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Word文档格式.docx
《10个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个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岁时能横渡长江。
他还参加比赛,出人意外地游出了“汉口赛区一百米、四百米自由泳第一名”的成绩。
他从小就是这样,一旦认定目标,就百折不回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读中学期间他好学勤思,成绩优异,志趣高远,爱好广泛,课余博览群书,思维比一般同学敏捷活跃。
他喜欢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喜欢提问,琢磨为什么。
这种寻根究底的执著在以后的科研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多年后,同行们引用学术用语与他开玩笑:
“袁教授,你有那么多常人没有的优点,是不是远缘杂交造成的”袁隆平回答:
“差不多吧,母亲江苏人氏,父亲江西人,个性不同,父亲小聪明多,母亲聪慧善良。
”这虽然是说笑戏言,但事实上他确实从父母身上得到了丰厚的给养。
父亲袁兴烈是一位正直爱国的知识分子。
当年平汉铁路被日寇占领,他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冯玉祥将军领导的西北军,在抗日烽火中成了上校秘书,抗战胜利后在南京政府中任侨务科长。
这给了袁隆平深刻的印象,他有了立志报效祖国的宏愿。
他在南京中央大学附属高中部毕业时,父亲希望他考南京名牌大学,学数理化。
他却另有打算。
他那根深蒂固的忧国爱民振兴中华的情怀,那种探索自然奥秘的献身热望使他决定学农。
开明民主的父母见劝说无效,便尊重他的意愿,长叹一声道:
“俗话说望子成‘龙’,我是望子成‘农’了。
好在我们袁家先祖世代务农,但愿你这个农民与祖先不同,能超越祖辈,成为新型农民。
”他重温少年的梦,考入重庆相辉农学院(1950年改成西南农学院),主修遗传育种学,奠定了他成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人生轨迹。
他非常努力地学习遗传学,为日后的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毕业后被分到安江农技学校当教师。
教课以外,他不忘自己的理想,在学校里开始试验,先搞无性杂交。
他认定以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指导选育良种,从分子角度找问题,搞清作物遗传内因,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就这样,他的科研选题,从大处着想,与国家的兴旺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学校试验田频繁出现他的身影,六年无功,他却没有被一次次失败压倒。
“平生清苦何所有,水稻为伴书作友。
”1966年,《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科学通报》上。
1972年,杂交水稻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全国协作攻关,他选择了海南岛为育种基地。
他在海南期间父亲病危,父亲理解、支持儿子,不让家人通知他。
结果等袁隆平回来,父亲已经病逝几个月了。
袁隆平坚信“天下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之难事必做于易”。
他以超乎寻常的智慧、坚忍不拔的毅力、严谨的科学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乐观向上的情操,“十年磨一剑”,研究终于初见成效。
1973年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
他没有停止脚步,大胆提出一个新的杂交水稻发展的战略设想。
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被广大农民亲切地称为“中国神农”。
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篇2:
有这么一组数字: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系列书累计印数近300万册,156集同名动画片在多家电视台热播;
有这么一件趣事,曾有个小男孩气呼呼地对父亲说:
“你再打我,我就不要你了,去找‘小头爸爸’。
