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编辑七年级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62124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编辑七年级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文言文编辑七年级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文言文编辑七年级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文言文编辑七年级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文言文编辑七年级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编辑七年级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文言文编辑七年级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编辑七年级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编辑七年级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见往事耳。

往事:

历史。

过去的事情。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2)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地的阿蒙了。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吕蒙说):

“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长兄(你)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

≈文本分析理解≈

1.用原句填空。

(1)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吕蒙学有所成?

答: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刮目相待”这个成语出自原文哪句话?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文本理解。

(1)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他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刻苦学习。

(2)孙权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

孙权用自己读书的切身体会来劝吕蒙学习(现身说法)。

3.拓展探究。

(1)谈谈你对“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这两句话的理解。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

我难道是要你去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只是应当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这两句话写出了孙权对读书目的的看法,揭示了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求取功名,更重要的是为增长见识和阅历。

(2)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D)

A.要想当权掌事,就必须读书。

B.读书就要认真深入地研究。

C.读书就要博览,以便全面了解历史。

D.不能因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综合阅读达标≈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及鲁肃过寻阳及:

到,等到。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经:

研究儒家经典。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蒙乃始就学。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3.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吕蒙现在掌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

4.从文中找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

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

成语:

刮目相待。

启示:

要多读书,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见识增长自己的阅历。

≈对比阅读集训≈

(一)阅读【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回答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

“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

“安1有为人臣而戏2其君乎?

“盲臣安敢3戏其君乎!

臣闻之: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4?

“善哉!

”(节选自《师旷劝学》)

【注释】1安:

哪里。

疑问代词。

2戏:

取笑。

3安敢:

怎么敢。

疑问副词。

4孰与昧行乎:

与摸黑行走相比,哪一个(更好)呢?

昧,黑暗。

(译文:

晋平公问宫中的乐师师旷,说:

“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乐师师旷(回答)说:

“为什么不点燃火把呢?

”平公说:

“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乐师师旷说:

“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呢?

我曾听说:

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的光明一样;

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光芒一样;

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火把一样明亮,点上火把与摸黑行走相比,哪一个更好呢?

“(讲得)好啊!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即更刮目相待(另,另外)

(2)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

(3)见往事耳(了解)

(4)恐已暮矣(迟,晚)

2.选出与“蒙辞以军中多务”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

(D)

A.自以为大有所益B.以丛草为林C.非宁静无以致远D.以刀劈狼首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4.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年纪大。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事务多。

(每空所填不超过5个字)

5.读完【甲】【乙】两文后,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

善于引导和劝诫。

珍惜时间、热爱学习、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意见。

(二)阅读【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回答问题。

卿言多务,孰若孤?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1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叹曰:

“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2,唯傅修期耳。

”(节选自《北史·

傅永列传》)

注:

1让:

责备。

 

2露布:

公开的文告。

(参考译文:

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

幼时跟随叔父傅洪仲从青州进入北魏,不久又投奔南朝。

他很有力气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

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叔父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他,不帮他回信。

傅永于是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

皇上常赞叹说:

“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告,只有傅修期了。

(1)卿言多务,孰若孤?

(谁)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知晓事情)

(3)蒙辞以军中多务。

(推托)

(4)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广泛阅读)

2.选出与“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D)

A.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两狼之并驱如故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4.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点?

两人身份相同,都是武将,认识到读书的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长进。

二、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

ng)。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本文选自北宋(朝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本文与《孔雀东南飞》又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1)木兰当户织户:

门。

(2)愿为市鞍马市:

买。

(3)旦辞爷娘去旦:

早晨。

(4)关山度若飞度:

越过。

(5)朔气传金柝朔:

北方。

(6)万里赴戎机戎机:

战事。

(7)赏赐百千强强:

有余。

(8)出郭相扶将郭:

外城。

(9)著我旧时裳著:

穿。

(10)雄兔脚扑朔扑朔:

动弹。

(11)雌兔眼迷离迷离:

