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63121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文档格式.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文档格式.docx

5.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

(1)商鞅变法

(2)北魏孝文帝改革

古代希腊、罗马

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政治

(2)罗马法

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近代

近代世界

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启蒙运动

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新航路的开辟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3)工业革命

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①大抗议书

②内战

③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3)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4)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5)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

①《独立宣言》

②《人权宣言》

4.俄国和日本的重大改革

(1)俄国农奴制改革

(2)日本明治维新

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1)《共产党宣言》

(2)巴黎公社

5.近代科学技术

(1)经典力学

(2)进化论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近代中国

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1840—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戊戌变法

(3)辛亥革命

(4)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5)新民主主义革命

(6)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思想解放的潮流

(1)维新思想

(2)新文化运动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现代

现代世界

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

(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5.现代科学技术

(1)相对论和量子论

(2)现代信息技术

6.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文学的主要成就

(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中国

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3)“文化大革命”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3)大众传媒的发展

5.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毛泽东思想

(3)邓小平理论

(4)“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3)教育事业的发展

Ⅲ.考试形式

闭卷、笔答。

满分为30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Ⅳ.试卷结构

题型

题号

考查内容

题量

题分

备注

1~11题

地理

11题

44分

都是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

每题4分,共35题,满分140分。

12~23题

历史

12题

48分

24~35题

政治

36~37题

2题

52分

共6题,满分160分。

38~39题

40~41题

56分

全卷

共41题,地理、历史、政治各100分,满分300分。

Ⅴ.内容比例

学科

内容

占满分值比例

经济生活

约27%

时事政治的内容在相关试题中体现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约18%

生活与哲学

约28%

约23%

约40%

约37%

自然地理

约32%

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

约68%

Ⅵ.试题难度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Ⅶ.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ABCD

答案:

C

12.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实行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皇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答案:

D

13.“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

”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B.清朝C.民国D.新中国

B

14.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立的俄国苏维埃政府,对十月革命表示极大的敬意,“更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这一行动表明孙中山

A.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B.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

C.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权D.确立了“联俄”政策

A

15.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D

16.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的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

从表1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表1

年份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增长率(%)

30.2

16.2

5.6

28.2

11.4

66

A.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B.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D.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

17.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

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美国经济的崛起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D.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

18.马克思、恩格斯说:

“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

明家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

”“发明家”是指

A.科学社会主义者B.第一国际领导人

C.巴黎公社领导人D.空想社会主义者

19.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20.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

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

B.两极对峙变成了欧、美、中、日、俄势均力敌的格局

C.美国日益受到欧、中、日、俄等力量的制约

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

二、非选择题

36.表4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表4

组别

材料

结论

东汉组

史料记载,东汉桓帝是中国第一位实行道教及佛教教化政策的帝王,他也支持翻译佛经和其他佛教活动。

——据古正美《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

佛、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

宋代组

游酢和杨时去拜访老师程颐,程颐正用佛家打坐法瞑目而坐。

游、杨二人遂恭敬地站在其身旁,等候良久,直到程颐发觉。

——据朱熹《近思录》

中国古代有尊师传统。

晚清组

孙家鼐建议京师大学堂应“以中学(中国传统学术与政治思想)为主,西学为辅;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据孙家鼐等《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1896年)

这份奏折中,孙家鼐认为中学比西学重要。

(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

(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

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应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

(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

(3)本堂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三个时期的变化。

参考答案:

(1)晚清组。

(2)①东汉组、宋代组。

②考生可从增加材料或者修改结论两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材料与结论必须相符。

如:

东汉组的结论可修改为“东汉恒帝受道教和佛教思想影响比较大。

”宋代组可增加其他朝代学生尊敬老师的典型事例、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尊师思想等。

(3)东汉:

佛教和道教成为某些帝王治国理念,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被动摇,反映佛、道产生了较大影响。

宋代:

程颐吸收佛教的某些修习方法和思想,与其他思想家一起创立的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占主流地位的思想。

晚清:

某些官员的教育思想受到西学影响,西学对中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儒家思想仍占主流地位。

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国必有学而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

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学。

非学不国,其将何以自存矣!

