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菱蔗渣125MW热电联供项目.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6241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昌菱蔗渣125MW热电联供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昌菱蔗渣125MW热电联供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昌菱蔗渣125MW热电联供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昌菱蔗渣125MW热电联供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昌菱蔗渣125MW热电联供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昌菱蔗渣125MW热电联供项目.docx

《昌菱蔗渣125MW热电联供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昌菱蔗渣125MW热电联供项目.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昌菱蔗渣125MW热电联供项目.docx

昌菱蔗渣125MW热电联供项目

昌菱蔗渣1×25MW热电联供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

广西南能昌菱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

广西泰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证书等级:

甲级

证书编号:

国环评证甲字第2901号

2014年10月南宁

1建设项目概况

昌菱蔗渣1×25MW热电联供项目厂址位于防城港市上思县昌菱制糖有限公司南侧,糠醛生产车间外。

厂址西北距南宁市116km,东距县城约16km,厂区北面约0.4km处有钦州至崇左省道S311公路经过。

1.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昌菱蔗渣1×25MW热电联供项目;

(2)建设地点:

厂址位于防城港市上思县昌菱制糖有限公司南侧,东北距上思县城约16km;

(3)建设性质:

新建;

(4)建设单位:

广西南能昌菱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5)燃料收集范围:

广西农垦糖业集团昌菱制糖有限公司生产废料蔗渣和糠醛渣;

(6)占地面积:

11.58hm2;

(7)项目总投资:

28894万元;

(8)建设规模:

本期规模为1×25MW双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配一台145t/h循环流化床锅炉;

(9)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项目总定员66人。

设备年利用小时数按6500h设计,日利用小时24h;

1.2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

拟建项目基本组成见表1.2-1。

表1.2-1拟建项目基本组成表

项目名称

昌菱蔗渣1×25MW热电联供项目

建设单位

广西南能昌菱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规模

(MW)

项目

单机容量及台数

总容量

本期工程

1×25

25

规划容量

1×25

25

主体工程

1×25MW双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配一台145t/h循环流化床锅炉

辅助工程

化水处理系统、循环水泵房、污水处理系统、除灰渣系统等

贮运工程

燃料:

本工程厂内燃料库面积约为9000m2,可存放约9180t燃料,约可供电厂榨季燃用约7.74天(非榨季9.67天);料场面积约为34422.29m2,可存放约43889t燃料,约可供电厂榨季燃用约36.24天(非榨季46.24天);利用昌菱制糖有限公司蔗渣堆场,可堆放40000t燃料,约可供电厂榨季燃用约33.03天(非榨季42.14天)。

本项目厂内与厂外储存燃料蔗渣总量达到9.3069万吨,满足电厂榨季77.01天(非榨季98.05天)的燃料耗量要求。

本项目的燃料均由昌菱制糖有限公司提供,采用皮带输送方式进入项目厂区。

厂外不设固定收购站、临时收储站及分散收购点。

渣:

渣:

采用水封式螺旋出渣机出渣,排出的炉渣用斗车,人工送至厂内临时堆渣场地,然后由汽车送至东南侧的固态生物肥车间综合利用。

灰:

除尘器捕集的飞灰采用仓泵,气力输送到灰库储存,经调湿后由汽车运至本项目南侧的固态生物肥车间进行综合利用。

灰库容积可满足项目2天的储灰量。

环保工程

SO2:

考虑锅炉自脱硫效果并采用炉内喷钙脱硫工艺,脱硫效率为80%。

烟尘:

安装带一级旋风的高效布袋除尘器,以便收集烟气中的飞灰。

氮氧化物:

设置SCR脱硝装置,脱硝效率约为60%,氮氧化物排放浓度<96mg/m3;

废水:

1)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水,为清洁含盐水,可直接排入叫亮河并最终汇入明江;2)生活污水:

集中排入生活污水调节池,经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用作厂区绿化用水或料场喷洒,不外排。

锅炉底渣处理系统采用水封式螺旋出渣机出渣,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飞灰经管道通过气力输送至灰库,输送系统全程密闭,灰库顶部装有布袋除尘装置,可进一步避免飞灰逸出,造成扬尘污染。

送电工程

电厂以110kV一级电压等级接入广西电网,出线一回接至110kV渠丁变,终期出线一回。

本期机组发电机出线电压10.5kV,采用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组方式,发电机经双卷有载调压变压器接至110kV配电装置,由架空线接入110kV系统。

不设高压厂用变压器。

厂外送出线路部分不属于本次评价范围。

公用工程

厂区内绿化:

厂内绿化面积1.158hm2;

给水工程:

本工程工业用水拟在糖厂现有净水站取水,生活用水取自昌菱糖厂已有的生活给水系统。

本工程榨季生产用水117m3/h(非榨季生产用水126m3/h),补给水水源为糖厂现有净水站沉淀处理后的水,补给水管接自糖厂现有净水站内供水泵出水管,补给水管采用2根DN250的焊接钢管,管道总长度约为200m。

本工程的生活用水量仅为2m3/h,水质要求高,拟取自昌菱糖厂已有的生活给水系统,在各用水点附近就近从昌菱公司已有的室外生活给水管网引接生活水管至本项目区域。

排水工程:

本项目采用完全分流排放系统。

雨水经雨水管网后排入叫亮河;本项目外排废水主要有冷却塔排污水及化学水处理系统排水等。

冷却塔排污水为清净下水,经自建排水管道排入叫亮河;化学水处理系统出水为超滤、RO浓水,为清净下水,可在工业废水池收集后经自建排水管道排入叫亮河。

本项目生活污水经收集后送至本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经处理达标后用于厂区绿化或料场喷洒。

