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压力压强练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68713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7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物理压力压强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初三物理压力压强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初三物理压力压强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初三物理压力压强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初三物理压力压强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物理压力压强练习题.docx

《初三物理压力压强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压力压强练习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物理压力压强练习题.docx

初三物理压力压强练习题

第二讲压力压强

 

内容

知识点

分项细目

考试目标

了解

理解

压力与

压强

1.压力

2.压强的概念

3.压强的单位

4.运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液体内部

压强

1.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运用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3.连通器的应用

大气压强

1.大气压现象

2.托里拆利实验

3.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11西二)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的名字帕斯卡作为单位的物理量是()

A.速度B.密度C.功率D.压强

2.(11西二)图1所示的8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图1

3.(12朝一)在一些公共汽车上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择图2中的()

 

CBA

图2

BA

A

4.(12朝二)有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若沿图3所示的虚线方向切成a、b两部分,将它们仍放在水平地面上,不发生倾倒,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pb,则()

A.pa=ppb=p

B.pa<ppb>p

C.pa<ppb<p

D.pa>ppb<p

5.(10朝二)把一块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为p,若把8块砖同样的砖按图4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为()

A.8pB.4pC.2pD.

p

 

图4

6.(11海期中)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它们的质量相等,密度关系是

甲>

乙,当在甲、乙两物块上,分别放重为G1、G2的物块或分别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1、F2(F1、F2均小于物块重力)时,甲、乙两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G1、G2和F1、F2的大小关系是()

A.G1>G2,F1>F2      B.G1>G2,F1<F2

C.G1<G2,F1<F2        D.G1<G2,F1>F2

7.(11丰二)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他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甲、乙两个正方体的边长之比为6:

5。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都截去甲边长的

,则甲、乙两个正方体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6:

5

B.5:

6

C.10:

9

D.9:

10

 

8.(11东二)如图6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相同,边长a甲=2a乙。

如果沿竖直方向将甲、乙分别切去厚度为各自边长

的部分,然后将甲切去部分叠放在乙的剩余部分上,将乙切去部分叠放在甲的剩余部分上,此时甲对水平面的压强p甲,乙对水平面的压强p乙,甲对水平面的压力

F甲,乙对水平面的压力F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甲>p乙B.p甲

C.F甲

9.(09海二)已知两个实心正方体A、B的底面积之比为1∶3,高度之比为2∶3,构成A、B两个正方体物质的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将B放在水平地面上,A叠放在B上面(如图7甲所示),B对地面的压强为p1.若把B叠放在A上面(如图7乙所示),B对A的压强为p2.若P1∶P2=1∶2,则ρA∶ρB为()

A.3∶2B.9∶4

C.2∶5D.1∶3

 

10.(10丰一)如图8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

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

()

A.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B.如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C.如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D.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11.(09崇一)如图9所示,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a和b,b的横截面积是a的3倍,将a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b竖直放在a上,如图甲所示,这时a对地面的压强与b对a的压强之比为3∶2;若a、b倒置后仍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6乙所示,则a对b的压强与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A.1∶1 B.1∶2C.1∶3D.1∶4

12.(09崇二)甲、乙两个正方实心体,分别由密度ρ1、ρ2的物质组成,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若把甲放在乙的上面时乙对地面的压强与把乙放在甲上面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

B.

C.

D.

13.(10西一)有A、B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2∶1,密度之比为3∶4。

将它们如图10所示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A对B的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

 

14.(09西二)图11是表示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象.由图可知,物质______的密度比较大.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______.

 

15.(10西一)小红同学和小军同学利用一块海绵和一块砖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图12所示为小军同学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情景绘制的图画。

此实验可以说明:

当海绵受到的________不变时,__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________。

 

砖平放在海绵上

砖侧放在海绵上

砖竖放在海绵上

图12

16.(09西二)现有调节好的托盘天平一架,配套砝码一盒,刻度尺、三角板各一把,编号依次为1号至6号的底面积不同的足够长的平底试管六只,足量的沙子,小勺一把,符合要求的水槽中装有足量的水.请你设计实验证明:

“压强一定时,压力跟受力面积成正比”.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一、选择题

1.(11东二)如图1所示的实例中,没有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2.(12东二)如图2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有质量为m甲、m乙,密度为ρ甲、ρ乙的液体。

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时,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相等,则()

A.m甲<m乙B.m甲=m乙

C.ρ甲>ρ乙D.ρ甲<ρ乙

 

甲乙

 

3.(12丰二)如图3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不同的液体,已知距容

器底部均为h的A、B两点的压强相等。

现将实心金属球甲、乙分别浸没在左右两液体中,均无液体溢出,此时A点的压强大于B点的压强,则一定成立的是()