”“大头儿子”这个大脑瓜里装满奇思妙想的孩子,和他的小头爸爸、围裙妈妈一起,演绎了一个个温馨美丽的故事,打动了千千万万孩子的心。
生活中真的有大头儿子吗大头儿子的妈妈——作家郑春华生活中又是怎样一位母亲呢创作的灵感确实源自这位女作家的大脑袋儿子。
十多年前,每逢节假日,郑春华和先生都要带着平日全托的儿子外出痛痛快快地玩耍。
一家人在草坪上、在大海边尽情嬉戏。
有时,郑春华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父子俩的欢声笑语会引起她莫名的感动。
作为少儿读物的编辑,她曾听到孩子们太多的抱怨:
“爸爸回家只知道看报纸。
”“爸爸要看足球比赛,我就不能看动画片了。
”“爸爸从来不跟我玩,不关心我。
”
孩子们对父爱是多么渴望。
那一刻,女作家的心弦被拨动了。
她要用自己的笔,描绘一个理想父亲的形象。
而“大头儿子的妈妈”也成了作家郑春华的代名词。
如今,当年蹒跚学步的大头儿子,已是名牌大学一位意气风发的大学生了。
这位作家妈妈的育儿经是如何抒写的呢
让孩子从小读到最优秀的故事。
大头儿子出世的时候,郑春华已是以《圆圆和圈圈》、《紫罗兰幼儿园》等儿歌、童话而引人瞩目的青年女作家了。
作家妈妈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儿子才半岁,她便把他抱在膝上讲故事。
一次,郑春华捧着杂志给儿子讲故事,偶然翻到自己的作品,就把名字指给儿子看。
以后儿子一翻开书,就找妈妈的名字,还从此迷上了认字。
那时大头儿子才三四岁。
无论到哪里玩,他只要看到字就要求大人念给自己听。
字认多了,儿子出去玩都带着书,会一个人安静地看上半天。
有时大头儿子到妈妈的出版社玩,最吸引他的不是花园里的假山、大人们给的零食,而是堆满了书而显得逼仄的图书门市部。
他一头扎进花花绿绿的书堆里,叔叔阿姨们逗他也不搭理,直到出版社下班的铃声响了,才老大不情愿地站起来。
不过,书虫儿子也有让妈妈烦恼的时候,他趴着看书,蜷着看书,上学前吃早饭时看书,作业顾不上做还看书。
每次吃饭作家妈妈就成了女巫,歇斯底里地尖叫三遍,儿子才边嘟哝着“烦死了”,边恋恋不舍地放下书本。
直到一个夜晚,当妈妈的突然发现儿子泪水涟涟,手边是一本美国作家怀特的《夏洛的网》,心里掠过一阵欣喜。
四岁半的儿子被一个优秀的儿童故事打动了。
郑春华她把儿子柔软的身子搂在怀里,任儿子放声大哭。
她仿佛听到,一颗文学的种子轻轻落到儿子稚嫩心灵的声音。
孩子的优点永远比缺点多。
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大头儿子成长之路也有磕磕绊绊。
进入小学不久,郑春华就发现个性很强的儿子,和老师相处不太协调。
郑春华从儿子每天上学前的“吻别”,意识到儿子的焦虑。
儿子和所有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孩子一样,心灵正面临着巨大的转折。
她决定为儿子换个班级,可儿子却不愿意,垂下了大脑袋:
“新老师不会要我的,我很皮的。
”郑春华耐心地说:
“我见过新老师了,她只相信自己的眼睛。
你有信心吗”儿子点点头,满怀信心地去新班级了。
当妈妈的当然知道,换了班级儿子还会遇到各种挫折,儿子这个班里调皮蛋的“四大天王”,怎么改得了顽皮的天性关键是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
“你的优点比缺点多”,这是郑春华家长会回来经常说的话,她总是想方设法让儿子相信老师是喜欢他的。
每当听到这话,儿子黑亮的眼睛瞬时放出异样的光彩。
发现孩子,读懂孩子。
与《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里温馨快乐的家庭不同,郑春华觉得自己的童年充满爱的缺失和遗憾。
那时工作忙碌的父母很少陪伴她,她最羡慕的是牵着父母的手的邻家小女孩。
所以,当儿子降临人世,她想得最多的不是让孩子吃什么、穿什么、学什么,而是怎样去发现他、读懂他、理解他。
那天,儿子告诉她,他喜欢班上的一个女孩子,因为那女孩像小猫似的很温顺,还建议妈妈去看一看。
过了不久,儿子又说,自己长大了要和那个女孩子结婚。
郑春华一点都不大惊小怪,而是说:
“可以啊,等你到了结婚的年龄,如果你还喜欢她,妈妈完全同意。
”儿子开心地倒在床上。
当儿子童言无忌时,郑春华不但没有责怪儿子,而是为儿子已经知道去“爱”别人而欣喜。
她深知,一个生活在浓浓爱意氛围中的孩子,爱的种子会不知不觉在心中发芽。
对于孩子,理解并不意味着迁就。
一次,儿子在班上吃东西,班主任走过去,儿子指着前面的女孩,说是她给的,老师便过去批评那位女生。
郑春华刚好目睹了这一切,心里挺不是滋味。
虽然孩子的举动可能是无意识的,但懂得承担责任比功课优秀更重要。
她考虑了整整一星期,给儿子讲了一个故事:
妈妈单位里搞活动,妈妈在车上拿出一包话梅分给大家吃,结果有位同事吃完了就把核吐在地上。
社长看到了过来批评她,她说话梅是妈妈带来的。
社长就过来批评妈妈了……儿子的脸涨红了,说:
“这是叛徒行为!
