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雁荡山阅读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65908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雁荡山阅读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游雁荡山阅读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游雁荡山阅读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游雁荡山阅读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游雁荡山阅读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游雁荡山阅读答案Word格式.docx

《游雁荡山阅读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雁荡山阅读答案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游雁荡山阅读答案Word格式.docx

在近代,人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一个活人时时刻刻都要和外界事物(自然和社会)打交道,这就是生活。

生活是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反复流转的发展过程。

因为生活的需要,人在不断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同时也不断地改造自己。

心理学把这种复杂过程简化为从刺激到反应往而复返的循环弧。

外界事物刺激人的各种感觉神经,把映像传到脑神经中枢,在脑里引起对映像的初步感性认识,激发了伏根很深的本能和情感(如快感、痛感以及较复杂的情绪和情操),发动了采取行动来应付当前局面的思考和意志,于是脑中枢把感觉神经拨转到运动神经,把意志转达到相应的运动器官,如手足肩背等类,使它实现行动。

哲学和心理学一向把整个运动分为知(认知)、情(情感)和意(意志)这三种活动,大体上是正确的。

(选自北京出版社《谈美书简》,有删改)

1.关于“人”的理解,下列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懂得你自己”是人类的最高智慧,人类只要能够懂得自己,也就能懂得人。

b.人是由单细胞生物发展到类人猿再由人猿发展到原始人进而发展到文明人的。

c.进化过程中遗留在人类身上的一部分兽性和原始人的一些特点构成了人的本能。

d.人的所谓“生活”就是时时刻刻地和外界打交道,不断地认识和适应外部世界。

2.关于“艺术”和“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艺术和美并不是起源于抽象概念,而是起源于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事物。

b.儒家说:

“食、色,性也。

”在“食”和“色”这两大人类本性的具体行为中便蕴藏着艺术的美。

c.“食”是保持个体生命的经济基础,“色”是延续种族生命的男女配合,它们都属于艺术美的范畴。

d.原始民族把身体涂得漆黑或绯红,用唱歌、跳舞来吸引情侣,或庆祝狩猎、战争的胜利,就是艺术活动。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质,而且还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有心灵,所以,人是世间万物中最难懂的。

b.西方有一句古谚:

”可见人的性格是具有两面性的,不能把人简单分类。

c.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谈到了人手的演变、进化的历史,就是美的历史。

d.哲学和心理学把人们认识世界的整个运动分为知(认知)、情(情感)和意(意志)这三种活动,大体上是正确的。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游雁荡记

而余之独得于兹山者,则有二焉。

前此所见,如皖桐之浮山、金陵之摄山、临安之飞来峰,其崖洞非不秀美也,而愚僧多凿为仙佛之貌相,俗士自镌名字及其诗辞,如疮痏蹷然而入人目。

而兹山独完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盖壁立千仞,不可攀援,又所处僻远,富贵有力者无因而至,即至亦不能久留,构架鸠工以自标揭,所以终不辱于愚僧俗士之剥凿也。

又,凡山川之明媚者,能使游者欣然而乐,而兹山岩深壁削,仰而观俯而视者,严恭静正之心,不觉其自动。

盖至此则万感绝,百虑冥,而吾之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一相接焉。

察于此二者,则修士守身涉世之学,圣贤成己成物之道,俱可得而见矣。

(节选自中国文联出版社《桐城古代散文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以别其为兹山之岩壑也别:

区别

b.而兹山独完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完:

完全

c.盖至此则万感绝绝:

消失

d.圣贤成己成物之道道:

方法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越二日而反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构架鸠工以自标揭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察于此二者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严恭静正之心南取北越之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外甥孔巡提议他写一篇游记时,方苞却说:

“兹山不可记也。

”因为他短于写景,于是就在《游雁荡山记》中避开写景,把重点放在体认雁荡山的精神气度上。

b.作者认为,枞阳的浮山、南京的栖霞山、杭州的飞来峰均处于人烟阜胜之地,游览者众多,将本来秀美的崖洞、自然的杰作人为地雕琢污损了。

c.雁荡山不同于那些平缓明媚的山川,给游览者以欢愉之感,由于它特殊的地形地貌,游览者只能深入谷底,“仰而观俯而视”,从而产生一种庄严肃穆的感情。

d.方苞最有名的古文主张是“义法”说。

“义,即‘言有物’也;

