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岚关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63028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5kV岚关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35kV岚关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35kV岚关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35kV岚关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35kV岚关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5kV岚关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

《35kV岚关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kV岚关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5kV岚关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

附图2电气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一)

附图3电气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二)

附图410kV一次结线图

附图5瓮安35kV及上电网现状地理接线图

附图6瓮安2010年35kV及上电网地理接线图

附图7变电站站址位置及线路路径方案图

附图8杆塔一览图

附图9绝缘子组装一览图

1工程概述

1.1设计依据

1.1.1任务依据

1、瓮安35kV输变电工程设计招标文件。

2、瓮安35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勘察设计招标需求一览表。

3、中标通知书(dggc20090701)。

1.1.2技术依据

本报告的编制主要依据以下规程、规范及法律法规:

1、《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

2、《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1996)

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1994)

4、《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程》(GB50062-1992)

5、《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311.1-1997)

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1-2006)

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

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9、《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GB/T17468-1998)

10、《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1995)

11、《110kV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导则》(Q/CSG10703-2009)

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3、《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DL/T5103-1999)

14、《变电所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DLGJ25-94)

15、《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1996)

16、《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

17、《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DL/T667-1999)

18、《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规程》(DL/T5044-2004)

19、《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202-2004)

20、《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136-2001)

21、《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T5027-93)

22、《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SDJ161-1985)

23、《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办法》(CSG/MS0308-2005)

24、《架空送电线路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DLGTl22—1995)

25、《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2-1997)

26、《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02)

27、《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5219-2005)

28、《贵州电网110千伏及以下工程变电工程标准设计》(2006版)

1.2工程概况

1.2.1建设规模

规划

电压等级

本期

最终

主变

5MW

电气主接线

35kV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

10kV采用单母线接线

35kV采用内桥接线

10kV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35kV出线回路数

1回

共2回

10kV出线回路数

5回

共10回

无功补偿容量

900kVar

1.2.2投资估算

35kV岚关输变电工程总投资:

1551.21万元

静态投资:

1514.65万元

动态投资:

1.2.3投产时间

2010年

2电力系统

2.1项目所在地区及电力系统现况

2.1.1瓮安县简况

瓮安县地处乌江中游,黔中腹地,黔南北部,东经107°

07'

~107°

42'

、北纬26°

53'

~27°

29'

之间,全县面积1974平方公里。

与黄平、福泉、开阳、遵义、湄潭、余庆六县市接壤。

南距州府都匀120公里,西距省城贵阳174公里,北距历史名城遵义150公里。

瓮安地理优势较为突出。

境内公路四通八达,省道206、302公路呈“十”字型贯穿县境,是连接川、渝、黔、湘、桂、鄂的交通枢纽,全县23个乡镇和80%的村均有客车营运;

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3万余门,乡镇均开通程控电话和移动通讯。

正在建设的国家重点工程构皮滩电站建成后,将为瓮安开通乌江航道进入长江经济开发带提供有利条件。

2.1.2瓮安县区电网现状

瓮安县级电网电源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主网500kV福泉变电站经35km线路送入瓮安220kV变电站,由该站送入瓮安110kV电网;

二是本县境内总装机容量为9.49MW的6座小水电站。

地方小水电站发电量占整个供电区域供电量的9.389%,这样形成以都匀电网电源为主,地方小水电作少量补充的供电方式。

至2008年底,瓮安县电网供电面积为1974km

,总供电人口达到47万人,供电用户达到106.1千户。

瓮安县现状电网覆盖率达100%,村和户通电率达100%,

2.1.3永和片区及附近电网概况

永和片区属瓮安东南部,目前有永和镇、岚关乡、老坟嘴乡、小河山乡、草塘镇、木老坪乡、松坪乡等7个乡镇供电,供电面积591.02平方公里,供电人口13.9万人,供电户数约4.6万户。

该片区目前主要由35kV白水河变、35kV草塘变、35kV永和变共3个35kV变电站供电(其中35kV白水河变为用户变、电压等级为35/6.3kV;

草塘35kV变电压等级均为35/10.5kV,10kV部分为户内布置,共5个出线间隔,现有10kV配电室已经无法扩建出线间隔;

永和35kV变电压等级为35/10.5kV,10kV部分为户内布置,共5个出线间隔,现有10kV配电室已经无法扩建出线间隔;

)。

临近的110kV电网有青坑110kV变和瓮北110kV变:

青坑110kV变主变容量为1*63MVA,目前主变已经满负荷运行,2008年已经安排2#主变扩建来满足负荷发展的需要;

