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避难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63931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久避难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永久避难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永久避难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永久避难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永久避难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永久避难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

《永久避难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久避难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永久避难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一章 概况6

第一节 概述6

第二节 依据6

第二章 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7

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7

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7

第三节 地质构造8

第四节 水文地质8

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11

第一节 巷道布置11

第二节 矿压观测11

第三节 支护设计11

第四节 支护工艺13

第四章 施工工艺19

第一节 施工方法19

第二节 凿岩方式19

第三节 爆破作业20

第四节 装载与运输21

第五节 管线及轨道敷设23

第六节 设备及工具配备23

第五章 生产系统24

第一节 通风24

第二节 压风26

第三节 综合防尘27

第四节 防灭火28

第五节 安全监控28

第六节 供电29

第七节 排水30

第八节 运输30

第九节 照明、通信和信号30

第六章 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0

第一节 劳动组织30

第二节 作业循环方式32

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3

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34

第一节 一通三防34

第二节 顶板36

第三节 爆破37

第四节 防治水41

第五节 机电42

第六节 运输44

第七节 其他45

第八章 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46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概述

一、巷道名称、位置及相邻关系

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名称井下永久避难硐室。

该硐室地面相对位置位于矿1#单身宿舍楼地表下。

二、巷道用途

井下永久避难硐室为井下灾变遇险人员提供避难。

三、巷道性质

开拓巷道。

四、设计施工长度、服务年限

巷道设计长度:

永久避难硐室总设计长64.684m。

服务年限:

长期。

根据生产接续工程安排,本掘进工作面(岩巷)自2012年5月日开工,预计2012年月日竣工。

第二节 依据

一、经过审批的设计及批准时间

本巷道施工的依据是《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平、剖面图,图号:

S1314-197-01、S1314-197-02、断面图号:

S1314-197-03》。

批准时间为2012年3月。

二、地质说明书

本巷道地质资料的依据是《9煤辅助水平采区地质说明书》。

批准时间为2010年3月15日

第二章 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表

开拓水平

辅助水平

工程名称

井下永久避难硐室

采区

井下标高

+1060.5m

地面的相对位置建筑

物、小井及其他

该巷道地面相对位置位于矿1#单身宿舍楼地表以下。

井下相对位置对

掘进巷道的影响

邻近采掘情况对

邻近无采掘工程,无采空区。

第二节 地质构造

桌子山煤田地质构造属华北地台,鄂尔多斯凹陷带,桌子山褶断束之中南部,煤田内主要构造线方向近南北向,以压扭性构造为主,次一级构造线则呈东西向展布,以张性构造为主,区域构造较为复杂,主要构造如下:

(1)桌子山东麓大断裂

位于桌子山东侧,为一压扭性断裂带,断层走向近南北,倾向西,倾角大于60°

,断距大于300m,其北段称千里山逆断层,南部分叉形成多条扭性断裂。

(2)桌子山背斜

以千里山、桌子山为主体,出露长度80km有余,轴向近于南北,背斜西翼地层出露较完全。

(3)岗德尔西来峰大断裂

位于岗德尔山东坡,为两条平行的压扭性断裂。

(4)岗德尔背斜

背斜轴呈南北向展布,南呈复式褶曲,向南倾伏,北至岗德尔山主峰,东西两翼均被断层切割,东翼有部分基岩出露,西翼均被第四系覆盖。

第三节 水文地质

(一)井田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特征简述

本井田位于桌子山煤田东南部,井田地形总体为东部高而西部低,在井田东部又表现为南、北高,中部低。

海拔标高最高点位于井田北部东北角为1404.00m,最低点位于井田中西部为1329.30m。

海拔标高一般在1335~1365m之间,井田内地形较为平缓,多为低矮山丘,地面植被稀少,具侵蚀性高原荒漠~半荒漠丘陵地貌特征。

井田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在井田东部发育沃布多根乌苏沟,受地形控制,沟谷水流方向向西,上述沟谷均为季节性沟谷,旱季干涸无水,雨季暴雨后,可形成短暂洪流,最终注入西部的黄河。