法,即‘言有序’也。

”“义”主要指文章的意旨、论断、褒贬;

“法”主要指文章的布局、章法与文辞,做到雅洁、雅驯。

方苞写雁荡山记,体现了他的义法说。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古迹多榛芜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见者所未有也。

译文:

(2)永、柳诸山,乃荒陬中一邱一壑,子厚谪居,幽寻以送日月,故曲尽其形容。

(3)盖至此则万感绝,百虑冥,而吾之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一相接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

杜荀鹤

闻有汤泉独去寻,一瓶一钵一无金。

不愁乱世兵相害,却喜寒山路入深。

野老祷神鸦噪庙,猎人冲雪鹿惊林。

患身是幻逢禅主①,水洗皮肤语洗心。

[注释]①禅主:

指诗的题目中的禅宗长老。

8.试分析诗中两个“洗”字用法的妙处。

(4分)

答:

9.诗中“不愁乱世兵相害,却喜寒山路入深”一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选做六小题)(6分)

(1),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李凭箜篌引》)

(2)丛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八首(其

一)》)

(3)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王安石《游褒禅山

记》)

(5)天姥连天向天横,。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7)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无路可走

鲍鹏山

屈原不好写。

我几次动笔都叹口气放下了。

屈原的生平留给了我们太多的盲点和疑点。

为他做传的司马迁情绪激动,心潮起伏,不能心平气和地记录他的身世行踪,大段的主观抒情议论占据了原本就不长的篇幅。

司马迁可能意识到,对于屈原来说,他的精神远比他的生平事功更重要。

我一直觉得,屈原之影响中国历史,不在于他的思想,也不在于他的事功。

屈原之影响后代,乃是因为他的失败。

这是个人对历史的失败,个性对社会的失败,理想对现实的失败。

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这是第一次有关独特的个人与社会、历史发生冲突并遭致惨痛毁灭的记录。

他的失败是一次意味深长的历史事件,也是人类永恒的悲剧。

甚至我们可以把他的作品看成是有关人类自由、幸福的启示录。

他以至善至美的古圣贤作自己立身行事的榜样——天真的屈子并不知道,这些古人的“至善至美”是后人的想象甚至是有意的欺骗,他更不能知道,至善至美往往便不能与现实并存,因为至善至美便不能宽容。

聪明的庄子看穿了这种历史骗局,他推倒一切圣贤,把他们通通臵于他的戏侮之下;

犀利的韩非更是从唯物的角度拆穿儒家的美化,把古人推下神坛。

而屈原对这些道德幻象则是真诚地信奉,甚至还把自己看成是古圣人的影子,并把自己当成是古圣人意志的现世体现者。

当楚怀王背弃“成言”时,屈原才发现“君可思而不可恃”,这时他感受到了个人在体制中的委屈与孤独,甚至他认定一国之中没有一个人能理解他,“举世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渔父》),至此,他就把自己放在整个世界的对立面了,不仅是一个庸君,几个奸臣小人,而是所有人的对立面。

在别人眼里,他太固执,太钻牛角尖,不容易对话与沟通。

屈原就只能死在孤独之中,死在庸君的昏聩、奸人的险恶以及大众的沉默中了。

屈原也缺少孔墨孟荀等人的达观,以及他们曾经有过的苦难磨炼。

当他二十岁行冠礼做《橘颂》时,他是何等儒雅自信,前途远大。

而孔孟等人此时还在社会底层挣扎,受尽白眼与辛酸。

因而他们有韧性,他们不像屈原那么高贵,孔孟都干过一些鄙贱之人才干的“鄙事”,当过吹鼓手、委吏、乘田,被人从宴席中赶出来。

而屈原,他纯洁无瑕的贵族血统与心性使他无法面对失败。

他掸去灰尘,保持自己的皓皓之白,他凛然地站在邪恶的对立面,与他们剑拔弩张,一点也不含

蓄,一点也不躲闪,一点也不讲策略,他怒形于色。

他给对方看他的伤口,以便让对方知道他的仇恨。

他由此遭到邪恶的更为全面彻底的攻击,邪恶即使仅仅为了自己的活,也要让他死。

而屈原的伟大与可贵也正在这里:

他不理解邪恶与不公,他无法和他们和平共处,哪怕是虚与委蛇,他谨持着他理想的绝对纯洁。

是的,他至死也不曾丢失一寸土地。

他是代表独特个体而与社会宣战的最伟大最惨绝人寰的战士。

因为他的绝不让步,这世界有可能免于全面堕落。

一个最纯洁的人落在最肮脏的泥塘,一个如此遵循心灵真实的人不得不应付现实的虚伪,一个如此热爱真理与正义的人却得不到真理与正义的庇护——是的,是我们以血肉之躯支撑着真理与正义,而不是真理与正义在支持我们的事业!

屈原之死往往使我想起另一个楚人之死:

项羽。

两人都是自杀,且都死在水边:

屈原自沉汨罗之波,项羽自刎于乌江之畔。

两人都死于自己对别人的不宽容:

项羽决不宽容秦人。

这两个人的死,可能暗示着,我们民族的一些真性情死了。

我们民族最殷红的血液流失在水中,被冲淡了。

滑头活着,奸诈活着,他们使这个世界的生态更加恶化,更不适合人的生存。

屈原确实偏激,岂止是偏激,屈原还有很多别的缺点。

但我总认为偏激的人往往有真性情。

更重要的是,偏激的人往往不是小人——因为小人总是很圆通的。

况且,有缺点的战士毕竟是战士。

完美的苍蝇终究是苍蝇。

“孤危自死,社会依然,四语之中,涵深哀焉。

”(鲁迅)

屈原死了,我们苍白了。

魂兮归来!

(节选自中国青年出版社《天纵圣贤》,有删改)

11.本文写到了屈原性情上哪些特点?

屈原为什么会“无路可走”?

(6分)

12.简析“他的失败是一次意味深长的历史事件,也是人类永恒的悲剧”的含义。

13.文中写到庄子、韩非以及“孔墨孟荀”等人,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14.文章结尾将屈原的“死”和当代诗人学者的“活”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种情感你认同吗?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和字形全都无误的一组是()(3分)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篇二:

2015—2016学年度广东省清远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高二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6道大题,18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

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宋明理学有所谓气象和颜乐之说。

气象指具有高超精神境界的圣人与贤人在其外表所表现的精神面貌和人格特征,而颜乐指凡感悟到圣人与贤人精神境界的人其内在所体悟到的一种乐趣,一表现在外,一体验在内,内外结合,形成我国哲人特有的品质。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人自古都有一种自我欣赏的人格理想。

两汉时期,所谓“名士者,谓其德行贞纯,道术通明,王者不得臣,而隐居不在位者也”(《礼记正义》卷十五)。

似乎那种隐居不在位者,正是他德行贞纯的表现。

同样,在魏晋时代,名士们向往一种不拘礼仪、率性纵情、风流潇洒的风度。

这些生活作风和人格形象当然是和他们某种精神境界相联系的。

到了北宋年间,理学家创导一种“圣贤气象”,以作为他们理想的圣人和贤人的形象标准。

程颢要弟子从尧舜和汤武那里感觉到两种精神品德:

圣人有圣人的气象,不假修习,天性纯全;

而贤人有贤人的气象,修身体道,双复其性。

程颢还以自然气象来比喻圣贤的精神面貌。

按照宋明理学家的看法,尽管我们未见过孔子、颜子或孟子这些贤人,但我们从他们的《论语》《孟子》中,观其言就可把握他们三人的三种气象,即一种元气无迹,一种和风微迹,另一种则是秋杀迹著。

