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护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护患关系。
方法:
通过过硬的业务技能、语言沟通技巧及发挥游戏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改善儿科护理工作中的护患关系。
结果:
通过上述方法的运用,护患关系得以明显的改善。
结论:
护理方式的优化和护理技巧的恰当运用,能有效的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关键词:
儿科护理护患关系医患沟通方式技巧儿科存在的着特殊性,护士在面对的不仅是无法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病情和需要的患儿,而且还要要面对焦虑烦躁,对孩子倍加疼爱的父母等,因此,儿科经常是医院满意度较低,医疗纠纷的多发部位,护理工作难度较大,同时也是医患关系最紧张的关键地方,儿科护士肩负着重大的使命,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我对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了解。
现对我自己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做一陈述,供大家参考和讨论一.过硬的业务能力是改善护患关系的前提儿科素称“哑科”,护士面对的不仅是无法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病情和需要的患儿,而且要面对焦虑烦躁,对孩子倍加疼爱的父母等,因此,我从临床实践中认识到护士只有具备过硬的素质,才能更好地为患儿服务。
(一)护士应具备的知识:
1、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各种常见病的症状、体征和护理要点,能及时准确地制定护理计划。
掌握护理心理学和护理伦理学知识,了解最新的护理理论和信息,积极开展和参与护理科研。
3、掌握急救技术和设备的使用,熟悉急救药品的应用,能熟练地配合医生完成对急症或危重患儿的抢救。
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护士除了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精通护理专业知识外,还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有不断进取的求知欲,积极参加继续的学习,2扩大知识面,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
多学一些语言学、哲学、社会公共关系学、人文医学等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
学习礼仪知识,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着装更得体有气质,提升自身形象,增强自信心和公众信服力,应对各种挑战。
时刻提高法律意识,随着医学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自我保护,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每时每刻都直接或间接接触法律。
为了避免医疗纠纷,我们首先要懂法知法,才能运用法律意识自我保护。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慎独自律,时刻不忘护理工作的严肃性。
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与高度责任心从事护理工作。
(二)护士应具备的能力1、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有用的信息;
有丰富的想象力,勇于技术创新。
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力,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语言进行心理护理。
2、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护士在整个医疗工作中,处于人际交往的中心地位,与病人接触时间最多。
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患儿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医疗护理计划的顺利进行;
与患儿及家属关系搞好了,就能深入了解患儿的病情,并可发挥其积极性,使医院、家庭之间密切配合,让患儿尽快恢复健康。
3、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遇到难事时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完善自己,这样才能在患儿家长和周围的人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工作质量和自信心。
4、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
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是一个优秀护士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除了常见的医疗护理技术外,对现岗位的专科护理技术应精通,能稳、快、准、好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高超的护理技术不仅能大大减轻患儿的痛苦,而且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总之,良好的素质修养,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是从事儿科护理的基本条件。
儿科工作具有特殊性,所以我们更应具备超常的爱心、耐心、细心、信心、责任心,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科护士。
二、情感交流——改善护患关系的润滑剂3众所周知,在平时的工作中为了达到对患儿更好的治疗的目的,我时常会与患儿进行的情感交流,从而得到我想要的。
其情感交流有两种方式,一是用语言和患儿交流,这是应用的最多的。
二是适当的应用肢体语言,从而来达到我们预想的结果。
(一)语言交流的应用语言是我们与患儿交流思想和磨合感情的最佳方式,美好的语言能够调动患儿的积极情绪,使其主动配合治疗,起到治病的作用;
反之,生硬粗俗的语言,会对患儿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我们倡导护理人员努力钻研语言艺术,自觉加强素质修养,不断探索并灵活运用语言性沟通技巧;
注重针对性,适时引导。
我们护理人员要细心观察,主动与患儿交流,有针对性地做好情感交流。
(二)语言交流技巧作为儿科病房其布局要合理,温、湿度要适宜,四壁设置卡通画,电视播放动画片等,使患儿对医院不产生恐惧。
其次在与患儿的交流中尽量选择与患儿相适应的语音,方言或普通话。
同时要注意语言富有情感,语调要适中,语句要清晰,通俗易懂。
交流时语言要有逻辑性、系统性。
对患儿的语言要全神贯注地倾听,对患儿要温柔地触摸,耐心地陪伴。
不能用刺探性的提问,说出不恰当的保证,轻视患儿。
要用慈母之心同情患儿,让患儿对护士阿姨充满信任。
具体来说,根据患儿的心理行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个性的特点,我们与他们之间交流的方式方法也会有所变化。
比如对于个性倔强的患儿,宜取宽严并济,既要让患儿感到护士和蔼可亲,又让患儿感到护士的操作是不能改变的,同室患儿之间进行比较,可以设一个患儿为好孩子,再设一个患儿为勇敢者,比比谁听话等进行语言护理。
但是对性情胆怯,容易悲伤的患儿其交流方式就不一样了。
护士要给予温暖、体贴、爱护。
告之打针并不可怕,就像小蚊子咬了一下,不痛,如能好好配合阿姨,就给你轻轻地打。
再给予解释为什么要打针,打针有什么效果,从而使其配合。
用关爱之心感化患儿。
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要尽4量分散患儿注意力,减轻患儿的恐惧感,例如提问你几岁啦?
