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植保技术doc绍兴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663698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6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植保技术doc绍兴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第五章植保技术doc绍兴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五章植保技术doc绍兴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五章植保技术doc绍兴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五章植保技术doc绍兴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植保技术doc绍兴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五章植保技术doc绍兴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植保技术doc绍兴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章植保技术doc绍兴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病菌侵入寄主温度23-35℃,最适温度28-32℃。

菌核的存活力很强,而且无休眠期和后熟期,当年新生菌核在适宜条件下即能萌发侵染致病,形成下代菌核。

相对湿度在85%以下,侵染受到抑制;

日光可抑制菌丝生长。

2、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在病稻草上或在田间杂草等其它寄主上越冬。

翌年春天灌水耕耙时,这些菌核飘浮于水面与其它杂物混在一起,随处漂移。

插秧后菌核粘附于稻株近水面的叶鞘上。

水稻分蘖盛期,行间密闭,通风透光差,相对湿度增加,依附于稻基部的菌核便大量萌生菌丝,在叶鞘上延伸,从叶鞘表面或叶鞘缝隙处进入叶鞘内侧,从气孔侵入,也可从表皮细胞间隙或穿透表皮细胞壁侵入。

除浮核外,在泥面的沉核和田边杂草及其他寄主植物上越冬的病菌也不断地通过多途径黏附并侵染稻株。

潜育期短的1-3天,长的3-5天,稻株发病后,病部再长出菌丝体和形成新的菌核。

通过菌丝的延伸缭绕作用和落入水中的新菌核进行再侵染。

水稻分蘖期至孕穗期病害以横向(水平)扩展为主。

增加病丛率及病株数;

抽穗后以纵向(垂直)扩展为主,增加严重度。

一般至稻株抽穗后的10天内,病害达到高峰。

三、发病条件

本病发生的轻重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技术、品种抗性和菌源基数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1、气候。

本病是一种高温高湿病害,在品种和栽培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不同年份间同一时期病害发生轻重主要是受气候影响。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2℃,又逢多雨天气时,病害开始发生;

在23-25℃并伴多雨天气时,病情缓慢扩展;

在28-32℃和97%以上的相对湿度时,病情扩展最快。

当日平均气温下降到20℃左右时,病害受到抑制。

在本地区纹枯病发病高峰期,早稻为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中稻7月上旬至8月下旬,晚稻8月下旬至9月中旬。

2、栽培管理。

本病发生轻重与栽培技术关系很大,尤其是肥水管理影响更大。

凡偏施氮肥或过量集中追施氮肥,稻株叶片柔嫩披垂,色泽浓绿,株间密不透风,会增加田间湿度,降低稻株抗病力,有利于菌丝延伸扩展、侵染发病。

施足基肥,配施磷钾肥,适时适量追肥,既保证合理的养分供给,又可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提高植株抗病力。

浅水勤灌,湿润灌溉,适时搁田,可有效地抑制病害的蔓延。

3、品种抗性和生育期。

水稻品种间抗性有一定的差别,但未发现有高抗或免疫品种,主要表现为株形抗病性。

一般情况下是籼稻较抗病,粳稻易感病;

矮秆阔叶品种比高秆窄叶品种发病重。

杂交稻分蘖力强,株间密度大,叶片繁茂,有利于病害向水平和垂直二个方向扩展,往往比常规稻发病重。

生育期和组织老嫩与发病程度有一定关系。

新抽生的叶鞘和叶片较老龄叶鞘叶片耐病,抽穗前上部叶鞘叶片较下部的抗病;

抽穗后,上位叶碳水化合物向籽粒输送,其抗性亦随之下降;

水稻在孕穗、抽穗期较幼苗及分蘖期感病。

稻株在孕穗、抽穗后,新生根减少,根系活力下降,抵抗力减弱,而且此时叶片宽大、叶鞘松散,对病菌侵染有利。

乳熟期后,下部叶片逐渐枯死,田间湿度下降,抑制病情发展,至黄熟期基本停止。

4、菌源基数。

田间越冬菌核残留量与翌年水稻初期病害发生呈正相关。

上年未防治或防治差的重病田,越冬菌核数量多,初期株病率往往较高,如遇有利于病害发生的气候条件,病害就会严重流行。

反之,新垦田(水旱轮作田),上季防治效果好的轻病田,或在耕耙时打捞菌核较彻底的田块,菌核数量少,初期发病通常较轻。

四、防治方法

防治纹枯病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减少病菌初次侵染来源,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在关键时期及时施药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

