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设备吊装方案及计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6266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型设备吊装方案及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型设备吊装方案及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型设备吊装方案及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型设备吊装方案及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型设备吊装方案及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型设备吊装方案及计算.docx

《大型设备吊装方案及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设备吊装方案及计算.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型设备吊装方案及计算.docx

大型设备吊装方案及计算

吊装方案

1、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的项目,位于。

主要有办公楼、主厂房、门卫等构筑物。

同时其中的一套生产线设备是。

中心搬迁到新厂。

在。

设备安装工程中,有六台发酵罐在钢结构框架内,最大设备重量为60吨,直径为5米,高度为14米,因为大型汽车吊或履带吊无法进入吊装地点,故本次设备吊装采用桅杆吊装。

本方案的编制、执行依据:

1)设计院设计的工程图纸。

2)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SHJ515—90。

2、工程特点及吊装方法

1)设备安装在框架内,尽管大型吊车无法进入吊装地点,但场地满足桅杆的竖立和放倒占地要求。

2)设备基础不高,基础顶标高为+300,简化了方案设计中的力学分析,方便了施工。

3)根据以上特点及施工工艺要求,选用国内已经运用成熟的“双桅杆滑移抬吊法”吊装发酵罐。

单根桅杆起重量为50吨,桅杆规格为1000*1000*22000。

3、施工程序及日程安排

1)进场竖立桅杆3天。

2)设备吊装(包括桅杆移位)12天

4、吊装现场平面布置说明

大件吊装、现场平面布置非常重要。

要求合理使用场地,保证施工道路畅通,便于机具布置、安全吊装,便于吊装指挥。

吊装外场地要求能承重100T货车,吊装现场周围无脚手架,混凝土结构外露钢筋等物不得超过混凝土结构50mm,要求罐基础的灌浆口符合设备所设计的地脚螺栓口,灌浆口内无模板、油污、碎石、泥土、积水等杂物,放置垫铁的表面应凿平,基础符合设计标准,并经过测量合格。

结合现场条件,需要将各揽风绳保护式捆绑在混凝土结构柱上,捆绑标高为12米,揽风绳最大受力情况会在下面进行分析(最大约为5.24t,)。

(如图)

5、桅杆技术资料

序号

名称

代号

数值

单位

计算公式及来源

1

两桅杆中心距

L

7.00

m

平面布置

2

桅杆高度

H

22

m

桅杆实测

3

吊耳距桅杆底

h

21.8

m

桅杆实测

4

吊耳偏心距

e

0.80

m

桅杆实测

5

缆风绳偏心距

r

0.80

m

桅杆实测

6

桅杆自重

Nc

6

t

偏安全测算,单根桅杆

7

主肢截面积

F

306.02

Cm2

8

桅杆主载面

F’

1.0×1.0

m2

桅杆实测

9

中部惯性距

IxIy

1.70×106

Cm2

桅杆实测计算

10

端部截面

f

0.9×0.9

m2

桅杆实测

11

长度修正系数

u

1.025

变截面修正系数

12

标准节长度

I

6.00

m

桅杆实测

13

长细比

λ1

82.816

《钢结构设计手册》

14

折减系数

Φ

0.785

《钢结构设计手册》

15

分肢长度

I01

1.00

m

桅杆实测

16

分肢最不利长细比

λ01

41.00

《钢结构设计手册》

17

许用应力

[δ]

1550

Kg/Cm2

《钢结构设计手册》

18

端部惯性距

Ix’,Iy’

0.32×106

Cm4

《钢结构设计手册》

6、吊装受力分析

罐采用双桅杆抬吊。

桅杆实际长度22米,设计起重量100t,桅杆吊耳亮度为21.8米。

桅杆采用我公司注册台帐中的桅杆。

起吊前桅杆顶部应调整,使顶部对称地各向外偏移0.5m。

待起吊就位时,桅杆便在外荷的作用下大致保持直力状态;从起吊到就位,主缆风绳的受力是变化的,主风绳受力在塔直立时最大。

在吊装过程中应注意缆风绳与地锚的受力情况,缆风绳预张力为1t。

1)起吊塔的有关计算数据见下表:

序号

名称

代号

数值

单位

计算公式及来源

1

塔总重

θ

60

t

设计院

2

吊装计算荷载

θ计

77.17

KIK2(θ+1)

3

塔吊点高度

b

13

距塔底

4

滑轮及索重量

q

1

5

缆风绳与地面夹角

a1

30

《吊装手册》与现场条件

6

缆风绳之间夹角

a2

45

《吊装手册》

K2—不均匀系数1.15、K1—动载系数1.1

2)刚起吊时各部计算数据(如图)吊点距吸收塔中心线2.5米。

一对滑车组受力P1:

tgδ=(3.5-2.5)/21.8δ=2.6

2P1cosδ×14=Q计×6(设备垂心预计按6米处考虑)

P1=(Q计×6)/(2cosδ×14)=16.7t

塔尾承受力反力R:

R=Q计(14-6)/14=44.1t

水平索引滑车受力S拉

S拉=K起[R(f1+f2/D)+R/H]

=2.5×[44.1×(0.1+0.05)/11.41+(29.41/50)]=2.92t

式中:

K起——起动附加系数,钢管对方木,K起=2.5

F1F2——分别为钢管对木头和钢排的滚动摩檫系数。

F1=0.10F2=0.05

D——滚杠直径D=11.4cm

1/h=坡度取1/50

3)塔垂直就位时各部受力计算(如图)

tgδ=0.5/(21.8-13)=0.057δ=3.25

P1=Q计/2cosδ=38.64t

4)主吊卷扬机牵引力Sj导向口受力G

选用H50×6D滑车组单牵引

S0=f-1/(f6-1)×f6×P1/2取f=1.04

=3.69t

Sj=S0×1.04=3.84t

导向开口受力G

G=2×Sj=7.68t

缆风总力T与主副缆风受力(如图)

T=[P1(cosδe+sinδL)+2Soe]/(sinβc+cosβL)=7.49t

式中:

e.c—荷载及缆风绳偏心距0.8米

L—桅杆有效高度21.8米

β—缆风绳与水平面夹角30°

主缆风受力:

t1=0.5T+to=5.24t

To-缆风绳初拉力,取1.5t

副主缆风绳受力:

t2=T/4cos45°+to=4.15t

5)塔吊装主要计算数据结果汇总表如下:

序号

名称

符号

起吊时

排离时

直立时

1

吊装角

δ

2.6°

3.25°

2

滑车组受力

P1

16.7t

38.64t

3

溜尾力

S拖

4

桅杆缆风总力

T

7.49t

5

主缆风受力

t1

5.24t

6

副主缆风受力

t2

4.15t

7

塔尾反受力

R

44.1t

8

主卷扬机受力

S1

3.84t

9

引出绳拉力

S0

3.69t

10

拖运拉力

S拉

2.92t

11

导向开口受力

G

7.68t

7、桅杆校核

1)根据塔的吊装计算结果,机具选择过程中采用最大值进行验算选择。

(1)导向开口受力最大值G=7.68t,导向滑轮选用H10×G

(2)主卷扬机选用2台8t卷扬机,主卷扬机钢丝绳选用6×37-Φ20-1700长度约120m,破断拉力P=PH×Φ=22t

(3)K=P/S1=5.73〉5(安全系数)

(4)溜尾卷扬机

溜尾卷扬机,选用1台5吨卷扬机溜尾。

溜尾卷扬机跑绳选用6×37-Φ20-1700,长度大于600米

破断垃圾P=PH×Φ=22t

安全系数K=P/S=7.53>5

(5)缆风绳选用

缆风绳选用6×37-Φ18-1700,L=140×6根

破断拉力P=PH×Φ=18.9t

K=P/t1=4.92>3

副缆风绳全部选用6×37-Φ16-1700,L=140×10根。

其中2根为预备缆风绳

2)桅杆验算

桅杆中部稳定性验算

轴向压力N=P1COSθ+Ne+sin30°+Si=42.5t

桅杆弯距M=Soe+P1cosδe-Tsin30°c=28.76tm

θ=N/ΦA+M/Wmax=42.01N/mm2<155N/mm2安全

3)对桅杆底部的处理

桅杆底部与设备基础进行固定,桅杆底部设置钢板和道木,承载力达到10吨。

8、吊点设计计算

利用设备本体吊耳。

满足要求

9、施工组织及管理、检查要求

1)本吊装工程,作为整个工程的一部分,不但纳入整个工程的总体管理中,还应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决策、协调该项工程的重大事宜。

