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文言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64504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文言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必修一文言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必修一文言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必修一文言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必修一文言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一文言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必修一文言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文言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一文言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③表示承接关系。

就"

、"

接着"

,或不译。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④表示转折关系。

但是"

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⑤表示假设关系。

如果"

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⑥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2、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 

例: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

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

罢了"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以

  1、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

例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察今》)

2起提宾作用。

例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例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

(《赤壁之战》)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

于"

例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汉书·

西南夷传》)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

与"

例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

  2、连词。

用法和"

而"

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

以"

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3表示目的关系,"

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

例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辞》)

1、复音虚词"

以是"

是以"

,相当"

因此"

,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例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语气词) 

2.共其乏困(共,通“供”,音gōng,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烛之武退秦师》

4.秦伯说(说,通“悦”,音yuè

,高兴)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音zhì

,明智) 

6.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 

7.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回来) 

8.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 

9.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朝廷) 

10.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1.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仓猝) 

12.请辞决矣(“决”通“诀”,告别) 

13.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14.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奉”通“捧”双手捧着) 

15.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显露) 

16.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

“内”通“纳”,接纳) 

19.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20.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 

21.不可不蚤自来(“蚤”通“早”) 

22.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23.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2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否则) 

(二)古今异义: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

古义:

从属二主;

今义:

“二”的大写) 

2.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无能,古义:

不能;

没有能力) 

3.吾不能早用子(子:

指先生,古代对人的尊称。

指儿子) 

4.是寡人之过也(是:

这;

判断动词) 

5.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

对对方的敬称;

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人) 

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

把……作为;

认为) 

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义:

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人;

请客的主人) 

8.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

出行的人;

出门所带的包裹) 

9.夫晋,何厌之有(厌,古义:

满足;

讨厌) 

10.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

那人;

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多用于外交场合) 

11.亦去之(去,古义:

离开;

往,到) 

12.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

信物;

书信) 

13.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

眼泪;

鼻涕) 

14.持千金之资币物(币:

礼品;

货币) 

15.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

走投无路;

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16.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长者:

品德高尚之人;

年长之人) 

18.将军岂有意乎(有意:

同意,愿意;

故意) 

1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偏袒:

袒露一只臂膀;

偏护双方中的一方) 

21.终已不顾(不顾:

不回头;

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及) 

22.北蛮夷之鄙人(鄙人:

粗鄙的人;

卑鄙的人或者谦称自己) 

23.图穷而匕首见(穷:

穷尽;

缺少钱财) 

24.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

宽容,原谅;

利用某种名义或力量) 

25.秦王还柱而走(走:

跑;

行走) 

26.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提:

投掷,投打;

用手“提”着篮子之类)

27.诸郎中执兵。

(郎中:

宫廷的侍卫;

称中医医生) 

28.断其左股。

(股:

大腿;

量词。

) 

29.左右既前(左右:

身边侍臣;

方位名词) 

30.荆轲废(废:

倒下;

残废) 

31.范增说项王曰(说:

劝说,劝告;

说话) 

32.沛公居山东时(山东:

崤山以东;

指山东省) 

33.亡去不义(去:

34.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游:

交往;

游往,游览) 

36.约为婚姻(婚姻:

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嫁娶的事) 

37.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

……的原因;

表因果的连词) 

38.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

意外的变故;

副词,很) 

39.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谢:

谢罪,道歉;

感谢) 

40.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北:

黄河以北;

指河北省。

河南同前) 

41.而听细说(细说:

小人的谗言;

详细说来) 

4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鱼肉:

鱼和肉;

鱼的肉) 

43.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走:

逃跑;

步行) 

44.再拜献大王足下(再:

两次;

又一次) 

(三)词类活用

1.烛之武退秦师 

(退,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撤兵)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数词用作动词,从属二主) 

3.晋军函陵 (军:

名词作动词,驻军) 

4.夜缒而出(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间)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

使……灭亡,动词使动用法) 

6.越国以鄙远(鄙:

名词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远: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国,指郑国) 

7.邻之厚,君之薄也(厚:

形容词用作动词,变雄厚;

薄:

形容词用作动词,变薄弱) 

8.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乏困:

形容词用作名词,缺少的资粮) 

9.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 

10.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

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作状语,在早上;

在晚上) 

11.既东封郑 

(“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封,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1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减少) 

14.与郑人盟 

(盟,名词活用作动词,结盟) 

15.因人之力以敝之(敝:

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衰败) 

16.以乱易整,不武 

(乱、整:

形容词用作名词,散乱之师、严整之师) 

17.进兵北略地(北:

名词作状语,向北) 

18.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

名词作状语,早晚) 

19.丹不忍以己之私(私:

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 

20.樊龄期乃前曰(前:

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21.又前而为歌曰(前:

22.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

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 

23.其人居远未来(远: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24.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祖:

名词用作动词,出行前祭路神) 

25.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词作动词,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 

