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消防工程师实物书本知识点及课后习题文档格式.docx
《一级消防工程师实物书本知识点及课后习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消防工程师实物书本知识点及课后习题文档格式.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根据实验,含有1%水分的石油,经45~60min燃烧就会发生沸溢)
3、固体燃烧(了解)
固体燃烧分为:
①蒸发燃烧
②表面燃烧
③分解燃烧
④熏烟燃烧(阴燃)
⑤动力燃烧(爆炸)
4、燃烧产物(P7~9)
本章思考题
1、如何理解燃烧的条件?
答:
燃烧分为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燃烧的必要条件:
2、燃烧分为哪些类型?
3、固体、气体、液体燃烧各自有哪些类型和特点:
4、举例说明燃烧产物(包括烟)有哪些毒害作用,其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燃烧产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成分,如CO、HCN、SO2、NO2等。
第2章火灾基础知识
1、了解火灾的定义与分类
火灾的定义: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火灾的分类:
(1)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
固
A类火灾
固体物质火灾
木材、棉、毛、麻、纸张等
液
B类火灾
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
气
C类火灾
气体火灾
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气、乙炔等
金
D类火灾
金属火灾
钾、钠、镁、钛、锂等
电
E类火灾
带电火灾
变压器等设备的电气火灾
油
F类火灾
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
动物或植物油脂
(2)按照火灾事故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类
①特别重大火灾事故:
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事故;
②重大火灾事故:
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忆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③较大火灾事故:
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④一般火灾事故:
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以上包含本数,以下不包含本数*
2、了解火灾的危害性和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
(1)火灾的危害性:
①危害生命安全;
②造成经济损失;
③破坏文明成果;
④影响社会稳定;
⑤破坏生态环境。
(2)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
①电气;
②吸烟;
③生活用火不慎;
④生产作业不慎;
⑤设备故障;
⑥玩火;
⑦防火;
⑧雷击
3、熟悉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P14)
4、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1)灭火的基本原理是破坏燃烧条件。
(2)灭火的基本方法:
①冷却灭火(破坏点火源条件);
②隔离灭火(破坏相互作用条件);
③窒息灭火(破坏助燃物条件);
④化学抑制灭火(反应链终止)
1、火灾按燃烧对象是如何分类的?
2、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3、建筑火灾的蔓延土建有哪些?
①孔洞开口蔓延;
②穿越墙壁的管线和缝隙蔓延;
③闷顶内蔓延;
④外墙面蔓延。
4、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3)答:
第3章爆炸基础知识
1、了解爆炸的定义和分类
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
爆炸分为:
物理爆炸(不变性)
化学爆炸(变形):
①炸药爆炸;
②可燃气体爆炸;
③可燃粉尘爆炸。
2、理解爆炸极限与温度极限的概念与应用
爆炸极限一般认为是物质发生爆炸必须具备的浓度范围。
能引起爆炸的浓度称为爆炸上限,能引起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爆炸上限和下限之间的间隔称为爆炸范围。
(爆炸下限越低越危险,爆炸极限越宽越危险)
爆炸极限在消防上的应用:
①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依据,爆炸范围越大,下限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②爆炸极限是评定气体生产、储存场所火险类别的依据,也是选择电气防爆形式的依据。
③根据爆炸极限可以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层数、面积、防火墙占地面积、安全疏散距离和灭火设施。
④根据爆炸极限确定安全操作规程。
3、掌握常见爆炸危险源的特征及爆炸形成机理。
发生爆炸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
一是爆炸介质,二是引爆能源。
两者基本要素缺一不可。
在生产中,爆炸危险源可以从潜在的爆炸危险性、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等几方面来确定,具体包括能量与危险物质、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管理缺陷等。
引起爆炸的直接原因:
①物料原因:
投料不当,控制失误;
②作业行为原因:
判断失误,作业不当;
③生产设备原因:
先天缺陷,保养缺失;
④生产工艺原因:
控制不当,反应失控;
⑤其他原因:
人为破坏,自然灾害。
1、爆炸有几种类型:
化学爆炸(变形):
2、爆炸浓度极限的概念是什么?
其在消防中的意义主要有哪些?
对于可燃气体、液体蒸汽和粉尘等不同形态的物质,通常以与空气混合后的体积分数或单位体积中的质量等来表示遇火源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浓度极限,简称爆炸极限。
3、粉尘爆炸的条件有哪些?
①颗粒的尺寸;
②粉尘浓度;
③空气的含水量;
④含氧量;
⑤可燃气体含量。
4、什么是最小点火能量?
最小点火能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气体爆炸混合物的起爆最小点火能量,幕墙都采用毫焦(mJ)作为最小点火能量的单位。
5、常见爆炸引火源有哪些?