眯着眼。

(1)问女何所思何:

什么。

(2)愿为市鞍马为:

介词,为了。

(1)对镜帖花黄“帖”同“贴”,贴上。

(2)出门看火伴“火”同“伙”,伙伴。

4.词类活用。

(1)策勋十二转策:

名词用作动词,记下。

(2)当窗理云鬓云:

名词用作状语,像云那样的。

5.古今异义。

窗户。

(2)军书十二卷十二:

表多数,不是确指。

数词,十二。

(3)从此替爷征爷:

父亲。

爷爷。

(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但:

只。

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5)出郭相扶将郭:

姓氏。

(6)双兔傍地走走:

跑。

行走。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可汗大点兵。

可汗大规模地征兵。

(2)愿为市鞍马。

我愿意为(此)去买鞍和马。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转战多年后胜利归来。

(4)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可汗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做尚书郎。

(5)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希望骑上千里马,(让千里马)送自己返回故乡。

(6)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

(1)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2)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3)描写伙伴惊奇的句子是:

(4)表现木兰不贪图富贵利禄的句子是: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5)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句子是: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6)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画面:

(7)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

(1)木兰胜利回朝,天子怎样对待她?

她的要求是什么?

天子“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的要求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2)请赏析“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中“霍霍”一词的表达效果。

“霍霍”是拟声词,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小弟磨刀时内心急切的情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小弟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

(1)文中两次写“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有何作用?

借用木兰的心理状态勾画了征途上的景物,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样写极大地丰富了主人公的形象,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2)文中写木兰买骏马和马具时,为什么要分东、西、南、北来写呢?

难道真的在一个地方置办不齐吗?

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都是虚指,用以渲染紧张(迫)气氛,表明木兰的准备工作有秩序地进行,是指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并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1)出郭相扶将郭:

(2)策勋十二转策勋:

记功。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3.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

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

4.“爷娘闻女来……阿姊闻妹来……小弟闻姊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排比。

突出了家人听说木兰归来的喜悦心情。

阅读【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回答问题。

【甲】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乙】列子学射,中1矣,请于关尹子。

尹子曰:

“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对曰:

“弗知也。

”关尹子曰:

“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

尹子问:

“子知子之所以中乎?

列子曰:

“知之矣。

“可矣,守而勿失2也。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节选自《列子·

说符篇》)

(注释)1中:

射中箭靶。

2守而勿失:

牢牢记住不要忘掉。

守,掌握,遵守。

(译:

列子学习射箭,射中了(靶心),于是(列子)向关尹子请教(射箭)。

关尹子问:

“你知道你射中(箭靶)的原因吗?

”列子回答说:

“不知道。

”关尹子说:

“还不可以。

”(列子)回去后再去练习,三年之后,又向关尹子请教。

”列子说:

“知道了!

“可以了,(你)要牢记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忘掉。

不仅学习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都应是这样。

所以圣人不关心结果,而注重清楚的了解整个过程。

” 

(1)旦辞爷娘去旦:

(早晨)

(2)关山度若飞度:

(越过)

(3)朔气传金柝朔:

(北方)

(4)守而勿失也守:

(掌握,遵守)

2.选出下列句中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问女何所思(何:

什么))

B.愿为市鞍马(为:

为了)

C.请于关尹子(于:

向)

D.而察其所以然(而:

接着)

4.请赏析诗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军情紧急,将士奔赴前线,行军疾速。

5.从花木兰和列子两个人物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精神?