属什么?
幼儿园里做什么游戏?
班里的同学等。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要掌握与患儿恰当交流的技巧,语言表达的方式,才能更好地了解患儿,从患儿身上得到有用的信息。
通过耐心细致地掌握患儿的情感,研究其心理特点,正确使用好语言护理,使临床治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体态语言的应用在与患儿的交流过程中,除了使用语言来表达其意愿,同时还会使用手势,姿态面部表情,眼神,仪表等,这些叫做体态语言,它对语言性交流起形容和强化作用。
它是人们内心感情的流露,易被对方理解。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随着护士角色功能的延伸,护士与患儿的交流也越来越重要。
如果说护士的口头语言表达是诉诸患儿听觉的话,那么体态语言表达则更多诉诸患儿的视觉,因而更具形象、生动、鲜明的特征,恰当地使用,能使患儿消除心理障碍,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质量。
(四)体态语言的应用技巧1、塑造外在形象美,注重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第一印象主要是外表和举止。
入院是护士和患儿的首次接触,护士应着装整洁、举止大方。
儿科护士服装的色彩应用粉色系列,使患儿感到温暖,产生亲切感、信任感。
做检查时动作轻柔、目光柔和注视患儿,并护送患儿到床前,详细作入院介绍,并用手势加深印象,如洗脸间的位置等,使患儿感到自己被重视。
2、温和的面部表情,缩短护患距离儿科护理工作的繁忙,加上患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使护士与患儿的语言交流受到制约,这就需要体态语言来弥补,平时巡视病房除观察病情、液量、滴速外,目光应巡视病房的每个患儿,使患儿感到“阿姨很喜欢我”。
在病区内无论何时遇到他们都应友好地点头微笑。
有句:
“含蓄的微笑,往往比口若悬5篇三:
护士本科毕业两篇护士本科毕业论文两篇护士本科毕业论文两篇【一】浅谈关于压疮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期压疮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xxxx5年4月至xxxx7年6月发生的以及院外带入的压疮者56例进行分组治疗统计并记录每组痊愈时间结果实验组压疮患者Ⅱ期,Ⅲ期压疮痊愈时间显著提前结果滑石粉对Ⅱ期压疮水泡期疗效好。
甲硝唑液、利福平、红外线或微波理疗仪照射对Ⅲ期压疮疗效好。
[关键词]压疮护理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而形成的,,因此压疮是长期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治疗压疮的方法很多。
但在临床上没有特效的药物能使各期的压疮快速愈合,我科属于骨科,由于意外事故引起骨折和老年骨质疏松不慎跌倒而骨折致使患者被动体位从而发生压疮者难以避免。
因此,我科在临床实践中对不同期的压疮护理及治疗不断探讨和,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如下:
1.临床资料选择我科xxxx5年4月至xxxx7年6月所发生的及院外带入的不同期压疮患者共56例,其中Ⅰ期压疮20例、Ⅱ期压疮26例、Ⅲ压疮10例、将5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
Ⅰ期10例、Ⅱ期16例、Ⅲ期5例,对照组:
Ⅰ期10例、Ⅱ期10例、Ⅲ期5例。
2.方法对Ⅰ期、Ⅱ期、Ⅲ期压疮患者两组同步护理措施保持床单和病员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增进营养摄入。
2.1实验组护理措施
(1)对Ⅰ期患者采用无菌方纱沾少许红花油局部涂擦,每天2-3次。
(2)对Ⅱ期压疮水泡形成,将滑石粉同单层纱布包裹成面积大小不等的小包,高压灭菌后备用。
用无菌纱布或棉签蘸5g/L碘伏液(呈饱和状)直接湿敷褥疮创面,5-6次/d。
再用备好的灭菌滑石粉小包置于水泡处并使其充分接触,覆盖无菌敷料并包扎好。
每天换药一次,水泡吸收后巩固换药1-2次,然后采用暴露疗法,,用碘伏涂擦创面即可。
(3)对Ⅲ期压疮:
①用碘伏消毒压疮及周围皮肤②用无菌剪刀剪去坏死组织③用甲硝唑液反复冲洗创面④用利福平粉末配以无菌纱布铺于创面上⑤红外线或微波理疗仪照射,以上步骤每天2-3次,始终保持创面干燥。
2.2对照组护理措施①Ⅰ期压疮采用30%-50%乙醇,用掌心局部按摩受压部位。
每天2-3次②Ⅱ期压疮对未破裂的小水泡要减少摩擦,防止破裂感染,让其自行吸收。
大水泡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涂以消毒剂。
③Ⅲ期压疮则根据创面情况按外科换药处理。
3.结果实验组痊愈天数:
Ⅰ期2-3d、Ⅱ期7-10d、Ⅲ期10-20d。
对照组痊愈天数:
Ⅰ期2-3d、Ⅱ期10-15d、Ⅲ期25-35d。
.两组相比较,Ⅰ期压疮愈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Ⅱ期和Ⅲ期压疮愈合时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
4.讨论压疮按形成过程分为淤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浅度溃疡期、深度溃疡期,根据不同期的压疮我们采用不同的方法,有30%-50%乙醇及红花油按摩,Ⅰ期压疮能增加受压部位血液循环,使淤血红润处尽快消散。
滑石粉具有腻滑感,具有吸附和收敛作用。
外用能保护发炎和破损的表面,吸收分泌物,促进结痂。
Ⅱ期压疮由于炎性浸润、局部红肿、表面水泡形成,使用滑石粉能有效保护创面,防止感染,避免大量蛋白的丢失,促进水泡吸收和创面愈合。
滑石粉在使用过程中未发生过敏及中毒的不良反应,且价格低廉,病人容易接受。
甲硝唑具有抗厌氧菌的作用。
利福平粉末具有抗炎杀菌和使创面收敛的作用,红外线或微波理疗仪照射具有杀菌和保持创面干燥的作用。
以上三种方法合用,可防Ⅲ压疮创面继发感染,从而促使创面及早愈合。