①机械火源(撞击、摩擦);
②热火源(高温热表面、日光照射并聚焦)
③电火源(电火花、静电火花、雷电)
④化学火源(明火、化学反应热、发热自燃)
6、引发爆炸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第4章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
一、了解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概念及分类
易燃易爆危险品系指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为:
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然的物质、雨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二、了解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然的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等几类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火灾危险特性
(1)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特性:
1)易燃易爆性(基本特性)
1常比液体、固体易燃,并且燃烧速度快;
2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燃烧速度快,火焰温度高,着火爆炸危险性大;
3价键不饱和的易燃气体比相对价键饱和的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大。
(CH4>
C2H4)。
2)扩散性(比重决定)
3)可缩性和膨胀性(随压力、温度改变)
4)带电性(杂质、流速度)
5)腐蚀性、毒害性。
(2)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特性:
1)易燃性
2)爆炸性(蒸发量大、爆炸危险性大)
3)受热膨胀性(分子动能增加,体积压力增加)
4)流动性
5)带电性
6)毒害性
(3)易燃固体的火灾危险特性:
1)燃点低、易点燃(<30℃以下)
2)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
3)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4)易于自然的物质的火灾危险特性:
1)遇空气自燃性;
2)遇湿易燃性;
3)积热自燃性。
(5)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的火灾危险特性:
1)遇水或遇酸燃烧性;
2)自燃性;
3)爆炸性;
4)其他
(6)氧化性物质的火灾危险特性:
1)受热、被撞分解性。
2)可燃性;
3)与可燃液体作用自燃性;
4)与酸作用分解性;
5)与水作用分解性;
6)强氧化性物质与弱氧化性物质作用分解性;
7)腐蚀毒害性。
(7)有机过氧化物的火灾危险特性:
1)分解爆炸性;
2)易燃性。
1、什么是危险品?
2、易燃易爆危险品主要包括哪几类
3、易燃气体按火灾危险性是如何分级的?
易燃气体分为两级:
Ⅰ级:
爆炸下限<10%;
或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
Ⅱ级:
10%≤爆炸下限<13%,并且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
实际应用中,通常将爆炸下限<10%的气体归为甲类火险物质,爆炸下限≥10%的气体归为乙类火险物质。
4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有哪些?
答:
1)易燃性;
2)爆炸性(蒸发量大、爆炸危险性大);
3)受热膨胀性(分子动能增加,体积压力增加);
4)流动性;
5)带电性;
5、易燃固体、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的固体。
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质。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系指遇水放出易燃气体,并且该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够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
第二篇建筑防火
第1章概述
1、了解建筑火灾常见的原因及主要危害
建筑起火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电气火灾、生产作业类火灾、生活用火不慎、吸烟、玩火、防火和自燃、雷击、静电等其他原因引起火灾等。
建筑火灾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危害人员生命、造成经济损失、破坏文明成果、影响社会稳定等。
2、熟悉建筑防火的技术方法
①总平面布置;
②建筑结构防火;
③建筑材料防火;
④防火分区分隔;
⑤安全疏散;
⑥防排烟;
⑦建筑防爆和电气防火。
1、建筑火灾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建筑火灾的危害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3、建筑防火常用的技术方法有哪些?
第2章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1、了解评定物质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气体:
爆炸极限和自燃点是评定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液体:
闪电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固体:
熔点和燃点是评定其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标志指标。
2、了解生产和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
生产(分为甲、乙、丙、丁、戊):
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生产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小,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按实际情况确定;
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1)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不大于20%。
储存(分为甲、乙、丙、丁、戊):
储存物品的分类方法,主要是根据物品本身的火灾危险性,并吸收仓库储存管理经验,参考《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相关内容而划分的。
3、了解生产、储存各类别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
(生产,见P43,表2-2-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储存,见P47,表2-2-3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第3章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
1、了解建筑的不同分类
(1)按使用性质分类:
①民用建筑;
②工业建筑;
③农业建筑。
(2)按建筑结构分类:
①木结构;
②砖木结构;
③砖混结构;
④钢筋混凝土结构;
⑤钢结构;
⑥钢混结构;
⑦其他结构。
(3)按建筑高度分类:
①单层、多层建筑(27m以下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超过24m(或已超过24m但为单层)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
②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其他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建筑。
我国对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称为超高层建筑。
2、熟悉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
燃烧性能等级
名称
A
不燃材料(制品)
B2
可燃材料(制品)
B1
难燃材料(制品)
B3
易燃材料(制品)
三、掌握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相关知识以及建筑耐火等级要求。
(1)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
我国把建筑构件按其燃烧性能分为不燃性、难燃性和可燃性三类。
(2)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1)耐火极限的概念:
耐火极限是指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h)表示。
2)影响耐火极限的要素:
①材料本身的属性;
②构配件的结构特性;
③材料与结构间的构造方式;
④标准所规定的试验条件;
⑤材料的老化性能;
⑥火灾种类和使用环境要求。
3)不同耐火等级建筑中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确定:
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是以楼板的耐火极限为基准,再根据其他构件在建筑物中的重要性以及耐火性能可能的目标值调整后确定的。
(3)建筑耐火等级要求:
(见P56~P59)
1、建筑按使用性质是如何分类的?