在宋明理学家看来,要学圣人必先要知圣人气象。

正因为如此,朱熹与吕祖谦在他们编辑的《近思录》里以“圣贤气象”作为终篇。

在他们看来,宋明理学家各自有他们的气象,例如程颢和程颐的气象就不同,在程氏弟子看来,程颢近乎颜子,有如春生,其弟子光庭如沐春风;

而程颐有如孟子,近乎秋杀,其弟子游杨程门立雪。

《近思录》还记载了其他人的气象,如说周敦颐“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说曾子“传圣人学,其德后来不可测”,又说诸葛孔明“诸葛武侯有儒者气象”等等。

气象是人的精神境界所表现于外的,别人从阅读他们的书中可以感觉得到或看得到的。

不过,有这种精神境界的人自己也有一种感觉,这是一种内在的感觉,这是有这种精神境界的人自己才能体验得到的一种内在的感悟。

这种感悟,宋明理学家称之为“乐”。

乐就是一种自我享受或受用。

现在大家都议论北京大学哲学系老教授为何都是长寿的,其实这就是所说的“至圣人之道”,由”化”而享有的“乐”所带来的结果。

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哲人精神境界。

贺麟、宗白华、冯友兰、任华、张岱年、周辅成诸位教授,他们很少为繁杂事操心,只乐于哲学沉思和著述。

这种乐趣其实也不只是中国哲人才有,西方哲人也会有。

因为是哲学家,他们都有自己的世界观。

哲人们是靠他们的哲思活着。

(摘编自洪汉鼎气象与颜乐》,《光明日报》2015年6月22日)

1.下列关于原文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气象”指我国哲人特有的具有高超精神境界的所表现于外的精神面貌和人格特征。

b.“颜乐”指凡感悟到圣贤精神境界的人其内在所体悟到的超然物外的哲人精神境界。

c.尧舜和汤武两人具有的“不假修习,天性纯全和修身体道,双复其性”的精神品德就是“圣贤气象”。

d.两汉时期那种隐居不在位的名士们,他们的德行贞纯的表现就是“圣贤气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哲人特有的品质的形成,一个是表现在外的精神面貌和人格特征,一个是体验在内的一种乐趣,需要两者结合。

b.宋明理学家认为,要学圣人必先要知圣人气象,如孔子、颜子和孟子三位贤人就有三种气象:

元气无迹,和风微迹、秋杀迹著。

c.宋明理学家所创导的“圣贤气象”是以自然气象来比喻圣贤精神感悟的,是一种理想的圣人和贤人的内在形象标准。

d.宋明理学家称之为“乐”,就是一种内在的感觉即自我享受或受用,这是有高超精神境界的人自己才能体验得到的内在的感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晋时代的名士们向往的不拘礼仪、率性纵情、风流潇洒的风度就是和他们的某种精神境界相联系的,和宋明理学所谓的气象有关。

b.宋明理学家各自有他们的气象,例如程颢和程颐的气象就不同:

程颢近乎颜子,有如春生;

程颐有如孟子,近乎秋杀。

c.因为气象是圣人的精神境界所表现于外的,所以别人从阅读他们的书中可以感觉得到或看得到。

d.颜乐不只是中国哲人才有,西方哲人也会有。

因为他们是哲学家,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从不操心世俗事,只乐于哲学沉思和著述。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

生于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徭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

年三十,母遣之出游。

东南佳山水,如京口、金陵,皆几案、衣带间物耳。

有再三至,.....

有数至,无仅一至者。

其行也,不治装,不裹粮;

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

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

居平未尝鞶帨为古文辞,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

(钱谦益《徐霞客传》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

b.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c.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

d.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京口、金陵,”“金陵”,今江苏南京。

....

b.“年三十,母遣之出游。

”“年三十”,是春节的前夜,又叫除夕。

......

c.“多囿于中国一隅,”“中国”,今指中原一带。

d.“丙子九月,辞家西迈。

”“丙子”,丙子年,是中国干支历里60组干支纪年....