1、减少菌核残留量。

病田收割时,要将病稻草和田中杂草清理出,集中挖坑沤制,经高温堆沤腐熟后,才能作肥料施用,并且尽量用于蔬菜等旱地作物的基肥。

翌年春季灌水耕耙时,尽量打捞菌核浮渣,集中晒干烧毁或深埋。

2、选用较抗病品种。

水稻对纹枯病没有生理抗病性,一般是由品种的株型和耐肥性决定的。

茎杆粗壮、叶型窄而直挺、耐肥的品种抗病性较强。

3、加强肥水管理,搞好健身栽培。

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作底肥,及时、适量追肥,配施磷钾肥,防止偏施氮肥,使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收割时青秆黄熟。

水浆管理上,做到“浅水促分蘖,苗足及时排水,搁田促根,肥田重搁,薄田轻搁,浅水养胎,湿润长穗,不断水过早,防止早衰”。

这样培育的水稻,禾苗生长健壮,叶直茎硬,根系发达,有利于防病保丰收。

4、药剂防治。

当水稻分蘖封行期病丛率达5%和孕穗期病丛率达10%时,即应施药普治1次,如果抽穗期病丛率达20%,仍需施药防治1次;

对孕穗期和抽穗期的重病田块,需防治2次。

常用的药剂是井岗霉素水剂、粉剂等多种制剂,该药剂具有内吸、保护和治疗作用,药效高、持效期长,能耐雨水冲刷,对作物无药害,至今仍未发现纹枯病菌对其产生抗药性,是多年来防治本病普遍使用的一种药剂。

5%井岗霉素水剂每亩用量100-150毫升,兑水40-50千克喷雨。

也可每亩用:

30%爱苗乳油20毫升,或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克,兑水40-50千克喷雾。

在喷施时,要注重喷射稻丛的中下部。

由于稻飞虱会促使病害加剧,因此,还要注意兼治稻飞虱。

(周仕龙)

第二节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

稻瘟病也叫稻热病、跌头死、火烧瘟、吊头瘟等,发生普遍,危害后损失较大,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

随着抗性育种的开展和防治技术的改进,稻瘟病的发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由于品种抗性的演变、不良气候影响等原因,此病也曾有几次大的流行,如1983-1984年,“广陆矮4号”发生大面积穗颈瘟,发病最重的田块穗发病率接近100%。

近几年在部分地区或个别品种上仍有发生。

一、症状识别

稻瘟病在水稻各个生育期均能发生,因发病时期不同,症状也有较大的差异,分别称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

1、苗瘟。

常发生在三叶期以前,初在芽和芽鞘上出现水渍状斑点,后病苗基部变黑褐色,上部呈淡红褐色,然后枯死,潮湿时病部会长出灰绿色霉层。

2、叶瘟。

因品种、气候条件等影响,叶瘟病斑变化较大,可以分为白点型、褐点型、急性型、慢性型等几种。

白点型。

为叶瘟初期病斑,白色、圆形。

褐点型。

为褐色小斑点,受叶脉限制,病斑中央为褐色坏死部,周围包着黄色中毒部。

急性型。

病斑近圆形或椭圆形,暗绿色水渍状,坏死部与中毒部不明显,病斑正反面均产生灰绿色霉层。

慢性型。

是叶瘟的典型病斑,为梭形或长梭形,外围有黄色晕圈,内部为褐色,中心灰白色,有褐色坏死线贯穿病斑并向两头延伸,这是本病的一个重要特征,潮湿时病斑背面会长出灰绿色霉层。

本病褐点型病斑与胡麻叶斑病相近,但胡麻叶斑病的病斑为椭圆形,较大,不受叶脉限制,中毒部对光半透明。

3、节瘟。

在茎节上生黑褐色或黑色斑点,病斑在节上成环状蔓延后整个节变黑色,致使茎节折断,穗干枯。

4、穗颈瘟。

发生于穗下第一节穗颈上,初呈水渍状浅褐色斑点,后黑心为淡褐色或墨绿色,形成白穗,潮湿时病部会长出灰绿色霉层。

穗颈节变色可与螟虫等引起的白穗区分。

5、枝梗瘟。

发生于枝梗上,症状与穗颈瘟相似,形成花白穗,发病迟而轻的只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

