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斯台中心校德育五年规划123Word文档格式.docx
《乌拉斯台中心校德育五年规划123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拉斯台中心校德育五年规划123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现状分析
1、部分教师的服务意识还不够到位,育人经验相对缺乏
部分教师服务意识差,主动承担任务、勇挑重担的人少。
育人经验相对缺乏,面对思想差、学习差的学生,教育方法、手段陈旧,受繁重教学任务的影响,学生教育时间不够、班级管理创新不足,使学校德育工作难上加难。
2、学生思想道德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我校近些年学生生源广,教育的层面复杂。
如部分学生相对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对社会的关心,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突出。
相对缺乏劳动观念和合作精神,在追求个性自由和个体发展的同时,缺乏对集体纪律应有认识和自觉遵守。
3、对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的管理程度不够。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主要由学生自主管理和教师负责监督,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但由于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及部分学生的工作方法及服务意识不到位,因此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4、学校心理教育方面,师资力量薄弱,本校受过专业心理咨询培训的教师较少。
为此,我校制定了《乌拉斯台中心学校德育工作五年发展规划》切实把握住德育的首要地位,并处理好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等教育之间的关系,在各育中予以渗透。
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全面发展,学有特长。
至2010年基本形成德育工作特色,并通过州级“德育达标校”的验收,将本校办成我县德育工作特色示范学校。
三、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积极探索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规律,按照品德优秀,基础扎实,视野开阔,特长明显,举止优雅的培养目标,努力实践“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教育理念,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目标和思路
(一)总体目标
1.经过五年时间的努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德育工作进一步落实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的德育职能,初步形成德育顺畅,德育队伍精良,德育方法创新,德育途径广泛,德育资源优化的工作局面,打造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花园式学校营造积极创新和谐的校园氛围,把握学校整体规划,培养健康心理、健全人格、自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新世纪“四有”人才。
学生操行评定平均优良率达90%以上,违法犯罪率为零。
(二)具体目标
1、德育组织网络化:
五年内要形成德育处--班主任—学生;
教科室—教研组—教师;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三个三位一体形成学校德育主渠道,党政群齐抓共管,社会各方参与的工作局面,营造全社会关心的育人氛围。
2、德育队伍专业化,至2012年100%的班主任接受轮训,德育专职干部和德育管理教师接受专业培训,培养1-2名心理健康教师持证上岗。
3、德育效果最优化,五年内争创州级绿色学校、花园式学校、德育达标校。
4、德育教育导师化,建立和完善德育德育导师制度,组建一支德才兼备的德育导师队伍。
(三)分期目标和步骤
2007年—2008年:
学校基本实现德育条件现代化,德育管理规范化。
积极创造条件,争创州级绿色学校。
建立心理健康室,逐步完善少先队和团支部的衔接工作。
2009年—2010年:
基本形成具有“乌校”特色的现代学校德育管理体系。
建立德育处问题生档案,完善星级班级创建活动,开展特色班级和特色中队的创建工作,逐渐开展民汉班级结对工作,通过手拉手活动,创建民族团结好集体。
2011年—2012年
确立学校德育课题,激励全体教师参与德育课题的研讨。
建立完善班主任、班级、团队、学生干部的奖励制度和德育工作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
力争创建自治区文明单位,真正做到“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
(四)思路
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本县、本校实际,遵循德育工作“求近、求细、求实、求新”的思路,推行德育全员负责的工作构想,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周边、关注自我,通过各种形式和多种渠道使人在贴近社会和生活中感憾于典型、感情于事物,形成于交往,确立正确的政治思想,养成诚爱的精神品质,增强“乐于奉献”的社会责任感。
五、主要举措
(一)丰富德育内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1、以养成教育为主线。
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分层施教。
一至六年级重点加强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讲卫生、讲礼貌、爱劳动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八、九年级重点进行以责任感为内容的品德教育,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人负责和对社会负责。
养成教育应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激发学生完善自我,做现代文明人、追求高品位生活的内心需求,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守则”和“规范”,养成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重大节日、事件、人物的纪念日,结合当地的民族文化、历史名人、革命传统等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学校要重点落实好“三个一”即每周一次的升国旗制度,每学期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一次的全校性主题教育活动。
3、以诚信教育为切入口。
要树立诚信立校、诚信立教、诚信育人的思想,通过“创诚信校园”、“设诚信考场”、“当诚信少年”、“做诚信作业”等形式,使中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信是立身之本,培养学生诚实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形成以重信、守信为荣的良好校园氛围。
从2007年起将设立“诚信少年”奖。
4、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
学校要发挥班主任的教育优势,利用班会课讲授心理健康教育课,并利用心理咨询室悄悄话信箱和校报开展经常性的心理辅导活动,以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引导学生做好心理调节
。
5、以法制教育为保障。
法制教育要着重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加强法律普及教育,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制教育,通过举办讲座、办黑板报、法律宣传、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二是要加强学生不良行为的纠偏工作,力争在三年内建立完善有关制度,并将校园保卫制度、法制副校长制度、学生校外法制活动联系制度等的成功经验融入其中,构筑一道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坚实的后防线。