瓮北110kV变主变容量为2*50MVA,目前最高负荷为80MW,且35kV出线间隔和10kV出线间隔已满。

目前永和片区及附近电网概况110kV、35kV电网已经不能满足负荷发展的需求和永和片区煤矿双电源供电的要求。

待在建的110kV永和变电站建成后作为该地区电源,将有效改善该地区电网情况。

2.2电力系统发展规划

2.2.1电力需求预测

2.2.1.1瓮安县电力需求预测

2003~2008年间,瓮安县全社会用电量与最高负荷增长很快,电量和最高负荷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4.47%,22.62%。

瓮安县2003~2008年分产业用电情况及瓮安县分镇/片区2003~2008年最大供电负荷概况分别见表2-1。

表2-1瓮安县2003~2008年分产业用电情况表

产业

项目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03-08年均增长率

(%)

第一产业

电量(亿kWh)

0.0021

0.0025

0.0032

0.0037

0.0064

0.007

增长率(%)

19.05

28.00

15.63

72.97

9.38

27.23%

第二产业

1.7479

2.1279

2.9296

3.8420

5.7349

5.5111

21.74

37.68

31.14

49.27

-3.90

25.82%

第三产业

0.047

0.062

0.093

0.115

0.1222

0.1309

31.91

50.00

23.66

6.26

7.12

22.73%

城乡居民生活

0.314

0.3796

0.4932

0.5853

0.5905

0.659

20.89

29.93

18.67

0.89

11.60

15.98%

人均生活用电(kWh/人)

458

553

754

969

1357

1319

23.56%

全社会合计(亿kWh)

2.111

2.572

3.5190

4.546

6.454

6.308

24.47%

结合表2-1可以得出:

(1)瓮安县第一产业的用电量从2003年的0.0021亿kWh增至2008年的0.007亿kWh;

(2)2003年~2008年间第二产业用电量年均增长27.23%,至2008年,总体来讲第二产业用电量呈上涨趋势,但在2008年受南方特大冰灾和金融危机影响,第二产业用电量略有下降;

(3)随着瓮安县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到2008年第三产业年均增长为22.73%,居民生活用电增长15.98%,人均生活用电增长23.56%。

近年瓮安经济发展较快,瓮安县政府将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即将建成瓮安工业园区和瓮安企业集中区等瓮安多个工业园区。

2.2.1.3永和片区电量负荷预测

(1)永和110kV变片区供电及负荷现状

永和片区现有最高负荷为10.24MW。

负荷统计情况见下表:

序号

变电站名称

变电站容量

最高负荷(MW)

1

35kV白水河变

1*5.0MVA

4.0

2

35kV草塘变

1*8.0MVA

6.0

3

35kV永和变

1*3.15MVA

2.8

合计

16.15MVA

12.8

考虑0.8同时率后合计

——

10.24

2.2.2电力电量平衡

2.2.2.135kV电力平衡

根据负荷预测和电源规划,瓮安县电网负荷特点是采矿企业多,为提高采矿企业供电可靠性,提高社会效益,建议35kV电网容载比按2.1进行枯期电力平衡计算,确定与主网的电力交换及各年份需新增主变容量,详见表2-2。

表2-2瓮安县35kV电网2009~2015年电力平衡表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35kV公用最大供电负荷(MW)

20.97

19.89

21.62

23.50

25.54

27.76

30.18

10kV及以下电厂装机容量(MW)

3.49

10kV及以下电厂出力(MW)

0.54

计算负荷(MW)

20.43

19.35

21.08

22.96

25.00

27.22

29.64

所需变电容量_容载比2.1(MVA)

42.91

40.63

44.26

48.21

52.50

57.17

62.24

现状电网实际变电容量(MVA)

58.15

48.15

45

需新增变电容量_容载比2.1(MVA)

3.21

7.50

12.17

17.24

由上表可见,在2013年前瓮安县“十二五”规划期间需要新增35kV变电容量7.50MVA。

且瓮安县负荷分布不均,供电半径长,造成部分地区电压质量不能满足要求。

2.3项目建设必要性

2.3.1瓮安县电网缺35kV变电容量及变电站布点严重不足。

瓮安县35kV变电站概况表

变电站

名称

电压等级(kV)

主接线

形式

主变台数

容量组成(MVA)

总容量

(MVA)

无功补偿

最大负荷(MW)

负载率(%)

出线间隔情况

(个)

(MVar)

配置比例(%)