A.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B.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C.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4.(10怀一)质量为1kg的平底空水桶,底面积为600cm2。

水桶内装有30cm深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4甲所示,水对水桶底的压强比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小1000Pa。

当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但没有提起来时,如图4乙所示,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1500Pa。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g取10N/kg)()

A.水桶内水的质量为23kg

B.水桶内水的质量为24kg

C.F的大小为154N

D.F的大小为150N

二、填空题

5.(12丰一)如图5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则PAPB。

(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

 

6.(12中考)如图6所示,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200cm2和100cm2。

容器甲中盛有0.2m高的水,容器乙中盛有0.3m高的酒精。

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后,剩余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为p水,剩余酒精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为p酒精。

当质量m的范围为

时,才能满足p水>p酒精。

(ρ酒精=0.8×103kg/m3)

 

7.(12东一)如图7(甲)所示某豆浆机的主要结构由“机头”和外筒组成:

中间部位是一个带动刀头的电动机、一个金属网和,一个金属圆环形状的电热管,以上部分统称为“机头”。

外筒简化为空心圆柱体,不计筒壁厚度,截面积S1=160cm2,深度h1=25cm。

将刀头和电热管简化成一个实心圆柱体,如图9(乙)所示,其截面积为S2=80cm2,高为h2=20cm;此豆浆机工作时要求不超过最高水位线,最高水位线对应的容量为1000ml。

某次在豆浆机中装入一定量的水,当把机头安放好后发现水面刚好与最高水位线相平,则安放机头前,水对筒底的压强是pa。

(g=10N/kg)

 

图7

三、实验题

8.(11石二)如图8所示是小明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时所做的实验。

他先在一个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再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不同的位置,实验现象如图8甲、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

 

9.(11丰二)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某同学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人两种不同液体中,根据如图9所示的信息可知,这次实验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_是否有关。

10.(11西二)小华同学利用底面积为S的平底小试管一支、装有足量水的水槽一个(水槽高度大于小试管长度)、天平一架、配套砝码一盒、足量细沙、小勺一把、面巾纸一盒等器材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

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深度的关系。

实验数据如下表归纳出:

一定时,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深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

受力面积S/cm2

3

深度h/cm

2

4

6

8

10

12

质量m/g

6

12

18

24

30

36

压强p/×103Pa

0.2

0.4

0.6

0.8

1.0

1.2

 

11.(11海二)小雨同学用密度为1.2×103kg/m3的液体做“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归纳出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__。

次数

液体深度h/cm

液体内部压强p/Pa

1

10

1.17×103

2

20

2.34×103

3

30

3.51×103

4

40

4.68×103

5

50

5.85×103

6

60

7.02×103

 

12.(10海二)小明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0所示,其中U形管中有适量的水,U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液体压强探测器相连通。

实验现象如图10所示。

甲容器内液体的密度为ρ1,乙容器内液体的密度为ρ2。

请根据图13所示实验现象比较ρ1与ρ2的大小,则ρ1ρ2。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3.(12西二)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放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

小梅把同一支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的不同深度,压强计两管中的液面高度差如图11所示。

由此可知,盛有液体甲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比较。

(选填“大”或“小”)

 

14.(10朝一)小阳为了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他用压强计来进行实验.把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液体中,如图12甲和乙所示,甲中放的是水,乙中放的是盐水,且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小阳根据图12甲和乙所示的现象得出初步结论:

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

(1)你认为,小阳的结论是(选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2)简要说明两个理由:

①;

②。

 

图12

 

15.(12怀一)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小明采用了图13所示的实验装置。

其中微小压强计可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变化。

小明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在烧杯内固定,不断向烧杯中注入水,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增大,表明水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小华却认为:

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增大,是水的重力增加导致的,所以水的重力大小不同,水内部压强大小就不同。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或再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华的解释是错误的。

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16.(12西一)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

如图14所示的金属圆柱体(底面积为S,侧面带有间距均为2cm的刻线),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足够深的水槽、足量的水。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水内部的压强跟水的深度成正比”。

要求:

(1)请写出实验步骤。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17.(12海二)实验桌上有满足实验需要的如下器材:

如图15所示的一套固定在铁架台上且带有刻度的杠杆、一个升降台上放有一只足够深的透明圆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足量的水、两块重力均为G、底面积均为S且侧面贴有刻度的长方体铁块(其上表面有可拴细线的小孔)、轻细线。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在液体的密度一定的条件下,液体内部向上的压强与液体的

深度成正比。

请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1.(10东二)托里拆利首先用实验测出了()