2)现场设总负责人一名,实施现场指挥、调度,统一解决现场具体施工问题,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保证施工安全,施工进度。

吊装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公司领导。

起吊指挥,胡雅帮。

安全员2人,其他岗位成员见吊装组织体系图。

3)卷扬机使用要求:

对卷扬机进行全面检查、清洗加油,并应做空载、负荷试验,以确保各部分良好。

卷扬机安全要牢固,不得有左右方向的移动。

卷筒钢丝绳的引出要正确,避免出现卡边等现象。

4)滑轮使用要求:

固定滑轮的绳扣应位于滑轮吊环的中央,使滑轮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地面上的导向滑轮应加木板垫好,防止泥土进入滑轮,影响正常工作。

滑轮在工作前应加黄油。

5)钢丝绳使用要求:

新钢丝绳必须有合格证,对旧钢丝绳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不合格的钢丝绳不得使用。

钢丝绳的安全系数:

拖拉绳3-5倍、跑绳5倍以上。

6)地锚的使用要求:

地锚采用坑锚、锚坑深度为2.2米、埋入钢管直径为Φ406、受力土壤面设有挡木,挡木为250×250×2000规格的道木,道木立柱、横档设置。

在锚坑回填压实。

钢丝绳系结在钢管中间,引出绳与地面的夹角为30°。

地锚埋设地点要不积水以保证土壤的摩檫力,且其附近不允许取土。

地锚要在使用前试拉,使用时要专人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补救。

确保安全使用。

设备和结构基础用于地锚应提出申请。

7)桅杆使用要求:

各节桅杆装配必须平直、同心,螺栓必须拧紧、不得松动,桅杆经组装检查合格后方可树立。

桅杆起吊前在基础上划好桅杆安装中心线,以便桅杆找正。

桅杆找正后桅风绳的松紧度应一致。

桅杆的拆除用吊车进行。

8)试吊要求:

试吊必须在一切工作准备完毕,并经检查无误后行。

试吊在正式吊装前的一天进行,试吊中各岗位人员必须按正式吊装人员进入岗位,负正式吊装责任。

试吊时将塔头部吊装0.5米,停20分钟对各部位进行检查,合格后再抬高1米进行同样的实验和检查,夹角风绳待不影响吊装时再固定。

9)吊装要求:

在正式吊装前各岗位人员应列队入岗,检查本岗情况,检查合格后吊装指挥向领导小组报告,请示吊装命令,由吊装小组下达吊装命令,方可起吊。

吊装过程中溜尾卷扬机与牵引卷扬机必须根据起吊速度相互配合,防止塔晃动。

就位时钳工要密切配合,确保一气呵成。

10)溜尾要求:

溜尾卷扬机与牵引卷扬机必须根据塔起吊的速度相互配合好,溜尾卷扬机在起吊时不受力根据提升和牵引的速度放松跑绳,当塔裙座脱开尾排时,溜尾卷扬机受力最大,此时(塔裙中心与基础中心约4.2m时)停止起升,溜尾卷扬机受力使塔体缓缓腾空裙座脱排后再行起吊。

这一过程要特别防止塔体晃动。

增加动载荷及撞坏塔壳。

11)就位时,就位人员必须与吊装指挥密切配合,指挥抬高或降落要及时。

由吊装指挥发信号指挥有关岗位人员。

10、吊装作业人员

1)总指挥:

2)起重指挥:

3)安全员:

4)卷扬机司机及维护人员:

5)专职电工:

6)起重工:

11、吊装岗位责任制

1)吊装指挥:

负责整个吊装过程的组织指挥工作,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处理并报告领导小组。

必须熟悉各岗位的人员责任制。

必须准备地传递各种信号,并对各岗位人员进行交底。

2)卷扬机司机及维护人员:

卷扬机司机必须精力集中听从指挥人员的指挥,掌握指挥信号。

做到启动、停止准备,提升与降落同步。

未听清、看清信号不得启动或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