进厂道路:

电厂设三个个主要出入口,西面出入口同原糖厂堆场靠近,方便车辆运输,为物流出入口;东面出入口同原糖厂出入口毗邻,方便人员联系,为人流出入口;南侧为运输灰渣至制肥厂出入口。

1.2.2建设规模

本工程拟新建1×25MW双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配一台145t/h循环流化床锅炉。

项目燃料消耗量为28.326万t/a,发电量为1.625×108kWh/a,供热量1.0075×106GJ/a。

项目总投资28894万元。

工程厂址用地面积11.58hm2。

1.3产业政策和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是利用甘蔗渣和糠醛等生物质能发电,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年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中不属于鼓励类项目,也不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因此属于允许类项目。

项目符合《上思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及《上思县在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并取得上思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广西南能昌菱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昌菱蔗渣1×25MW热电联供项目选址的批复》。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1)空气环境现状评价

本项目环评共布设4个环境空气监测点:

1#派厚村、2#昌菱农场、3#七门乡村、4#布宁村;并在拟建厂址上风向100m、拟建厂址、拟建厂址下风向100m处布设3个恶臭监测点。

根据2014年4月24日至4月30日对厂址区域的空气环境监测统计数据,评价范围内各监测点位的评价区域SO2、NO2、TSP和PM10的监测结果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同时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

根据2014年4月29日至4月30日对恶臭监测统计数据,除拟建厂址监测点的监测数据超标外,评价区域其余监测点臭气浓度均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标准要求。

超标原因为2#监测点处于广西农垦长兴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固废堆场下风向,固废堆场产生的恶臭对监测数据影响较大,随着本项目的建设,此固废堆场将被移除,厂址区域恶臭环境将会得到改善。

(2)地表水水质现状评价

本次调查共设置4个地表水监测断面,根据地表水质监测结果可知:

评价范围内叫亮河河段除pH值、六价铬、硫化物及部分监测点处其他项水质参数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外,其余各项水质参数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氨氮超最大超标0.75倍,总磷最大超标0.75倍、溶解氧最大超标3.24倍、化学需氧量最大超标0.95倍、五日生化需氧量最大超标1.40倍、高锰酸盐指数最大超标0.35倍、石油类最大超标16.0倍,超标原因与附近区域尚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污水排放较零散,且区域存在生活垃圾和牲畜粪便随意丢弃的现象有关。

评价范围内明江河段各项水质标准指数均小于1,水质各项参数均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水质状况良好。

(3)地下水水质现状

本次调查共设置3个地下水监测点,根据评价区域地下水质监测结果可知:

各监测点的地下水水质除pH值偏低外其他水质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要求。

原因是广西地区土壤为红土土质,土壤偏酸性而导致地下水pH偏低。

(4)声环境现状评价

根据2014年4月29日~30日对厂址区域的声环境监测统计数据,评价范围内所有监测点位的昼间和夜间连续等效A声级现状监测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要求。

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有关规定,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

依据拟建厂址周边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确定拟建项目环境空气评价范围为以拟建项目厂址为中心,边长为5km的正方形。

(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厂址废水排放口上游0.5km至下游5km的叫亮河河段,评价河段范围全长5.5km;叫亮河汇入明江汇入口上游0.5km至下游5km的明江河段,评价河段范围全长5.5km。

(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确定本项目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

评价范围为厂址所在区域地下水水文地质单元(北至四方岭,南至明江区域)。

(4)噪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厂区噪声评价范围:

项目厂界外200m的范围。

(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工程排放烟气对植被、农作物以及对土壤的影响评价范围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致;工程土地占用、水土流失等陆域生态影响评价范围为厂址、道路占地范围。

(6)电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本工程工频电、磁场环境的的评价范围为升压站边界外500m。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本工程设计采用1台145t/h循环流化床锅炉,新建一座高80m,内径为3.0m的单管烟囱,烟气除尘装置采用一级旋风+布袋除尘器,设计除尘效率99.5%;本工程的生物质燃料以甘蔗渣及糠醛为主,含硫量较低,燃料中碱金属含量较多,燃料自脱硫能力较强,考虑锅炉自脱硫效果并采用炉内喷钙脱硫工艺,设计脱硫效率80%;脱硝系统采用SCR脱硝装置,设计脱硝效率60%。

电厂排烟状况见表3.1-1。

表3.1-1本项目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项目

符号

单位

本工程(1×25MW)

设计燃料

校核燃料1

校核燃料2

烟囱

几何高度

Hs

M

80

出口内径

D

M

3.0

烟气排

放状况

干烟气量

Vg

Nm3/h

182483.49

179261.03

177309.45

湿烟气量

V0

Nm3/h

231072.15

226565.93

225372.09

烟气含氧量

O2

%

6

空气过剩系数

ɑ

1.40

烟囱出口参数

烟气温度

ts

0C

136

排烟速度

vs

m/s

13.60

13.34

13.27

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

SO2

小时排放量

MSO2

t/h

0.01789

0.02515

0.00197

年排放量

MSO2

t/a

116.29

163.48

12.81

排放浓度

CSO2

mg/Nm3

98.05

140.32

11.10

标准浓度

CSO2

mg/Nm3

≤200

≤200

≤200

烟尘

小时排放量

MA

t/h

0.00341

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