”郑春华立即不失时机地说:
“那你好像也当过这样的叛徒。
”儿子眨着黑亮的眼睛,若有所悟。
她相信,虽然儿子还小,但以后遇到负有责任的事时,也会勇于承担。
和儿子共同成长。
儿子不仅给了郑春华创作的灵感,而且激励着她和儿子共同成长。
一本本新作诞生了,一个个儿童文学大奖获得了。
儿子在成长,当妈妈的不愿让自己融化掉,她要继续建造自己的世界。
因为在她看来,孩子需要的是一个能读懂他并理解他的朋友,而不是需要一个为了爱掏空了自己的母亲。
如今大头儿子已成了阳光大男孩,而“大头儿子”家族又添了新的成员:
“大头儿子和动物”“大头儿子大海边”……长不大的“大头儿子”,会让一代又一代的同龄孩子着迷。
新作不断的同时,家里又添了个被大头儿子称为“小饼干”的妹妹,一个和哥哥一样爱听故事的小女孩,一个小鸟般不停叽叽咕咕的女孩子。
女儿的童言稚语,又在不断变成作家妈妈笔下动人的儿歌和优美的童话。
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篇3: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在对孩子细心观察的过程中发现,音乐是儿童生来喜欢的。
小孩出生不久,就能“欣赏”音乐了,他会听母亲哼着催眠曲而恬静地入睡。
再大一些,更喜欢听各种优美的声音。
听到节奏欢快的音乐,他会手舞足蹈;
在吵闹中,听到抒情的乐曲,他也会渐渐安静下来。
两三岁时,能用手脚随着音乐做节奏动作。
等到进了幼儿园的时候,他对于音乐的需求范围来得更大,听见人家唱歌,看见他人奏乐,甚至黄鸟儿在枝头吱喳吱喳地鸣叫,微风把叶儿吹得哗啦哗啦地响,他都会留意倾听。
这一切乐的律动和歌的抑扬的曲调都会吸引他。
他常常不由自主地摹仿,不时地叫着唱着,哼着不成调的曲子。
到了小学,更知道怎样利用他那天赋的歌喉和节奏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音乐活动了。
平日里无论是游戏、走路或休息,都本能地爱唱着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
陈鹤琴因此得出结论:
喜欢音乐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本能,音乐在儿童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为此,他有意识地用音乐来丰富孩子的生活,其中,最让孩子们感到其乐无比的是晚饭后的家庭音乐会。
陈家居住在上海寓所时,每天晚饭之后的一段时间,往往是一家人最热闹、最快乐的时光。
这时候,七个孩子和爸爸妈妈聚在一间屋子里。
妈妈和大女儿秀霞弹琴,大家一起唱歌。
唱中国歌曲,也唱外国民歌。
一首唱罢一首又起,歌声琴声,汇成了一种和谐欢快的气氛。
有时候,孩子们要求爸爸表演。
陈鹤琴就弹起那把从美国带回来的曼陀铃,唱超在英国曾同黑人一起弹唱过的民歌。
孩子们或托腮静听,或轻轻哼唱。
陈鹤琴的嗓子并不算太好,但他激情饱满,唱得非常投入,具有感染力。
陈鹤琴说:
“家庭中有了歌声,如有了生气一般,试想一个家庭,吃完晚饭后,父母子女团聚一室,同唱同歌,这是何等有趣的事情!
