍死后延请和尚做七七斋的情景。

唐以后,此风更盛,而且和尚开始参与儒家所制定的其他丧葬程序,故司马光说:

“世俗信浮屠狂诱;

于始死及七七日、百日、期年、再期、除丧,饭僧,设道场,或作水陆大会,写经造像,修建塔庙,云为此者,减弥天罪恶,必生天堂,受种种快乐;

不为者,必人地狱,剉烧舂磨,受无边波吒之苦”。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它给丧葬文化带来的首先是十殿冥王的地府信仰。

在道教形成之前,中国文化中已有较为模糊的阴间概念,汉代的镇墓文中,便发现了很多阴间的官吏和职称,如墓皇墓主、蒿里君、泰山令等等。

同时,佛教也有彼岸世界的种种信仰和观念,但道教将这些系统化、具体化,建构了一个具有严密组织体系的地下世界。

传说中道教的冥界在酆都(今重庆丰都),其君主称为酆都大帝,下辖十位冥王(十殿阎王)。

道教给中国传统丧葬文化带来的还有相墓术等等。

筮宅卜日是《仪礼》中便已记载的丧葬礼仪,但到了道教手中,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俨然成了一门大学问。

相墓术的兴盛给丧葬礼仪带来了新的变化,即停葬之风的出现。

儒家所制定的丧礼中,本有停葬之风,如《礼记·

礼器》云:

“天子崩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士三月而葬。

”但自相墓术流行以后,因选择吉地颇费时间,竟有停葬达二十九年之久的。

在民间的丧葬习俗中,往往是各教并行不悖,圣人、术士、和尚同堂治丧。

三教互相沟通、互相融合。

形成了以儒家传统丧礼为主体,融合佛、道二教的丧葬观念的民间传统丧葬礼仪。

第二节丧葬风俗

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分为:

停尸仪式、报丧仪式、招魂仪式、吊唁仪式、入殓仪式、丧服仪式、出丧择日仪式、哭丧仪式、下葬仪式、做“七”、服丧仪式。

在长期的演变中,一些仪式简化了,比如丧服仪式,死者亲属穿上丧服便是了,不必有仪式;

有的仪式则消失了,比如做“七”仪式、服丧仪式。

整个仪式的时间跨度也大大缩短,从死去到出殡一般是七或九或十一天(必须是单数)。

丧葬风俗各地不尽相同,少数民族更是另有特色。

停尸仪式

中国的传统丧葬文化非常讲究寿终正寝的。

在病人生命垂危时,亲属要给他脱穿戴好内外新衣;

否则,就是“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地遗憾和内疚。

病人在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亲属们要把他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守护他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这叫做“挺丧”。

在病人临终之前,家属必须要给他沐浴更衣。

这实际上是给死者进行的第一次化妆整容。

沐浴所用的水一般都是买来的,俗称为“买水”。

“买水”为死人沐浴的目的除了在于“用水洗去死者生前的罪恶,消除死者在生前所犯下的罪孽”外,主要是要让死者的灵魂知道,这不是在给活人沐浴,而是要让死者干干净净地到达阴间,被祖先所收容。

沐浴之后,便是给死者更衣,也就是给死者穿上寿衣。

汉族的习俗是贴身穿白色的衬衣衬裤,再穿黑色的棉衣棉裤,最外面套上一件黑色的长袍。

整套服装不能够有扣子,而且要全部用带子系紧,这样做是表示“带子”,就是后继有人的意思。

在死者的头上要戴上一顶挽边的黑色帽,帽顶上缝一个用红布做成的疙瘩,用来驱除煞气,人们认为这样做对子孙是吉祥的。

沐浴更衣之后,亲属要马上把尸体移到灵床上。

同时还要采取一些仪式,把死者的灵魂也引到灵床上去。

山东临沂一带的习俗,是用一块白布从梁上搭过来,再用一只白公鸡在病床上拖几下,顺着白布从梁上递到外间屋,在死者身边走上一圈,然后把公鸡杀死,这叫做"

引魂"

有的地方在沐浴更衣的仪式结束之后,还要举行饭含仪式。

饭含是指在死者的口中放入米贝、玉贝和米饭之类的东西。

这是为了不让死者张着空嘴、饿着肚子到阴间去受罪,而成为饿死鬼。

报丧仪式

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

报丧仪式早在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

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即使已经知道消息的亲友家,也要照例过去报丧。

在民间,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报丧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在广西一带的地区,响三次火炮就表示报丧,这叫做"

报丧炮"

,然后派人告诉给亲友。

在东北一带,是用在门外悬挂纸条来报丧的。

纸条数是以死者年龄的不同来确定的,一岁一条,另外加上两条,表示天和地。

并且他们用死者性别的不同来决定悬挂纸条的位置,死者是男性则悬挂在门的左面,死者女性则悬挂在门的右面,人们一看到门口的纸条就知道这家死了人,死者的寿数,是男是女,就一目了然了。