A.液体内部有压强B.物体在液体中受浮力

C.大气压强的数值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10海二)图1所示的各种事例中,跟大气压无关的是()

 

3.(12海二)如图2所示事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4.(10朝一)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3所示,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向上翻起。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所以伞上方的压强大于伞下方的压强

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所以伞上方的压强小于伞下方的压强

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所以伞上方的压强大于伞下方的压强

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所以伞上方的压强等于伞下方的压强

5.(10西二)下列有关大气压的说法和现象中,表述正确的是()

A.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因为高山上大气压小,锅内的水更容易沸腾

B.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其大小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C.用吸管喝瓶装饮料时,实际上是靠大气压把饮料从瓶中“压”上来的

D.人潜水的深度不能太大,这是因为大气压随着水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6.(12西二)关于图4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

射击运动员在比赛中经常戴耳罩,这样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B.乙图中:

在托里拆利实验的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变长

C.丙图中:

高压锅可以增大锅内液面上方气体的压强,使锅内液体的沸点降低

D.丁图中:

船闸把河流的上游和闸室、闸室和下游分成两个独立工作的连通器

7.(12朝二)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8.(10东二)矿泉水瓶装满水,用乒乓球堵住瓶口,手按住乒乓球把瓶子倒置过来,放开手后水不会流出来,这说明了的存在.

9.(11西二)意大利物理学家首先测得了大气压的数值

10.(12西二)在平原上生活的人们到了高原地区常会感到呼吸困难。

这是由于随海拔的升高,大气压逐渐。

(选填“增大”或“减小”)

11.(10东二)我国海军舰艇赴亚丁湾护航时,护航编队一般采用前后护航形式,而不采用“并排”护航,这是因为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小,当两船高速并排行驶时,容易发生相撞事故。

12.(11西一)在跑车的尾部安装有“尾翼”(即“气流偏导器”,它的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呈弧形凸起),如图5所示。

当跑车高速行驶时,流过尾翼上方的气流速度比尾翼下方的气流速度小,于是上方气流对尾翼的压强下方气流对尾翼的压强,从而使车轮“抓紧地面”。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3.(12东一)火车站台上都设有安全线。

乘客若越过安全线,有可能被行驶的火车“吸”进铁道,发生危险。

其原因是火车开动时,车厢附近的空气流速(填“变大”或“变小”),气压会把靠近车厢的人推向火车方向。

 

14.(10东一)小明为研究“吸管中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压上来的?

”这一问题时,设计了如图6所示的实验。

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的气体压强将外界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

直玻璃管内的水面(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15.(12东一)小明在飞机上喝了半瓶塑料瓶装的碳酸饮料,之后他将瓶盖拧紧。

飞机快落地时,小明发现饮料瓶的瓶壁发生了向里的凹陷,这说明机舱内的气压瓶内的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观察到凹陷并不严重,小明(填小明的操作动作),瓶壁上的凹陷消失了。

16.(10西一)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7甲所示,其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中有适量的水,U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

小华用电吹风机向玻璃管中吹风,风速为v1时,U形管内水面高度差如图7乙所示;改变风速为v2后,U形管内水面高度差如图7丙所示。

比较乙、丙两图中U形管内水面高度差,可知风速v1v2。

(填“>”、“<”或“=”)

 

17.(10东一)小文通过实验粗测大气压强的大小,他设计的方案是:

将塑料挂钩的吸盘蘸水后,按在光滑的水平玻璃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往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

实验时小文发现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较小,于是他采用了如图9所示的方式,当他再次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滑轮绳子的自由端缓慢往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记录刚刚拉脱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已知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为

,大气压强的表达式为p=。

(不计绳重、滑轮重、吸盘重及装置的摩擦)

 

18.(11朝一)小阳在利用吸管喝饮料时认为“饮料是靠嘴的吸力进入口中的,而不是靠大气压进入口中的”,而小明认为他的说法是错误的,为此他准备了如下一些器材:

一个装满水(可以饮用)的玻璃瓶,一个可以塞紧瓶口的塞子,塞子上开有两个孔,其中一个孔中插有一支吸管并与塞子压紧。

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阳的说法是错误的。

写出实验步骤并加以说明。

 

19.(12丰一)小王同学用大号注射器、钩码和绳子做实验。

如图10所示,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顶端,把管内空气排出,用橡皮帽把它的小孔堵住,然后在活塞下端悬挂钩码,发现钩码并没有把活塞拉下来,小王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钩码没有把注射器的活塞拉下来是是由于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之间的摩擦力,与大气压无关。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该同学的解释是错误的,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