35kV

10kV

总数

已占用

中心变

35

单母分段

1*12.5

12.5

0.00

8

75.29

7

4

天文变

单母线

1*4

88.24

白水河变

1*1.2

9.60

5

47.06

6

永和变

1*3.15

3.15

1*0.6

98.77

草塘变

1*8

7.50

3.1

45.59

玉山变

15.00

44.12

中坪变

2.5

94.12

珠藏变

2*2.5

12.00

58.82

建中变

1*2.5

1*0.45

18.00

1.2

56.47

221.15

30.15

由上表可知:

瓮安县仅有9座35kV变电站,35kV永和站主变负载率为98.77%,供电能力不足,35kV电网已经不能满足负荷发屏的需求及永和片区煤矿双电源供电的要求。

随着负荷的增加,瓮安县电网变电容量将不足,在规划期需新增35kV变电容量7.50MVA,才能满足负荷发展的需求。

瓮安县南部35kV变电站布点严重不足,且负荷分布不均,供电半径过长,考虑到《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10kV及以下配网规划指导原则》中的10kV线路的供电半径和电压质量的要求,对岚关乡的供电的永岚线主干线长度是19.744km,远超过《指导原则》中要求的15km的标准,供电半径长,电能质量不能满足要求。

2.3.2满足岚关乡负荷增长需要

岚关乡现由35KV永和变电站供电,乡驻地设有10kV岚关开闭所。

岚关乡现状用电负荷为1260kW,年用电量为460万kWh。

经综合指标法,弹性系数法以及分项分类分析法预测乡驻地在2013年用电负荷将达到8000kW,年用电量为540万kWh。

另外岚关是瓮安县煤炭资源较为集中、储藏量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已有3个煤矿企业,也有较多待建小煤矿企业。

现有3个煤矿是由10kV岚关开闭所供电,即电源来自35kV永和变电站,没有备用电源,可靠性差。

为了加强岚关乡供电可靠性,减少线路损耗,适应日益增长的负荷发展需要,并为煤矿企业提供第二路电源供电,需新建35kV岚关输变电工程,建成后35kV岚关变电站将负荷岚关乡及岚关煤矿企业供电,预计2013负荷将达到4.2MW。

根据《贵州省十一五~十二五煤矿供电专项规划》及《瓮安县2009年—2013年规划》,待110kV永和变电站建成后对原有配电网络加以改造,岚关乡形成由35kV岚关变电站与35kV白水河变电站双回路电源供电。

建成后将大大提高岚关乡整体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因此,建议先行建设岚关35kV输变电工程。

2.4项目在系统中的作用

2.4.1变电站在系统中的作用

35kV岚关站是由在建的110kV永和变电站经35kV线路接入的,本站属终端变电站。

岚关变电站的建设,将缓解永和片区的供电压力,满足岚关乡快速增长的负荷需求,提高供电质量,对改善瓮安县电网结构、提高瓮安县南部永和片区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电网建设及安全稳定运行都起到重要作用。

2.5接入系统方案分析

岚关变电站经35kV线路接入在建的110kV永和变电站,线路长度13km。

2.6项目建设规模

2.6.1主变容量选择

35kV岚关变电站承担着岚关地区煤矿企业的电力供应,根据负荷预测2013年负荷将达4.2MW,因此建设1×

5000kVA主变暂可满足供电要求。

日后,视岚关地区煤矿企业及其周边区域负荷增长的实际情况,再对35kV岚关站进行扩建。

考虑到该区域负荷增长较快,本站终期按2×

5000kVA预留建设条件。

2.6.2各级电压出线

1)35kV线路

本期出线1回:

接入110kV永和变电站,终期出线2回。

2)10kV线路

本期出线按5回设计,分别为岚关线、岚三线,预留3回。

终期出线10回。

2.6.3无功补偿

本期无功补偿容量为1*900kVar,终期无功补偿容量为2*900kVar;

2.6.4对侧扩建间隔

对侧110kV永和变电站35kVII段母线扩建至35kV岚关变电站出线间隔。

3变电站站址及工程设想

3.1变电站站址

方案一:

岚关南(岚关村凉水井组拐子洞)方案:

35kV岚关变电站位于瓮安县岚关乡南面,场地开阔平坦,地质条件良好,远离污秽地段,施工条件及交通运输方便。

岚关变电站位于岚关乡南面便于送电线路进出线走廊的规划和布置,尽量避免了不同电压出线的交叉跨越。

方案二:

岚关北方案:

35kV岚关变电站位于瓮安县岚关乡北面,地形地貌、运输条件均与岚关南方案相仿,岚关北方案比较靠近岚关乡负荷中心,既减少了输配电线路的投资和电能的损耗,也降低了造成事故的机率,同时也可避免由于站址远离负荷中心而带来的其它问题。

但与岚关乡政府及有关规划部门协商,认为岚关北方案对岚关乡整体规划影响较大,妨碍岚关乡发展。

最后经过政府有关部门同意,推荐岚关南为35kV岚关变电站站址的唯一方案。

详细站址位置见附图-05.