井田气候干燥,冬寒夏热,多风少雨,降水量少,蒸发强烈。

据乌海市海勃湾气象站近30年气象资料:

最高气温39.4℃,最低气温-32.6℃,年平均气温7.8~8.0℃,最大冻土深度1.24m,最大风速24m/s,平均风速3.1m/s;

年降水量为54.19~357.6mm,平均158.1mm;

年蒸发量3132.1~3913.3mm,平均3485.1mm,蒸发量是降水量的22倍。

由平均降水量与蒸发量计算所得井田内的干燥度为22.04,年潮湿系数为0.045。

因此本区属于典型的干旱大陆性高原气候区。

(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1)潜水

井田内松散层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垂直渗入补给。

(2)承压水

井田基岩承压水主要接受区外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次为上部潜水的渗入补给,承压水一般沿地层走向即西北方向径流。

承压水仍以侧向径流排泄为主,次为人工开采排泄。

(三)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1、含隔水层水文地层特征

(1)第四系(Q)松散层孔隙潜水含水层

岩性为灰黄色残坡积亚砂土、砂及砾石,风积砂、冲洪积砂砾石层等。

(2)第三系(R)半胶结岩类孔隙、裂隙潜水含水层

岩性以紫红色砂砾石、砂及亚粘土为主,呈半胶结状态,底部偶夹砾岩层,坚硬。

(3)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第三岩段(P1S3)上部~二叠系上统(P2)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含水层

岩性为杂色中粗粒砂岩、砂质泥岩,夹泥岩及粘土岩。

(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第三岩段(P1S3)底部相对隔水层

位于山西组第三岩段(P1S3)下部,3号煤层顶板附近。

岩性为深灰色、灰色砂质泥岩、砂质粘土岩,局部夹薄层细粒砂岩。

该隔水层层位稳定,隔水性能良好。

(5)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2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第二岩段(P1S2)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含水层

岩性为灰白色、灰色粗、中、细粒砂岩,深灰色砂质泥岩,夹泥岩及煤层。

含水层岩性为各粒级的砂岩,厚度18.44~44.97m,平均42.60m。

该含水层为井田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6)石炭系本溪组(C2b)相对隔水层

岩性为深灰色、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及灰白色细粒砂岩互层,中夹薄层粘土岩,层位连续、稳定。

2、地表水、老窑水对矿床充水的影响

井田内无水库、湖泊等地表水体,地表水系也不发育,各沟谷均无常年性地表径流,只有在雨季暴雨后会形成短暂的洪流。

井田内没有老窑分布,但在井田边界附近开采时要密切关注周边煤矿的生产动向,防止沟通邻近矿井的采空区,造成矿井涌水事故。

在掘进中必须加强探放水工作,严格执行“逢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在掘进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必须做到熟知突水征兆,发现有突水征兆必须先撤离工作面,及时汇报,待情况得到处理后方可作业。

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 巷道布置

该巷道布置如下:

施工

顺序

巷道断面

施工位置

掘进

方位

坡度

长度

1

4—4断面

JF9测点后m

36′10″

61.684m

直墙半圆拱

净宽=4.3m

净高=3.45m

2

2—2断面

防护密闭门

闭难硐室内

0.85m×

3

3—3断面

密闭门

0.65m×

巷道采用直墙半圆拱断面:

4—4断面支护方式为锚网喷+钢筋砼砌碹,喷射砼厚100mm,喷砼强度等级C15。

砌碹厚300mm,碹砼强度等级C40,S掘=18.53m²

,S净=12.85m²

,基础深度200mm,地坪硬化300mm,现浇注素砼C15;

2—2断面支护方式为锚网喷+钢筋砼砌碹,喷射砼厚300mm,喷砼强度等级C15。

砌碹厚400mm,碹砼强度等级C40。

S掘=21.87m²

,基础深度300mm,地坪硬化300mm,现浇注素砼C15;

