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考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碳及碳的氧化物Word下载.docx
《湖南省中考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碳及碳的氧化物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中考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碳及碳的氧化物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与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015•郴州)学校禁止吸烟,是因为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有害学生健康,其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A.CO2B.COC.N2D.SO2
【分析】根据香烟烟气的成分和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判断;
香烟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烟焦油、尼古丁等物质,其中一氧化碳能和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解:
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烟焦油等,其中一氧化碳有毒,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导致体内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死亡.
B
3.(2015•衡阳)在书写档案文书时,最好使用( )
A.铅笔B.纯蓝墨水笔C.碳素墨水笔D.圆珠笔
碳的化学性质..
根据碳素墨水中含有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保存的时间较长,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碳素墨水中含有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保存的时间较长,重要文件资料书写时最好使用碳素墨水笔.
A、重要文件资料需要长期保存,书写时最好使用碳素墨水笔,而不是铅笔,因为铅笔书写的字能用橡皮擦去,故选项错误.
B、重要文件资料需要长期保存,书写时最好使用碳素墨水笔,而不是纯蓝墨水笔,故选项错误;
C、重要文件资料需要长期保存,书写时最好使用碳素墨水笔,故选项正确.
D、重要文件资料需要长期保存,书写时最好使用碳素墨水笔,而不是圆珠笔,故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并能灵活应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2015•邵阳)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出门随手关灯B.垃圾焚烧
C.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D.草稿纸双面使用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低碳生活”理念,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
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A、出门随手关灯,能节约电能,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B、垃圾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等,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C、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能节约造纸所用的木材,减少树木的砍伐,增强二氧化碳的消耗,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D、草稿纸双面使用能节约造纸所用的木材,减少树木的砍伐,增强二氧化碳的消耗,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B.
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5.(2015•邵阳)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B.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C.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大气中CO2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氧化碳的毒性;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根据已有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因而性质不同.
A、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不是一氧化碳,错误;
B、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钙反应,不能防止煤气中毒,错误;
C、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因此化学性质不同,错误;
D、大气中CO2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比较,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
6.(2015•张家界)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B.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能使人中毒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向种植蔬菜的大棚中补充适量的二氧化碳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的毒性.
A、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判断.
A、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所以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有毒,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且一旦结合就难以分离,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所以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做大棚中的气体肥料,所以说法正确.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掌握二者的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
2、非选择题
1.(2015•衡阳)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二氧化碳气体能否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猜想】
Ⅰ.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你认为其理由是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
Ⅱ.能够用排水法收集.你认为其理由可能是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且溶解速率较慢 .
【实验】
实验一:
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分别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气体并分别标注为①和②.
实验二:
将两瓶气体分别倒立于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水槽中.一段时间后,①号集气瓶中的溶液的体积约为集气瓶容积的,②号集气瓶中的溶液几乎全充满.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
【结论】
由实验一得出的结论是猜想 Ⅱ 正确;
由实验二得出的结论是 用排水法收集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二氧化碳更纯净 .
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科学探究.
【猜想】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溶解性分析回答;
【实验】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
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解答;
【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解答.
【猜想】Ⅰ.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所以实验不适宜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Ⅱ.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且溶解速率较慢,能够用排水法收集;
【实验】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结论】,①号集气瓶中的溶液的体积约为集气瓶容积的,②号集气瓶中的溶液几乎全充满.说明用排水法收集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二氧化碳更纯净,故猜想二正确;
答案:
【猜想】Ⅰ.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Ⅱ.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且溶解速率较慢
【实验】实验一:
2NaOH+CO2=Na2CO3+H2O
【结论】Ⅱ用排水法收集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二氧化碳更纯净,
本题考查了氧气及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其中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都是在常规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评价、选择,难度较大,关键还是明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
2.(2015•怀化)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并进行相关探究实验.假定实验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将试管b中的混浊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理论上得固体物质2.00g.实验完毕后,发现试管a中仍有黑色固体物质.
(1)
【提出猜想】
李华同学:
黑色固体物质是木炭
刘明同学:
黑色固体物质是氧化铜
王军同学:
黑色固体物质是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2)
【查阅资料】
木炭、铜都不溶于水也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CuO、Fe2O3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3)
【实验设计】
①将反应后试管a中的固体物质全部转入小烧杯c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蓝色滤液e和固体物质f.
②将f全部转入坩埚中充分灼烧,看到燃烧现象.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量,理论上得固体物质4.80g.
(4)
【实验结论】王军同学的猜想正确.
(5)
【结果应用】
①根据实验相关数据,写出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CuO
2Cu+CO2↑;
②请对上述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将澄清石灰水换成浓度较大的氢氧化钠溶液.
(6)
【实验拓展】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滤液e中含H+(酸)取溶液e少许,加入,活泼金属锌,有气泡出现,证明滤液e中含有酸.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酸的化学性质;
碳的化学性质;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4)根据将反应后试管a中的固体物质全部转入小烧杯c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蓝色滤液e和固体物质f,所以混合物中含有氧化铜;
将f全部转入坩埚中充分灼烧,看到燃烧现象,所以混合物中含有碳进行分析;
(5)根据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小,吸收二氧化碳效果不好,氢氧化钠溶液的吸收效果好于氢氧化钙进行分析;
(6)根据酸会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进行分析.
