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3课后习题专题5生态工程专题整合检测B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6330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3课后习题专题5生态工程专题整合检测B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3课后习题专题5生态工程专题整合检测B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3课后习题专题5生态工程专题整合检测B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3课后习题专题5生态工程专题整合检测B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3课后习题专题5生态工程专题整合检测B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3课后习题专题5生态工程专题整合检测B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3课后习题专题5生态工程专题整合检测B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3课后习题专题5生态工程专题整合检测BWord版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3课后习题专题5生态工程专题整合检测B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3课后习题专题5生态工程专题整合检测BWord版含答案

专题5检测(B)

(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生态工程的调控机制是()

A.人为调控B.自我调控

C.人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D.不需要调控

解析生态工程的调控是一种遵循自然规律、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这里面主要依靠生态

系统的自我调节,同时给予人工辅助。

答答案C

〔負2我国赤峰市元宝山矿区生态恢复工程是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实例,除煤矿外,金

矿、铁矿等矿区也存在很多的废弃地需要进行矿区生态恢复工程建设。

这些生态恢复工程中

最重要的内容都是()

A.矿区布局规划B.停止矿物开采

C.改良土壤,恢复植被D.隔离重建,综合利用

解析在煤矿、金矿、铁矿等矿区的生态恢复工程中,关键在于改良表土,恢复植被,但要因地

制宜。

答答案C

<3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学原理是其主要理论基础

B.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多级利用

C.实现废物资源化,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D.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并不能实现能量的循

环利用。

答答案B

4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必须符合生态学规律,改变“人类能征服自然”的错误观

念,走生态经济之路

B•“无废弃物农业”所采用的肥料一般是采用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等通过

堆肥和沤肥等方式转变成的有机肥,也可适量地使用化肥

C.众多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关系相互依存,就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生

物量,提高系统生产力

D.珊瑚礁之所以能够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得益于珊瑚虫和藻类组成的高效的植物一动物

营养循环

解析“无废弃物农业”不包括使用化肥。

答答案B

匕5下列关于生态工程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窦店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是一个样板,各地可以照搬

B.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应根据实际,因地制宜

C.不同的生态工程体现的原理完全相同

,不可以照搬一个

D•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只在于恢复生态

解析建设生态工程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运用不同的原理

模式。

答案B

6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桑基鱼塘模式图,该模式把很多单个生态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生产力。

这种模式所依赖的主要原理是()

M爲塘鱼塘

A.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物种多样性原理

解析桑基鱼塘模式中各系统内部都有产品产出,系统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

而衔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闭合的生态网络,使园区内资源达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

利用,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水平。

这种模式所依赖的原理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答案C

7俗话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靠山的人对山上的林木乱砍

滥伐,靠水的人则对水中的生物乱捕滥猎,都对各自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那么,在

治理和恢复生态系统的过程中,我们应遵循的主要原理是()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物种多样性原理

C.整体性原理D.协调和平衡原理

解析自然生态系统是通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

的有机整体。

人类也处在一个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

进行生态工程重建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经济与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

只有把生态与经济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治理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目的。

答案C

<8下列实例与其体现的生态工程原理对应正确的是()

A•农作物合理密植一一协调与平衡原理

B.农作物间作套种——整体性原理

C.无废弃物农业一一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

,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农作物间

,实现“1+1>2,体现系统学与工程学

D.天然混合林——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解析农作物合理密植要求生物与无机环境协调平衡发展

作套种主要考虑间作的农作物小系统之间的功能优化

原理;无废弃物农业体现的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天然混合林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原理。

答案A

沼丸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解析在此农业生态系统中,由于农作物的多途径利用,使能量得以高效利用;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物质得以循环利用;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利用的是粪便和农作物秸秆中的物质,属

于分解者。

答答案C

#10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为了不受大自然的惩罚,必须具备的正确观点是()