3—3、5—5断面支护方式为锚网喷+钢筋砼砌碹,喷射砼厚100mm,喷砼强度等级C15。

砌碹厚300mm,碹砼强度等级C40。

S掘=221.87m²

附巷道布置平、剖、断面图

第二节 矿压观测

1.观测对象:

井下永久避难硐室。

2.观测内容:

巷道顶板离层量,底板相对移近量,锚杆的载荷及锚固力。

3.观测方法:

巷道掘进10m后,开始布置测站,测站间距50m,用测枪检测断面处底板相对移近量、两帮相对移近量,用MLJ-40(T)拉力计检测顶、帮锚杆锚固力。

巷道正顶安装一块SMJ-2型顶板离层仪,根据掘进巷道顶板压力显示状况,对锚杆受力及围岩位移每隔3天观测一次,直到巷道施工完毕。

第三节 支护设计

一、巷道支护形式

4—4断面永久支护形式采用锚网喷+砌碹联合支护。

锚杆采用Φ20×

2000mm圆钢锚杆,锚杆间排距800×

800mm;

CK2335型树脂锚固剂,每根锚杆锚注2支锚固剂;

托盘为120×

120mm,厚度为10mm的钢板,钢筋网为Φ6mm钢筋冷拔焊接而成,规格为2500mm×

900mm,网孔100×

100mm,网片搭接长度100mm,每间隔300mm双股双扣绑扎(14#扎丝)一道;

喷砼标号C15,厚度100mm。

二、支护参数设计

(一)采用类比法合理选择支护参数

根据邻近巷道的支护经验,巷道顶、帮锚杆均采用Φ20mm×

2000mm圆钢锚杆,间距800mm,排距800mm。

顶锚杆锚固力不小于50KN,扭矩力不小于100N·

m;

帮锚杆锚固力不小于30KN,扭矩力不小于60N·

m。

(二)按悬吊理论计算锚杆参数(选取永久避难硐室4--4断面)

L≥L1+L2+L3

式中:

L——锚杆总长m;

L1——锚杆外露长(托板厚度+螺母厚度+0.02~0.05m,顶锚杆取0.05m,帮锚杆取0.03m),m;

L2——有效长度(顶锚杆取免压拱高b,帮锚杆取煤帮破碎深度c),m;

L3——锚入岩层内深度(顶锚杆取0.8m,帮锚杆取0.6m),m;

普氏免压拱高:

b=[B/2+Htan(45゜-ω帮/2)]/f顶

B、H——巷道掘进跨度和高度,B=5.1m,H=4.15m;

ω帮——两帮围岩的内摩擦角,取63.43゜(查表得);

f顶——顶板岩石普氏系数,取3;

b=[5100/2+4150×

tan(45-63.43/2)゜]/3=1177mm

c=4150×

tan(45-63.43/2)゜=980mm

依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出:

顶锚杆长≥1177mm;

帮锚杆≥980mm。

所选锚杆长度均能满足计算要求。

2.按锚杆所能悬吊的重量校核锚杆的排距

每根锚杆悬吊岩体重量G=γL2a2,锚杆锚固力Q应能承担G的重量。

为安全起见,再考虑安全系数K,取K=2。

kG<Q

a<(Q/kγL2)1/2

所选顶锚杆的锚固力Q≥70kN,计算得a<1.22m。

因此,间、排距参数能满足计算结果。

第四节 支护工艺

一、支护形式及材料规格

1.支护形式:

(1)巷道顶帮采用锚网喷砼+钢筋砼砌碹联合支护。

(2)巷道顶锚杆每排在巷道正中布置1根,其余依次按800mm向两边布置。

(3)锚杆均垂直于巷道顶帮面,当岩层的层理裂隙发育时,锚杆应与主要裂隙面成较大角度布置,并尽可能垂直。

2.支护材料规格:

(1)锚杆支护材料规格

锚杆

Φ20mm×

2000mm

圆钢锚杆

托板

120mm×

10mm

方形托板

药卷

Φ23mm×

350mm

CK2335树脂锚固剂

锚网

2500mm×

900mm

Φ6钢筋

3.安装锚杆要求:

(1)锚杆间、排距为800mm×

800mm。

(2)锚杆外露长度从托板算起不得大于50mm。

锚固力:

顶锚杆不小于50KN,帮锚杆不小于30KN。

螺母扭矩力:

顶锚杆不小于100N·

m,帮锚杆不小于60N·

(3)锚杆要垂直于巷道轮廓面;

帮锚杆垂直巷帮布置,托板垂直于顶帮。

(4)顶帮药卷均使用树脂锚固剂,每孔使用2根锚固剂。

安装锚杆时用锚杆体顶住药卷送至孔底,启动搅拌器,边旋转搅拌边匀速推进至孔底,搅拌时间为15~25s。

搅拌停止后,等待90~180s,卸下搅拌器上托板,拧紧螺母。

(5)锚杆间排距误差不超过±

100mm。

(6)锚杆孔深为1950mm,打顶锚杆使用MQT-130型锚杆钻机,钻头使用Φ28mm的羊角合金钻头。

(7)锚杆孔深为1950mm,打帮锚杆使用风钻或风煤钻,打好眼后,吹净孔内煤岩粉。

(8)拱帮锚杆均完成一个循环进度,即顶部按照设计支护形式作业。

必须是打起拱部锚杆后,再打帮锚杆。

(综掘:

围岩破碎时“掘一排,锚一排”)。

(9)拱部锚杆必须紧跟工作面安设,帮支护滞后工作面不得超过10m。

4.铺联网要求:

拱部网长边垂直巷道中线铺设,帮网顺巷铺设。

相邻网必须对接,每隔300mm用14号双股铁丝连接一道,拧紧不少于3圈。

5.锚杆安装工艺

(1)打锚杆眼

打眼前,首先按照中、腰线严格检查巷道断面规格,不符合作业规程要求时必须先进行处理;

打眼前要先敲帮问顶,仔细检查顶帮围岩情况,处理掉活矸、危岩,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始工作。

并且当班的眼要当班锚,有冒落危险时必须打一眼锚一眼,临时支护悬挑梁要待锚杆全部安装结束后方可撤除。

锚杆眼的位置要准确,眼位误差不得超过±

100mm,眼向误差不得大于15°

锚杆眼深度应与锚杆长度相匹配,打眼时应在钢钎上做好标志,严格按锚杆长度打眼,锚杆眼打好后,应将眼内的岩渣、积水清理干净。

打眼时,必须在前探支架的掩护下操作。

打眼的顺序,应由外向里先顶后帮的顺序依次进行。

(2)安装锚杆

  安装前,应将眼孔内的积水、岩粉吹净。

吹扫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孔口一侧,眼孔方向不得有人。

严禁使用失效的药卷。

锚杆的安装顺序:

应先从顶板开始,然后两帮。

两帮锚杆安装前必须先接好金属网,然后由上向下安装。

铺网时要把网绷紧。

附永久避难硐室断面支护图

6.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使用标号P.C32.5水泥,沙为纯净的中粗河沙,石子粒径为5~8mm,石子过筛,并用水冲洗干净,喷射砼强度等级C15,配比为水泥:

砂子:

石子=1:

2:

2;

速凝剂掺入量为水泥重量的4%,喷淋水区时,可酌情加大速凝剂掺入量,速凝剂必须在喷浆机上料口均匀加入。

Ⅰ准备工作

(1)检查锚杆安装和金属网铺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清理喷射现场的矸石杂物,接好风、水管路,输料管路要平直不得有急弯,接头要严密,不得漏风,严禁将非抗静电的塑料管做输料管使用。

(3)检查喷浆机是否完好,并送电空载试运转,紧固好摩擦板,不得出现漏风现象。

(4)喷射前必须用高压水冲洗岩面,在巷道拱顶和两帮应预留喷厚标志。

(5)喷射人员要佩戴齐全有效的劳保用品。

Ⅱ喷射混凝土的工艺要求

  喷射顺序为:

先帮后顶,从两帮开始自下而上进行,喷枪头与受喷面应尽量保持垂直。

喷枪头与受喷面的垂直距离以0.8~1.5m为宜。

  人工拌料时采用潮拌料,水泥、砂子和石子应按要求配比并要拌合均匀。

  喷射时,喷浆机的供风压力在0.4MPa,水压应比风压高0.1MPa左右,加水量凭射手的经验加以控制,最合适的水灰比是0.4~0.5之间。

喷射过程中应根据出料量的变化,及时调整给水量,保证水灰比准确,要使喷射无干斑,无流淌,粘着力强,回弹料少,一次喷射混凝土厚度30mm,并要及时复喷,复喷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天。

复喷时应用高压水重新冲洗受喷面。

Ⅲ喷射工作

  喷射工作开始前,应首先在喷射地点铺上塑料布,以便收集回弹料,喷射工作结束后,喷层必须连续洒水养护28天以上,7天以内每班洒水1次,7天以后每天洒水1次,一次喷射完毕,应立即收集回弹物,并应将当班拌料用净。

当班喷射工作结束后,必须卸开喷头,清理水环和喷浆机内外部所有灰浆或材料。

  开机时必须先给水,后开风,再开机,最后上料;

停机时,要先停料,后停机,再关水,最后停风。

喷射工作开始后,严禁将喷射枪头对准人员,喷射中突然发生堵塞故障时,喷射手应紧握喷头并将喷口朝下。

Ⅳ喷射质量

喷射前必须清洗岩帮,清理浮矸,喷射均匀,要求无裂隙,无“穿裙”,无“赤脚”,无“露筋”。

7、钢筋砼砌碹

(1)混凝土浇筑前准备工作

Ⅰ本工程采用一次性稳模3米,自下而上整体浇筑,井下安装一台JS-750型防爆强制式搅拌机,利用一台HBT-30砼输送泵经φ108mm胶管送到砌壁模板内,砼强度为C40,水泥标号为PO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砂为中砂,石子粒径为20—40mm,水为饮用水。

混凝土配合比(单位Kg):

水泥(425#):

砂:

碎石=1:

2.27:

3.7

水灰比(单位Kg):

水:

水泥(425#)=1:

1.45

搅拌机每次搅拌时间不得低于3分钟,确保砼搅拌均匀,每班第一罐料应多加半袋水泥,确保混凝土整体强度和不产生离稀现象。

每次搅拌机使用后,应对搅拌机进行清理。

Ⅱ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绑扎钢筋→支设碹腿、碹胎安装模板→浇注混凝土→养护→撤除模板→下一循环

(2)钢筋绑扎

钢筋受力筋为Ф20mm双层螺纹钢,间距为300mm;

分布筋为Ф20mm螺纹钢,间距为300mm;

拉接筋为Ф8钢筋,间距为300mm。

钢筋绑扎严格按照设计尺寸进行,钢筋绑扎在内模稳完模后由工作面向后倒退式进行。

(3)模板安装

Ⅰ稳模前先将左右两墙基找平,由里向外架设,一次稳模3米,整体浇筑,稳模时严格按照中腰线进行,先放置穿鞋槽钢,并打地锚固定,防止穿鞋槽钢滑动。

穿鞋槽钢的放置,确保与井筒设计方位一致,穿鞋槽钢悬空处一定垫实。

左右穿鞋槽钢必须用Ф50mm钢管用螺栓连接固定(每1.5m设置一道),确保固定牢靠。

Ⅱ穿鞋槽钢稳好后,立设碹腿,碹腿与穿鞋槽钢用ф20的螺栓连接,碹腿按1.5米一架,用气焊在穿鞋槽钢及碹腿下部挡板上割好眼孔,用螺丝固定,防止腿子移动。

Ⅲ稳设碹腿顺序为:

碹腿与穿鞋槽钢连接——架设横撑(横撑采用ф50无缝钢管加工,用ф20的螺栓与碹腿连接)——打斜撑——碹腿用ф20的圆钢拉杆连接。

Ⅳ碹腿施工完毕后,搭设脚手架架设碹胎,碹胎由16#槽钢制作(不采用穿鞋槽钢时,两端头焊接220×

120×

10mm的钢板),架间采用Ф20mm圆钢拉杆连接,连接拉杆不少于5道,碹胎由工作面向后逐一架设。

Ⅴ碹胎架设并加固结束后,检查稳模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后由内向外、由下向上逐一上模板。