广东地区,的报丧的习俗,报丧的人必须来去急速,不进人家的大门,只能在门外高声地喊叫,报过丧之后,讨一口水漱口,来驱除不详,然后就马上回去。

在江浙一带,报丧习俗是用伞来暗示的。

报丧的人带着一把伞去,把伞头朝上柄朝下,放在门外,来表示凶信。

在外地的亲人如果收到一封"

焦头信"

(信封的一角被烧焦),就可以知道这是报丧信。

而中国少数民族的报丧习俗更是别具特色。

比如,云南一带的怒族用吹"

竹号"

来报丧。

竹号的数目根据死者的年龄、身份不同而有所不同。

未婚的青年只吹一个,有儿有女的吹两个,头人吹三个,巫师吹四个。

在中甸、维西一带,不少民族用吹牛角来报丧,也有一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吹海螺。

景颇族、拉祜族、黎族、滇南瑶族等少数民族用放枪来报丧,如果死者是女性的话则敲锣。

在景颇族中放枪的数目还有严格的规定,死者是男性的话放偶数,死者是女性的话鸣奇数。

有关学者认为前两种可能是属于早期的报丧形式,而后两种则是属于后期的现象。

在贵州省、北盘江流域一带的少数民族的报丧更具有特色。

他们的报丧仪式是丧家请来邻寨的青年,两人一组,手里拄着拐棍,到所有的亲友家去报丧。

当人们见到这样的人进寨,就知道是报丧的人了。

在汉族的观念里,报丧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礼仪,更是一种和亲属家人一起分担悲痛的做法

招魂

招魂有三种情况,一是死者刚死时的招魂;

二是送葬时的招魂;

三是为客死他乡的人招魂。

人刚死举行的招魂仪式称作“复”。

在灵魂不灭的思想的指导下,刚死的人往往被认为精气还在,只要招呼他,让精气回来,死人仍能复生。

家属拿着死者的衣服,站在山麓或屋顶上呼喊死者的名字,叫他的灵魂归来。

有的招魂者还历数别的地方不能去的理由,劝亲人的灵魂归来。

但如果复而不醒,人真正是死了,就可办理丧事。

所以这种招魂仪式是在报丧仪式之前。

送葬时的招魂由幡旗引路。

幡旗迎风飘飘,取其缠绵的意思,魂魄就能够循着这飘扬的幡盖归来。

大幡通常有三四丈高,它们的颜色和形状各不相同。

有的幡的上面有荷叶宝盖,中间是红寸蟒的大宽飘带下垂,中间镶着绒腰,幡有一丈长。

另外有从宝盖挂下的两个窄条,由幡杆高高地挑起,幡杆插在红漆架子的中央。

另外,还有一种形式,幡的本身不是绣片,而是亡人的牌位,称为"

官衔幡"

据说,招魂后死者的灵魂就依附于这块灵牌之上。

幡的下座两边有穿杠的绳套。

以便于出丧的时候由杠夫抬着,走在最前面导行。

大幡一般立在二门的外面。

死的如果是男人,立在门的左边;

如果是女人,就立在门的右边。

现在的幡则要简单得多,用白布或纸扎成,用两米左右的幡竿举起,下葬后,将幡插在坟上。

坟墓是死者的归属所在,也是亡魂的家,招魂便是要将亡魂招归于家,勿使其在外游荡,祸害生人。

客死在他乡的魂魄,找不到归途,是为孤魂野鬼。

便不能享受香火的奉祀、食物的供养和经文的超度。

这个孤魂就会永远轮回于异地,没有投胎转生的希望。

除非他的家人替他"

招魂"

,他才能够归宗。

沿海一带的渔民的招魂也属于这种情况。

渔民不幸葬身大海之后,因为往往无法找寻回尸体,他的家属就用稻草人代尸,穿上死者生前的衣服,在家里摆设起"

灵堂"

同时,在村外的海边,要请道士为死者招魂。

招魂要在夜间的潮水初涨时进行,死者的亲人到海边去叫喊,把失落在海里的"

阴魂"

喊回来,招进稻草人中,再进行安葬。

这种招魂仪式,叫做"

潮魂"

亲属要先在海边搭起一个小小的"

蘸台"

,然后到了傍晚,就在帐篷里点起香烛,中间放着稻草人,身上贴着死者的生辰八字。

等到晚上涨潮的时候,道士坐在"

上,敲响钟磬铙钹,嘴里念着咒语。

这时候,"

前后就燃起一堆堆的篝火,有人手拿一杆带根的毛竹,顶梢上挂着箩筐,里面装一只雄鸡,面对大海,随着道士的咒语,不停地摇晃着毛竹。

也有的由死者家属,披麻戴孝,提着有字的灯笼,高声呼叫死者的名字:

"

某某来呀!

声音非常凄凉。

然后,由一个孩子或者亲属答应道:

来喽!