5.小结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它的防治及护理技术十分复杂,并非简单,只有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从病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客观地认识压疮的危险因素,认识其危害性,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结合三种方法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1]陈维英.基础护理[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xxxx97:
95-96[2]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xxxx2:
7.[3]付惠敏.碘伏在褥疮护理中的应用.[J].第四军医大学报.xxxx5.26(8):
767[4]卢爱莲.碘伏在褥疮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xxxx0.15(5):
285【二】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
方法临床采用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患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方法。
结果28例治愈,6例好转,2例因并发肺动脉栓塞死亡。
结论为使治疗过程达到预期效果,除了加强用药观察之外,实施恰当的护理能使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可见护理工作在患者治疗恢复过程中必不可少。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护理要点体会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非正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1]。
全身的深静脉均可发病,最常见的是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局部感到疼痛,行走时加剧,轻者局部仅感沉重,站立时症状加重[2],体检有以下几个特征:
(1)患肢肿胀:
肿胀的发展程度,须每天用卷尺精确测量,并与健侧下肢对照粗细。
(2)压痛:
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
(3)浅静脉曲张:
深静脉阻塞可引起浅静脉压升高,发生1~2周后可见浅静脉曲张。
如突然出现剧烈疼痛,患肢广泛性明显肿胀,皮肤紧张发亮,发绀,可发生水疱,皮温明显降低,足背、胫后动脉波动消失,全身反应明显,体温大多超过39℃,常常出现肢体静脉性坏疽及休克,成为股青肿。
如未得到及时治疗,将造成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3,4,5]DVT形成后轻者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重者可引起肺栓塞导致死亡,除积极的预防及治疗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促进康复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作用[6]。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为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我科收治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下肢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
男24例,女12例,平均年龄47.8岁。
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有患肢胀痛或剧痛,股三角区或小腿有明显压痛,患肢广泛性肿胀,患肢皮肤呈暗红色,温度升高,患肢广泛性浅静脉怒张曲张,活动后,肢体凹陷性肿胀、胀痛,出现营养障碍改变、皮肤色素沉着、淤血性皮炎、淤血性溃疡等。
B超显示股静脉和(或)静脉内径增宽,血流信号显示不明显。
静脉造影:
静脉充盈缺损,全下肢(或节段)深静脉阻塞或狭窄;
静脉再通,呈扩张状,管壁毛糙,管腔不规则狭窄,瓣膜阴影消失,侧支循环形成,呈扩张扭曲状。
发生部位:
髂股静脉19例(左侧11例),下腔静脉7例,股静脉5例,大隐静脉5例。
1.2治疗方法及观察护理主要以非手术疗法为主,临床采用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患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方法。
①溶栓:
一经确诊,立即溶栓。
应用尿激酶50万U加入输液中,30min内静脉滴注,1次/天。
上述治疗视病情使用3~10天[7]。
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一旦出现出血症应立即停药,按出血情况和血液丧失情况补充新鲜全血。
在护理溶栓期间患者时,应准确及时地执行医嘱,严格无菌操作。
用药剂量必须准确,在使用过程中应现配现用,以免效价降低。
应用输液泵使药液准确而匀速的进入体内,有利于保持有效血药浓度,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作相关的化验并做好记录。
②抗凝:
在临床治疗中,通常使用肝素作为抗凝剂,普通肝素首次剂量5000IU或80IU/kg加入莫菲氏管内输入,继以1300~1500IU/h静脉滴注(维持浓度40IU/min)。