26.士皆垂泪涕泣(涕:

名词用作动词,哭) 

27.发尽上指冠(上:

名词作状语,向上) 

28.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 

29.(秦王)乃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 

30.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闻: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禀告) 

31.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前:

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32.群臣怪之(怪: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 

33.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绝:

动词使动用法,使……断了) 

34.非有诏不得上(上:

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35.断其左股(断: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断) 

36.箕踞以骂曰(箕:

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37.沛公军霸上(军:

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38.沛公欲王关中(王:

名词用作动词,统治,称王) 

39.秦地可尽王也(王:

名词用作动词,统治,占有) 

40.此其志不在小(小:

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 

41.素善留侯张良(善:

形容词用作动词,与……交好) 

42.项伯乃夜驰之公军(夜:

名词作状语,连夜) 

43.沛公今事有急(急:

形容词用作名词,危急之事) 

44.君安于项伯有故(故:

形容词用作名词,老交情) 

45.项伯杀人,臣活之(活:

动词使动用法,使……活) 

46.吾得兄事之(兄:

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47.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近:

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触,沾染) 

48.籍吏民,封府库(籍:

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 

49.日夜望将军至(日夜:

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 

50.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

动词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 

52.范曾数目项王(目:

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示意) 

54.寿毕,请以剑舞(寿:

名词用作动词,敬酒并祝人长寿) 

55.常以身翼蔽沛公(翼:

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56.交戟之士欲止不内(止:

动词使动用法,使……止,阻止) 

58.头发上指(上:

59.刑人如恐不胜(刑:

名词用作动词,处罚) 

6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

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 

61.此亡秦之续耳(续:

形容词用作名词,后续者) 

6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细谨:

形作名,细小的事情;

让:

动作名,谦让) 

63.道芷阳间行(道:

名词用作动词,取道。

间:

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64.拔剑撞而破之(破:

形容词用作动词,击碎、击破) 

高中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

(必修一)

一、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句中“是”不表判断,作指示代词用,意为“这”;

而“也”是判断句的标志,翻译时要加“是”)(《烛之武退秦师》)

2、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3、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烛之武退秦师》)

4、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荆轲刺秦王》)

5、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荆轲刺秦王》)

6、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7、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9、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鸿门宴》)

10、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

11、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

二、被动句

1、皆为戮没没(“为”表被动)(《荆轲刺秦王》)

2、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表被动)(《荆轲刺秦王》)

3、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表被动)(《荆轲刺秦王》)

4、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被动)(《鸿门宴》)

5、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6、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三、省略句

1、敢以烦执事。

(“以”后省略宾语“之”)(《烛之武退秦师》)

2、辞曰:

“臣之壮也”(省略主语“烛之武”)(《烛之武退秦师》)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烛之武退秦师》)

4、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省略介词“于”)(《烛之武退秦师》)

5、夜缒而出,见秦伯(省略主语“烛之武”)(《烛之武退秦师》)

6、秦王购之金千斤(《阿荆轲刺秦王》)

7、取之百金(《荆轲刺秦王》)

8、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四、宾语前置句

1、夫晋,何厌之有(此句应为“有何厌”,疑问代词“何”却出现在谓语动词“有”的前面。

“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

2、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应为“如何”)(《荆轲刺秦王》)

3、燕王拜送于庭(应为“于庭拜送”)(《荆轲刺秦王》)

4、不然,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标志)(《鸿门宴》)

5、客何为者(《鸿门宴》)

6、沛公安在(《鸿门宴》)

7、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五、定语后置句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荆轲刺秦王》)

2、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应为“千斤金”和“万家邑”)(《荆轲刺秦王》)

3、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应为“侍(于)殿上群臣”)(《荆轲刺秦王》)

六、状语后置句

1、以其无礼于晋(句中“于”作介词,与“晋”组成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修饰“无礼”。

在古文中,状语放在谓语的后面,翻译时要把顺序调整过来)(《烛之武退秦师》)

2、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烛之武退秦师》)

3、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省略介词“于”)(《烛之武退秦师》)

4、燕王拜送于庭(《荆轲刺秦王》)

5、贪于财货(《鸿门宴》)

6、具告以事(《鸿门宴》)

7、长于臣(《鸿门宴》)

七、固定句式

1、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没有用来……的,无法)(《荆轲刺秦王》)

2、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有用来……的方法)(《荆轲刺秦王》)

3、将奈何(表疑问,怎么……。

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荆轲刺秦王》)

4、荆轲有所待(有……的人/东西。

“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荆轲刺秦王》)

5、将军岂有意乎(表揣度,是否……呢)(《荆轲刺秦王》)

6、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即……没有被……,……没有被……”)(《鸿门宴》)

7、孰与君少长(表选择问的句式,译作“……比较……哪一个……”)(《鸿门宴》)

8、何辞为(表反问的句式,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鸿门宴》)

一词多义

实词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动词,好像)  

沛公起如厕(往,到……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