一呼一应,直到潮水涨平,才由道士引魂回家。

到了第二天,亲属才把稻草人放进棺材,送到山上去安葬。

招魂在少数民族的丧葬仪式中也普遍存在。

贵州的苗族在送丧时在棺材上放置大公鸡(模型),名曰“招魂鸡”。

送丧的同时也将亡魂招入墓中、阴间。

海南黎族,出殡时亲属要手持武器,到了墓地,围绕墓穴歌舞一番。

云南拉祜族在出殡前要请比目师(巫师)为死者叫魂引路,叫魂时用白纸剪人形标杆,粘着香蜡,在死者身旁举行祷告,然后由亲属用木料扎成担架,将尸体仰放其上,抬出埋葬。

傣族,家家都准备着叫魂的"

魂箩"

,招魂的时候,就把死者生前的衣服装在竹箩里,放上白米和白线,表示要把灵魂提回来。

吊唁仪式

唁是指亲友接到讣告后来吊丧,并慰问死者家属。

死者家属要哭尸于室,对前来吊唁的人跪拜答谢并迎送如礼。

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

某某致"

字样的纸条。

首先要布置灵堂。

灵前安放一张桌子,悬挂白桌衣,桌上摆着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

在没有收殓之前,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

据说,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

尸体和灵柩都忌讳停放在光天化日之下。

据说,怕受所谓"

日晶月华"

,更怕冲犯上天过往的神灵。

因此只要是举行简单的祭奠仪式,就必须要搭灵棚。

搭灵棚规模的大小,主要看丧居院落的格局。

如果只搭一屋院子的棚,叫做"

平棚起尖子"

,也叫"

一殿"

,就像古典殿堂一样,上边起一条脊。

如果丧居有两层院子,就可以搭一座大棚,将这两个院子都罩上,灵堂院子的棚顶高些,前院棚顶略低,使两个顶子浑然一体,后高前低,叫做"

一殿一卷"

,即后院高顶为"

殿"

,前院低顶为"

卷"

所谓"

,就是殿堂的意思;

,即棚顶全是活席,可以卷起来的意思。

这种棚历来都用数层席箔里外包严,不见杉槁,不但美观,且不漏水。

从外观上看,宏伟壮丽,犹如宫殿,使人望之,哀戚之情就油然而生。

除了主棚外,还必须有许多用途不等,名称不同的棚,规模大小不一。

由于在这期间,吊唁的亲友多,而且时间都比较集中,上祭恐怕发生拥挤,甚至排不上号。

所以在其他院落就要搭一座或数座祭棚,凡远亲、朋友来吊唁的,就被知宾引到这种棚里上祭。

还有的棚是用来摆官座,让来宾们休息、喝茶、用饭的。

接下来就要举行开吊仪式。

丧家要在大门口设置一口"

报丧鼓"

吊唁的人一进门就击鼓二下(现在是放一挂比较短小的鞭炮),亲属听见鼓声(鞭炮声)就嚎哭迎接。

来吊唁的人向死者跪拜,孝子披麻戴孝跪在灵案边陪祭。

来吊唁者跪拜完后扶起孝子,再由旁边的人引导去上礼簿。

入殓仪式

吊唁举行完毕之后,就要对死者进行入殓仪式。

入殓有"

大敛"

和"

小敛"

之分。

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

根据史籍的记载,古代小敛是在死亡的第二天早晨的卧室门里。

那个时候,先把小敛衣陈列在房里,然后铺设好敛床,接着举行着装仪式。

主人和主妇都要把头上的饰物卸下来,把头发盘束在头上,男子要露臂,大家都要不停地号哭,以示悲痛至极。

主持仪式的人开始为死者穿衣,先在床上铺席,再铺绞,它们的质地,要据死者的身份而定。

无论贵贱尊卑,死者都应该穿上十九套新衣。

穿好以后,亲属用被子把尸体裹上,然后用绞带捆紧。

在这以后,再把布囊(称"

冒"

,分为上下两截)套在尸体上,然后盖上被子,覆盖好尸体。

在民间的习俗里,入殓的衣服和被子忌讳用缎子,因为"

缎子"

谐音"

断子"

,惟恐因为这个原因遭到断子绝孙的恶报。

人们的做法一般用绸子,"

绸子"

谐音是"

稠子"

,可以福佑后代多子多孙。

殓衣又忌讳用皮毛制作。

兽皮,虽然是难得的贵物,但是对于已经死去的人没有益处,留下来对生者倒还可以有用。

还有一种说法是,用兽皮做被子的话,死者来世会转生为兽类的。

另外一种说法是从"

全尸"

考虑的,说是恐怕人尸与兽革混杂一处而不能辨别。

殓衣还不能用带"

洋"

字的布料,殓衣是给去世的人穿的,带洋字的布料会使殓衣带有"

阳"

的意思,对于在阴间的死者不好。

大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