按使用性质分类:
2、高层与多层民用建筑按建筑高度是如何分类的?
3、目前我国对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是如何分级的?
4、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的附加信息包括哪几项?
①产烟特性等级;
②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
③烟气毒性等级。
5、影响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因素有哪些?
建筑耐火等级是由组成建筑的墙、柱、楼板、屋顶承重构件和吊顶等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
6、建筑耐火等级分为几个等级?
与建筑构件的关系是怎样的?
(见P57表2-3-7;
及P58表2-3-8)
第4章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1、了解城市建筑总体布局的一般原则和影响防火间距的主要因素。
建筑总体布局应:
①合理布置建筑;
②合理划分功能区域
影响防火间距的主要因素:
①防止火灾蔓延;
②保障火灾救援场地需要;
③节约土地资源;
④防火间距的计算。
2、熟悉防火间距的作用和防火间距不足时的防火技术措施
(1)作用:
通过对建筑物进行合理布局和设置防火间距,防止火灾在相邻的建筑物之间相互蔓延,合理作用和节约土地,并为人员疏散、消防人员的救援和灭火提供条件,减少失火建筑对相邻建筑及其使用者强烈的辐射和烟气的影响。
(2)防火间距不足时的防火技术措施:
1)改变建筑物的生产和使用性质,尽量降低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改变房屋部分结构的耐火性能。
提高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2)调整生产厂房的部分工艺流程,限制库房内储存物品的数量,提高部分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
3)将建筑物的普通外墙改造为防火墙或减少相邻建筑的开口面积;
4)拆除部分耐火等级低、占地面积小,使用价值低且与新建筑物相邻的原有陈旧建筑物;
5)设置独立的室外防火墙。
三、掌握防火间距的设置要求及建筑平面布局中重点部位、场所的设置要求。
防火间距的设置要求:
(见P61~66)
建筑平面布局中重点部位、场所的设置要求:
(见P67~70)
1、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在平面布置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P69
2、歌舞厅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
3、防火间距确定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②保障灭火救援场地需要;
4、防火间距不足时可采取哪些技术措施?
5、办公室等与甲、乙类厂房可否贴邻建造?
有哪些措施要求?
不能贴邻建造。
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50m;
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30m;
甲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50m;
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30m。
第5章防火防烟分区与分隔
1、了解防火分区面积划分应考虑的因素和常用的防火分区分隔构件
防火分区的面积大小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高度、火灾危险性、消防扑救能力等因素确定。
划分防火分区,应考虑水平方向的划分和垂直方向的划分。
水平防火分区,即采用一定耐火极限的墙、楼板、门窗等防火分隔物按防火分区的面积进行分隔的空间。
按垂直方向划分的防火分区也称竖向防火分区,可把火灾控制在一定的楼层范围内,防止火灾向其他楼层垂直蔓延,主要采用具有一定耐火极限的楼板做分隔构件。
2、熟悉各类建筑防火分区面积要求和典型特殊功能区域的防火分隔要求。
(1)各类建筑防火分区面积要求:
(厂房,见P71,表2-5-1;
库房,见P72,表2-5-2;
民用建筑,见P73,表2-5-3)
(2)典型特殊功能区域的防火分隔要求:
(见P75,,功能区域分隔)
3、掌握防火分区、防烟分区的概念
防火分区是指采用具有较高耐火极限的墙和楼板等构件作为一个区域的边界构件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向同一建筑的其他区域蔓延的防火单元。
防烟分区是在建筑内部采用挡烟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烟气向同一防火分区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4、掌握防火墙、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阀、挡烟垂壁的概念及设置要求。
(见P79~P82)
1、什么是防火分区?
什么是防烟分区?
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防烟分区一般应结合建筑内部的功能分区和排烟系统的设计要求进行划分,不设排烟设施的部位(不可地下室)可不划分防烟分区。
2、高层和多层民用建筑的防火分区面积如何要求?
见书P73,表2-5-3
3、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医院的病房楼、商业服务网点的防火分隔有什么要求?
见书P75,功能区域分隔
4、中庭建筑有哪些火灾危险性?
其防火分隔设计应满足什么要求?
危险性:
①火灾不受限制地急剧扩大;
②烟气迅速扩散;
③疏散危险;
④自动喷水灭火设备难启动;
⑤灭火和救援活动可能受到的影响:
(见书P77)
5、设置玻璃幕墙时应满足哪些防火要求?
1)对于不设窗间墙的玻璃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h、高度不低于1.2m的不燃性实体墙或防火玻璃墙;
当室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该部分墙体的高度不应小于0.8m。
2)为了阻止火灾时幕墙与楼板、隔墙之间的洞隙蔓延火灾,幕墙与每层楼板交界处的水平缝隙和隔墙处的垂直缝隙,应该用防火封堵材料严密填实。
6、设置防火墙、防火卷帘时各应满足哪些构造要求?
防火墙的构造要求(见P79);
防火卷帘的构造要求(见P80,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