一日之间,有了这种团聚,不但于精神上发生无穷的快乐,感情上也可更加融洽,所以家庭中不可没有乐歌。
总之,小孩子应有音乐的环境。
今天,许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认识到音乐在陶冶情操、开启智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然而,压抑限制孩子对音乐的欲望和需要,以及不顾幼儿身心特点、揠苗助长、扼杀兴趣的做法也还是屡见不鲜的。
愿陈鹤琴的儿童音乐教育思想能够带给我们思考和启迪。
愿更多的家长能顺应和发展儿童的天性,让音乐伴随儿童健康成长。
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篇4:
善于发现,艰难供学。
苏步青是父母的第十三个孩子,小名尚龙。
因为农村各方面条件差,前面的孩子死的死,送的送。
连同苏步青也只剩下一女二男。
父亲苏宗善当时虽只40多岁,但因常年在水稻田劳作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
这自然给家庭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生活艰难。
母亲苏林氐偶然抱儿子串门,见到一位风水先生摇头晃脑赚钱还容易,便建议手脚不便然而识文断字的丈夫做风水先生,好歹也是个糊口的行当。
苏宗善听妻子讲得有理,便找来了一本风水书研读。
苏步青在父亲怀里睁着黑溜溜的眼睛看着父亲出神。
蒙胧中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召唤着他的心灵,其实那是一种求知欲、好奇心。
只是他不知怎样表达出来。
直到一天晚上,父亲背罢上句忘记了下句,儿子立刻信口背出了下句和以下很长一段。
父亲惊喜万分,先是将儿子高高举过了头顶,继而搓着手在屋里走来走去,他感到儿子是自己的希望:
苏家振兴有望了!
于是给儿子起名苏步青。
父亲拿过一碗水,让儿子手指蘸着水,教儿子在桌面上画,写:
山、水、田、土......一张小方桌,一盏菜油灯,一本风水书,成了儿子的启蒙课本。
母亲不再抱怨耗油多,也不在意丈夫当不上风水先生。
她感到儿子将来肯定比风水先生有出息。
苏步青7岁那年,一下成了牛背上的孩子。
他得到一本残缺不全的《三国演义》,连猜带想,一边放牛一边看。
夫妻俩商定:
再穷也得供儿子读书!
父母心急如焚地筹齐了学费。
第二天苏步青穿着母亲半夜灯下缝好的衣服,父亲担着米,怀里揣着路上充饥的糠菜团子和给儿子的几个鸡蛋,走一百多里的山路,进了平阳县第一高等小学。
含辛茹苦,决不放弃。
平阳县第一高等小学(今平阳县中心小学),是有钱人孩子读书的地方。
学生们衣着讲究。
矮小黄瘦的苏步青,成了同学们嘲弄和欺侮的对象。
见他蚊帐有补丁,同学将他的铺盖扔出门,他只能睡在楼梯口。
一次做梦从山上摔下来,原来是自己滚下楼梯。
这时他多么想念温暖的家呀!
但他想起父母期待的眼神,知道放牛不是长久之计,没敢回家。
同学不与他玩,他一个人,身处县城,恰逢圩日,他情不自禁走街逛市。
许多他从没见过的事成了他心中的问号:
包子里还有菜与肉狗皮膏药怎么可治病油条怎么一点点面可以发成这么大因为想着这些新奇的东西,他开始完不成作业,迟到旷课,常常被惩罚一连几小时立壁角。
因此他三年中都是最后一名。
这时有人劝苏宗善:
“儿子读不好书,让他回来。
你家经济那么困难,何必花那冤枉钱!
”“不,他能读好的!
”苏宗善坚定地回答,“只是还没有碰到可以开他窍的老师!
