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试题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优秀名师资料文档格式.docx
《最新试题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优秀名师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试题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优秀名师资料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难点:
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的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的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
6、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我设计以下两个问题:
1、已知:
?
ABC?
DEF,你能找出其中相等的边与角吗,
2、小明有一个三角形纸片,你能画一个三角形与它全等吗,如何画,与同伴交流你的画法,
教师活动:
鼓励学生交流,适时引导。
学生活动:
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设计这两个问题,一方面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三角形全等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相应得知识,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方向和方法。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提出:
利用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义来作图,需要知道六个条件。
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一个条件行吗,两个条件、三个条件呢,(引出课题)
板书: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
(二)、讨论交流,实验探究
1、探索三角形全等至少需要几个条件
在学生前面讨论的基础上,我提出以下问题:
(1)、只给一个条件(一条边或一个角)画三角形时,大家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2)、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分别按照下面的条件做一做.
、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30?
,一条边为3cm.
、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30?
和50?
.
、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4cm、6cm.
对于问题
(1),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观察下列三角形:
只给定一边:
只给定一个角: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从而认识到:
只给出一个条件时,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对于问题
(2)先让学生讨论有几种情况,体会分类讨论的必要性,然后把学生分为三组,每组分别去解决
(2)中的一个问题,再让各组学生展示学生所画的三角形或用木棒所摆的三角形,并交流解决的方法及获得的结论。
小组一:
解决问题?
、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30?
,一条边为3厘米.
画出的三角形几乎都不一样。
(多媒体演示)
结论:
这三个三角形不全等.
小组二:
,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30?
,画的三角形形状一样,但大小不一样.(多媒体演示)
这两个三角形不能重合,即不全等.
小组三:
、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4cm、6cm,所画出的三角形也不全等.
我这样设计的理由是新课程标准倡导,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这里一方面引导学生动手去画,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既让学生获得知识,又让学生获得方法。
为后继的学习积累经验。
师述:
我们通过画图、观察、比较知道,只给出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那么给出三个条件时,又怎样呢,
(板书:
方法:
画图、观察、比较)
接着提出以下问题:
(多媒体展示).
如果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
鼓励学生去讨论,引导学生将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在三角形3个角和3条边中,从中取3个条件,有几种情况。
让学生体会分类讨论的方法。
我这样设计使后面讨论的方向更加明确,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保证。
2、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边、边、边
我们来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多媒体展示)
做一做:
(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40?
,60?
,80?
.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4cm、5cm和7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2
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对于问题
(1)鼓励学生去思考,只要学生能列举出反例即可,多媒体演示下图:
对于问题
(2)先引导学生交流画法,多媒体演示画法,然后鼓励学生去画,并将所画的三角形剪切与同伴的是否重合。
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
你能发现什么结论,你是如何获得的,若改变三角形三边的取值,你能得到同样的结论吗,
将学生每三人分为一组(其中一人为组长),由组长取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其他两人去画三角形,并将所画的三角形剪切,判断其能否重合,并总结所获得的结论。
参与学生的活动,并适时给与指导,不断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鼓励学生总结所获得的结论和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展示所画三角形。
1、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2、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
“边边边”或“SSS”
如图
在?
ABC和?
DEF中
AB,DE,
BC,EF?
?
DEF.(SSS),
AC,DF,
画图----剪切———比较重合即全等我这样设计是因为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因此向学生提出问题后,帮助他们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使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三)、应用知识、体验成功
(多媒体展示)例:
如图,AB=CD,BC=AD,AD问?
ABC与?
CDA全等吗,是说明理由。
A
D学生活动:
观察图形,交流说明全等的
CD方法。
B
启发学生动脑,鼓励学生有
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维。
然后教师板书理由:
解:
CDA,理由如下:
CDA
AB,CD,
BC,AD?
CDA(SSS)。
AC,CA,
方法归纳:
公共边的应用。
拓展:
问:
AD与BC平行吗,为什么,这样设计,一方面让学生应用“SSS”条件,体会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维,为学生书面表达提供范例。
(四)、联系生活,探究性质
问题:
取三根长度适当的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三角形的框架,你所得到的框架的形状固定吗,用四根木条钉成的框架的形状固定吗,学生活动:
用细纸条代替木条.用大头针固定,做实验并交流自己的收获。
鼓励学生展示所作的三角形、四边形,并交流所获得结论。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
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出:
(1)、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的例子吗,
(2)、图
(2)的形状是可以改变的,它不具有稳定性.,你如何才能使图
(2)的框架不能活动,也具有稳定性,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探究三角形稳定性及生活中的应用,这样设计,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辩证思想,感受数学美。
(五)、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教师提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先鼓励学生回答,然后帮助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归纳:
(1)、知识方面:
只给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两三角形全等;
、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技能方面:
说明三角形全等是要注意公共边的应用。
(3)思想方法方面:
画图、剪切、重叠等动手操作是我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分类讨论,是复杂问题明确化,简单化;
说明线段的相等、角的相等,可转化为说明三角形的全等。
这样设计,根据教学过程反馈的信息,设计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交流,由学生回顾所学内容,从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等方面加以归纳,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运用知识,有利于学生积累解题经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图,为以后继续学习服务。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
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布置作业,分类达标
145.28—6.3加与减(三)2P81-831、(基本题).课本P习题5.81、2、3;
140
2、(提高题)
(1)活动与探究
⑤等圆: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圆叫做等圆,半径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
(1)一般式:
一个六边形钢架ABCDEF.由6条钢管连接而成(如图所示),为使这一钢架稳固,请你用三条钢管连接使它不能活动,你能找出几种方法,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思考、探索,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①垂直于切线;
②过切点;
③过圆心.
(2)、如图,AB=DF,AC=DE,BE=CF,
2、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BC与EF相等吗,你能找出一对全等AD三角形吗,说明你的理由。
BF
EC
设计这两个问题,使作业的设计突出一个层次性,满足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需要,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板书设计
一.锐角三角函数5(5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
1、只给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例:
方法归纳:
1、画图、剪切、重叠;
时,都不能保证两三角形全等。
1.圆的定义:
2、分类讨论;
2、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
3、说明线段的相等、角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的相等,可转化为说3、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练习:
明三角形的全等。
形相等,简写为“边边边”或解题技巧:
说明三角形全“SSS”。
等是要注意公共边的应
4、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用。
2.正弦:
这样设计既体现知识,又体现方法,让学生一目了然、有条理地知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评析反思
(1)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
教师以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自学自悟的方式,提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营造了思维驰骋的空间,在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类、探究、合作、归纳的能力。
(一)情感与态度:
(2)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时空,不放过任何一个发展学生智力的契机,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认知结构,发展能力,完善人格,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3)“乐思方有思泉涌”,在课堂教学中,时时注意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火花才会不断闪现,个性才的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