3.1.1地理位置

35kV岚关站位于都匀市瓮安县岚关乡岚关村凉水井组拐子洞处,本站址已征得有关部门同意。

变电站围墙内占地面积为824.85m

,建议按面积880m

征地。

进站道路长度为20米,进站公路直接从岚关—环山村公路上引接。

拟建进站道路路面宽为3.5米,为一般混凝土路面。

3.1.2地形地貌

35kV岚关站站址为玉米地,位于岚关至环山村公路旁。

3.1.3水文气象条件

3.1.3.1气象条件

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站址所处地区的气象要素特征表见下表:

项目

数值

历年最高气温

34.5℃

历年最低气温

-8.0℃

历年平均气温

15.0℃

历年平均雷电日

58.1日/年

历年平均风速

2.4米/秒

平均大风天数

12d

多年平均气压情况

898.2hPa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

1355.8小时

多年平均年降雨量

1330.0mm

3.1.3.2水文条件

根据水文资料,站址不受洪水影响。

3.1.4站址地质条件

(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地质构造:

站址处无地裂痕迹,无明显溶岩层分布,区域地质构造稳定。

地形地貌:

站址坐落山地、站址内为起伏较小的玉米地。

地层岩性:

表层岩石分布较少,主要为耕植土、粘土为主。

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降水大部分形成片流向低处排走。

在场地周围未发现井泉存在,因此认为本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场区无断层经过,区域地质构造稳定,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区,无地下水活动痕迹,地形总体起伏不大,岩土组成简单,主要持力层物理性状稳定,不存在难以处理的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适合新建变电站。

3.1.5给排水

3.1.5.1水源条件

本站用水主要包括消防用水、生活用水。

水源考虑永久管道用DN100镀锌钢管从1.5km外的岚关街供水系统引入。

3.1.5.2排水系统

排水采用自流排水结合散流渗透方式,围墙底边设排水孔,将雨水排至站外。

坡度2%,自然排水,场地泛水应充分利用当地地形,做到站内及电缆沟内排水通畅,无积水。

3.1.6拆迁赔偿情况

站址场地的主要迁移项目是个体经营的玉米地,岚关站站址占玉米地约880平方米,土地转让及赔偿均由规划部门协调。

3.1.7大件设备运输

本工程运输最大件设备为35kV主变压器。

变压器及大件设备运至都匀市后采用公路运输方案,经国道或高速公路至福泉市,然后经省道到瓮安县,再经乡镇公路至岚关乡岚关村凉水井组拐子洞,都匀至岚关公路运输距离约180km。

据调查沿线道路,均能承受运输荷重。

3.1.8施工条件

3.1.8.1施工场地

站址区域现为山地,设计标高以高出东面公路0.5m为准,站址建设填方工程量约1200立方米,需向外取土。

新建2m高挡土墙约110m。

站址在瓮安县岚关乡岚关村凉水井组拐子洞,施工期间劳动力、材料当地供应方便。

本站按箱式变电站建设,施工场地展开无需向外租借地。

3.1.8.2施工电源

施工电源可就近接入10kV岚三线线路,接入长度约1.5km。

3.1.8.3施工水源

可按永久管道由岚关街供水管道引至站内。

3.1.9污染等级

本站址及本站址所在地区污秽等级为II级。

3.2电气部分

3.2.1一次部分

3.2.1.1电气主接线

35kV进线本期1回,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

终期2回,完善为内桥接线。

10kV本期按单母线接线方式5回出线(分别为岚关线、岚三线、预留3回)。

终期为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共10回出线。

详见附图01:

电气主接线图

3.2.1.2短路电流计算及主要设备选型

根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09.03.10发布《110kV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导则》35kV系统短路电流控制水平为25kA,,10kV母线的短路电流控制水平20kA。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见下表:

Id(kA)

Ich(kA)

35kV侧

4.2

10.71

10kV侧

3.5

8.925

本站按污秽等级II级,泄漏比要求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