6、谷粒瘟。

病斑椭圆形褐色斑点,边缘暗褐色,中部灰白色,潮湿时病部会长出灰绿色霉层。

谷粒瘟与谷枯病相似,谷枯病病斑边缘不清晰、后期病斑上生小黑点可与本病区分。

7、镜检。

本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梨孢属真菌,病斑上霉层即为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常束生,顶端产生无色透明的分生孢子,为鸭梨形或慈菇形,一般有2个分隔。

二、流行规律

1、侵染循环。

稻瘟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稻草和病谷等病残体上越冬,次年气温回升到20℃时,若遇阴雨天气,病部就能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藉风雨、昆虫等媒介传播;

孢子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萌发,从寄主的机动细胞或伤口侵入,引起初次侵染;

侵染后病斑上可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再次侵染。

2、影响流行的因素。

稻瘟病作为一种传染性病害,除了有大量的病原菌外,流行还需要感病的寄主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1)感病的寄主。

稻瘟病的发生程度及损失大小与品种抗病性的强弱关系很大。

一般来说,籼稻较粳稻抗病,在一般年份,抗性品种基本上不发病,而感病品种或多或少会发生。

品种的抗性是变化的,由于稻瘟病生理小种较多,而品种的抗性是抗某个或某几个生理小种,长期种植后,致病的生理小种比例上升,或新的生理小种产生,且品种本身的抗性要退化,因此品种抗性就产生了变化,抗病品种就变成了感病品种。

水稻品种在地区间的抗性是不同的。

由于地区间稻瘟病病菌的生理小种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个水稻品种对某地区的生理小种有抗性,对另一地区的主要生理小种可能表现感病。

水稻不同生育期的抗性有一定的相关,一般来说,叶瘟发生重的品种易发生穗颈瘟,但并不是绝对的,部分品种苗期不发生叶瘟,但穗期仍要发生穗颈瘟;

另外新生叶出叶当天及始穗时易感病,出叶或抽穗6天后抗病性逐渐增强。

(2)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

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萌发、传播、侵入均需要相应的温湿度条件,肥水管理差、不良气候都会导致水稻植株抵抗力下降而加重发病。

气候条件。

稻瘟病发生的适宜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90%以上,因此连续阴雨天气有利稻瘟病发生,低山区或沿山一带常有云雾或晨露较重,也对该病发生有利;

连续阴雨天气及秋季冷空气影响还会降低水稻植株的抗病能力,从而有利稻瘟病发生。

因此,在本地区6月下旬、8月份如遇连续阴雨,就有可能发生早稻穗颈瘟、晚稻叶瘟,9月中下旬如遇冷空气袭击,晚稻穗颈瘟与枝梗瘟发生就较重。

肥水管理。

迟施偏施氮肥,会使植株体内的碳氮比(C/N)降低,引起水稻贪青迟熟,抽穗不整齐,感病期延长,往往诱发稻瘟病;

增施磷钾肥、硅肥等可提高水稻植株对稻瘟病的抵抗能力,可减轻稻瘟病的发生;

长期淹水或冷水串灌会使土壤通气性变差,影响根系发育,又提高了田间湿度,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

三、发展趋势预测和损失估计

1、叶瘟发展趋势预测。

预测的主要依据是品种抗性、分蘖至孕穗期气候,田间标志是发病中心和急性型病斑,在感病品种中,如发现发病中心或中心病株,一周后叶瘟将普遍发生,如出现急性病斑并急剧增加,叶瘟就会大发生。

2、穗颈瘟发展趋势预测。

如是抗病品种,或穗期以晴朗天气为主,日照充足,穗颈瘟的发生较轻,反之有可能严重发生。

3、病情严重度分级与产量损失估计。

为正确反映稻瘟病发生的严重度和估计危害损失情况,常根据稻瘟病穗部发病部位(包括穗颈瘟和枝梗瘟)进行分级,穗瘟的分级及对应的产量损失见下表(表5-1):

表5-1稻瘟病穗瘟严重度分级标准

级别

发病范围或程度

产量损失%

无病

1

个别枝梗发病

5

2

三分之一小枝梗发病

20

3

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

50

4

穗颈发病、大部瘪谷

70

穗颈发病、全部白穗

100

针对稻瘟病的流行规律,在防治上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从农业防治着手,控制发生范围,减轻发病程度。