中的一个年份。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霞客十分喜欢山水,种田侍奉老母亲,出钱请人代替服劳役,好像笼子里的鸟一样,窘迫不得舒展,经常想着飞走。

b.徐霞客平常也未曾写过华丽的文章,但出游到几百里的地方,却能拿笔快速地记录,写出的东西好像是记得清清楚楚的账目,好像是高手画的美丽图画,即使是很会写文章的人也没法超过他。

c.徐霞客“争奇逐胜”的出游经历,到了“以身家性命相赌”的地步。

如与朋友陈木叔一起游雁荡山,可以说是说走就走,与麋鹿相宿,十天以后才回来。

d.徐霞客用三个月修撰完毕《鸡足山志》。

徐霞客听说黄石斋被皇帝下诏关到监狱里,就派他的长子辗转崎岖的山路前往探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每小题5分)

(1)欲为昆仑海外之游,穷流沙而后返。

小舟如叶,大雨淋湿,要之登陆,不肯。

(2)遇盗于湘江,静闻被创死。

函其骨,负之以行。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送沈子福归江东

孟浩然王维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8.这两首诗各自的三、四句的艺术手法有何不同?

请作简要分析。

(5分)

9.这两首同是送别诗,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6分)

(1)《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2)韩愈在《师说》中说的“,”与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句意接近。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且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

,。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25分)

母亲的手艺侯发山

那年她十四岁,要过年了,村里的伙伴们大都穿上了新衣服,常常聚在一起捉迷藏、放鞭炮,一个个兴高采烈得跟找到食儿的麻雀似的。

她因为没有新衣服,就猫在家里不愿出去。

她从未穿过新衣服,平时都是穿姐姐的旧衣服,长一片短一截的,不合体不说,衣服上净是补丁摞补丁,烂了补,补了穿?

?

她觉得特没面子。

听着外面不时炸响的炮仗,以及伙伴们的欢声笑语,她就斗胆对母亲说,娘,我要新衣裳。

母亲就沉下脸,瘦削额头上的皱纹簇成了结,满是厚茧的手轻轻摩挲着她的头,长叹了一声。

母亲默了许久,才一字一顿地说,好,娘给妮儿缝条裤子。

这时,她苦巴巴的脸上才绽出灿烂的笑。

母亲拍了拍她的肩膀,哑着声音说,妮儿,你要好好学习。

她使劲点点头,说放心吧娘,我会的。

第二天,母亲就把攒下的一罐鸡蛋带到集上换回了一块布。

母亲给她量了尺寸后,每天晚上就到隔壁二婶家去做裤子,二婶家有缝纫机。

大年三十早上,她还在被窝里赖着,母亲就掂着一条裤子站在床前,笑吟吟地催她起来。

那是一条用帆布(以前厂矿里的工作服布料,俗称劳动布)做的裤子,这种布料耐磨,而且在农村比较少见,当时谁穿有这种布料的衣服就跟现在拥有一部手机一样趾高气扬。

因此,她兴奋地嘿嘿直笑,忙从被窝钻出来去穿棉裤棉祅,最后在娘的帮助下套上了那条裤子。

嘿,两条裤腿上绣着四五朵向日葵的图案。

图案的布料是用褪了色兰布做成的,显然是从旧衣服上栽下的,但图案很好看,图案的达沿给剪的一缕一缕的,像是向日葵盘的叶子,十分逼真。

她就一派喜气在脸、滋润在心的感觉,觉得娘真行,娘不但会缝补丁,还会绣花。

母亲原以为她不满意,见她如此高兴,也就松了一口气,满是皱纹的脸上也开出了花。

她匆匆扒了半碗饭,就像只出笼的小鸟跑了出去,她要出去跟伙伴们玩,同时还要炫耀一下她的“时髦”裤子。

果然,伙伴们看到她的新裤子,眼睛为之一亮,她们想不到,一向打扮得跟叫花子似的她,也有光彩照人的时候。

特别是裤子上绣的花,都羡慕得不得了,纷纷围过去观看,有的用手去摸裤子上的“向日葵”。

不曾想,一个伙伴用力过猛,把一朵“向日葵”图案边沿的“叶子”给拽掉了,露出了里面脏乎乎的棉裤一一原来,那一朵朵向日蔡”是变了花样的“补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