(4)将反应后试管a中的固体物质全部转入小烧杯c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蓝色滤液e和固体物质f,所以混合物中含有氧化铜;
将f全部转入坩埚中充分灼烧,看到燃烧现象,所以混合物中含有碳,所以王军同学的猜想正确;
(5)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2CuO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小,吸收二氧化碳效果不好,氢氧化钠溶液的吸收效果好于氢氧化钙,所以对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是:
将澄清石灰水换成浓度较大的氢氧化钠溶液;
(6)酸会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所以证明滤液e中含H+(酸)的方法是:
取溶液e少许,加入,活泼金属锌,有气泡出现,证明滤液e中含有酸.
故答案为:
(4)王军;
(5)C+2CuO
(6)取溶液e少许,加入,活泼金属锌,有气泡出现,证明滤液e中含有酸.
本考点既考查了实验步骤的设计,又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对实验进行了评价,综合性比较强.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2015届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
3.(2015•株洲)示例:
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化学反应相同,但反应现象不同.说明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请参照示例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氧气不足、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反应物相同,但产物不同.说明 反应物的用量 不同,产物不同.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在常温下生成碳酸,在叶绿体、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反应物相同,但产物不同.说明 反应条件 不同,产物不同.
(3)细铁丝(或铁粉)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铁钉(或铁制燃烧匙)在氧气中不能燃烧,反应物相同,但反应的速率不同.说明反应物的 接触面积 不同,反应的速率不同.
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
氧气的化学性质;
碳的化学性质..
(1)分析实验中的变量氧气充足和氧气不足,得出结论;
(2)分析实验中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3)分析实验中由于物质状态不同,接触面积不同,导致反应速率不同.
(1)碳在氧气不足、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产物不同,得出结论:
反应物的用量不同,产物不同;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在常温下生成碳酸,在叶绿体、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说明反应条件不同,导致产物不同;
(3)细铁丝(或铁粉)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铁钉(或铁制燃烧匙)在氧气中不能燃烧,和接触面积有关,说明反应物接触面积不同,反应的速率不同.
(1)反应物的用量;
(2)反应条件;
(3)接触面积
本题探究了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对实验方案的评价是中考的热点之一,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注意用最少的药品和最简单的方法,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2014年)
1.(2014•郴州)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CuO+CO
Cu+CO2可知,CO具有还原性
B.金刚石、石墨、C60完全燃烧都生成CO2
C.CO2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D.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和CO两种气体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碳的化学性质.
A、一氧化碳在此反应中夺氧;
B、碳元素完全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本身不具有酸性;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一氧化碳不行.
A、一氧化碳在此反应中夺氧,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
B、碳元素完全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故B正确.
C、二氧化碳本身不具有酸性,故C错误.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一氧化碳不行,故可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故D正确.
故选C
明确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性质,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即可.
2.(2014•衡阳)下列关于CO和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和CO2均具有可燃性
B.CO和CO2均能与H2O反应
C.CO和CO2的密度均大于空气的密度
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A、根据CO和CO2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CO和CO2的密度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能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C、CO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小,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D.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2014•邵阳)2014年邵阳市中考实行网上阅卷,考生答题时必须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
A.木炭B.石墨C.焦炭D.铅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由石墨质软,刻画时容易留下痕迹,常用作铅笔芯的材料,进行分析判断.
A、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铅笔芯是石墨和粘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不含木炭,故选项错误.
B、石墨是天然存在的最软的物质之一,在纸张上划过时容易留下痕迹,可用来制作铅笔芯,铅笔芯是石墨和粘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故选项正确.
C、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铅笔芯是石墨和粘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不含焦炭,故选项错误.
D、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铅笔芯是石墨和粘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不含金属铅,故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2014•邵阳)2014年2月29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禁烟事项的通知,提倡“无烟学校”,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一种物质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该物质是( )
A.CO2B.COC.SO2D.NO2
烟的危害性及防治.
化学与生活.
根据香烟烟气的成分和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判断;
香烟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烟焦油、尼古丁等物质,其中一氧化碳能和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故选B.
本题考查吸烟对人体的危害、一氧化碳的毒性,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把握好常见气体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即可正确解题.
5.(2014•邵阳)“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碳的化合物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B.一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C.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单质,两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A、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B、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C、同素异形体由于结构不同,即原子排列不同,彼此间物理性质有差异;
D、二氧化碳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A、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该项叙述错误;
金钢石、石墨为同素异形体;
D、二氧化碳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该项叙述正确.
故答案应选:
CO2与CO虽然都由C、O元素组成,由于结构上的不同,两气体性质特别是化学相关差很大,CO是一种有毒气体,CO2没有毒性但含量大时也能使人窒息而亡;
碳的同素异形体由于结构不同,即原子排列不同,彼此间物理性质有差异.
6.(2014•湘潭)世界上最轻材料“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B.可燃烧
C.可重复使用D.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碳的化学性质;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根据题意,世界上最轻材料“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据此结合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碳海绵”具有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可知“碳海绵”具有吸附性,可重复使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碳海绵”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故选项说法正确.
A.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理解题意、掌握常见碳单质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2014•益阳)下面是实验室依次制备,收集,验满CO2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A、装置中的长颈漏斗末端在液面以上,会导致生成的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逸出,该选项不正确;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该选项不正确;
C、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验满时应该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该选项不正确;
D、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二氧化碳,该选项正确.
实验室制取、收集气体时,要根据反应物的性质、生成气体的性质合理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及其验满方法.
8.(2014•永州)下列有关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可以相互转化
B.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含有氧分子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空气与水.
A.根据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密度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A.在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是原料,氧气时产物;
在呼吸作用中,氧气是原料,二氧化碳是产物,故正确;
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