每6~8小时检查1次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使其保持在正常值的1.5~2.5倍,持续5~10天。
或应用低分子肝素1支皮下注射,每日2次,持续5~10天。
[8]肝素治疗结束后可口服华法令,剂量及疗程视病情及血凝指标决定。
[9]在患者注射肝素护理过程中,可根据凝血酶原时间调整剂量,常用于腹壁皮下深层脂肪注射。
由于肝素应用不当容易引起出血,故应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用量及给药方法。
[10]③抗血小板聚集:
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50~100mg,1次/天。
视病情可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以及丹参、红花、川芎等治疗。
[11]1.3结果本组治疗14~70天,平均(56.0±
4.0)天。
其中34例治疗5~14天时,患者自觉症状即明显减轻,患肢明显消肿,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广泛侧支循环建立。
28例临床治愈,6例好转(均存在高龄、肥胖、恶性肿瘤晚期、烟酒嗜好等因素),2例因并发肺动脉栓塞死亡。
2护理要点及体会2.1心理护理2.1.1下肢深静脉血栓会引起的下肢肿胀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饮食、睡眠、情绪,使其心理和身体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12]所以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要多安慰患者,将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安全性、可靠性、必要性介绍给患者,告知每项治疗的目的和意义,让患者消除各种顾虑,减轻心理负担,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同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疾病治疗和自我护理中来。
同时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可以使患者减轻焦虑、孤独等悲观情绪,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2.1.2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要关心、体贴、同情患者,动作要稳、准、轻、快,以增加患者的信赖,带给患者心理安慰,说话语气要温和,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同时要尊重患者的人格,“以病人为中心”,满足患者的需要,多花时间与患者交流,并随时向患者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
2.2一般护理患者早期卧床休息非常重要,抬高患肢30°
左右,使其高于心脏20~30cm,这样可以便于静脉回流,当肢体感觉不适可更换体位,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水肿现象,缓解疼痛。
[13,14]但是在护理过程中应严禁对患肢进行按摩,避免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
[15]对于病情比较严重,下肢大面积水肿的患者,要注意对患肢的保护,防止挤压、碰撞或热敷,避免皮肤损伤引发感染,使病情加重。
日常护理过程中还应该定期观察患肢的周径、颜色及温度的变化。
如果患肢周径持续加粗或者颜色变深,说明静脉回流受阻,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卧床期间,应注意经常更换体位,保持皮肤清洁,防止褥疮发生[16,17]。
2.3患肢局部静脉输液的护理在治疗时,经常会采用对患肢局部静脉滴注药物,可使药物直接到达血栓部位,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
由于患肢肿胀,静脉显露不清楚,静脉穿刺时,应提高静脉穿刺技能,勿在同一静脉反复穿刺,以减少静脉血管内膜的损伤,避免下肢留置针。
[18,19]输液过程中,合理安排输入液体的顺序和速度。
同一静脉持续输液时间不超过48小时。
2.4溶栓护理由于急性期使用了大量的溶栓、抗凝药物,所以用药后应每2h观察患肢肤色、温度、感觉和脉搏强度,注意有无消肿起皱、牙龈出血、皮下出血、鼻衄、黑便及血尿等出血情况,每日定时测凝血酶原时间2次,密切观察凝血功能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医生处理,调整用药。
急性期血栓较疏松,容易脱落,在溶栓治疗时,要更加警惕肺栓塞的发生,高度重视患者出现的胸痛、咳血、呼吸困难、咳嗽及发绀等症状。
2.5并发症的护理2.5.1出血出血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的变化及局部有无出血、渗血及全身出血倾向。
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紧急处理。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严格执行医嘱,用药剂量准确,定时查出凝血时间、尿常规、大便潜血试验,准确记录凝血酶原时间。
在本组病例中,有2例患者首次溶栓治疗后48小时刷牙时出现牙龈出血现象;
有1例患者在72小时后输液时扎上止血带,前次穿刺点有渗血现象;
有1例患者5天后有便血现象。
以上护士都及时发现并报告医师,避免发生大出血,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2.5.2肺栓塞肺栓塞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并发症。
[20]患者突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