1、选用抗病品种。

是目前稻瘟病防治中最成功也最有效的方法,由于地区间对抗性品种的要求不同,在选择品种时一定要选择在当地表现抗病的品种,还需要根据抗性变化周期及时更新抗病品种。

2、抓好种子处理。

稻种应从无病田或轻病田留选,用“402”、线菌清、脒鲜安等药剂浸种对种子进行消毒能收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3、加强肥水管理。

在施肥上要多施有机肥、合理配施磷钾肥、必要时增施适量硅肥,避免偏施迟施氮肥,一般氮肥总用肥量控制在纯氮12千克/亩以内,亩施钾肥15-20千克、磷肥25-50千克;

在灌水上要做到前期浅灌勤灌,分蘖末期看苗、看天、看田搁田,后期干干湿湿、防止断水过早。

4、适时喷药保护。

必须确立“预防为主、看天施药”的指导思想,抓住关键时期,控制叶瘟,预防穗瘟。

防治叶瘟的关键时期在苗期与分蘖盛期,在此时期如出现病斑特别是急性型病斑或出现发病中心时,对感病品种要及时施药,控制叶瘟蔓延。

预防穗瘟的关键时期在破口至齐穗后15天内,对发病地区及感病品种上要在破口期和齐穗期用药预防,在齐穗后15天内如遇连阴雨天气或晨雾较重的地区要施一次药。

目前防治稻瘟病的农药品种主要有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稻瘟灵乳油、75%丰登(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等,其中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的亩用量为100-125克,40%稻瘟灵乳油的亩用量为80-100毫升,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的亩用量为25-30克。

(王济良)

第三节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技术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苗期、分蘖期受害最重。

各个器官均可染病,以叶片最易染病。

白叶枯病的症状因病菌侵入部位、品种抗病性、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常见有3种类型。

1、叶枯型。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发病先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先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线状斑,很快沿线状斑形成黄白色病斑,然后沿叶缘两侧或中肋扩展,变成黄褐色,最后呈枯白色,病斑边缘界限明显。

在抗病品种上病斑边缘呈不规则波纹状。

感病品种上病叶灰绿色,失水快,内卷呈青枯状,多表现在叶片上部。

2、急性凋萎型。

苗期至分蘖期,病菌从根系或茎基部伤口侵入维管束时易发病。

主茎或2个以上分蘖同时发病,心叶失水青枯,凋萎死亡,其余叶片也先后青枯卷曲,然后全株枯死,也有仅心叶枯死。

病株茎内腔有大量菌脓,有的叶鞘基部发病呈黄褐或褐色,折断用手挤压溢出大量黄色菌脓。

有的水稻自分蘖至孕穗阶段,剑叶或其下1-3叶中脉淡黄色,病斑沿中脉上下延伸,上可达叶尖、下达叶鞘,有时叶片折叠,病株未抽穗而死。

3、褐斑或褐变型。

抗病品种上较多见,病菌通过剪叶或伤口侵入,在气温低或不利发病条件,病斑外围出现褐色坏死反应带,病情扩展停滞。

黄化型症状不多见,早期心叶不枯死,上有不规则褪绿斑,后发展为枯黄斑,病叶基部偶有水浸状断续小条斑。

天气潮湿或晨露未干时上述各类病叶上均可见乳白色小点,干后结成黄色小胶粒,很易脱落。

水稻白叶枯病造成的枯心苗,在分蘖期开始出现,病株心叶或心叶以下1-2层叶出现失水、卷筒、青枯等症状,最后死亡。

白叶枯病形成枯心苗后,其他叶片也逐渐青枯卷缩,最后全株枯死,剥开新卷的心叶或折断的茎部或切断病叶,用力挤压,可见有黄白色菌脓溢出,即病原菌菌脓,可与大螟、二化螟及三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区别。

二、病原及侵染循环

病原为水稻黄单胞菌。

稻白叶枯病菌菌体短杆状,单生,单鞭毛,极生或亚极生,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和荚膜,菌体外具粘质的胞外多糖包围。

在人工培养基上菌落蜜黄色,产生非水溶性的黄色素,好气性,呼吸型代谢,不同地区的菌株致病力不同。

自然条件下,病菌可侵染栽培稻、野生稻、李氏禾、茭白等禾本科植物。

病菌生长温度17-33℃,最适25-30℃,最低5℃,最高40℃,病菌最适宜pH值6.5-7.0。

2、传播途径。

带菌种子、带病稻草和残留田间的病株稻桩是主要初侵染源。

李氏禾等田边杂草也能传病。

细菌在种子内越冬,播后由叶片水孔、伤口侵入,形成中心病株,病株上分泌带菌的黄色小球,借风雨、露水、灌水、昆虫、人为等因素传播。

病菌借灌溉水、风雨传播距离较远,低洼积水、雨涝以及串灌漫灌可引起连片发病。

晨露未干病田操作造成病菌扩散。

三、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多露、台风、暴雨是病害流行条件,稻区长期积水、氮肥过多、生长过旺、土壤酸性都有利于病害发生。