”假期他与儿子谈心,将儿子转到新办的平阳县第三高等小学。
入学时教国文的谢先生看到一篇作文,不相信出自于小小的苏步青之手,这种怀疑伤害了苏步青的心。
一直到五年级下学期,学校来了一位地理老师陈玉峰。
老师告诉他在宇宙中地球不过像粒沙子。
他惊奇极了,迷上了地理课。
老师耐心地回答他没完没了的提问,使苏步青与陈老师越来越接近。
老师还给他讲了同样是农家孩子同样被同学看不起的牛顿的故事。
苏步青从此奋发,立志向牛顿学习,此后年年头榜。
陈老师也成为他永志难忘的恩师。
1931年,他从日本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回乡探亲,他在人群中看到陈老师,立刻恭恭敬敬将老师请到上座:
“没恩师教诲,学生不敢奢望有今日。
”老师笑说:
“有这样的学生,也算不枉度一生。
”最后苏步青雇了小轿,随行30里,将老师送回家。
苏步青1915年考入温州浙江省第十中学(现温州一中)。
苏步青沉醉在1300年浩瀚的历史烟海里。
扎实的文史基础为他献身数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一直到苏步青名满世界,他坚定认为:
一个人的素质是浑然一体的,天地间智慧更是融会贯通的,他的吟诗填词,出口成章,对调节思维方式开拓思维空间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因此他反复告诫理工科学生要培养文史修养。
忧国为国,献身数学。
苏步青中学二年级时,省十中来了位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满腔热血的数学老师杨霁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座的每位都有救亡图存的责任!
要救国就要振兴科学发展实业,就要学好数学!
”他的一席话将苏步青说得热血沸腾。
他继而引入正题,说明数学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基础和对国富民强的巨大作用。
这奠定了苏步青献身数学的志向。
从此他迷上数学。
15岁的他,每道题一步步推导、演算、论证。
他越来越觉得数学像一级级台阶,通向高深奇妙的境界。
老师让学生测山高,计算田亩,做趣味数学题,使苏步青趣味盎然地在数学的山路上疾步攀登。
苏步青三年级时调来洪彦远校长,见各科老师都推荐苏步青为榜样,觉得奇怪,便亲自到苏步青班教几何。
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这道证明题,苏步青就用了二十四种方法证明,使校长深深欣赏这位学生。
快毕业时省教育厅突然取消为第一名免学杂费膳费。
这给苏步青带来了生活问题。
校长调走前叮嘱新任校长,无论如何要培养苏步青。
校长调至教育部,特地寄来二百大洋,让他东渡扶桑。
当时苏步青一句日语都不懂,报考日本高等学校,必须过日语听、读、写、讲等关口。
苏步青向房东老大娘学日语,三个月后考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考分第一。
后入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
他为读原著几何学,便到教堂从当教徒入手,学意大利语。
也用了三个月,他能看原著。
1927年3月苏步青在帝国大学毕业,4月直上研究生。
期间他有41篇仿射微分几何影射微分几何研究论文,发表在日、美、英的数学刊物上。
回国后他任浙大教授、数学系主任、浙大教务长......1951年筹建中国科学院数学所,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他到复旦大学任教、任教务长、副校长、校长等职。
1982年出版《仿射微分几何学的研究》一书。
为数学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篇5:
美国新总统布什提名赵小兰担任新政府劳工部长,并获得参议院通过,赵小兰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担任内阁部长的美籍华人。
赵小兰的经历,被认为是最成功的美国故事之一。
而赵氏家族将中国优秀传统与西方社会的管理方法结合的家庭教育方式,更被侨界推崇备至。
“没有那样成功的家庭教育。
很难有赵小兰今天的成就。
”一些苛刻的媒体谈及赵小兰的成功时也无不赞扬道,“赵小兰那种不亢、不卑、带有适度的矜持与华裔尊荣的气质,来自她那特殊的家庭教育。
”老布什在任时曾对太太芭芭拉强调,应该向赵家学学怎样教育孩子!