——邓实:

《国粹学》(1902年)

  国学者何?

一国所自有之学也。

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

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

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

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

《古学复兴论》(1905年)

十五世纪为欧洲古学复兴之世,而二十世纪则为亚洲古学复兴之世。

夫周秦诸子,则犹之希腊七贤也。

土耳其灭罗马图籍,犹之嬴秦氏之焚书也。

旧宗教之束缚,贵族封建之压制,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

呜呼!

西学入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

于是而周秦学派遂兴,吹秦灰之已死,扬祖国之耿光。

亚洲古学复兴,非其时耶?

《古学复兴论》(1905)

(1)概括指出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

(2)邓实认为“亚洲古学复兴”犹如欧洲文艺复兴。

评析这一观点。

(3)邓实的主张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潮。

指出这一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

(1)同:

反对儒学独尊。

异:

邓实:

倡导国粹立国,认为西学与传统文化相通。

新文化运动倡导者:

认为传统文化禁锢思想,阻碍社会进步。

(2)评分标准:

(1)答案应包括四个方面:

①对文艺复兴的认识;

②对“亚洲古学复兴”论的看法;

③分析两者异同;

④总体评价。

(3)评析须有史实、有分析、有论点,言之有理。

(4)历史背景:

民族危机加深;

西学东渐;

探索救国之路;

传统文化的影响。

作用:

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保持民族自信;

易导致复古守旧,不足以挽救民族危机。

3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1840年以来中国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变革,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问题:

(1)按照材料一的观点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

价较高?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

(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2)辛亥革命①政治:

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

②经济: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想文化: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

④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

(3)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完成,为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①政治:

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进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②经济:

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经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

39.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

结合史实,简述市民群体的发展对宋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2)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

早期的留学生主要前往欧美,20世纪初兴起留日热潮。

为何日本此时成为中国人留学的主要目的地?

(3)近代中国工人群体产生于19世纪中期。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为何能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人地位大幅提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4)中国“农民工”群体在1978年后迅速扩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1)商品经济发展;

反映市民生活的文艺作品大量出现,如《清明上河图》、宋词、话本等。

(2)明治维新,日本富强;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严重;

清政府推动,留学日本较为便利。

(3)“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力量壮大;

中国工人阶级具有革命性,在民族危机、学生运动、十月革命影响下,政治上觉醒。

新中国成立,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工业化。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

40.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问题:

(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中哪些人不享有民主权利?

(2)近代以来,英美两国选举资格的规定有怎样的变化?

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

(3)选举资格规定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以来民主政治演变有怎样的趋势?

答案要点:

(1)外邦人、妇女和奴隶等。

(2)英国不断降低财产要求,成年男子最终都获得选举权。

美国黑人从没有选举权到拥有选举权。

英美两国妇女从没有选举权到拥有选举权。

原因:

①政治方面:

没有选举资格的人不断为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如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前新兴资产阶级争取选举权;

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争取普选权;

黑人和妇女争取选举权等。

②经济方面: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思想文化方面:

启蒙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3)少数人的民主逐渐变为多数人的民主。

41.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公元1年1600年

1800年

图9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示意图

(1)读图9,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材料一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

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

“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2)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

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例如非洲的矿山,或上海的洋行;

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3)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从中受益的主要是哪些国家。

材料三对于冷战结束后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有人予以肯定,也有人持否定态度。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并简要说明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答案要点:

(1)范围不断扩大;

摆脱相对孤立,联系不断加强。

(2)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对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作出重要贡献;

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3)商品、资本、人员和货币在世界范围的流动;

英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

(4)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各国经济的互补,加入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发展经济之路;

但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居于有利位置,使南北差距拉大;

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加入,趋利避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