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科学习题知识重点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665471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科学习题知识重点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科学习题知识重点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科学习题知识重点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科学习题知识重点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科学习题知识重点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科学习题知识重点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科学习题知识重点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科学习题知识重点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科学习题知识重点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2.水的沸点是100℃。

3.蒸发和沸腾都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都吸热。

4.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小。

5.水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泡就是水蒸气。

6.用煤气灶煮鸡蛋,水开后应该用小火加热。

3.水结冰了

1.水在____℃开始结冰,在_____℃沸腾。

2._____使水的形态发生改变。

3.水结冰后体积_____。

4.碎冰中加入食盐是为了使冰快速_______。

5.水结冰的过程叫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水和冰都具有固定的形体。

2.冰、水蒸气都是水,只是形态不同,物质没变。

3.冰可以雕刻出各种各样的艺术品。

4.冰是水遇冷后形成的晶体。

5.冰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海鲜加冰保鲜等。

6.冰是固态的水,中国的北方冬天随处可见。

3.冰融化了

1.冰变成水的过程叫_____。

2.水是液态,冰是_____的水,水蒸气是_____的水。

3.水、水蒸气和冰,尽管形态不同,但都属于同一_____。

4.冰在融化的过程中很长时间保持在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水、水蒸气和冰,三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2.冰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开始上升,直到和周围空气温度一致。

3.冰的融化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淡水资源,也可以使海平面上升危及人类生存。

4.水结冰体积变小,冰融化成水体积变大。

5.在同等条件下,冰比冰激凌融化快。

6.热量是使水的形态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把一小块正在融化的冰投入到一大桶0℃的水中,则()

A.有少量的冰融化成水B.冰全部融化成水

C.有少量水凝固成冰 D.冰和水的质量都保持不变

2.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的融化速度的是()

A.用火烤B.用手捂C.放在0℃以下的地方

3.下列温度环境中,冰块融化得最快的是()

A.10℃B.50℃C.90℃

4.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的过程叫()A.融化B.凝固C.冷却

5.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是因为()A.受热了B.受冷了C.温度不变

6.冰块放在实验桌上会融化的原因可能是()

A.室内的温度高B.冰块比较小C.桌子产生了热

4.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1.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_____在水中。

2.实验时一份份地把物质加入水中,为了准确观察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_____大小。

3.物质溶解静止后不会出现_____现象。

4.物质溶解于水后并没有_____。

1.白糖、木屑、食盐、醋、油、面粉都能溶解于水。

2.物质溶解于水后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

3.物质溶解于水后就消失了。

4.小苏打比食盐的溶解能力强。

5.有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有的很难溶解于水。

6.当物质和水形成饱和溶液时,物质不再溶解于水。

三、问答题

1.红糖溶解于水,沙子溶解于水,溶解的结果有何不同?

2.物质在水中为什么不能无限溶解?

5.加快溶解

1.加快溶解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

2.糖块想要尽快在唾液中溶解,可以采用_____和_____的办法。

3.用____冲咖啡可以使咖啡快速溶解。

4.在热锅中甲食盐,可以采用_____办法加快食盐溶解。

1.控制变量实验法的前提是必须有变量和不变量。

2.在溶解物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多加水也可以使物质加快溶解。

3.锅热的时候给菜加味精是为了加快味精溶解速度。

4.用热水、搅拌和研碎三种方法不能混合应用。

5.研钵是供研碎物质使用的。

6.粉末比颗粒溶解速度快。

8.它们发生了什么

1.水的三态是指水的_____、_____和_____。

2.用橡皮泥做玩具只是改变了橡皮泥的_____和_____等。

3.物体通常情况下,受热膨胀,受冷缩小,这种性质叫做_____。

4.橡皮泥、纸的变化与水的形态变化是_____的。

1.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用橡皮泥捏出各种玩具,其物质是一样的。

3.水的三态变化的结果导致物质发生改变。

4.热胀冷缩只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物质本身没变。

5.酒精挥发的结果是酒精在空气中变成其他物质。

1.一个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夏天架设电线时电线为什么都要略有下垂?

1.感受空气

1.拿一个自封口塑料袋,抓住袋中口,在空中来回挥动几下,然后收紧袋口,可以发现塑料袋变待鼓鼓的,里面装满了_________。

2.物体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类型。

3.瓶口稍微向上倾斜放在水中,瓶口有气泡冒出,冒出的气泡是______。

气泡总是从水面下方往水面上方冒出,说明空气比水______[填“轻”或“重]。

1.放在桌子上的空杯中什么都没有。

2.厨房里的香味充满整个房间,这是因为空气的流动性。

3.在装满空气的袋子底部扎一个小洞,挤压袋子,会感到空气在流功。

4.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三、选择题

1.收集空气时,下列容器最好的是()A.碗B.塑料袋C.塑料杯

2.空气是()色的。

A.白B.无C.灰

3.水和空气的共同点()A.都是白色B.都会流动C.都是摸不到的

4.下列现象中不能让人感知到空气流动的是()

A.将密封的塑料瓶放在水中B.工厂排放的烟雾C.吹肥皂泡泡

四、填图题

将以下形容物体特征的词汇与对应的物体相连。

坚硬石头

液体水

不透明空气

气体

看不见

五、实验探究题

 

(1)如图1所示,我们在收集空气的过程中发现,装有空气的袋子虽然看起来体积很大,但是质量很_________,摸起来很_______[填“软”或“硬”],且空气非常容易泄漏,需要______。

(2)如图2所示,透过塑料袋,我们能看到这位同学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这说明空气是_____、________的。