一般中稻发病重于晚稻,籼稻重于粳稻。

矮秆阔叶品种重于高秆窄叶品种,不耐肥品种重于耐肥品种。

水稻在幼穗分化期和孕穗期易感病。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有轻重年份、轻重病区之分,凡适合其发病的气候与环境条件,均易发病,对产量造成极大的影响。

因此,要以农业防治为主,必要时结合药剂防治。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无病田块的种子留种,或采用比较抗(耐)病的品种。

2、种子要经过严格的精选和消毒。

3、培育无病壮秧。

选择无病源、排灌方便的田块作秧田,加强秧田水肥管理,培育健壮的秧苗。

4、带病的稻草不能用作催芽垫铺或覆盖物,不能用来捆扎秧把。

5、带病的秕谷壳、病稻草要经高温堆沤腐熟后才能回田。

6、采用富含氮、磷、钾、腐殖酸,及硼、铜、锌、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复混的新型有机无机专用肥。

这种复混肥既能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肥要求,又能使稻苗稳生健长,提高抗逆能力。

7、杜绝串灌和深水灌溉,提倡浅水勤灌,并适时适度晒田。

(二)药剂防治

白叶枯病防治要在秧苗期间做好预防和发现发病中心要及时施药控制。

白叶枯病区在秧苗期间,一般是在长出3片-4片叶期和移栽前各喷1次药。

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和气候变化,隔7天-10天再喷1次。

目前防治白叶枯病农药主要是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和5%菌毒清水剂、50%金消康(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剂等,叶青双一般亩用量为100克,菌毒清亩用量为100-120毫升,金消康用1000-1200倍液细喷雾。

金消康是一种强氧化剂,不宜与其它农药混用。

目前正在试验推广两种新农药也可用于白叶枯病防治:

1、中生菌素(农抗751):

是中国农科院生防所研制成功的新型“农用抗生素”,国家“九五”科技攻关研究成果,1997年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

该抗生素属N-糖甙类碱性水溶性物质(其生产菌定名为淡紫灰链霉菌海南变种),是一种防治农作物细菌性病害(如水稻白叶枯病、细条病,大白菜软腐病、黑腐病,青椒青枯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柑、柚溃疡病等)和某些真菌病害(如苹果轮纹病、斑点落叶病,麦类赤霉病,瓜类枯萎病等)的生物农药,具有广谱、高效、低毒、无污染等特点。

用0.3%中生菌素200倍液于白叶枯病发病初期叶面喷施,隔7-10天喷一次。

可控制病情蔓延,防治效果达89.03%。

2、龙克菌,通用名:

噻菌铜,由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农药研究所、龙湾化工有限公司最新研制发明的高效、低毒、安全的噻唑类有机铜杀菌剂。

该药机理独特,既有噻唑基团对细菌的独特防效,又有铜离子对真菌、细菌的优良防治作用。

龙克菌的结构中的噻唑基团,在植物体外对细菌无抑制力,但在植物体内却有高效的治疗作用,该药剂在植株的孔纹导管中,可使细菌受到严重损害,使其细胞壁变薄继而瓦解,导致细菌的死亡。

龙克菌具有良好内吸性及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治疗作用的效果大于保护作用。

经药效持久力测定,20%龙克菌悬浮剂在通常用量下,其残效期可达10-12天,推荐亩使用量为100-125毫升。

(冯忠民)

第四节水稻病毒病的控制技术

由病毒感染水稻引起的病害叫水稻病毒病。

在绍兴市曾经发生过的水稻病毒病有:

普通矮缩病、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黄矮病和黄萎病等。

这些病害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下半期和七十年代上半期严重发生过,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半期开始逐渐减轻,进入八十年代后就很少发生。

而到了上世纪末在我省的金华、台州地区又相继发生了黑条矮缩病,2002年在诸暨的个别地方发生了普通矮缩病,2004年在我省的长兴、吴兴、嘉兴、诸暨等地的较多田块发生了点发性的条纹叶枯病。