6、以生存教育为底线,强化生命教育。
重点开展以自护自救能力、环境保护意识、生产劳动技能、交往沟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生存教育。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安全应急演练,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通过加强环保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环境,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
通过组织校园集体劳动、社会公益劳动、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增强劳动意识、锻炼劳动技能,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社会调查、交往训练等,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与他人、与社会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另外,要积极开展健康卫生教育、禁毒教育、预防爱滋病教育等,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
(二)环境资源
1.校内环境:
①开辟各种宣传阵地,专栏、学习园地,教育方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学生守则等上墙,开辟班级宣传角,布置国旗和有教育性的名人名言上墙;
有学生日常宣传版面,食堂、宿舍公约宣传标语上墙。
开辟专门的党、团、学生会活动室、教工之家,重整校史展览室。
增加图书馆、览阅室坐位,实行工作日开放制度。
②成立学生广播站,完善教室内线广播系统。
③构建多媒体教室,构建电教中心。
④植树种花,绿化美化校园;
合理规划公共卫生区,做好日常卫生轮值打扫工作。
2.德育基地建设:
①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乔尔玛革命烈士墓和陈列室;
②构建安全、法制教育基地:
与乡政法委共建安全教育基地,与司法所共建法律教育基地;
③社区服务基地——直属村;
(
三)拓宽育人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全员育人。
德育工作要树立全员参与意识,学校每位教师都要强化育人意识,自学地承担起育人责任,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和人格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要重视指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党、团、队组织作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
学校要坚持以正面激励为主的原则,大力开展榜样教育、先进教育,用身边的优秀人物和事迹教育学生。
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师德监督考核制度,规范全体教师的育人行为。
2、学科育人。
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科德育,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充分挖掘所教学科中的思想道德内涵,有机地结合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努力探索教书育人的内在规律,克服单纯传授知识的现象。
要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学校评价教师教学工作,要把育人放在首位。
一堂好课,首先要体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3、管理育人。
民主化、规范化的管理是提高德育实效,完成德育目标的有效手段。
既要坚持依法治校,针对新形势下的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德育制度,促进管理规范化,又要注重以德治校,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作用,推进民主管理。
4、班级育人。
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基层组织,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学校要充分发挥班级德育主阵地作用,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主题班会以及团队、劳动、文艺、体育、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认识社会、锻炼能力。
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创设和谐的学生关系,形成良好班风。
通过开展优秀班集体的创建活动,使学校优秀班集体面不断扩大。
5、实践育人。
积极开发具有本校特点的校本德育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课题研究活动,注重德育的实践性、生成性,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成长。
要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了解社会、拓展技能、培养意志品德的基本途径,做到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要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制度,落实公益劳动、远足锻炼以及参加社会生活等方面内容,结合各种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确保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时间落到实处,让学生丰富生活体验,开拓视野,增进理解,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6、网络育人。
网络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工具,以其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等特点,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不可分。
因此要面对现实,充分认识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因势利导,挖掘网络信息资源,发挥网上德育阵地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网上正面宣传和正确的信息传播。
学校利用校园网络,开展网上教育活动,同时要重视网络污染、网络犯罪等消极因素产生的负面影响。
学校要趋利避害、疏堵结合,开展网络文明教育,重视对学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拒绝网上不良内容等教育。
7、环境育人。
学校要从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文明行为的角度出发,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达到校园布局合理,环境布置合适的目标,使校园内的雕塑、文化墙、活动室、宣传橱窗、旗台、旗杆等都能发挥育人功能。
重视教室环境布置,学校要做好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创绿色校园。
要确保设施安全,开展安全教育,创建平安校园。
要把校园自然环境变成能动的育人环境,化成师生自觉意识和文明行为的镜子,打造文明校园。
8、家庭育人。
家庭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学校要主动配合家长中心校承担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
通过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长会、家庭访问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通过设立家访记录卡、学生校外表现卡、家校联系卡等,沟通情况、相互配合,及时发现学生思想状况,及时施教,努力构建“共生、互补、双赢”的家校合作新体系。
要充分利用讲座、问卷、校报等大力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