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1.空气会________空间,例如我们给皮球打气,皮球会_______。

2.我们能把气球吹很大,是因为我们把_______吹进了气球。

3.在塑料杯底部扎一个小孔,用打气筒连着气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空气_________将水挤出杯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1.空气能占据空间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2.空气有时占据空间,有时又不占据空间。

3.我们看不见周围的空气,所以空气不占据空间。

4.喝牛奶时,只要用力挤压牛奶盒,牛奶就会从吸管里流出来,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1.把纸揉皱后塞入杯底,将杯子倒过来竖直放入水中,纸不会湿的原因是()

A.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B.空气占据杯中的空间C.空气能流动

2.小芳将气球嘴套在塑料瓶口上,气球在瓶内,用力向气球中吹气,却很难把气球吹得园鼓鼓的,这是因为()A.气球里有空气B.塑料瓶中有空气C.气球皮太薄

3.用手轻轻按压吹大的气球,会有鼓鼓的感觉,这说明()

A.占据了气球内部的空间B.空气会流动C.空气是透明的

4.用带漏斗的塞子紧紧塞住瓶口,然后把水倒进漏斗,水流不进瓶子里,这是因为()A.漏斗的颈部太细了B.瓶内空气占据定的空间C.倒入的水太少了

四、综合探究

将乒乓球用杯子倒扣入水中,乒乓球会停留在杯子的哪个位置?

(1)请在图2中画出水面和乒乓球的位置。

(2)你这样画的理由是什么?

3.压缩空气

1.压缩的空气有__________性,可以产生力___________。

2.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__________。

3.用注射器压缩空气,压缩越大,使用的力就越_______。

4.水和空气的共同特点是都占据_________。

二、判断题。

1.在测量空气的质量时,我们可以用石块代替豆子。

2.因为用同一个袋子装入被测量的空气,所以无论打气筒打入多少空气所测得的质量都是相同的。

3.一袋空气的质量很小,用电子秤无法称量。

4.一袋空气的质量和一个鸡蛋的质量差不多。

5.真空包装是利用空气压缩的原理。

6.因为空气没有体积,所以可被压缩。

三、实验题

(1)试管中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

(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1.皮球为什么会弹起来?

2.水和空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空气有质量吗

1.虽然空气很轻,但是有一定的_________。

2.天平两端分别放有两个充满空气的气球,此时天平左右两端处于平衡状态,把右侧气球中的气体放掉,天平会向_________端倾斜,这是因为空气_________。

3.在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的实验中选用豆子作为衡量物的好处是豆子容易得到且单体质量_________,个体差异_________,方便通过增减数量对天平平衡状态进行观察和控制。

1.空气被压缩后,质量变小。

2.用简易天平做实验,把气球换成篮球,也能证明空气有质量。

3.简易天平两端的小桶应该是一模一样的。

4.空气很轻,用打气筒打气时,多打一筒或者少打一筒都没有关系。

1.观察下面这个简易天平,天平现在并没有处于平衡状态,天平的()重些。

A.气球一端B.重物一端C.无法判断

2.在用简易天平测空气质量的实验中,()不会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A.在天平的一端多挂几个气球

B.把气球充更多的气

C.把木条换成更长更粗一些的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密封瓶子中的空气质量可以发生变化

B.两个相同的瓶子中的空气质量可能不同

C.在用打气筒给皮球充气时,每次活塞压缩的距离要尽量保持致

请根据下图说明空气为什么有质量,为什么打进的空气越多质量越大。

初始状态打入一筒空气后打入更多的空气后

1参考答案

1.

(1)x

(2)x(3)(4)x

2.

(1)液体气体吸收

(2)小

2参考答案

1.沸腾2.蒸发沸腾3.灯帽4.温度5.大小小大

1.√2.√3.√4.✘5.√6.√

3参考答案

1.01002.温度3.变大4.溶解5.凝固

1.✘2.√3.√4.√5.√

4.参考答案

1.融化2.固态气态3.物质4.0

1.√2.√3.√4.✘5.✘6.√

1.D2.C3.C4.B5.A6.A

5参考答案

1.溶解2.溶解能力3.沉淀4.消失

1.✘2.√3.✘4.✘5.√6.√

1.红糖溶解于水变成人眼看不见的微粒,沙子沉淀在水底下。

2.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当物质和水已经形成饱和溶液后就不再溶解。

6参考答案

8参考答案

1.液态气态固态2.形状大小3.热胀冷缩4.相同

1.√2.√3.✘4.√5.✘

1.气球会鼓起来。

因为在乒乓球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把乒乓球顶回原形。

2.夏天,电工在架设电线时,如果把线绷得太紧,那么到冬天,电线受冷缩短时就会断裂。

2.1参考答案

1.空气2.固体液体气体3.空气轻

1.×

2.√3.√4.√

1.B2.B3.B4.A

(1)轻软密封

(2)无色透明

2.2参考答案

1.占据鼓起来2.空气3.能空气占据空间

1.√2.×

3.×

4.√

1.B2.B3.A4.B

(1)

(2)空气可以被压缩,并占据一定的空间。

23参考答案

1.弹弹2.改变3.大4.空间

1.x2.x3.x4.x5.√6.√

(1)空气

(2)空气可以被压缩(3)因为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

1.皮球里的压缩空气有弹性

2.相同点:

都占据空间

不同点:

水占据的空间不会变化;

空气占据的空间会发生变化

2.4参考答案

1.质量2.重物有一定的质量3.小小

2.√3.√4.×

1.A2.C3.A

空气是由颗粒组成的,这些颗粒是有质量的。

打进的空气越多,空气颗粒就越多,质量就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