这些情况的出现,说明病毒病有卷土重来的可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病毒病的发生,影响水稻生产,如在拔节前感染此病的稻株一般无收成。

一、各种病毒病的症状

1、稻普通矮缩病。

病株矮缩,分蘖增多,叶色浓绿,叶片僵硬,在叶片或叶鞘上,出现与叶脉平行排列的数条乳白色虚线状条点,始病叶以下的老叶上一般不现条点病斑。

病株根系发育不良,多老朽根。

苗期和分蘖期发病,一般不能抽穗;

后期发病,变成“包颈穗”或“半包穗”,穗小瘪谷多。

2、稻黑条矮缩病。

分蘖增多,叶色浓绿,叶背的叶脉和茎秆上有蜡白色至黑褐色的短条状突起。

病叶基部叶脉常弯曲,使叶片表现纵皱状。

苗期发病表现病株显著矮化,一般在抽穗前全株枯死;

分蘖期发病,多在新生分蘖上表现症状,主茎及早期分蘖一般多能抽穗,但穗小而成“包颈穗”或“半包穗”。

3、稻条纹叶枯病。

分蘖减少,心叶往往变黄白色,柔软细长,卷曲成纸捻状,弯曲下垂而成枯心状(似螟害枯心)。

苗期发病,往往早期枯死;

分蘖期发病一般先在心叶下一叶基部出现褪绿黄斑或碎绿斑块,以后扩展成黄绿相间的条纹或斑驳,老叶仍保持正常。

4、稻黄矮病。

最初是顶叶或顶叶下面的一、二片叶尖褪色,出现碎绿斑块,并向基部逐渐扩展,叶片平伸。

叶脉仍绿色,叶肉黄色,病叶有明显的黄绿相间条纹。

始病叶及其上第二、三叶病情发展较快,容易枯死,以后新发病的叶片仅叶尖或上半叶发黄。

苗期发病,植株多严重矮缩,不分蘖,须根短小,根毛很少,易早期枯死。

分蘖期发病,根系差,分蘖减少,植株矮缩。

5、稻黄萎病。

病株矮缩,茎叶均匀地褪成淡黄色,叶质柔软,叶片窄小,象竹叶;

分蘖期发病,分蘖增多,叶片、叶鞘均匀褪成淡黄色,质地柔软,有的病株出现高节位分蘖。

二、病原及病毒寄主

水稻各种病毒病除黄萎病外都是由各自的病毒引起的(如普通矮缩病是由普通矮缩病毒引起),而黄萎病则是由类菌原体侵染引起的。

水稻病毒病除了主要在水稻上寄生外,还有各自的寄主,普通矮缩病毒的寄主有野生稻、稗、看麦娘、早熟禾、大小麦、雀稗等﹔黑条矮缩病毒的寄主有玉米、大小麦、看麦娘、高粱、稗、早熟禾、狗尾草、马唐等﹔条纹叶枯病毒的寄主有大小麦、玉米、狗尾草、看麦娘、马唐、画眉等﹔黄矮病毒只有水稻﹔黄萎病有看麦娘等。

三、传毒媒介昆虫、传毒特性及其昆虫寄主

水稻病毒病是不能通过风、水或接触等方式传播,它必须要由昆虫作为介体来进行传播,并且昆虫要在有病的植株上吸食了一定时间之后才可能获得该病毒;

吸毒后的虫子,病毒要在其体内经过一段循回期之后才能传毒,在健株上取食时把病毒传播开来。

获得病毒的媒介昆虫有的可以把该病毒通过卵传给下一代(即生出来的后代都是带毒的,而且可传毒),有的则不能通过卵传给下一代,下一代必须要在发病的植株上吸毒之后才能带毒和传毒。

普通矮缩病、黄矮病和黄萎病主要是由黑尾叶蝉为主的叶蝉传播的。

黑尾叶蝉获毒之后,可终生传毒。

在病株上吸食的叶蝉,一般只有10-30%的个体与普通矮缩病毒有亲和性,能够获得该病毒,并可经卵传到下一代;

对黄矮病毒的亲和性,一般为17-50%,病毒不能经卵传给下一代;

对黄萎病病原的亲和性,一般获毒率都在70%以上,病原不能经卵传递。

以黑尾叶蝉为主的叶蝉除水稻外还取食看麦娘、稗、多种野生稻、李氏禾(游草)等杂草。

在冬季时黑尾叶蝉也要取食,最好的食料是看麦娘,其次是狗牙根等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