赵小兰的父亲赵锡成,早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任交大美洲校友会董事长,现任美国福茂航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成为航运财经界的名人。
1963年,赵小兰随父母移居美国。
赵小兰回忆说,许多年以前,她年轻的父母充满希望与梦想,离开了战乱中的故土。
三年之后,她才得以与父亲重逢。
当时,她与母亲和妹妹一起,乘货轮目睹自由女神像,进入纽约港,来到了美国,他们打三份工,母亲经常为生计担忧,一家人都思念遥远故乡的亲人。
“我开始上三年级,一个英文单词也不会,每天我就把黑板上的所有内容抄下来。
”赵小兰说,每天晚上,辛苦工作一天的父亲要把所有内容译成中文,让她明白课程的内容。
赵家虽然富裕,但孩子却多半进公立学校。
每天早上闹钟一响孩子便自觉起床,由姐姐带头赶校车上学。
孩子们在外的花费,不论大小,都要拿收据回家报帐。
赵小兰念大学时还向政府贷款,靠暑假打工还钱。
但对孩子的学习,父母从不含糊:
“你们要学东西,绝对不省。
只要既然说要学,就有责任学好!
”赵小兰多才多艺,能打高尔夫球、骑马、溜冰、弹得一手好琴,都得益于特殊的家庭教育。
赵家虽然有管家,但父母仍然要求孩子自己洗衣服、打扫房间。
闲暇时,还要六个孩子分担家里的琐事。
每天早晨上学之前,她们要检查自家游泳池的设备,捞掉脏东西。
周末,则要把两英亩大小的院子里的杂草和蒲公英拔掉。
很难相信,赵小兰家门前长达120英尺车道的柏油路,是几个姐妹自己铺成的。
晚餐之后,赵家极少开电视,母亲跟着孩子一起读书,父亲处理公务。
他们每年安排两次全家的旅游,从选择地点、订旅馆房间,乃至吃饭的餐馆,完全由孩子负责。
每个星期天,午餐后的点心时间,则举行每周一次的家庭会议,每个孩子说自己新的想法、收获、提出计划,当人们惊讶赵家姐妹的纪律与服从的时候,要知道那是经由亲子间充分沟通所获得的共识,如同她母亲所讲“家园!
家园!
这个园地是一家人的,每个人都有责任!
”赵小兰的母亲朱木兰女士,在50多岁以两年全勤的纪录,获得了硕士学位。
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篇6:
爱迪生8岁那年上学了。
他不仅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才能,反而常常会使老师恩格尔深感不快。
有一次上算术课,老师在讲解数学题,爱迪生突然向老师发问quot;
老师,2+2为什么等于4”老师觉得爱迪生又笨又调皮,他反问道:
“不等于4难道等于5”爱迪生很想弄明白数字的奥秘,他想了又想,忍不住又问老师:
“2+2为什么不可以等于5呢”老师恩格尔大为恼火,他厉声训斥道:
“爱迪生,你故意搞乱,给我滚出去!
”爱迪生遭到责骂,委屈地奔出教室。
爱迪生回家后告诉妈妈:
“妈妈,我想要知道加法的道理,可老师却骂我。
”妈妈听了儿子的叙述很是生气,他找到学校:
“恩格尔先生,你作为一个教师太不了解学生的心理。
”恩格尔说:
“我只管教书,不管什么学生的心理”。
爱迪生母亲说:
“你这样教孩子,孩子怎么学得会”这位老师带着爱迪生到一位有名的医生那里,请他检查一下爱迪生的头脑,因为爱迪生的脑袋是扁的。
这位医生检查后说:
“里面的脑子坏了。
”恩格尔告诉爱迪生母亲:
“你的孩子又笨又调皮,不管我怎么教,他都学不会。
我不愿意教这样的学生。
结果,爱迪生离开了这所学校,由妈妈教他读书。
爱迪生母亲曾经当过小学老师,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