A.只有讲求生态效益,才能获得稳定的经济效益

B.遵循生态系统自身规律,大力扩展耕地面积

C.保护对人类有益的生物资源,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群

D.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解析大力扩展耕地面积、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群都会破坏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必须在考虑生

态效益的前提下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答答案A

•l1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生态系统指一切以水作为主要环境因素的生态系统,如江、海、湖泊等

B.地球上80%勺湿地生态遭到破坏,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灾害

C.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如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自然净化污水等

D.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最关键的是人类干预,以促进湿地生态系统快速有效演替

解析湿地生态系统是水域和陆地的自然过渡形态,而不是水域生态系统;破坏湿地生态系统

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而不是自然灾害;湿地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人类干扰,使

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答答案C

12塔式蚯蚓污水处理系统(右图所示)采用人造湿地原理,利用植物根系和蚯蚓等处理,

通过泥、沙、小石、大石四层过滤,这样重复几次后可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

下列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群落由植物和蚯蚓构成

B.该生态系统选用蚯蚓等生物,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C.该生态系统的群落只具有垂直结构,不存在水平结构

D.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解析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除了植物和蚯蚓之外,还包括泥、沙、小石、大石中的微生物,故A

项错误;该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之外,还应包括生活污水中的化学能,故D项错误。

答答案B

13下列措施中,属于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是()

A.农作物秸秆的“过腹还田”

B.治坡、治沟、修梯田,发展林业

C.矿山废弃地的恢复

D.利用造纸废弃的糖蜜制酒精

解析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强调,在治理恢复小流域生态的基础上,可持续

利用小流域自然资源,将治坡、治沟、修梯田与发展农业、牧业、林业结合起来。

答答案B

14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豆科植物和固氮菌分开后二者的生长会受到损害,这体现的是整体性原理

B.设计生态农业时应增加食物链中营养级的数量

C.矿山废弃地修复的关键是植被恢复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D.桑基鱼塘中用蚕粪喂鱼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再生

解析豆科植物和固氮菌体现的系统整体性原理

;食物链中营养级的增加,会增加能量的散失

生态农业中要合理设计食物链,实现能量利用的最大化;矿山废弃地几乎没有动植物,且土壤

受到严重破坏,因此修复的关键是植被恢复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桑基鱼塘中用蚕粪喂

鱼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答案C

15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

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日农作詢

A.流入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农业生态系统中植物所吸收的全部的太阳能

B.该农业生态系统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C.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箭头只表示物质循环而不能表示能量流动

D.该农业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解析流入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答案A

J16“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是江浙平原水网地区典型的高效农业系统,下图表示这一

悟气灘源〉

()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

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沼气池的建立既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又防止了环境污染

B.通过巧接食物链使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了人,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C.这一生态工程模式主要适用于江浙平原而不适用于我国西北地区,这是因为在建立生态工

程时还需要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

D•上述生态农业系统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效果

解析沼气池的建立使物质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该

生态农业调整食物链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没有改变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B

<17下列生态工程模式与典型实例或措施对应,错误的是()

A•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一一北京郊区窦店村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

B.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一一甘肃陇南地区的“九子登科”治理模式

C.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一一“生物圈2号”生态恢复工程

D.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一一平堤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解析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的对策是实施一系列森林或草原植被恢复的生态工程、水土保持的生态工程等,典型实例是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等。

答案C

J18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解析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可持续的发展,即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并

且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不是可持续发展,

没有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化学农药污染环境。

开垦湿地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答案C

19某硫铁矿废水造成的重金属污染严重危害当地农田、作物和人类健康,当地政府对此

展开了综合治理,措施之一是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可将食用作物改种为()

①饲料作物②观赏作物③能源植物④纤维植物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解析由于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链传递,从而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可将食用作物改种为非食用的

观赏作物、能源植物、纤维植物等。

答案C

20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

的一种有效途径,右上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r

浮游动韌

〉水质劇

细菌、丘繭

人工湿地示意图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大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B.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C.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

D.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时,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解析该人工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