木兰既是一个云鬓黄花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

胜利归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乡;

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一起。

木兰的形象,集中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从列子身上,我们知道学习也好,做事也好,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这样,才算掌握了规律。

这样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三、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除他之外,“唐宋八大家”还有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1)陈康肃公善射善:

擅长。

(2)以此自矜自矜:

自夸。

(3)释担而立释:

放下。

(4)睨之睨:

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5)但微颔之但:

颔:

点头。

(6)我亦无他无他:

没有别的(奥妙)。

(7)但手熟尔熟:

熟练。

(8)轻吾射轻:

轻视。

(9)以我酌油知之酌:

舀取,这里指倒入。

(10)以钱覆其口覆:

盖。

(11)徐以杓酌油沥之徐:

慢慢地。

沥:

下滴。

(12)康肃笑而遣之遣:

打发。

(1)以

以此自矜以:

凭。

以钱覆其口以:

用,拿。

(2)而

释担而立而:

表顺承,可不译。

久而不去而:

表修饰,可不译。

而钱不湿而:

表转折,相当于“可是”。

康肃笑而遣之而:

表修饰,可译为“着”。

(3)之

睨之之:

代词,他,代指陈康肃。

但微颔之之:

代词,代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以我酌油知之之:

代词,代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徐以杓酌油沥之之:

代词,代指“葫芦”。

笑而遣之之:

代词,他,代指卖油翁。

(1)但手熟尔“尔”同“耳”,罢了。

(2)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勺子。

(1)吾射不亦精乎射:

动词活用作名词,指射箭的技艺。

(2)尔安敢轻吾射轻:

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

(1)久而不去去:

离开。

今义:

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2)但手熟尔手:

手法技艺。

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位。

(3)尔安敢轻吾射轻:

重量小。

(1)公亦以此自矜。

陈康肃公也凭这一点自夸。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有个卖油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

(3)康肃忿然曰:

陈康肃公气愤地说:

“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4)以我酌油知之。

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5)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1)课文中哪句话表现了卖油翁从容自若的态度?

以我酌油知之。

(2)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

(x)

尔安敢轻吾射!

(3)课文中哪句话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

无他,但手熟尔。

(4)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

“睨之”“但微颔之”“无他,但手熟尔。

(5)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

”“忿然曰: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将句中的“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

为什么?

不行。

“睨”表示斜着眼看,是形容不在意的样子,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

其他词表达不出这个沉稳老练、从容自若的含义。

(2)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酌油沥之”的目的是什么?

用自己“现场表演秀”的实力为例来说明问题。

(1)陈康肃公由“忿然”到“笑而遣之”说明了什么?

卖油翁的现场表演秀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可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技术是无止境的。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肯下苦功夫,多思勤练,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

(2)但微颔之颔: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汝亦知射乎?

“你也懂得射箭吗?

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

(2)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于是卖油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的口上,(然后)用勺舀起油慢慢地滴入葫芦,油从铜钱的方孔注入,可是铜钱没有被沾湿。

3.为什么要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

为了刻画人物和表达中心的需要:

详写卖油翁“酌油”技艺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人,以“酌油”技艺制胜对方。

4.本文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用一个成语来回答)

熟能生巧。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乙】南方多没人1,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

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节选自《苏东坡集》)

(注释)1没人:

能潜水的人。

南方有很多会潜水的人,是因为他们每天与水为伴,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于水面,十五岁就能潜水了。

他们潜水的技术,难道是随随便便、轻易就能掌握的吗?

他们必定是掌握了游水的道理。

每天在水边居住,于是到了十五岁就能了解潜水的方法。

有些人生来就不识水性,那么即使长得强壮,看见船依然害怕。

所以北方的勇士,向会潜水的人请教,追求他们之所以能够潜水的本领,根据会潜水的人的话,到河里去潜水,没有不被淹死的。

所以说凡是不通过学习而追求大道的人,都和那些学习潜水的北方人一样。

(1)公亦以此自矜(夸耀)

(2)康肃笑而遣之(打发)

(3)惟手熟尔(只是)

(4)见舟而畏之(畏惧,害怕)

2.选出句中加点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

(C)

A.但微颔之B.以我酌油知之

C.夫君子之行D.徐以杓酌油沥之

(卖油翁)看到他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4.【甲】文中体现陈康肃公傲慢的语句是尔安敢轻吾射,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无他,但手熟尔。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生不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