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生代农民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6226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新生代农民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走进新生代农民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走进新生代农民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走进新生代农民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走进新生代农民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走进新生代农民工.docx

《走进新生代农民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新生代农民工.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走进新生代农民工.docx

走进新生代农民工

河北师范大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形势与政策》课参考教案之一

走进新生代农民工

引言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几年前,当我们说到农民工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皮肤黝黑,扛着蛇皮袋,眼神迷茫的农村汉子的形象,他们奔波在城市中,靠体力吃饭,身上的乡土气息和城市的高楼格格不入。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样的形象似乎和我们渐行渐远。

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逐渐取代了第一代农民工,成为进城务工农民的主体。

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并对他们给予高度关注,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从此,“新生代农民工”这个群体概念进入了更加广泛地公众视野。

本节课,我们将带领同学们从四个方面来走进和认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分别是: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况和贡献;新生代农民工身上发生的重大转变;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政策和建议。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况和贡献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特殊群体,正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革,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巨大力量。

认识新生代农民工,是我们有效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前提,这不仅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社会公正与和谐,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的全局。

1、新生代农民工概念

新生代农民工,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之后出生,并在具备劳动能力后选择外出务工的农业户籍劳动力。

之所以称他们为新生代农民工,一是因为他们出生、成长、受教育、工作的全过程都在改革开放后,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好,老百姓得实惠最多,人们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的年代;二是因为他们的户籍仍然在农村,但是就业基本上在城市,或者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镇。

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成长经历和环境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从幼年到少年阶段,在农村受教育,成年后外出到城镇务工的人,他们或许保留着一定的“土地情结”;第二大类是自幼跟随父母外出,甚至在城镇出生、长大、上学,成年后留在城镇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对农村已经非常陌生。

社会上有人反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称谓,理由是这一称谓具有很强的歧视性。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新生代农民工也不喜欢社会上对他们的这一称呼。

但是,从现实来看,“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这些共性问题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

因此。

无论是从反映时代重大现实问题的角度,还是从有助于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还是从全面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的角度,将“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群体去命名和研究,都是有必要的。

我们必须突破体制障碍,扎实做好工作,将这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农民工重要群体变为我国工业化的产业大军和城镇化的新生力量。

2、新生代农民工总体概况

(1)新生代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六成以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其中,16岁-30岁的占61.6%。

据此推算,2009年外出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在8900万左右,如果将8445万就地转移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考虑进来,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亿人左右。

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2.3亿(2008年为2.25亿)职工中,已经占将近一半,他们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另外,不同地方的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及其在农民工群体中所占比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大致来说,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吸纳的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及其所占农民工群体的比重相对较小,而东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新生代农民工规模则相对较大,当然,占农民工群体的比重也相对较大。

据资料显示,广东省共吸纳了大约2600万农民工,其中新生代农民工的比重达到75%,高出全国近13个百分点。

(2)平均年龄23岁左右,初次外出务工岁数基本上为初中刚毕业年龄

根据当前三项规模相对较大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一项为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595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一项为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另一项为全国总工会研究室2009年组织对千家已建工会企业的问卷调查),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3岁左右,这要求我们在认识新生代农民工时,必须关注与其所处特定年龄阶段相关的一系列特征和问题。

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的初次外出务工年龄更低,基本上是一离开中学校门就开始外出务工。

一项调查显示,在珠三角,传统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的平均年龄为26岁,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80后平均为18岁,90后平均只有16岁。

16岁、18岁的年龄,基本上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一离开初中或高中校门就走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也意味着与传统农民工相比,他们普遍缺少离开校门后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经历。

(3)受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水平相对传统农民工有所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在新生代外出农民工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30岁以下各年龄组均在26%以上;年龄在21-25岁之间的达到31.1%,高出农民工总体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

而2008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在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0%。

从全国农民工整体来看,尽管比较多的外出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技能培训,但是,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有更多的人接受了一定的技能培训。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9年在文盲半文盲农民工中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占到26%,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占到36%,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接受培训的占到48%,高中和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例分别为55%和63%。

可见,文化程度越高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例也越高,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和职业教育水平比老一代农民工已有较大提高。

(4)在制造业、服务业中的就业比重有所上升,在建筑业中的就业比重有所下降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行业分布呈现明显的“两升一降”特征,即在制造业、服务业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在建筑业中呈下降趋势。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2004年农民工在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中的比重分别为33.3%、21.7%和22.9%;而国家统计局2009年数据显示,外出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的比重分别为39.1%、25.5%和17.3%。

数据对比可以发现:

5年间,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别上升了5.8和2.8个百分点,建筑业则下降了5.6个百分点。

这说明,相对于传统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显露出了行业倾向性,开始偏向于劳动环境和就业条件更好的行业。

(5)成长经历开始趋同于城市同龄人

从成长经历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没有经历过父辈那样从农村到城市的变化过程,与城市同龄人更为趋同。

很多新生代农民工自小就跟随父母移居城市,或是在农村初中(高中)一毕业就到城市“谋出路”,因此他们对城市生活环境比对农村生活环境更熟悉、更适应;即使出生、成长在农村,他们在务工前也同城市里的同龄人一样,大多数时间在学校读书,不熟悉农业生产。

据统计,89.4%的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不会农活,37.9%的新生代农民工从来没有务工经验。

而且,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出生在城市,在农村没有土地等生产资料。

据安徽阜阳市统计,该市无地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26.3%。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这一群体势必将越来越大。

此外,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只有一、两个兄弟姊妹,“较之父辈,生活是优越的,没有挨过饿,没有受过冻,温饱问题在他们头脑里没有什么概念”,“忍耐力和吃苦精神远不及父辈”,这一点与城市同龄职工也颇为相似。

3、新生代农民工的贡献和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镇转移。

实践表明,广大农民工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正是农民工,在过去的僵化体制之外开辟了一条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生产要素流动的新通道,为城镇非农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力,满足了工业化进程对劳动力的需求,并使我国工业发展形成了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加工厂”,创造出“中国制造”的品牌。

正是大量农民工进城,才有效地增补了我国制造业、建筑业、餐饮业和服务业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岗位空缺,使我国特别是东部地区的城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较强的竞争力。

这不仅为东部地区吸引外资和发展出口创造了条件,也为其把握机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

随着改革开放之后就进入进城务工的老一代农民工年龄的增大,他们渐不能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和越来越快的城镇生活节奏,逐步返回农村。

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文化技术水平相对较高,思想活跃,已经陆续进入城市并成为农民工的主体。

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丰富了城镇的劳动力资源,缓解了城镇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抑制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为继续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应该说,在如今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城镇里,林立的高楼,繁荣的商业,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等,无不凝聚着新生代农民工的汗水和智慧。

2009年,“中国工人(Chineseworker)”以一个群体形象入选美国《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

《时代》周刊评论称,在金融危机肆虐全球时,中国经济仍在高速发展,并逐步带领全球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首先要归功于千千万万勤劳坚忍的中国工人,而我们要知道,这个群体“拼图”的大多数“图块”属于农民工,包括新生代农民工。

二、新生代农民工身上发生的重大转变

认识新生代农民工,最好的方法是对新老两代农民工进行对比。

与新生代农民工对应的农民工群体,如果按照十年为一个代际来划分的话,上世纪80年代之前出生的农民工不止一代人,所以我们姑且以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代的巨大反差来划分代际,将年长于新生代农民工的那个群体划成一个集体,称之为“老一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在成长环境、受教育状况及文化背景等多方面不同,他们的价值追求、行为方式和消费观念等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把握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征,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并促进他们的市民化进城,进一步发挥好他们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积极作用。

1、“进城”的目标,从求生存到重发展的转变

从整体上说,新生代农民工正在从老一代农民工的“有工就打,有活就干”向“学技术,重发展”转变。

为了便于区别,可以将老一代农民工进城打工经商作为生存型的,外出打工主要是凭借强壮体力劳动养家糊口,解决温饱问题。

而新生代农民工有知识,有文化,进城打工就不再把赚钱作为唯一目的,还包括寻求自身的发展和前途的转变,属于发展型的。

关于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的目的和动机,据全国总工会的一项调查,选择“出来挣钱”的,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占到76.2%,70年代出生的占到34.9%,而80年代后出生的仅仅占到18.2%。

同时,在8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中,选择“刚毕业,出来锻炼自己”,“想到外面玩玩”,“学一门技术”,以及“在家乡没意思”的人高达71.4%

从人类需求层次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有更高的追求,有着更强烈的自我发展愿望,更希望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既与他们生活的环境更加优越,也与他们受到的正规教育和成长环境熏陶关系极大,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

新生代农民工对技能培训的欲望十分强烈,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更愿意学习新技术,他们更加关心培训机会特别是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他们中不少接受过驾驶、烹饪、维修等技术培训,他们中有很多人还利用休息时间学习外语、会计、电脑等课程,他们外出务工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希望学习技术,拥有一技之长,以便未来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

【案例】兰乾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