每年组织开展优秀家长的评选活动,促进家庭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9、服务育人。
加强师德建设,全体教职工要树立服务育人的思想,为学生、家长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课堂质量,引导学生勤学、乐学、好问。
每学期举行一次家长开放
(四)加快德育基础建设,厚实德育工作底蕴
1、德育课程建设。
全面落实新课程要求,构建一个有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成长册、德育读本、家长学校教材的主渠道作用,要注重学科渗透,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各学科中蕴涵的德育资源优势。
要抓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联系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增强体验。
2、德育基地建设。
按照“挖掘内涵、整合资源、开辟场所”的德育基地建设思路,要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的各种活动场所、设施和实验室、活动室、图书室、微机室等功能室,安排好学生的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生活。
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开辟德育基地,逐步建立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校内德育阵地”五大板块横向交织、互促互动的德育基地网络。
3、校园文化建设。
要从校园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深层次挖掘学校的办学积淀,通过教师、学生的交互作用,融合先进思想道德、优秀传统文化和校本教育资源,努力培育特色鲜明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体现人文关怀,实现环境育人,要为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搭建平台,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想、灵感和才华。
从2007年起,将进一步制定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定期召开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开展创建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活动。
4、德育队伍建设。
着力建设好三支德育工作队伍,即:
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主体的骨干队伍,以学生骨干为主要力量的生力军,以热心德育工作的社会人士为核心的校外辅导员队伍。
2007年开始,将启动德育队伍建设二项工程:
一是全体班主任培训工程,加大对班主任的培训力度,让班主任成为教师队伍中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的德育骨干,不断提高班主任思想和工作水平。
二是德育名师打造工程,将评选一批德育学科带头人、优秀德育干部,并选送参加上级部门的相关培训。
(五)创新工作机制,促进德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1、德育科研机制。
德育科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针对新时期教育规律和特点,加大德育科研力度,认真做好“十一五”德育课题的申报工作。
学校要将德育教研纳入教科研整体工作之中。
建立德育研究会制,定期召开年会,交流经验、推广典型,掌握教育工作方向,为德育工作决策服务。
从2007年起逐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和谐育人机制,校园文化建设机制,德育工作评价机制、实行德育成果奖励机制四大德育工作机制。
2、德育评价机制。
抓住中学生发展性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改革这一有利时机,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操行评价、德育教师工作绩效考核、学科渗透德育评价三项德育评价机制。
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师评、校评、家长评、社会评相结合,最终引导学生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3、德育激励机制。
建立一套有利于调动师生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师生素质、有利于促进德育工作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
今后三年,将出台两项政策:
即班主任津贴提高实施办法和德育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职称评定优先办法;
建立和完善两项制度:
即德育工作先进表彰制度和德育成果奖励制度。
(六)落实德育保障,推进德育工作稳步发展
1.德育队伍建设:
组织保证。
建立校长负责德育与党支部为政治核心的德育领导机构。
有专职分管德育工作的领导干部,不断提高德育管理的理论水平和能力。
每年通过公开竞选,成立团委会、学生会等学生组织。
思想保证。
通过各种宣传和管理机制,加强师德教育,强化德育为全体学生服务的观念和德育主体是全体学生的观念。
突出重点。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提高班主任队伍的管理水平是落实德育工作的重点。
继续实施星级班级评比,因此,一要组织学习管理理论,加强经验交流。
二要阶段性深入调研,认真指导。
三要加强德育科研,开展德育课题研究,汇编德育论文。
2.加强制度建设:
①教师管理制度。
进一步实施德育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出台《教师工作量化考评方案》,将德育工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方面加以管理,确保德育工作全面落实。
②学习制度。
每年组织教师学习德育管理理论,举行专题讲座,学习先进班主任事迹。
组织学生学习《规范》、《守则》和各种教育法规。
开办团校、定期对团干、班干进行培训。
③安全责任制。
班主任为班级学生安全第一责任人。
从学生中选拔班级安全员,负责班级安全情况自理和汇报工作。
实施班级“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
④评比表彰制度。
完善班风动静结合的积分管理评比制度,实施对各班出勤、纪律、卫生等情况的静态评比,结合班级出现好人好事、先进典型加分而违纪违法一票否决的动态管理。
二是实行“文明宿舍”评比制度,要求学生做到按宿舍管理制度学习生活。
三是其它评比。
如卫生评比、行为规范评比、课间操评比、板报评比、主题班会评比等。
通过评比,及时发现典型,表彰典型,学习典型,创造更多的先进典型,以利于更好地总结经验,研究规律,激发创新意识。
⑤保证德育活动的专项资金投入。
(七)管理和评价
学校在制定德育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做到学期有德育工作计划,每周有工作安排、阶段有检查,期未有总结。
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情况记入班主任工作业绩中,作为评选“教育工作者”、“德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的重要依据。
力争在五年内,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教师绩效考核,德育学科评价和学校德育工作评估四项德育评价机制。
总之,通过采取切合我校实际、科学、有效的德育措施,力争在五年内真正形成有丰富文化科学内涵的校风,使学生尊师、守纪、诚实、勤奋和勤学善思、明辨笃行,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八)五年内学校各学年德育教育主题活动月安排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月份
主题
9月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月
2、3月
文明礼仪教育月
10月
爱国主义教育月
4月
传统美德教育月
11月
法制教育宣传月
5月
感恩教育月
12月
安全教育月
6月
勤劳节俭教育月
1月
特色班级中队展示月
7、8月
德育成果收获月
假期积极组织社会实践、安全教育、德育处假期作业、新生入学前教育、军训等内容
乌拉斯台中心校德育处
200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