模板必须保证由上向下、由前到后一条直线,严格按《井巷验收质量评定标准》有关规定执行。

上好墙部模板后即可进行浇筑砼施工。

墙部模板采用1500×

300建筑模板,拱部模板采用1500×

50mm的12#槽钢及部分建筑模板。

上模板前必须先清理干净上面的混凝土残留物,然后逐块均匀上油,变形的模板且影响砼表面质量的严禁使用。

(4)混凝土浇筑

浇筑砼时,由下至上整体浇筑3m,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两帮墙部必须对称上料,振捣时两帮必须同时振捣,每300~400mm厚为一层,振动棒的插点要均匀排列,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再冒气泡和混凝土不再下沉为准。

在施工过程中要防止漏振或过振,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狗洞等现象。

在浇筑时必须有一跟班对干始终跟在现场,负责检查质量问题,保证内模板口至中线距离误差控制在0~30mm之间,模板接茬缝宽度≤3mm,轴线偏移≤5mm,两模板间高低差≤5mm,接茬平整度≤10mm。

要经常复查模板尺寸,若发现跑模现象,必须立即停止浇筑,及时整改。

待整模完毕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继续进行浇筑。

浇筑时,砼的接茬面必须用清水冲刷干净,严禁有泥土、杂物。

每班必须配一名质量检查员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不准浇筑,确保砼的质量和强度。

附:

砼支护断面图

(5)砼的养护

设专职人员进行砼的养护工作,浇筑后12h内进行洒水养护。

(6)模板拆除及质量控制要求

在自然湿度下,拆模天数一般为三天后便可拆模。

模板拆除时砼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拆除拱部碹胎时,须逐排逐架拆除,不得一次将拱部碹胎全部拆除,以免发生钢模在自重载荷下一次性大面积脱落。

拆除拱部背板时,人员站在上端搭设好的脚手架上,用长钎轻振,以免损坏壁面。

人员站在脚手架上应注意安全,避免碹胎、背板脱落伤人。

拱部拆除完毕以后,再拆除下部横撑、腿子,拆除完毕后,检查壁面的表面质量,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拆下来的腿子、碹胎、模板若发现变形的立即整改,整改不过来的严禁使用到下道工序,模板上表面均匀刷隔离剂,摆放整齐,以下段施工使用。

8、地坪

地坪为素砼浇筑,浇筑厚度为300mm。

9、密闭门墙

密闭门墙周边掏槽,墙体用强度不低于C40钢筋混凝土浇筑,并与岩体接实,保证足够的气密性;

密闭门须预留管线孔。

二、支护工艺及要求

(一)临时支护

临时支护采用初喷和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初喷砼厚度为30~50mm。

1、临时支护的使用

放炮后,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用长柄工具挑落危岩活石,然后全面检查放炮效果及巷道断面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局部欠挖处用洋镐或风镐去掉,及时喷射30~50mm砼封闭围岩,同时采用6个φ159mm钢管吊环拧在专用前探梁锚杆外露端,每根前探梁采用2个吊环,穿好两根4.0m长φ108mm钢管进行超前支护(由外向里推移);

至工作面后,用刹顶木将前探梁前后背紧;

爆破后安装前探梁,打锚杆。

永久支护到位后取下,做到工作面不空顶。

2.临时支护工艺、工序及要求

(1)临时支护人员站在安全地点按喷射混凝土工艺要求及时喷射30~50mm混凝土,以封闭围岩,同时有利于锚杆托盘紧贴岩面。

(2)前探梁安装正拱顶和左右肩窝处,每根前探梁分别上两道吊环,吊环固定在紧靠工作面的1、3排锚杆上,前探梁上排木背板接顶,木背板梁两端伸出前探梁不小于70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